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和她的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世的悲欢苍凉与华美

——品读张爱玲和她的《金锁记》《倾城之恋》

摘要: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中的一朵奇葩,她如流星一样划过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夜空,又在转瞬间销声匿迹,空留下曾万人空巷的《倾城之恋》,留下“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金锁记》。她用女性独特的视角描写出“浮世的悲哀”,人生的苍凉与华美在她的笔下和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字: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曹七巧悲凉

其实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对于越是喜欢的东西,越是不敢轻易碰触。总是害怕自己浅薄的语言玷污了心中所爱,那是我极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比如《红楼梦》,比如张爱玲。可是,不写出来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好的东西也只会被人渐渐遗忘,这似乎就像文学上的“悖论”。当我在查阅现代著名作家和现代文学史时,竟在有些资料里面没有看到张爱玲,这使我差点就在图书馆拍案而起了。为了能让更多人了解张爱玲,我不得不选择这样一个自己十分不愿意的方式来呈现。

张爱玲

在现当代文学史中,张爱玲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的《金锁记》被傅雷①评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而她的《太太万岁》也曾受到千夫所指。她的眼光是苍凉而悲哀的,因为站得高,所以看得见人世的虚无,所以游离在人世之外,总是在“入世”里过着“出世”的生活。

我一直都知道,文学创作本就不同于一般学术研究,其他数理化研究出来的定理定律或者科技发明出来的东西总是轻易就被所有人认可接受,但是文学作品就没有这么容易。作品的成功往往掌握在其他人的手中,大众认为你的作品好那就是好的,如果没人认可,也只不过是一堆书纸,文学评论家不就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吗?你几时看到过数学评论、物理评论的?张爱玲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跌宕起伏着。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巅峰,《倾城之恋》使张爱玲顿时跃升为上海最走红的作家,还被改编成舞台剧,由上海“四大导演”②之一的朱端钧执导,梁月音③谱曲,演员阵容也是颇为壮观。在上海装修一新的新光大戏院隆重首演之后,一炮打响,上海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之后更是连演八十场,场场爆满,可谓盛况空前。

如果说《倾城之恋》给张爱玲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人气,那《金锁记》的面世无疑确定了张爱玲在文学上的境界和造诣,更使她获得了“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的称誉。傅雷先生是极少对别人文章发表评论的,但对张爱玲的小说却倾注了相

①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南汇人,中国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

②上海“孤岛”时期,朱端均与费穆、黄佐林、吴仞之并称为“孤岛四大导演”

③梁乐音(1910-1989),广东人,出生于日本。上海沦陷时期,梁乐音任中华电影公司音乐组主任

当多的情感和笔墨。在傅雷以“迅雨”为笔名发表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中就表明了张爱玲奇迹出现的必然性,“这太突兀了,太像奇迹了”,其实“偶发的事故实在是酝酿已久的结果”。他称《金锁记》无疑是目前为止张爱玲小说中最完美的一部,“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可是,由于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特殊关系,还有她的作品从来没有表明政治倾向,她的革命立场总是遭人怀疑。“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只是“描写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下来的记忆,以此给予周围的现实一个启示”。所以,张爱玲笔下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小角色,甚至在上海随便一个弄堂里都能找到几个。她写的甚至只是男女间寻常的小事,一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太太万岁》的题记中张爱玲就写到“上海的弄堂里,一幢房子里就可以有好几个她”。

就是这部《太太万岁》,使得张爱玲一度陷入“千夫所指”的境地。与改编成电影获得观众追捧完全不同的是,上海评论家围绕《太太万岁》却爆发了一场大论争。这场论争几乎一致性地“贬张”,甚至对张爱玲进行人身攻击实在是令人汗颜。更无语的是,当时与欧阳予倩④和田汉⑤并称为“中国话剧三个奠基人”的著名戏剧家洪深⑥,只是发表了几句对张爱玲《太太万岁》搬上荧屏的期待就遭到了一并抨击。而之后不知洪深是否受到了什么压力,最后竟然发表了自我检讨并全盘否定了《太太万岁》。我实在不知评论家是以什么作为评论的。在那些发表的评论文章里,少有真正地对《太太万岁》作品本身的写作手法和艺术成就加以评论的,反而一味纠缠于影片是否具有教育效果、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甚至怀疑作者的思想病态,这可真真令人好笑。

对于这些非议,张爱玲始终不置一词。或许是性格使然,或许是当时的处境微妙,何况,在《太太万岁》题记中早就把该说的都说了,可是仍然被人们认为是“装饰”和“藉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抗战胜利后,由于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关系使她渐渐沉寂了下来,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都几乎不见张爱玲的身影。尽管那时她已经与胡兰成决绝。

文学作品本不应被政治打上烙印,可是现实却总是如此。我非常喜欢《说不尽的张爱玲》一书的作者,陈子善⑦先生,因为他的眼光高远,不被阶级所局限。左右派作家的书都看,但更喜爱自由派的作家。他当然敬爱鲁迅茅盾,但是一生却致力于研究周作人、张爱玲等当年在大陆没有受到多大重视的作家。他甚至有勇气评价周作人为“无论就声望还是成就讲,周作人都是曾与鲁迅相颉颃的第一流大作家”。张爱玲的散佚作品好多都是他奔走找到的,从八十年代开始,他一直把张爱玲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可以说,张爱玲在文学领域的重新兴起,与像陈子善先生这样的学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④欧阳予倩(1889-1962),湖南省浏阳县人,话剧开拓者、戏剧运动创始人,中央戏剧学院的创始人之一,现代著名艺术家、戏剧教育家

⑤田汉(1898-1968),原名寿昌,湖南省长沙县人,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⑥洪深(1894-1955),学名洪达,字伯骏,号潜斋,别号浅哉,江苏武进人,中国电影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导演、戏剧批评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早期电影的开拓者

⑦陈子善(1948——),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致力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料学的研究和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