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古诗文测试卷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古诗文测试卷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古诗文测试卷

部编语文八年级古诗文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80分

一、基础积累(26分)

1.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2)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

(3)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5)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7)《送友人》中,表现“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却又借马的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食之不能尽.其材/林尽.水源

B .策之不以其道./不足为外人道.

也 C .其翼若垂天之.云/大道之.行也 D .虽.有嘉肴/虽.

有千里之能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 A .选贤与能 B .才美不外见 C .然后能自反也 D .系向牛头充炭直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

B.心乐之(乐:以……为乐)

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属于)

D.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 6.文学文体常识。(4分)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 .韩愈,字退之,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D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3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

百许头____________ (3)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 (4)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 .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游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10. 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装 订 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 (2)阡陌

..交通____________

(3)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 (4)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____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馀荫,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2分)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9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节选自《汉书》) 【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故虽有名.马卷卷有爷名.B.安.求其能千里也安.知鱼之乐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年且.九十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6.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甲】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甲】文和【乙】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3分)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甲】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段【乙】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强调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3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③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④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①资:盘缠。②审:详细。③庶几:差不多。④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19.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不如丘之好学也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不知其善.也____________ (2)然后能自强.也____________

(3)其.此之谓乎____________ (4)今人可不勉.乎____________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曰:教学相长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甲、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都和什么有关?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卖炭翁》,完成题目(7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救,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绢一丈续,系向牛头充炭直。

23.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4.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合肥八一学校2018-2019(下)部编语文八年级古诗文测试卷答案

1.(1)窈窕淑女(2)在水一方(3)悠悠我心(4)天涯若比邻(5)其翼若垂天之云

(6)零落成泥碾作尘(7)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0)曲径通幽处万籁此都寂

2. B

3. D

4. C

5. C

6.(1)B(欧阳修是宋代的) (2)C(A.《礼记》是儒家论著;B.韩愈为唐代人;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7.(1)格外(2)大约(3)像狗的牙齿那样(4)深

8.(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

9.C(还写了潭水的清澈见底)

10.心情:孤凄悲凉。原因:①周围的环境凄清,令作者顿生悲情;②作者当时处于被贬的状态,心中自然抑郁。

11.(1)整齐的样子(2)田间小路(3)以……为子(4)憎恨

12.(1)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2)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13.(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4.示例:

①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

15.B(怎么、哪里;A.有名的/名字;C.犹,尚且/将近;D.通晓/中空)

16.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17.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不平)之情。(意思对即可)

18.①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②道理论证(引用论证)③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贤纳士(意思对即可)

【乙译文】《诗经》说:“因为有众多的贤士,文王得以安享天下。”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忠信之人。”这些都是实话呀。陛下拥有天下这么广阔的土地,怎么会没有栋梁之材可以固守四境呢?原因大概在于人才仕进之路开得不广,选拔任用不明,勉励又不笃厚。《传》上说:“好的土质善于养育禾苗,圣明的君主善于供养人才。”中等资质的人都可以让他们成为君子。陛下应下诏书选拔贤良,赦免小的过错,不要求全责备,从而广聚英才。

19.(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不如/丘之好学也20. (1)好(2)勉励(3)大概(4)勤勉,努力

21. (1)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2)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

22. 都和学习有关。甲文:教和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一半;乙文:做学问不进步就会退步(或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要开阔眼界,出门学习)。

【乙译文】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会不知不觉染上某些习气。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坐马车的盘缠,仍要广泛地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看到古人的探究考察,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差不多得到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那就是不学而见识浅薄的人,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勤勉努力吗?

23.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4.这一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1分),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2分)。(如果只答到“表现诗人对卖炭翁的同情”1分)

25.C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