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
统计的三个含义及统计工作过程
![统计的三个含义及统计工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0aad0a3aaea998fcc220ef2.png)
计
社会统计学
教育统计学
学 应用
统计学
经济统计学
……统计学 工业统计学
自然技术 统计学
农业统计本职能
• 统计的职能是统计内在的、固有的功能。 • 过去讲三大作用:认识、服务、监督 • 现在讲三大职能:信息、咨询、监督 • ㈠信息职能 • 信息职能是指统计通过调查研究,能够收集和提
• 整理取得的综合资料,主要是反映总体基本数量特 征的总量指标。
• 统计整理是整个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 后的作用。
• 统计整理从认识过程看属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 过度阶段,仍是定量认识阶段。
13
(四)统计分析
• 统计分析是运用综合指标和专门方法,对统计整理 的结果进行再加工,取得统计设计规定的各项指标 的数据,从而认识现象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过程。
7
统计的基本职能
• ㈢监督职能 • 监督职能是指通过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及时、
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运行状 态,并对其实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监督和 预警,以促使国民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 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 统计部门具有相对超脱的地位,有条件成为国家 重要的监督机构。
• 统计分析是实现统计研究目的、发挥统计职能作用 的关键阶段。属于定性认识阶段。
• 注意: • 四个阶段划分是相对的,有时需要交叉进行。 • 四个阶段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14
• 统计调查是统计实际工作的开始,是整个统计工作 的基础。统计整理和分析都必须在调查资料的基础 上进行。
• 统计调查从认识过程看属于感性认识阶段,也是定 量认识阶段。
12
(三)统计整理
• 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整理方案,将调查 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和汇总,为统计分析准备系统 化、条理化的综合资料的过程。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_(1)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2882741359eef8c75fbfb3f4.png)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统计总体具有的特点是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5.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其构成要素有6个,即指标名称、数值、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范围、空间范围。
6.职工的文化程度是品质标志,工龄是数量标志。
7.企业的机器台数和职工人数是属于离散变量,而固定资产原值和销售收入是连续变量。
8.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生产情况,总体是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乳品企业。
9.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设备状况,总体是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乳品企业。
10.学生的性别、民族属于品质标志,而学生的身高、体重是数量标志。
11.统计指标的概念完整表述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12.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二、判断题1.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是可以变换的,指标与标志也是可以变换的。
( T )2.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这是统计指标。
( F )3.总体单位的特征用指标来说明,总体的特征用标志来说明。
( F )4.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T )5.指标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 F )6.指标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计算而得到。
( T )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年龄”是变量。
(T )8.某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中,班级名称和学生姓名都是可变标志。
( F )9.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成绩”是连续变量,“85分”是变量值。
( F )10.某企业职工的姓名、民族、年龄、工种等都是品质标志。
( F )11.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F )三、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B人类生活现象的数量方面 C自然科学研究的数量方面 D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2.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A )。
1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
![1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b057ed66de80d4d8d15a4f6e.png)
1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它是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活动。
统计资料即统计信息,是统计部门或单位进行工作搜集、整理、编制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是关于统计过程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2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3标志与指标: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联系: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是用属性表示的;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
区别: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二者存在一定的转换关系。
4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选择调查方法。
5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各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划分社会现象的类型;利用统计分组揭示现象内部结构;分析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6分组标志的选择:分组标志是统计的依据。
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来选择;要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
7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量;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
不同:(是否具有连续性)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时点指标的是指是间断计数的;(是否具有累加性)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不具有累加性;(是否受时间长短的影响)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统计的三个含义概念
![统计的三个含义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bfeefb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11.png)
统计的三个含义概念统计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它的三个含义概念分别是描述统计、概率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描述和总结数据的基本特征和变异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描述统计的主要方法包括测量和图形展示。
其中测量方法包括测量中心趋势和测量离散程度。
测量中心趋势主要反映数据的集中程度,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测量离散程度则用来反映数据的变异程度,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方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
图形展示主要通过绘制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图形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和趋势。
