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升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致转氨酶高的原因:

生理因素有剧烈运动,过于劳累或检查前吃过油腻食物,服用某些药物等,都可能引起轻度转氨酶高.

病理原因有病毒性肝炎,大量或长期饮酒,肝硬化与肝癌等.

1,病毒性肝炎这是引起转氨酶增高最常见的疾病,各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可导致转氨酶升高.

2,中毒性肝炎多种药物和化学制剂都能引起转氨酶升高,但停药后,转氨酶可恢复正常.

3,大量或长期饮酒者谷丙转氨酶也会升高.

4,肝硬化与肝癌肝硬化活动时,转氨酶都高于正常水平,应该积极治疗.

5,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黄疸,血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

6,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升高,患者常有胸痛,心悸,气短,浮肿.心脏检查有阳性体征及心电图异常.

7,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有转氨酶升高的现象,但这些疾病各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并可借助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8,急性软组织损伤,剧烈运动,亦可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建议您注意休息,不要饮酒吸烟,过一段时间再去复查一下.如果还有异常应该做一下进一步的全面的检查,确定病因.

二、总胆红素增高的原因(10个百分点的误差是正常的):

1,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T-Bil)。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引起胆红素升高使人发生黄疸。

2,生理因素:劳累、节食、心理压力均能引起胆红素增高,故饮食、休息因素对胆红素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3,病理性因素:疾病原因就是黄疸、胆结石、胆囊、胆道疾病、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胆囊炎,胆结石,胆道疾病,溶血性疾病,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都会出现此表现。

三、谷草转氨酶高

谷草转氨酶是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正常参考值为0~40U/L(单位每升)。谷草转氨酶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肝脏疾病、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谷丙和谷草转氨酶高说明存在肝细胞损伤,一般见于各种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胆疾病。但是,一些外界因素也可使谷草转氨酶一过性增高,如运动,进食,饮酒,熬夜,药物(消药炎即抗生素,但感冒药不是消炎药,要区分开,但是不管是感冒药还是消炎药,服用后都有可能引起谷草转氨酶高)等。应排除这些情况复查一次,若谷草转氨酶持续增高,应做进一步检查,如测乙肝两对半等,以确定谷草转氨酶高的原因,并对症治疗。

谷草转氨酶高的危害:

乙肝患者谷草转氨酶高,说明肝功能受损,谷草转氨酶高需进行治疗的标志。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主要分布在肝脏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会释放入血,所以抽血检测转氨酶会偏高。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相一致。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毒会慢慢造成肝细胞大量死亡,疾病会逐步恶化,最后发展到癌症。

谷草转氨酶高意义:

一.各种肝病谷草转氨酶都可增高,肝病早期和慢性肝炎增高不明显,当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比值小于1时可以说明肝细胞损伤程度大。

二.谷草转氨酶高可以提示心肌梗死或心肌炎,其他疾病如肾炎及肺炎等AST也轻度升高。心肌梗塞发病6~12小时显著升高,增高的程度可反映损害的

程度,并在发作后48小时达到最高值,约3~5天恢复正常

三.最主要的意义就是可以反映肝细胞损伤严重,甚至患者已经到了肝硬化的程度。

四、碱性磷酸酶偏高是什么原因

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碱性磷酸酶升高主要见于:一是生理性的原因:儿童在骨骼发育阶段,碱性磷酸酶会比正常人高出1~2倍,处于青少年期及孕妇都会有ALP升高,这是正常的现象。二是病理的原因:1.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2.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如变形性骨髓炎、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原发性骨细胞癌,骨质疏松等血清碱性磷酸酶会升高.3.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亦可升高。当ALP明显升高(可高达正常的20倍)时,在无黄疸病例血清

ALP明显升高者,应考虑到原发性肝癌的可能。

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碱性磷酸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所以儿童与成人相比,碱性磷酸酶正常值范围偏高,一般情况下儿童1~12岁时(不论男女)碱性磷酸酶测定值<500U/L时,均属正常生理现象,不用特殊治疗,但如果超过此范围则为异常,临床上常见的引起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主要有:

1.某些药物作用:如应用抗生素(包括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等)以及巴比妥类等多种药物时也可出现碱性磷酸酶

偏高的现象,一般也不用特殊治疗,待停药后就会逐渐恢复正常。

2.骨骼疾病:如患有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骨骼疾病时都可引起碱性磷酸酶偏高。

3.肝胆疾病:如患有阻塞性黄疸、肝癌(原发性、继发性都可引起)、肝硬化、毛细血管炎等肝胆疾病时也可引起碱性磷酸酶偏高。

4.其他:当患有肾小管性酸中毒、遗传性磷酸酶过多症、甲状旁腺机能亢金症以及乳腺癌、肺癌、卵巢癌、骨细胞瘤、骨肉瘤等肿瘤疾病

时也可引起碱性磷酸酶偏高。

你要记住以下几点:

