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央公园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是老年人可以经常休息一下 。
公园游憩活动项目及设施配置-游憩及服务设施分布
(2)支持设施 支持设施包括说明性设施如指示牌、宣传板、地图等,家具性设施如饮水处、垃圾桶、路灯等。中 央公园内说明性设施布置完整,清晰明了。家具性设施也做到了与环境相协调。
公园植物设计手法总结-园林植物分布与统计
常绿针叶树:苏铁、雪松、南洋杉、罗汉松、柳杉、马尾松、杉木、翠柏 落叶针叶树:水杉、池杉 常绿阔叶树:白兰花、乐昌含笑、深山含笑、广玉兰、香樟、天竺桂、桢楠、 小叶榕、木麻黄、杜英、薄果猴欢喜、银桦、秋枫、大叶女贞 落叶乔木:银杏、玉兰、紫玉兰、鹅掌楸、悬铃木、黄葛树、复羽叶栾树、构 树、枫杨、加拿大杨、钻天杨、垂柳、合欢、刺槐、无患子、三角槭、蓝花楹、 杜仲、皂荚、八角枫、臭椿、枫香、龙牙花刺桐、喜树、川泡桐、檫木、朴树、 榆、梧桐、乌桕 落叶花灌木:紫薇、红檵木、木芙蓉、木槿、桃、樱花、日本晚樱、红叶李、 杏、樱桃、垂丝海棠、贴梗海棠、火棘、紫荆、石榴、腊梅、金叶女贞、木绣 球、紫叶小檗、八仙花、醉鱼草、红枫 常绿花灌木:桂花、含笑、蚊母、山茶、四川大头茶、西南红山茶、茶梅、枇 杷、红叶石楠、羊蹄甲、黄槐决明、四川蒲桃、黄杨、冬青、柑桔、小蜡、夹 竹桃、红背桂、黄素馨、八角金盘、凤尾兰、金丝梅、阔叶十大功劳、红千层、 六月雪、春鹃、鹅掌柴、南天竹、栀子花、棕竹、海桐、洒金珊瑚 藤本:金银花、三角梅、假连翘、凌霄、洋常春藤、常春油麻藤、五叶地锦 竹类:斑竹、紫竹、佛肚竹、桂竹、小琴丝竹、毛竹、凤尾竹、孝顺竹、慈竹
镜湖
龙湾竹园
主要水域分布图
湿地花港
欢乐广场
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地形改造利用分析
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地形改造利用分析
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地形改造利用分析
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地形改造利用分析
公园基础设施分析-出入口分析
中央公园共设置16个出入口,其以北区域完全开放;中央公 园以南区域封闭管理,设出入口,不售票.中央公园以南区域
状山体地形的走势和功能布局要求,
对空间结构处理时将总体空间结构 打造成山湾环抱,山水相依的空间 格局。 较陡坡
地形分析图
陡坡
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地形改造利用分析
公园中主要水景有四处,两处人工水景两处自然水域,人 工主要为分布在北部的中央广场的旱喷和中部欢乐广场的 人工水池(内设喷泉)。自然水域有南部的镜湖及其延伸 的带状水域和最南部由带状山谷中的水域。
中央广场
节庆大道
欢乐广场
阳光大草坪
镜湖
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景观功能视线分析
由图可见,中央公园由中央广场、节庆大道以及欢乐广场形 成了一条中轴,后续通过阳光大草坪、镜湖以及南门广场形 成虚轴,串联着公园的众多景观。其中,东山、辉山以及楠 山形成不等边三角形,分别在高程上控制整个中央公园。
功能分区图 公园北部为公园主要入口分为入口广场区,两侧为入口景观 区,中部以节庆大道为分割轴线分为两侧主题园区,中央草 坪区。南部主要为自然景观,分为观赏水域区和生态密林区
公厕一
公厕二
公园游憩活动项目及设施配置-游憩项目类型及分布
如图,健身步道与骑行路线皆沿主路设置,将中央公园中部分为三
部分,其中左上部分沿各个园区外围道路布置,右侧则沿边缘并且 在中间辟出部分连接外围道路,且右部整体与下部连接,下部主要 围绕阳光大草坪设置,健身步道更是延续到了镜湖边上,使游客健 身的路途更加富有观赏性。
公园植物设计手法总结-园林植物造景节点
序号 节点名称 1 中央广场 香樟、天 竺桂、广 玉兰 2 节庆大道 银杏、悬 铃木、桂 花 3 海棠园 4 露天剧场 夏娟,蚊 母,香樟 5 樱花园 樱花、桃 花、梅花、 玉兰 沿山体等 高线条带 状密集种 植、沿缓 坡与常绿 树片状混 交 6 林荫大道 桂花,小 叶榕,银 杏
共设主要出入口7处,均设停车场,另设多出出入口,与外围
城市支路相对,满足周边居民便捷入园需要。
公园基础设施分析-停车场及停车入口分析
如图,停车场的设置主要在主入口附近,其类型有露天停车场以及地下 停车库。分别可容纳300-500辆车不等,考虑了游客的可达性以及公园 整体的设计。其中较为人性化的部位在于除去停车场以及停车库以外, 集中在公园北部各个主要园区有众多的停车库入口,通过楼梯或者电梯 的形式使游客便捷的进入地下停车库,减小了游客的活动半径。