概率统计是统计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通过概率模型和概率分布来研究和描述数据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概率统计可以用来研究和描述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相关性、联合分布和条件分布。
在概率统计中,常用的概念和方法包括概率密度函数、概率质量函数、期望、方差和协方差等。
概率统计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金融、医学、工程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推断统计是统计学中的第三个重要概念,它主要通过从样本中获取信息,来推断和判断总体的特征和性质。
推断统计的核心思想是从样本中得到的统计量可以用来推断总体参数的值。
推断统计中的常用方法包括估计和假设检验。
估计方法主要用来估计总体的参数值,例如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则用来对总体参数的假设进行检验,例如对均值是否等于某个值进行检验。
推断统计在科学研究、市场调查、医学实验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总结而言,统计学的三个含义概念分别是描述统计、概率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主要用来描述和总结数据的基本特征和变异情况,概率统计用来研究和描述数据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推断统计则用来通过从样本中获取信息来推断和判断总体的特征和性质。
这三个概念相辅相成,在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统计一词的3种含义
![统计一词的3种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3cefb8f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8.png)
统计一词的3种含义
统计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可以指代以下三个方面:
1. 统计学:作为一门学科,统计学涉及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法和技术。
统计学可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等,以帮助人们做出准确和可靠的决策。
2. 统计数据:统计也可以指代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当人们谈论“统计数据”时,通常是指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以获得对某个问题或现象的更深入的了解。
3. 数量统计:统计也可以用来描述数量或频率。
例如,如果一个人说“统计表显示了每个月的销售额”,他或她是在描述销售额的数量或频率,以便更好地了解业务的情况。
- 1 -。
统计学 简答题 整理
![统计学 简答题 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9174d1ba0d4a7302763aa1.png)
统计学简答题第一章1.统计的含义和本质是什么?统计一词包含三个含义:统计数据、统计活动和统计学。
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就是围绕研究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去获取真实客观的有关统计数据,做出必要的统计分析,以了解和认识事物的真相。
2.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性质?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学科。
统计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就其学科范畴而言,具有方法型、层次性和通用性的特点;就其研究方式而言,具有描述性和推断性的特点。
3.总体、样本、个体三者的关系如何?试举例说明。
概念:总体就是统计研究的客观对象的全体,是由所有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体,有时也称母体。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也称子样。
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就称为个体,也称总体单位。
总体与个体的关系:1.总体的容量随着个体数的增减可变大变小。
2.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中的个体可以发生变化。
3.随着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和个体的角色可以变换。
样本和总体的关系:1.总体是所要研究的对象,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和缩影。
2.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
3.总体和样本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4.如何理解标志、指标、变量三者的含义?试举例说明。
标志是用于描述或体现个性特征的名称,如某人是男性,教师。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以及数值,如09年全国人口13亿。
从狭义上看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从广义上看变量不仅指可变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的品质标志,因此可变标志就是变量。
5.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有哪些表现形式?试举例说明。
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统计指标构成,但并不是单个指标的简单组合,而是各个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表现形式:1.数学等式关系 2.相互补充关系 3.相关关系 4.原因、条件、结果关系第二章1.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有什么本质区别?试举例说明。
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
![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8342ad89cc1755270622084c.png)
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学习统计学,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统计”。
“统计”一词有三种含义:统计数据——反映客观现象数量方面的数据资料统计工作——收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的实践活动统计学——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1. 收集数据:取得数据2. 处理数据:整理与图表展示3 分析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4数据解释:结果的说明5得到结论:从数据分析中得出客观结论统计学与数学的区别(1)数学研究的是抽象的数量规律性,而统计学研究的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数量规律性。
数学研究的是没有量纲或单位的数,而统计学研究的是有具体实物内容或计量单位的数据。
(2)数学研究使用的是纯粹的演绎,而统计学是演绎与归纳相结合,且占主导地位的是归纳。
数学家可以端坐家中,凭借纸笔和聪明的大脑,从假设的命题出发而推导出漂亮的结果。
而统计学家则必须深入实际收集数据,才能有所作为,没有大量数据的归纳,统计学家就得不出任何有益的结论。
统计研究的过程实际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实际问题统计学的分类数理统计学:是以概率论为基础,对统计数据数量关系的模式加以解释,对统计原理和方法给予数学的证明。
应用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统计在商务和经济中的应用1会计2财务3市场4生产5经济1.1.2什么是教育统计学教育统计学的概念:属于应用统计学类别,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主要任务: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
理解教育统计学的两个关键点:1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课题的提出、内容的界定、对象范围的确定、假设的建立、结论的得出以及分析不是教育统计学的研究任务。
(这些还需要依靠与研究内容有关的教育专业只是来解决)2教育统计学只能提供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和统计计算结果的解释。
统计小知识
![统计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aaadb0867ec102de3bd8931.png)
统计小知识1、“统计”一词的由来“统计”一词,英语为statistics,用作复数名词时,意思是统计资料,作单数名词时,指的是统计学。
一般来说,统计这个词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来源于统计工作。
原始的统计工作即人们收集数据的原始形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它作为一门科学,还是从17世纪开始的。
英语中统计学家和统计员是同一个(statistician),但统计学并不是直接产生于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
每一门科学都有其建立、发展和客观条件,统计科学则是统计工作经验、社会经济理论、计量经济方法融合、提炼、发展而来的一种边缘性学科。
