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岩的结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1
巨砂 粗砂 中砂 细砂
粗粉砂 细粉砂
砂
粉砂 粘土(泥)
极粗砂 粗砂 中砂 细砂 极细砂
粗粉砂 中粉砂 细粉砂 极细粉砂
2-1 1-0.5 0.5-0.25 0.25-0.125 0.125-0.0625
0.0625-0.0312 0.0312-0.0156 0.0156-0.0078 0.0078-0.0039
薄片下的球度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三)形状
碎屑颗粒的结构
– 扁圆形 – 等轴形 – 片状 – 拉长状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四)圆度
• 定义
碎屑颗粒的结构
– 碎屑颗粒的原始棱角被磨圆的程度
• 圆度分级
– 棱角状
– 次棱角状
– 次圆状
– 圆状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四)圆度
3.碎屑岩的粒度分类和命名
粒度是碎屑岩分类命名的基础! 三级命名法是碎屑岩命名的最基本原则! 碎屑岩的粒度分类和命名一定要牢记!!!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二)球度
–指碎屑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
• 颗粒的最大球度值是1,最小值趋近于0。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二)球度
碎屑颗粒的结构
• 以含量为50~25%的粒级进行复合命名
“**—**岩” ,含量较多的写在后面
举例:0.5-0.25mm 45%,0.1-0.25mm 40%, 0.05-0.1mm 15%
含粗粉砂细砂—中砂岩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一)粒度
3.碎屑岩的粒度分类和命名
3) 合并命名法
没有≥50%的粒级 50~25%的粒级也没有或只有一个
• 将几何级数制标准进行对数变换→Φ值粒度标准
– Φ=-log2D,D为碎屑颗粒直径(mm)
↓
>2mm 2~0.0625mm 0.0625~0.0039mm <0.0039mm
<-1
-1~4
砾
砂
4~8 粉砂
>8 粘土(泥)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一)粒度 2. 粒级的划分
碎屑颗粒的结构
③ 习惯用法
– ≥50% ××岩
– 50~25% ××质
– 25~10% 含××
– <10%
不参与命名
细砂质中砂岩
• 举例:0.5-0.25mm 65%,0.1-0.25mm 35%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一)粒度
3.碎屑岩的粒度分类和命名
2)复合命名法
– 没有一个粒级≥50%,50~25%的粒级不只一个
一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粒度
碎屑颗粒的结构
十进制 颗粒直径(mm)
2的几何级数制
粒级划分
颗粒直径(mm)
>1000 1000-100
100-10 10-2
巨砾
源自文库
巨砾
>256
粗砾 中砾
砾
中砾 砾石
256-64 64-4
细砾
卵石
4-2
2-1 1-0.5 0.5-0.25 0.25-0.1
0.1-0.05 0.05-0.01
4.次生加大结构 5.嵌晶结构
二 填隙物的结构
(二)胶结物的结构
粒状结构
带状/ 薄膜状结构
次生加大结构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二 填隙物的结构
(二)胶结物的结构
嵌晶结构
栉壳状结构
斑状结构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二 填隙物的结构
(二)胶结物的结构
显晶质结构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二 填隙物的结构
(二)胶结物的结构
• (一)粒度
1. 概念——碎屑颗粒的大小
– 决定岩石类型和性质 » 分类命名重要依据
1) 线性值——直观测量
– 长、中、短三个直径
2) 体积值
– 用与颗粒同体积的球体直径表示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一)粒度
2. 粒级的划分 沉积岩的粒度分类 两大分类体系和一个习惯用法:
① 10进制分类体系 ② 2的几何级数制分类体系 ③ 习惯用法
粒级
粒径,mm
砾石 粗砂 中砂 细砂 粉砂
杂基
>2
0.5~2
0.25~0.5
0.1~0.25
0.03~0.1 <0.03(实际使用将其定位
为<0.01mm)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一)粒度
3.碎屑岩的粒度分类和命名
• 碎屑岩的粒度特征是其分类命名的基础
– 粒度分类命名的具体原则
1)三级命名法
<0.0039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一)粒度 2. 粒级的划分
