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复杂的和差倍应用题(一)

4.5复杂的和差倍应用题(一)
4.5复杂的和差倍应用题(一)

05 采摘苹果

——复杂的和差倍应用题(一)

学习目标:

1、借助线段图理解“和差倍”问题,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熟练掌握“和差倍”问题的计算公式。

3、正确理解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准确判断该数学问题属于“和差倍”问题中的哪一类问题。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区分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和差倍”问题的计算公式。

2、判断数学问题属于“和差倍”问题中的哪一类问题。

教学难点:

判断数学问题属于“和差倍”问题中的哪一类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体验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过“和差”问题,大家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现在老师来考一考大家。一天,程程他们来到一片果园,里面种满了各种果树,其中有一片果树上挂满了红红的大苹果,叔叔阿姨们正在采摘成熟的果实。他们走到一位实用文档

叔叔面前,看到两筐又大又红的苹果,便问道:“这两筐苹果都有多重啊?”这位叔叔只告诉了他们:“这两筐苹果一共重150千克,这一筐比另一筐多8千克”你们知道这两筐苹果分别有多重吗?

生:一筐重79千克,一筐重71千克。

师:大家都同意他的想法吗?(同意)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生:(150+8)÷2=79(千克),79-8=71(千克)。

师:非常棒!这就是我们学习的“和差”问题。看来大家掌握的不错。与“和差”问题类似的数学问题还有“和倍”问题、“差倍”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探究一下有关“和差倍”的应用题。

二、思维探索(建立知识模型)

展示例题:

例1:(1)两筐苹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苹果各重多少千克?

(2)两筐苹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是第二筐的4倍,两筐苹果各重多少千克?(3)两筐苹果,第一筐比第二筐多60千克,第一筐是第二筐的4倍,两筐苹果各重多少千克?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线段图解决问题,第一个小题我们也可以像这样画线段图分析。实用文档

(展示课件)

师:观察线段图,你能发现什么?

生:第一框减去8千克,就和第二框一样重了。

师:很好,那么如果第一框减去8千克,两筐苹果的总重量是否也发生了变化了呢?生:总重量也减少了8千克。

师:非常好,总结刚刚大家所说的,如果第一框和第二框一样重时,第一框就要减去8千克,总重量也要减去8千克,就是说第二框重量的2倍应该是142千克,是吗?(是)所以第二框的重量是:142÷2=71(千克),那么第一框是多少呢?

生:79千克。

师:非常正确。那我们可不可以这么想呢?如果第二框增加,变为和第一框一样重的,行吗?

生:可以,第二框加上8千克就和第一筐一样重了。

师:同样,总的重量是不是也变化了?

生:对,也增加了8千克,应该是158千克。

师:非常好,那么第一框有多重如何求呢?

生:158÷2=79(千克)。

师:很好,其实这就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和差”问题。(课件展示解题过程)

师: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问题2,和问题1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实用文档

生:第一框是第二框的4倍。

师:很好,观察线段图,你发现了什么?(展示课件)

生:可以把第一框苹果的重量看作1个单位长度,则第二框为4个单位长度,两筐苹果一共5个单位长度,重150千克,150÷5=30(千克)则第二框重30千克,第一框就是30×4=120(千克)。

师:非常好,这就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和倍”问题。(课件展示解题过程)

师:那么,问题3又是什么数学问题呢?不同点是什么呢?

生:前面是告诉我们两筐之和,这里告诉我们的是两筐之差。

师:分析的很正确,如果还是把少的看作1个单位长度,那么多的应该还是4个单位长度,第一框比第二框多几个单位长度呢?能不能求出两筐的重量呢?(展示课件,用线段图分析)

生:多3个单位长度,对应的就是60千克,所以每个单位长度是60÷3=20(千克),第二框就是20×4=80(千克)。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学习的“差倍”问题。(课件展示解题过程)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三类数学问题。

小结:1、和差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和-差)÷2=小数;(和+差)÷2=大数

2、和倍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实用文档

和÷(倍数+1)=较小数(1倍量)

和-较小数=较大数或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3、差倍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差÷(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差=较大数或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三、思维拓展(知识模型拓展)

展示例题:

例2:优优和程程共有画片200张,如果优优借给程程20张,两人的画片就恰好相等,问两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

师:刚刚我们总结了数学中的“和差倍”问题,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可以用前面的公式来解决吗?它属于三类问题中的哪一类呢?