生态环境:公园以塑造完善的生态环境为主导, 全园植物选择适生品种,复层种植,林相丰富, 并构建生物多样性体系,形成科学的生态群落系 统。
功能定位 重庆中央公园的功能定位是重庆市大型城市综合 公园。
公园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区位分析
公园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区位分析
公园周边交通分析图
公园周边交通便捷,四通八达。连接两江国际机场和国际会 展中心的同茂大道下穿通过公园。规划另有两条城市道路东 西向下穿通过公园,分别为兰桂路和腾芳路,公园东西两侧 规划有城市主干道公园东路和公园西路,公园北为城市次干 路公园北路,南为城市主干路悦龙路。 规划有轨道交通4号线穿过公园,9号线和11号线分别从公园 的东、西两侧通过,均设置了轨道站点。
公园基础设施分析-卫生间分布及其服务半径分析
公共厕所是满足游人最基本的身理需要的服务设施 , 间接影响游人 的游憩活动 。经调查重庆中央公园中的厕所基本能满足游人的需求 , 保证了沿道路水平方向250米左右的服务半径,并且厕所的设计很好 地利用植物和高差的配合 , 达到了厕所位置既隐蔽又方便找到的要 求。 如图,厕所的分布主要考虑因素基于各个园区,其中,鉴于由北门进 入的游客除去各个园区以外,还会在节庆大道,绿荫平台中央广场以 及欢乐广场停留,故中央公园北部厕所分布众多,以起到分解中央景 观轴线人流的作用,如图中虚线所示,游客可由中央轴线向两侧分散, 其路径皆符合行为活动规律,位于厕所的服务半径之内。 南部则较为规律,以块分解人流,但若游客位于阳光大草坪之上游玩, 则到达厕所则需要较长的路途。
公园整体呈长方形,南北长度2400米,东西最宽处为770米, 最窄处为600米,总占地面积1.53平方公里。
总平面图
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景观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 一轴两翼
公园主轴线由中央广场、节庆大道、欢乐广场、阳光大草坪、镜湖 组成,形成公园的空间控制轴线。 主轴线东侧的四个山峰与辉山形成一脉相连与水湾形成依托现状自 然山水架构,总体空间结构形成山环湾抱、山水相依的空间格局。
公园周边用地分析图
公园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区位分析
城市规划结构分析
两心:国际博览中心、中央公园 三轴:国际商务轴、国际文化交往轴、嘉陵江
产业扩展轴。
规划梳理出网络多维的城市空间结构,明确城 市发展脉络,利用中央公园和国际博览中心带 动周边,实现城市快速全面发展。
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平面图及其边界分析
左侧自行车道,右侧健身步道
自行车租赁点
公园游憩活动项目及设施配置-游憩及服务设施分布
自动售货机及直饮水点
保安执勤点
除以上设施外,中央公园还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场地,如儿童乐园,自行 车租赁处以及运动场,并且在道路边缘设有专用自行车道以及健身步道, 可供活动形式丰富,且各处均匀分布了厕所,缓解了集中人流。并且在各 个主要入口以及景点处设有停车场以及车库入口,方便游客行动。
餐、自行车等。
公园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央公园在城市中的定位
重庆中央公园的定位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文化:公园以中国文化为内涵,在总体布局、 山水结构、景观空间、功能分区、植物配置、建 筑、雕塑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 化特征。
重庆特质:公园“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在充 分利用重庆山地地形的基础上,突出重庆地域景 观,包括专题园、乡土树种、地方材料的应用, 巴渝文化以各种表现形式在园中体现。
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交通流线分析
道路分析
公园内设环形主路,长约5公里,宽7米,串联公园各景区,并作为健身慢跑路线和 自行车路。公园支路3m—4m,小路1.5—2.4米,支路和小路与主路有机结合,形成 网状系统。
主轴道路
一级道路
二级道路
三级道路
总平面草测及规划结构分析-地形改造利用分析