碎屑颗粒的结构
① 十进制
>1mm 2~0.1mm 0.1~0.01mm <0.01mm
砾 砂
粉砂 粘土(泥)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一)粒度 2. 粒级的划分
② 几何级数制(伍登-温哥华方案)
– 以1mm为中心,每次除以2或乘以2来进行分级
• 杂基含量越高→岩石分选性和结构成熟度越低
– 分类
• 原杂基:泥状结构 • 正杂基:显微鳞片结构
– 原杂基和正杂基可作沉积环境的标志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二 填隙物的结构
(二)胶结物的结构
1. 非晶质结构 2. 隐晶质结构 3. 显晶质结构
1) 粒状 2) 带状/薄膜状 3) 栉壳状 4) 凝块状或斑点状
自生加大结构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三 孔隙的结构
• 孔隙的概念
– 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部分,碎屑岩重要的结构组 分之一
• 孔隙结构
– 孔隙的大小、多少、喉道特征和连通情况
• 砂岩的孔隙空间是由细小喉道连通着的显微孔洞
↓ 将岩石全部粒度组分合并为砾、砂和粉砂三大级
↓ 按前两条原则命名
• 举例:100-10mm 15%, 10-2mm 20%,
2-0.5mm 20%,0.5-0.25mm 15%,0.25-0.1mm,10%
•
0.1-0.05mm 20%
含粉砂砾—砂岩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一)粒度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第三节 碎屑岩的结构
碎屑岩的结构
– 定义
碎屑岩内各结构组分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碎屑颗粒的结构 杂基和胶结物的结构 孔隙的结构 碎屑颗粒与杂基和胶结物之间的关系
研究意义
鉴别、描述、分类命名沉积岩的依据 沉积岩成因分析的重要标志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 碎屑的粒度、圆度、球度、形状以及颗粒表 面的微细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颗粒的形状、圆度、球度与 矿物颗粒的结晶习性、解理、硬度、颗粒大小、
搬运沉积介质条件有关。
一般说来,
颗粒的形状和圆度对粗碎屑岩的研究意义更大。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二 填隙物的结构
(一)杂基的结构
– 含量和性质反映搬运介质的流动特性和碎屑组分的分 选性 ——碎屑岩结构成熟度的重要标志。
巨砂 粗砂 中砂 细砂
粗粉砂 细粉砂
砂
粉砂 粘土(泥)
极粗砂 粗砂 中砂 细砂 极细砂
粗粉砂 中粉砂 细粉砂 极细粉砂
2-1 1-0.5 0.5-0.25 0.25-0.125 0.125-0.0625
0.0625-0.0312 0.0312-0.0156 0.0156-0.0078 0.0078-0.0039
薄片下的球度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三)形状
碎屑颗粒的结构
– 扁圆形 – 等轴形 – 片状 – 拉长状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四)圆度
• 定义
碎屑颗粒的结构
– 碎屑颗粒的原始棱角被磨圆的程度
• 圆度分级
– 棱角状
– 次棱角状
– 次圆状
– 圆状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四)圆度
3.碎屑岩的粒度分类和命名
粒度是碎屑岩分类命名的基础! 三级命名法是碎屑岩命名的最基本原则! 碎屑岩的粒度分类和命名一定要牢记!!!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二)球度
–指碎屑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
• 颗粒的最大球度值是1,最小值趋近于0。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二)球度
碎屑颗粒的结构
• 以含量为50~25%的粒级进行复合命名
“**—**岩” ,含量较多的写在后面
举例:0.5-0.25mm 45%,0.1-0.25mm 40%, 0.05-0.1mm 15%
含粗粉砂细砂—中砂岩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一)粒度
3.碎屑岩的粒度分类和命名
3) 合并命名法
没有≥50%的粒级 50~25%的粒级也没有或只有一个
• 将几何级数制标准进行对数变换→Φ值粒度标准
– Φ=-log2D,D为碎屑颗粒直径(mm)
↓
>2mm 2~0.0625mm 0.0625~0.0039mm <0.0039mm
<-1
-1~4
砾
砂
4~8 粉砂
>8 粘土(泥)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一)粒度 2. 粒级的划分
碎屑颗粒的结构
③ 习惯用法
– ≥50% ××岩
– 50~25% ××质