生:属于“和差”问题。

师:我们知道两个人共有的卡片是200张,这是和,那么差是多少呢?是20张吗?生:不是,因为优优借给程程20张,两个人的卡片才一样多,所以他们两个人的差应该是40张。

师:非常棒,所以在这个数学问题中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两个人原来的卡片数量的差应该是40张,而不是20张,运用和差问题的计算公式,很快就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实用文档

自己动手算一算吧。(学生自主完成,汇报计算结果,课件展示解题过程)

解题步骤:20×2=40(张)

程程:(200-40)÷2=80(张)

优优:80+40=120(张)

答:优优原来有画片120张,程程原来有画片80张。

展示例题:

例3:两箱茶叶共重96千克,如果从甲箱取出12千克放入乙箱,那么乙箱的重量是甲箱的3倍。两箱茶叶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师:分析题目,这是哪一类问题呢?

生:“和倍”问题。

师:我们发现从甲箱取出茶叶放入乙箱后,茶叶总量不变,可以画图分析(展示课件),结合“和倍”问题计算公式,你能算出后来甲、乙两箱各多少千克吗?

生:96÷(3+1)=(千克),所以甲箱取出后还剩下24千克,乙箱24×3=72(千克)。师:那么两箱原来的重量又怎么算呢?

生:甲箱:24+12=36(千克);乙箱:72-12=60(千克)。

师:非常好,验算可以发现36+60正好等于96千克。(课件展示解题过程)

解题步骤:96÷(3+1)=24(千克)

甲:24+12=36(千克)

实用文档

乙:96-36=60(千克)

答:甲箱茶叶原来有36千克,乙箱茶叶原来有60千克。

展示例题:

例4:哥哥原有108元,弟弟有60元,如果现在想把哥哥的钱数调整到弟弟的5倍,弟弟应给哥哥多少钱?

师:分析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钱数调整后,兄弟两个钱数的总和不变。

师:这属于哪一类问题呢?

生:“和倍”问题。

师:问题中告诉我们的倍数关系是5倍,但是哥哥与弟弟总的钱数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所以我们需要先计算出“和”:108+60=168(元),再运用“和倍”问题的计算公式计算,自己动手尝试完成下面的过程。(学生自主完成,汇报结果)

生:168÷(5+1)=28(元),60-28=32(元),所以弟弟应该给哥哥32元钱。

师:非常正确!哥哥得到32元钱后就是140元,正好是28的5倍,符合题意。

解题步骤:108+60=168(元)

168÷(5+1)=28(元)

60-28=32(元)

答:弟弟应给哥哥32元。

实用文档

四、融汇贯通(知识模型的运用)

展示例题:

例5:水果店有两筐苹果,第一筐苹果的数量是第二筐的5倍,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320个苹果放入第二筐,那么第一筐苹果还比第二筐多80个。原来两筐苹果各多少个?

师:分析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知道两筐苹果的倍数关系,知道第一筐苹果比第二筐苹果多。

师:多多少呢?

生:因为如果从第一筐拿320到第二筐后,第一筐比第二筐还要多80个,所以第一筐比第二筐要多320×2+80=720(个)。

师:非常好,弄清楚这个问题的关键,你能发现这属于哪一类问题了吗?

生:“差倍”问题。

师:正确,这就是典型的“差倍”问题,接下来的过程自己尝试完成。(学生自主完成,汇报计算结果,教师课件展示过程)

解题步骤:320×2+80=720(个)

第二筐:720÷(5-1)=180(个)

第一筐:180+720=900(个)或180×5=900(个)

实用文档

答:原来第一筐有900个,第二筐有180个。

五、总结

通过这次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实用文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