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课件(35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内蒙古包头九年级毕业升学模拟】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谓秦王曰:“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臣闻,王兵胜而不骄,伯主约而不忿。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
,故能从邻。今王广德魏,赵而轻失齐,骄也;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骄忿非伯主之业也。臣窃为大王虑之而不取也。
《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先王之所重者,唯始与终。何以知其然?昔智伯瑶残范、中行,围逼晋阳,卒为三家笑;
而合二国之后哉!楚大胜齐,其良士选卒必殪,其余兵足以待天下;齐为胜,其良士选卒亦殪,而君以鲁众合战胜后,此其
为德也亦大矣。”鲁君以为然,身退师。
【注】①鲁君:鲁国国君。②吊:悼念死者。③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你可用足下。④权敌:争夺权势的
效手。⑤选卒:挑选出来的兵卒、精兵。⑥殪:死:⑦退师:撤退军队
的人。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资给以书 资: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而:
1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成现代汉语。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9.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匡衡“遂成大学”的原因。
【答案】17.(1)借/提供/供给) (2)表转折,但/却
18.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用书照着光亮wk.baidu.com读。
“知音”的理解。(文意理解)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 (2011)16.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内容概括分析) ▪ 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后,“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 ▪ (2012)16.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内容概括分析) ▪ 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如同君子的美德。 ▪ (2013)16.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 ▪ 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 (2014)15.楚庄王在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启示类) ▪ 15.修养自身是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 ▪ (2015)15. 结合选文,举例说明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人物形象分析) ▪ 由“与缙绅相约:每会荤素五品”和“随问随结,庭无滞狱”,可以看出袁黄是一个力行节俭、勤于政事的人。 ▪ (2016)15.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人物形象分析) ▪ 李绂是一个天性聪慧、勒奋好学的人。“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他的聪慧;“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
形象分析) ▪ 答案: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勇于担当。对小吏的过错,况钟在呈奏皇上时,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
▪ 答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1、联系语境揣摩语言的能力不扎实。学生词汇量少,就很 有必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汇的意思,否则就很容易失分。
▪ 2、翻译句子不到位。文言句子最重要的是直译法,兼而用 之“增”、“删”、“补”、“调”等方法。
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⑤三家:指赵、韩、魏三国。⑥梁君:指梁惠王。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鲜克有终(
)(2)卒为三家笑(
)
9.翻译下面句子。
(1)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2)三者非无功也,能始而不能终也。
10.选文中,进谏者向秦王提出了哪两条忠告?
11.从个人成长角度,谈谈读文后你获得的启示。
【答案】8.(1)能够 (2)最终 9.(1)臣私下疑惑大王轻视齐国、楚国,蔑视韩国(的原因)。(2)这三人并
非没有功绩,只是能善始却不能善终。 10.(1)君主处理国家间关系时要做到不骄不忿。(2)君主行事有始有终才能使
国家长盛不衰。 11.示例:成长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作风,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齐王患之 患(
) (2)鲁君以为然,身退师 身(
)
10.翻译文中面线句子。
(1)楚大胜齐,其良士选卒必殪,其余兵足以待天下。(2)而君以鲁众合战胜后,此其为德也亦大矣。
11.用自己的话说说张丐是如何使鲁国撒兵的。
) (2)匠人斫而小之(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姑舍女所学而从我。译文:
21.孟子对齐宣王有怎样的期待?他是采用什么方式劝谏齐王的?
【答案】19.(1)经得住/能承担 (2)使变小 20.暂且舍去/放弃你所学的(本领),听从
我(的吩咐去做)。 21.治国要发挥人才的特长/信任人才、给人才以自由/让贤人发挥各自的本
领/用贤图治,让他们学以致用。(或:不要钳制人才、束缚贤人的手脚/不能依着统治者的好恶爱憎
或个性来治理国家。)借用木匠和玉匠设喻/类比来劝谏齐王。
译文: 孟子谒见齐宣王,说:"建造大房子,就一定要叫工师去寻找大木料。 工师找到了大木料,大王就高兴,认为工师是称职的。木匠砍削木料, 把木料砍小了,大王就发怒,认为木匠是不称职的。一个人从小学到了 一种本领,长大了想运用它,大王却说:‘暂且放弃你所学的本领来听 我的’,那样行吗?设想现在有块璞玉在这里,虽然价值万金,也必定 要叫玉人来雕琢加工。至于治理国家,却说:‘暂且放弃你所学的本领 来听我的’,那么,这和非要玉匠(按您的办法)去雕琢玉石不可,有 什么不同呢?")