中央公园用地山峦起伏,总体地势 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北侧有两条 较深的横切谷地,起伏较大,中部 呈现东坡西谷的形式。南部起伏变 化较多,呈丘峦与谷地相生的山水 格局。北部区域多为缓坡,在东北 部由于有制高点东山所以出现较陡 坡。中部区域靠水域处出现陡坡。 南部区域主要为山体地形,主要为 陡坡和较陡坡,缓坡只出现在谷底 区域。在设计时公园充分利用了重 庆特色的山地地形,展示重庆山地 立体变化的景观特点。同时依托现 缓坡
重庆中央公园的文化使命 重庆中央公园的建设背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首先公园要能够反映重庆文化的精神内核;其次要能够符合重庆地区的审美情 趣;第三要能够容纳重庆代表性的大型活动;最后还要能够展示重庆典型的文化符号。 重庆文化含义 “重庆文化”指重庆区域空间内“风俗传统、经济形态、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 象的有机复合体”。 重庆审美情趣 一方水土一方人,西部山城 以阳刚雄奇的峡江景观著称, 也塑造了大江环绕大山城的 壮美特色,这正是重庆独有 的审美基调。 重庆市民活动习惯研究 在山城重庆,相对平坦的户 外活动空间有着极强的吸引 力,开敞的草坪、广场、河 滩地等尤其受到市民青睐。 在开敞空间中,人们自发开 展多种活动内容:棋牌、品 茗、演出、健身、婚庆、野
公园游憩活动项目及设施配置-游憩及服务设施分布
中央公园内坐憩设施以长条凳以及金属座凳为主,数量较多。较为均匀地分布在中央公园各个主题园以及草坪、道路边缘。 同时,数量众多的花台、种植池边沿也可提供大量的临时坐憩位置。即使如此,在节假日高峰期,坐憩设施的数量仍显不足。 其中,主题园的坐憩设施主要围绕其景观视线轴进行设置,即使游客所坐处有景可观。节庆大道则是在大道两侧的林下均匀 布置条凳。广场则是在广场边缘处辟出小块场地,辅以绿植从而构造一个较为人性化的休息场所。 具体坐憩设施见下表。
公园游憩活动项目及设施配置-游憩及服务设施分布
公园游憩活动项目及设施配置-游憩及服务设施分布
总体来说,中央公园坐憩设施的位置时良好地考虑到了良好的小气侯和满足游人的心理需要。避免了在夏天受阳光 曝晒 , 冬天寒风扑面 , 或四周有刺耳噪声的地方设置座位。其次 , 座椅大部分位于空间边缘 , 背后有依靠物 , 这样就可避免人 流从就坐者身后经过带给就坐 者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沿小路 , 登山步道,如通往辉山的沿途布置有座椅 , 以便游人 , 尤
江北嘴中央公园平面图
江北嘴中央公园,该公园体现了历史与现代文 化的融合。其设施主要有:天主教堂、基督教
堂、明玉珍睿陵、测候亭、广场小品桂花街、
草坪小径等。
重庆中央公园平面图
重庆中央公园,该公园承载着多元文化与功能
的复合,将被打造成为疏朗的、开放的、文化
与时尚并存、生态与与艺术共生的公园。
公园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央公园设计意图
主要植物
海棠
主要种植 形式
树阵式规 则列植
树阵式规 则列植、 列植
孤植、群 植、丛植、 列植
群植、丛 植
列植、丛 植,孤植
表达精神
体现重庆 大气豁达
表现刚勇 坚毅平直
体现重庆 花卉文化
体现重庆 人的开放 与自由豁 达
体现重庆 人的热情 开朗
儿童乐园
运动场
自行车租赁
儿童游乐器械
公园游憩活动项目及设施配置-游憩及服务设施分布
坐憩使城市公共空间游憩活动中最为常见,并且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游憩形 式,许多游憩活动都能够从坐憩连锁发生开来。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坐憩形式灵活多变,可以是专门的桌椅,也可以是随意的 一块石头,甚至一片草坪。但其基本形式有三种:座椅型、边界型和游离型。
公园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重庆市公园的发展历程
重庆(中央)公园的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重庆中央公园的发展分析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重庆人民公园(曾名中央公园、中山公园)是 重庆最早的公园,其承载着重庆的历史文化, 并且为市民提供了休闲、聚会的场所。公园内 设施丰富,有文化馆、图书馆、多功能厅、辛 亥革命烈士纪念碑、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覆 土广场、茶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