– 25~10% 含××
– <10%
不参与命名
细砂质中砂岩
• 举例:0.5-0.25mm 65%,0.1-0.25mm 35%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一)粒度
3.碎屑岩的粒度分类和命名
2)复合命名法
– 没有一个粒级≥50%,50~25%的粒级不只一个
一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粒度
碎屑颗粒的结构
十进制 颗粒直径(mm)
2的几何级数制
粒级划分
颗粒直径(mm)
>1000 1000-100
100-10 10-2
巨砾
源自文库
巨砾
>256
粗砾 中砾
砾
中砾 砾石
256-64 64-4
细砾
卵石
4-2
2-1 1-0.5 0.5-0.25 0.25-0.1
0.1-0.05 0.05-0.01
4.次生加大结构 5.嵌晶结构
二 填隙物的结构
(二)胶结物的结构
粒状结构
带状/ 薄膜状结构
次生加大结构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二 填隙物的结构
(二)胶结物的结构
嵌晶结构
栉壳状结构
斑状结构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二 填隙物的结构
(二)胶结物的结构
显晶质结构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二 填隙物的结构
(二)胶结物的结构
• (一)粒度
1. 概念——碎屑颗粒的大小
– 决定岩石类型和性质 » 分类命名重要依据
1) 线性值——直观测量
– 长、中、短三个直径
2) 体积值
– 用与颗粒同体积的球体直径表示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一)粒度
2. 粒级的划分 沉积岩的粒度分类 两大分类体系和一个习惯用法:
① 10进制分类体系 ② 2的几何级数制分类体系 ③ 习惯用法
粒级
粒径,mm
砾石 粗砂 中砂 细砂 粉砂
杂基
>2
0.5~2
0.25~0.5
0.1~0.25
0.03~0.1 <0.03(实际使用将其定位
为<0.01mm)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一)粒度
3.碎屑岩的粒度分类和命名
• 碎屑岩的粒度特征是其分类命名的基础
– 粒度分类命名的具体原则
1)三级命名法
<0.0039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一)粒度 2. 粒级的划分
碎屑颗粒的结构
① 十进制
>1mm 2~0.1mm 0.1~0.01mm <0.01mm
砾 砂
粉砂 粘土(泥)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一)粒度 2. 粒级的划分
② 几何级数制(伍登-温哥华方案)
– 以1mm为中心,每次除以2或乘以2来进行分级
• 杂基含量越高→岩石分选性和结构成熟度越低
– 分类
• 原杂基:泥状结构 • 正杂基:显微鳞片结构
– 原杂基和正杂基可作沉积环境的标志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二 填隙物的结构
(二)胶结物的结构
1. 非晶质结构 2. 隐晶质结构 3. 显晶质结构
1) 粒状 2) 带状/薄膜状 3) 栉壳状 4) 凝块状或斑点状
自生加大结构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三 孔隙的结构
• 孔隙的概念
– 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部分,碎屑岩重要的结构组 分之一
• 孔隙结构
– 孔隙的大小、多少、喉道特征和连通情况
• 砂岩的孔隙空间是由细小喉道连通着的显微孔洞
↓ 将岩石全部粒度组分合并为砾、砂和粉砂三大级
↓ 按前两条原则命名
• 举例:100-10mm 15%, 10-2mm 20%,
2-0.5mm 20%,0.5-0.25mm 15%,0.25-0.1mm,10%
•
0.1-0.05mm 20%
含粉砂砾—砂岩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一)粒度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第三节 碎屑岩的结构
碎屑岩的结构
– 定义
碎屑岩内各结构组分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碎屑颗粒的结构 杂基和胶结物的结构 孔隙的结构 碎屑颗粒与杂基和胶结物之间的关系
研究意义
鉴别、描述、分类命名沉积岩的依据 沉积岩成因分析的重要标志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 碎屑的粒度、圆度、球度、形状以及颗粒表 面的微细特征。
一 碎屑颗粒的结构
颗粒的形状、圆度、球度与 矿物颗粒的结晶习性、解理、硬度、颗粒大小、
搬运沉积介质条件有关。
一般说来,
颗粒的形状和圆度对粗碎屑岩的研究意义更大。
沉积学_陆源碎屑岩特征
二 填隙物的结构
(一)杂基的结构
– 含量和性质反映搬运介质的流动特性和碎屑组分的分 选性 ——碎屑岩结构成熟度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