【2019届江西九江初中卓越联盟九年级二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楚将伐齐,鲁亲之,齐王患之,张丐曰:“臣请令鲁中立。”乃为齐见鲁君。鲁君曰:“齐王惧乎?”曰:“非臣所知
也,臣来吊足下。”鲁君曰:“何吊?”曰:“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何故地?”鲁君曰:“子以齐、楚
为孰胜战?”对曰:“鬼且不知地。”“然则子何以吊寡人?”曰: “齐、楚之权敌也,不用有鲁与无鲁。足下岂如全众
▪ 【答题指导】
▪ 在答这一类题时,要建立整体的解题审读观,材料(文 段)、题目要求、尾注三者均不可偏废。阅读时不要在 个别词语上纠缠,在初步了解、整体把握文意后再细读 题目,充分分析题目中关于文段理解的信息,最后细读 材料,从高屋建瓴的角度上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 解,加以概括即可。
▪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 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 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 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则何如?今有璞玉②于此,虽万镒③,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
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工师:管理各种工匠的官员。②璞玉:未雕琢加工过的玉。③镒(yì):古代重量单位,
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以为能胜其任也(
▪
【2019届广西钦州九年级下学科素养测试】
匡衡字椎圭(guī):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
②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
给以书,遂成大学④。(选自晋·葛洪《西京杂记》)
【注释】①不逮:指烛光透不过来。 ②大姓:大户 ③文不识:姓文,名不识。④大学:很有学问
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 ▪ (2017)15.“皆一可以当百”体现了岳家军什么特点?请你根据文意,概括岳飞是如何治军的。(内容概括分析) ▪ 体现了岳家军战斗力强的特点.岳飞治军一是赏罚分明,二是军纪严明。 ▪ (2018)15. 在君臣的对话中,唐太宗提出的警示有哪些?用自己的话简述。(内容概括分析) ▪ 官吏不能因受贿而触犯法律;君王不能因贪图奢华享受而亡国:君臣要尽力相互帮助,避免被人嘲笑。 ▪ (2019)15.选文结尾评论说“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人物
▪ 3、 筛选信息的能力欠缺。不善于从原文中找答案,“用原 文语句回答”或“用自己的话说说”,其实都离不开对原 文信息的筛选。
▪ 4、人物分析不全面。评价人物往往只答一点,“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 5、对文章主旨理解不到位“,启示感受”作答不准确。
(一)内容理解与概括
▪ 【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对这一点的考查主要以简答题 的形式出现,考查考生对选文的整体、部分或细节的有 关内容的理解。一般是信息筛选,根据试题要求,认真 阅读,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本所写的人、事、物、景、 情等内容要点,并对有关要点进行辨析、判断、提炼和 表述。
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
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后子死,身布冠而拘于齐。三者非无功也,能始而不能终也。”(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释】:①秦王:指秦武王。②《诗》:即《诗经》。③智伯瑶:又称智襄子,春秋末年晋国四卿之一。④范、中行:指
课外文言文阅读——内容理解与概括题 答题方法
命题解析
中考课外文言文内容上一般比较浅显,并不深奥难懂,在命题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选文。中考课外文言文的选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且选文大多为叙 事类小故事,这类故事通常能给人以启示或表达某个道理。 第二,题型。中考课外文言文涉及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篇章理解、主旨把 握等考查。其中,字词解释主要是实词解释,另外还有 “之”、“而”、 “其”、“以”、“于”、“何”六个虚词也会出现在课外文言文的考察中; 句子翻译一题要求将文中的某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而篇章理解、主旨把握 是主观简答题,通常提问重点在语段内容的理解上,这一题一般能从语段中 找到解答的语句,有时也要求对短文中的人物进行性格特点的概括,或提问 语段给人的启示或阅读后能从语段给人的启示或阅读后能从语段中得出什么 道理。 第三,考点。虽然课外文言文的选文来自课外,但遵循的却是“题在课外, 答在课内”的原则。 第四、能力。课外文言文考题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阅读文言篇章的能力,这 能力从何而来?当然是从课内来。所以,实则考查的是同学们将课内学到的 知识迁移至课外的能力。
19.匡衡勤奋好学,通过凿壁借光来勤奋读书;(匡衡不怕艰苦,通过无偿与人佣作得以遍观群书,
最终成为大学问家。
【2019届天津一中初三下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①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
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
▪ (2009)16.对楚庄王伐陈这件事,使者和宁国的意见为什么会截然相反?联系所学过的文章试做分析。(内容概括分析) ▪ 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者看重的是“地利”,而宁国看重的是“人和”,所以二人意见截然相反。 ▪ (2010)16.“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个人的持续发展。
译文: 有人对秦武王说:“臣私下十分疑惑大王何故轻视齐、楚,而且待韩国就象对待奴仆, 极不礼貌。臣听过这样的话,胜而不骄是王者作为,败而不忿是霸主胸襟。胜而不骄, 故能服众;败而不忿,才能与周围和睦共处。现在大王很看重和魏、赵两国的关系,不 惜广施恩德,可却淡薄与齐国的交往,这可是骄傲的表现;取得宜阳大捷,就疏远楚国 ,这是忿怒的原因。骄忿难以成就霸业,臣私下认为大王应当加以深思,不该这样做。 《诗经》上说:‘做任何事情总有个开头,但是很少能做到善始善终。’因此先王要特 别注重善始善终。过去智伯灭掉范、中行氏,又围攻晋阳以求灭赵,结果为韩、赵、魏 三家所灭;吴王夫差把越王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又在艾陵一役中大败齐国,后来在黄 池(地名)主持诸侯会盟,对宋无礼最后为勾践所擒,死在干隧这个地方;魏惠王当年 更是盛极一时,伐楚胜齐,使韩、赵屈服,还邀集十二家诸侯朝天子于孟津(地名), 最后太子死于马陵(地名)一役,自己为形势所迫,素衣布冠为秦所囚。这三人当初都 建有赫赫战功,只因不能将谨慎贯彻于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