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

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今天的语文考试!只要你用信心、细心、耐心去面对,相信你有出色的表现。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4页(包括试题2页,答题纸1页,作文纸1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和作文纸上。

第一部分(1~5题 24分)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共5分)

“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欸乃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舶,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1分)撑.篙()

(2)用部首检字法查“欸”:先查部首,再查画。(2分)

(3)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一处标点符号用错了,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3. 将下面文章题目按作者所在朝代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3分)

《天净沙秋思》《口技》《饮酒》《出师表》《曹刿论战》《相见欢》

4.阅读《格列佛游记》片段,回答问题。(4分)

这时灰色马先走了进去,示意我在外面等候。我就在第二个房间里等着,一边将送这家主人和主妇的礼物准备好:它们是两把小刀,三只假珍珠手镯,一面小镜子和一串珠子项链。那马嘶了三四声,我等着,希望能听到人声的回答。可是除了同样是马的嘶叫之外,我什么也没有听到,只是一两声叫得比灰色马的更尖利一些。我心里开始嘀咕,这房子一定属于他们中的什么大人物,因为我在得到召见之前似乎要经过许多礼节。

“我”为什么要送马主人和主妇礼物?请结合原著简要回答。

5. 你校准备举行汉语知识基本功大赛,请你完成以下任务。(6分)

⑴请为给出的上联补写一个恰当的下联,作为本次大赛的主题。(2分)

上联:横平竖直书写

⑵请找出下列广告语、歇后语中的谐音字,并写出本字。(2分)

广告语: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歇后语:八十老翁练琵琶——老生常弹

⑶同样运用谐音,人们对广告语中谐音现象大多持反对态度,而对歇后语则表示支持。结合下面材料,写出探究结果。(2分)

一位家长在检查孩子作业时,看到了“妹力无穷”“钱途无量”两个词。她让儿子想想这两个词该怎样写,没想到儿子肯定地说:“电视、报纸的广告上都是这么写的,不会有错。”

第二部分(6~22 题 4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6~8题。(6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翻”意思是指。(1分)

7.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B.“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C. 这首词成功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D.“可怜白发生”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8.“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题。(14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为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①。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②,使臣受吏民之垢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说苑·敬慎》)

【注释】①吊:慰问,此指吊唁。②不肖:没才能。③垢:耻辱。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人皆有之.使臣受吏民之.垢 B.太守自谓.也谓.老父曰

C.不亦说.乎岂有说.乎 D.故患.有所不辟也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孙叔敖为楚令尹 ,一国吏民皆为贺。⑵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11. 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具体指代什么内容?(2分)

12.乙文中老父提醒孙叔敖在治理国家方面应该注意哪三点?(3分)

13.请简要评价乙文孙叔敖的做法。我们课本中也有文章提倡这种做法,请写出篇名。(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17题。(11分)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宗白华

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③古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对方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①,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这种态度,你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

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或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为真理而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正是“学者的精神”!

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的第一生命。小我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学者应具有的态度,应抱的精神!(选自《百年老课文》,有改动)

[注]①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14.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