1.充足的蛋白质

肝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合成与分泌血浆白蛋白。正常人每天约合成10~16g血浆白蛋白,分泌到血液循环中,发挥重要功能。肝脏疾患时,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乙醇和药物中毒等,均引起肝细胞合成与分泌蛋白质的过程异常,使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进而影响人体各组织器官的修复和功能。

正常人白蛋白的半衰期为20~60天。有试验证明:即使白蛋白产生完全停止,在8天以后,血浆白蛋白的浓度仅降低25%。因此急性肝损伤时(包括急性病毒性肝炎),血浆白蛋白水平下降不明显。但慢性肝损伤时(包括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每天仅能合成3.5~5.9g血浆白蛋白。因此,必须提供丰富的外源性白蛋白,才能弥补肝组织修复和功能,改善对白蛋白的需要。一般认为,每天至少提供蛋白质1.5~2g/kg。但不能无节制地摄入蛋白质。因为食物中的蛋白质可经肠道细菌分解产生氨和其他有害物质,诱发和加重肝性脑病。所以肝硬化伴有肝性脑病的病人,应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取,待病人清醒后,每天给予蛋白质0.5g/kg,若耐受良好,可增到每天1.0g/kg,每天40~50g。动物蛋白以乳制品为佳,因乳制品产氨最少,蛋类次之,肉类较多。目前推广应用植物蛋白来代替动物蛋白,这样每日摄入量可增加到40~80g。植物蛋白的优点:(1)含芳香氨基酸及含硫氨基酸少;(2)含纤维素丰富,能调整肠道菌丛对氮质代谢作用,促进肠蠕动;(3)植物蛋白质中某种氨基酸有降低氨生成的潜在作用。

2。适度的碳水化合物(糖类)

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众所周知,1g糖在体内完全分解氧化,和产生4.1千卡热能。人体所需要的热能50~70%由糖氧化分解提供的。急性肝炎病人,消化道症状明显,进食甚少时,可给予一些高糖食品,甚者可静脉输入10%的葡萄糖溶液,以保证病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热能。同时肝脏可以将消化道吸收来的葡萄糖转变成糖原,丰富的肝糖原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并能增强对感染和毒素的抵抗能力。但不易过多摄入糖类。因摄入糖类在满足了合成糖原和其他需要之后,多余的糖类将在肝内合成脂肪,贮存于肝脏。若贮存量过多,则可能造成脂肪肝。另外,糖类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胰腺β细胞负荷过重而功能不全,造成食源性糖尿病。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为谷类、薯类和豆类。

3、适量脂肪

肝脏是脂类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和转运的重要器官。肝功能障碍时,胆汁的合成、分泌减少,对脂肪消化不良,出现厌油腻等症状。摄入脂肪过多时,尚可出现脂肪泻。故应限制脂肪摄入,尤其在肝炎的急性发作期。但入摄入过少则又影响食欲和脂溶性维生素A、D、K、E和β-胡萝卜素的吸收,所以又必须予以适量的脂肪。每天40~50g,占总热量的25~30%。要尽是少进食动物脂肪,应以植物脂肪为主,如芝麻油、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等。其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如亚油酸、亚麻油酸和花生油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故称必需脂肪酸。在缺乏必需脂肪酸时,高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肝内脂肪外运受阻,易形成脂肪肝。

4、充足的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过程所必需的低分子化合物。它们既不是构成组织的原料也不能供给能量,但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类物质,在物质代谢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维生素B1能抑制胆碱酯酶,减少乙酰胆碱水解,增加胃肠蠕动和腺体分泌,有助于改善食欲和消化功能。维生素C能促进糖原合成,增进机体免疫力,并有解毒和抗癌作用。所以病毒性肝炎病人应常规服用维生素B1和C。维生素E是强有力的抗氧化剂,有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及保护肝细胞膜与肝细胞内微器膜系统的作用。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必需物质。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病毒性肝炎时,对维生素需求的增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病人由于消化不良,食欲锐减,摄入维生素量不足;(2)感染发热等对维生素消耗增加,同时需求量亦增多。所以病毒性肝炎尤其病情活动时,必须从体外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包括从食物中获取维生素。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绿叶蔬菜中,由于蕃茄、桔子和鲜枣中含量丰富。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米糠、麦麸、黄豆、酵母和瘦肉等食物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