2、近代统计学近代统计学指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的描述统计学,其发展过程与概率论的广泛研究和应用密切相关。
目前在统计分析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术语都始于这一个时期,比如:最小平方法、正态分布曲线、误差计算等等。
在近代统计发展的一百年中,也形成了许多学派,其中以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最为著名。
数理统计学派的原创始人是比利时的A·凯特靳,其最大的贡献就是将法国的古典概率引入统计学,用纯数学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社会统计学派的首倡者是德国的K·克尼斯,他认为统计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现象,研究方法为大量观察法。
在近代统计学的发展过程中,这两学派的矛盾是比较大的。
3、“现行价格”、“不变价格”与“可比价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天天要接触到价格问题,去菜场买菜就涉及到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去商店买东西就涉及到商品零售价格。
在社会经济工作中,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指标都是用货币额表示的,因而在计算时,有采用什么价格的问题。
为了分析指标的变动情况,不同情况下应分别采用当年价格、可比价格和不变价格。
当年价格,顾名思义,也就是报告期当年的实际价格,如: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商品的零售价格等。
统计学作业
![统计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6763eb9250e2524de5187ec0.png)
第一章1.简述统计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1)统计工作。
指搜集、整理和分析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资料的工作过程,是统计的基础。
(2)统计资料。
统计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有关文字资料,一般反映在统计表、统计图、统计手册、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汇编和统计分析报告中。
(3)统计科学。
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与方法。
(4)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达到成果或结晶,它来源于统计工作又服务于统计工作,统计工作和统计学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统计学是统计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统计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并用于指导统计实践,为统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统计工作的发展会不断完善和丰富统计理论,而统计理论的丰富又促进了统计工作的发展,使之更有效,更为科学。
2.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3.简述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关系统计指标和标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区别:第一,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厄尔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
第二,标志有智能用文字表达的品质标志和用数量表达的数量标志两种;儿指标都只能用数值表示。
其联系: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
第二,由于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可变的,则总体的指标和反映总体单位的标志之间存在变化关系。
4.如何理解统计指标体系比同级指标的应用更为广泛和重要?第二章1.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方案一般包括几项基本内容: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问卷;选择调查方法;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制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统计的含义
![统计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80a01c1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1.png)
统计的含义
统计一词在习惯上常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说统计一词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涵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统计一词三种涵义:
1、统计工作,对于社会经济统计,它指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过程的总称。
2、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活动过程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它资料的总称。
3、统计学,即指导统计工作的理论和方法。
包括社会经济统计学,如人口、工业、农业、商业统计学等;数理统计学以及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自然现象的统计学,如生物、水文统计学等等。
“统计”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有力工具,它表明事物的规模、水平、发展速度、比例关系等,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
![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e7da85acf705cc175527095b.png)
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学习统计学,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统计”。
“统计”一词有三种含义:统计数据——反映客观现象数量方面的数据资料统计工作——收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的实践活动统计学——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1. 收集数据:取得数据2. 处理数据:整理与图表展示3 分析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4数据解释:结果的说明5得到结论:从数据分析中得出客观结论统计学与数学的区别(1)数学研究的是抽象的数量规律性,而统计学研究的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数量规律性。
数学研究的是没有量纲或单位的数,而统计学研究的是有具体实物内容或计量单位的数据。
(2)数学研究使用的是纯粹的演绎,而统计学是演绎与归纳相结合,且占主导地位的是归纳。
数学家可以端坐家中,凭借纸笔和聪明的大脑,从假设的命题出发而推导出漂亮的结果。
而统计学家则必须深入实际收集数据,才能有所作为,没有大量数据的归纳,统计学家就得不出任何有益的结论。
统计研究的过程实际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实际问题统计学的分类数理统计学:是以概率论为基础,对统计数据数量关系的模式加以解释,对统计原理和方法给予数学的证明。
应用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统计在商务和经济中的应用1会计2财务3市场4生产5经济教育统计学的概念:属于应用统计学类别,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主要任务: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
理解教育统计学的两个关键点:1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课题的提出、内容的界定、对象范围的确定、假设的建立、结论的得出以及分析不是教育统计学的研究任务。
(这些还需要依靠与研究内容有关的教育专业只是来解决)2教育统计学只能提供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和统计计算结果的解释。
统计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dce09f376baf1ffc4fadb2.png)
统计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统计一词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以有三种涵义,即___________ 、__________ 口统计学。
2、统计是认识现象________ 方面的实质性工作。
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活动的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
4、凡是_______ 的,在_________ 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总体。
5、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作____________ 它是组成总体的___________ 。
