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合作举办电子工程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理工大学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合作举办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教育项目
2015年度自评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联合举办电子工程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以下简称电子中英班)。
本项目于2013进行项目办学层次变更的申请,并于同年8月得到教育部的许可批复。
项目编号MOE11GB2A19980919O。
一、办学基本情况
2015年度项目教学及运行正常平稳。
由北京理工大学与英国兰开夏大学教师组成的项目管理委员会对项目进行管理和监督。
北京理工大学将该项目的教育教学运行纳入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系统统一管理。
本年度开展了10门引进的专业核心课及外语课的教学工作,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语授课。
通过教材、授课、习题等各种方式召开教学。
共招收新生31人,其中3人试读。
2015年度,大一在校生为33人(含留级学生)。
2015年度大二在校生为23人。
截止2015年底,在校大一、大二学生共56人。
二、教学运行管理
在合作办学的实施过程中,按照教育部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及要求对合作学校外方授课的门数及课时进行了规范,并兼顾了英国授课教师的时间安排及学生学习的周期,采取分次集中授课的方式,并为外教课程配备中方助教辅导学生学习。
在中方教师授课的科目中,对教学的运行进行了规范,从教学计划的核定、任课教师的招聘、教学任务的核定、教学日历的提交、教学运行、考试及监考、考卷的批改与评定、教学档案的整理、教学成果的评估等几方面对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运行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三、教学质量监控
按照正常的教学程序,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派来一名专业教师Philip Tranter,与参与教学和管理的中方老师一起组成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质量的评估小组,于2015年6月,对25名一年级学生的成绩进行了评估。
评估的结果是:22人成绩合格,其中试读学生转为正式学籍学生。
三人成绩评定不合格,重新参加大一的课程学习。
四、财务管理状况
2015年度电子中英班的财务状况总体情况运转良好。
主要经费来源是收取学生的学费,用于支出教师教学酬金和日常运作开销、支付兰开夏大学教师酬金及管理费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管理费,电子中英班的财务进项与费用支出基本持平。
五、社会评价情况
2015年度项目办学的社会评价较好,从本年度招生的报名学生家长的反馈来看,绝大多数(>90%)的报名学生是因为项目学习中或已毕业的学生的介绍与宣传而决定报名申请入学的。
这从侧面体现了学生及学生家长对项目的客观评价。
此外,本年度毕业的毕业生去向也从另外的一个方面反映了高校及社会对项目毕业生的质量评价,2015年度6名毕业
生中,四人在英国继续攻读研究生,分别是南安普顿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及兰卡斯特大学。
另外工作的两人,分别是在北京中科资源公司及自主创业。
六、办学特色及努力方向
1、学制短: 英国本科学制3年。
本合作办学为2+1模式,即前两年在国内(北京理工大学校本部,即中关村校区)上课,第三年去英国学习,享受英国教育资源。
期满成绩合格者将获得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本科);
2、经济投入少:相对于直接去英国攻读三年本科学位,或读一年预科再读三年本科来说,本项目可以节省颇多费用;
3、留学证书:本项目所获得的学士学位证书与三年全在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英国国内学习的同专业学生颁发的证书完全相同,中国政府承认此证书;
4、发展空间大:凭借获得的学士学位证书和学习成绩单可直接申请攻读英国各大学的硕士或博士学位,为有志在国外继续深造者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如果想继续在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将是直接与方便的,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也非常欢迎,并在学费上有一定的优惠;
5、学习质量有保证:国内两年学习期间享受北京理工大学的师资、实验设备、图书馆等资源,教学质量有保证。
该合作项目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合作办学经验,为今后的提高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七、项目努力方向
2015年度对办学项目的教学活动进行了规范,严格按照教育部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及要求,对英方合作伙伴在项目中的授课进行了要求及规范。
本年度颁布了项目学生手册,规范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各项行为,从制度建设的角度保障了项目后续运行的平稳及顺利。
未来,将进一步在制度建设、操作规范方面加强建设,使项目的运行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此外,结合校内现有的优势资源,实现师资、实验室、教学实验设备、教材等的共享及优势资源的互补也是正在逐步开展的教学改进方向之一。
目前合作办学的管理体系及人员方面,已基本做到与现有的行政体系相一致并依托于现有学生管理体制,开展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