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教学中创新教育初探
新世纪人才的成长不仅要有较全面的素质,更需要具备创新的活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1、在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核心。要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能力,就一定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例如:只有在了解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具有较强的显微镜操作能力,才能在操作中寻求更快捷的方法,或提出改进显微镜结构和使用方法的措施。又如:只有在充分了解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及现行分类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研究植物科学方面的问题。如“观察叶的结构”时,教师应适时提出问题:叶的结构有哪些特点适于接受阳光?哪些特点与光合作用相适应?这样会激发学生寻根究底,利于增强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应知识的积累,创造就失去基础。当然,生物学知识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这样会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削弱了创造力产生的根基。生物学教学必须使学生的学习超越课本,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甚至向其他学科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在改进教法中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培养创新思维,就要变就范式教学为创新式教学。就范式教学方式不给学生留有积级思维的空间和余地,不允许学生有任何意义上的标新立异,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而创新教学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想方设法让学生积级主动地思维。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是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是探索法,即教师提出问题后,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帮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探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植物的气孔大多分布在叶的下表面,教师针对这一点可提出问题:在进化中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有没有叶的上表皮气孔多的植物?这些问题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引发学生独立去思考,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学生中有多种讲法,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寻求理想的答案。这样,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思维活动双向进行,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的同时,教师也看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能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思维。学生在寻求答案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也就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思维的训练。
教师在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而得到答案后,接着再追问一些启发性问题,如你如何想到这个答案?你为什么这样想?这样解决问题是否合适?能否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等,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地思维。
创新思维能让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
3、观察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生物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初中生不仅好奇、还很好动,在日常生活中对生物具备或多或少的感性认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设计、观察实验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有所发现,并享受成功的快乐。教学中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①尽可能开设探索性的实验:进行探索性实验教学,能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独立进行探索学习,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而不是机械照搬。如“探索绿叶在光下的功能”,让学生用不同的实验材料,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探索。②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科学研究方法设计新的实验。如:学习“呼吸作用”时,让学生设计实验推断叶在黑暗条件下的变化,在“脊蛙反射”实验中,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其感受器是皮肤等。③教师有意设计一些有趣的小课题,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实验找到答案,如“本地河流污染情况的调查”、“本地区留鸟、候鸟的种类”、“本地区珍稀动、植资源及保护状况”、“近亲结婚及其危害”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4、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那么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呢?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挖掘教材内容,去吸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述生殖时,就联系利用克隆技术繁殖出的绵羊“多利”,讲述遗传物质基因时,介绍我国在培育转基因动物方面取得的成就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从内容安排和讲授形式上要善于在学生面前揭示一种新东西、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在各种事物面前的好奇心。如学习“鸟纲”时,设计一组问题:鸟为什么会飞?人缚上一双翅膀就能飞了吗?以问题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发现。
5、在品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培养其创新人格,尤其在青少年阶段,培养创新人格比训练创造技能更为重要。培养创新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勇于开拓、敢于吃苦、乐于思考、一丝不苟、坚韧不拨以及自尊自信等品格。生物课本中能培养学生品格的内容很多。例如,达尔文为建立生物进化学说时的那种一丝不苟,敢于吃苦、乐于思考、坚韧不拨的精神。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这些品格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各种高尚人格力量的影响。
6、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科也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生物学教学只有联系实际、社会,联系生活实践,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永不枯竭的创新源泉。当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感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时候,将大大激发他们的热情,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学习。如学习了“光合作用”,让其利用所学知识探讨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学了“顶端优势”,试着培养盆景,知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后,具体讨论在农业生产上如何运用,有哪些具有措施,运用动、植物有关知识,自己尝试养花,饲养动物等,学习了有关生理卫生知识,用于自己的卫生保健,以增进健康,预防疾病。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习惯于运用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当然,学生在实践中也会遇到新问题,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使他们明白“学无止境,探索无止境”,并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