6、统计学研究的特点是_________ 、总体性和7、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整理和 _____________ 阶段&指标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 征的,而标志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 征的9、按变量值的连续性分,可把变量分为_________ 变量和_____________ 量10、按变量的性质分有_______________ 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
11、按总体单位数量是否可以计数(或总体单位数的有限性)进行区分,总体有________________ 总体和_________________ 总体。
12、我们研究居民户的生活水平时,全部居民户便构成________ ,而每户居民则是__________ 。
13、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价值,属于______ 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种类属于_______ 标志。
14、在全市的工业普查中,机器台数是旨标,工业总产值发展速度是旨标,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所有工业企业是总体。
15、工厂的设备台数、工厂的人数属于_________ 变量,而人的身高、体重属于________ 变量。
16、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1、 统计的三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1、 统计的三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https://img.taocdn.com/s3/m/5caaa4ddad51f01dc281f1d4.png)
1、统计的三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政府统计:国际设立特定的机构专门负责经济和社会统计工作,为人们提供关于一个国家现状景的重要数量化信息。
3、我国政府统计已具备了: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
4、统计法的表现形式: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行政规章5、统计法的作用: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们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规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种经济组织以及公民在统计活动中的行为,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6、统计法的基本原则:一、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二、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三、统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四、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五、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7、我国统计法发展情况:最早统计法律始建于周朝,第一部现代意义的统计法律是1932年国民的《中华民国统计法》;1983年12月8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法》,于1984年1月1日起施行;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法》的重大修改。
8、统计调查分类:政府统计调查、民间统计调查。
一、政府统计调查:是指由政府统计机构依法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根据统计法的规定政府统计调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我国几乎所有的政府统计调查都是义务性统计调查具二、民间统计调查:是有民间统计机构以自己的名义或者接受委托进行的统计调查,民间统计调查愿性、营利性;9、调查项目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为实现特定统计调查目的而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
10、统计调查项目的拟定及审批:一、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三、地方统目。
11、统计标准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广义的统计标准包括各种统计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式和统计编码等方面所作出的统一规范;狭义的统计标准仅指统计分类标准;统计法规定的统计标12、统计调查方法:是指统计调查者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
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全面定期统计点调查。
统计的含义
![统计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fa9498c64028915f804dc2b7.png)
统计的含义: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种含义。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统计数据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描述法)、(统计推断法)、和(统计模型法)。
统计学的特点:总体性、数量性、具体性、变异性。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总体单位。
标志和变量。
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说明对象不同2表现方式不同3构成要素不同联系:1标志是计算指标的基础2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调查的种类:1组织方式:统计报表、专门调查2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普查) 非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报表、抽样)3资料登记的时间不同: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调查方案的内容:1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任务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4确定调查样本容量、调查方式和调查方法5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工作期限6确定调查经费预算7制定调查的组织计划和管理措施统计分组的含义:统计分组是指根据统计总体内在的特征和统计研究的任务需要,将统计总体按一定的标志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分组的原则:保持同组的同质性和不同组的差异性。
(数据的审核)是统计整理的初始阶段,也是整个统计整理工作的基础。
统计表的结构,从形式来看,其构成要素包括(总标题)、(横行标题)、(纵行标题)、(数字资料)。
统计表的分类:简单表、简简单分组、复合分组表平均指标按其计算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事情发展原因:长期趋势、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动态分析指标有:1(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水平指标2(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速度指标平均指标需注意的问题:1计算平均指标必须以同质总体为基础2进行平均分析时必须结合组平均数和次数分配3以变异指标补充说明平均指标。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28cba265ce050876321362.png)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答案第一章总论1.统计一词有几种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答:三种。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指从事统计业务的机关、单位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有关客观现象的数据资料、研究数据的内在特征,并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等一系列工作过程的总称。
(2)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过程的取得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与它相联系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3)统计学: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即过程与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2.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有哪些?答:社会经济统计是社会现象的一种调查分析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a)数量性 b)总体性 c)变异性 d)社会性3.什么是统计总体、统计单位、标志、变异、变量和变量值?并举例说明。
答:(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例如,研究某班学生的情况时,该班全体学生就是一个统计总体。
(2)统计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例如,以我国全部普通高等院校为总体,每一个普通高等院校就是总体单位。
(3)标志,是指总体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例如,工人作为总体单位,他们都具备性别、工种、文化程度、工会、工资等属性或特征。
(4)变异是变动的标志,具体表现在各个单位的差异,包括量(数值)的变异和质(性质、属性)的变异。
如:性别表现为男、女,这是属性变异;年龄表现为18岁、25岁、28岁等这是数值上的变异。
(5)变量,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例如,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流转额、流动资金占用额等数量标志,在各个商业企业的具体表现都是不尽相同的,是一个变动的量,这些变动的数量标志就称作变量。
(6)变量值,就是变量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变动的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
例如,企业的职工人数是一个变量,甲企业职工人数100人,乙企业职工人数150人,丙企业职工人数200人等等,100人、150人、200人都是职工人数这个变量的变量值(标志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它是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活动。
统计资料即统计信息,是统计部门或单位进行工作搜集、整理、编制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的总称。
统计学是关于统计过程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2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3标志与指标: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联系: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是用属性表示的;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
区别: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二者存在一定的转换关系。
4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选择调查方法。
5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各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划分社会现象的类型;利用统计分组揭示现象内部结构;分析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6分组标志的选择:分组标志是统计的依据。
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来选择;要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
7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量;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
不同:(是否具有连续性)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时点指标的是指是间断计数的;(是否具有累加性)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不具有累加性;(是否受时间长短的影响)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8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平均指标是指在同质总体内将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提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平均指标可用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对比;平均指标可用于同一总体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对比;平均指标可作为论断事物的一种数量标准或参考;平均指标也可于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和进行数量上的估算。
9正确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平均指标只能运用于同质总体;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10标志变动度的意义和作用:标志变动度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差别大小的程度,又称离散程度或离中程度。
标志变动度是评价平均数代表性的依据;标志变动度可用来反映社会生产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或协调性,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程度。
11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特点:时期数列中各指标的数值是可以相加的,即相加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时期数列中每一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所属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联系;时期数列中每个指标的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
时点数列中各指标的数值是不能相加的; 时点数列中每一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的数值,通常是通过一定时期登记一次而取得的。
12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时期长短应该统一;总体范围应该一致;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计算口径应该统一。
13指数的含义:广义的指数泛指所有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相对数;狭义指数是指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综合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14指数的作用:综合反映事物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分析多因素影响变动现象的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大小和影响程度;研究事物在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对多指标的变动进行综
合测评。
15抽样调查的特点:抽样调查的目的是由部分推断整体;抽选部分单位时要遵循随机原则;抽样调查会产生抽样误差,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并且可以加以控制。
16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有些事物在测量或试验时有破坏性,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有些事物总体从理论上讲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但实际上不可行;和全面调查相比较,抽样调查能节约人力、费用和时间,而且比较灵活;在有些情况下,抽样调查的结果比全面调查要准确;用抽样调查的资料修正和补充全面调查资料;抽样调查方法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利用抽样推断的方法,可以对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来判断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定取舍。
17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全及总体标志的变动程度;抽样单位数的多少;抽样组织的方式。
18确定抽样单位数的依据:首先决定于调查者对一项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和精确程度的要求;抽样单位数决定于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抽样单位数决定于不同的抽样组织方法;还要结合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许多情况加以调整。
19相关关系的种类:从相关关系涉及的因素多少来划分,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从表现形态来划分,可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从直线相关变化的方向来划分,有正相关和负相关;按相关的程度来划分,可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无相关。
20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确定现象之间有无关系,以及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确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测定变量估计值的可靠程度;对计算出的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检验。
21简单直线回归分析的特点:在两个变量之间进行回归分析时,必须根据研究目的,具体确定那个是自变量,那个是因变量;在两个现象互为根据的情况下,可以有两个回归方程¬——y倚x回归方程和x倚y回归方程;回归方程的主要作用在于给出自变量的数值来估计因变量的估计值,一个回归方程只能做一种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