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剂,烟嘧磺隆(玉农乐)能有效地防 除玉米地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又如灭生性的草甘膦对大多数杂草 有效。
wk.baidu.com
根据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方式 1.内吸性传导型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可被植物根或茎、叶、芽 鞘等部位吸收,并经输导组织从吸收部位 传导至其它器官,破坏植物体内部结构和 生理平衡,造成杂草死亡。
如2甲4氯、稳杀得和草甘膦等。
相应的乙酸后才有除草活性。
豆科植物缺乏这种氧化酶,而对这两 种除草剂具有耐药性。2,4-滴在低浓度下, 能促进植物生长,在生产上也被用作植物
生长调节剂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被加工成酯、酸、 盐等不同剂型。不同剂型的除草活性大小 为:酯>酸>盐;在盐类中,胺盐>铵盐>钠盐 (钾盐)。
剂型为低链酯时,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酯和酸制剂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小, 而盐制剂在沙土中则易移动,但在粘土中 移动性也很小。
2,4-滴丁酸(2,4-DB) 2,4-二氯苯氧丁酸 大豆、 花生、豆科牧草
2甲4氯丙酸(mecoprop) 2-甲基-4-氯基苯氧丙酸 非耕地
2甲4氯丁酸(MCPB) 2-甲基-4-氯基苯氧丁酸 紫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易被植物的根、叶吸收, 通过木质部或韧皮部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 在分生组织积累。
这类除草剂具有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植物吸收这类除草剂后,体内的生长素的 浓度高于正常值,从而打破了植物体内的激 素平衡,影响到植物的正常代谢,导致敏感杂 草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组织异常和损伤。 其选择性主要是由于形态结构、吸收运转、 降解方式等差异决定的。
二、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1、苯氧羧酸类 1941年合成了第一个苯氧羧酸类除草
剂的品种2,4-滴,1942年发现了该化合物 具有植物激素的作用,1944年发现2,4-滴 和2,4,5-涕对田旋花具有除草活性。
1945年发现除草剂2甲4氯。此类除草
剂显示的选择性、传导性及杀草活性成 为其后除草剂发展的基础,促进了化学除 草的发展。
无效。 又如二氯喹啉酸,对稻田稗草特效,
对其它杂草无效或效果不好。
• 2.莎草科杂草除草剂:
•
主要用来防除莎草科杂草的除
草剂,如莎扑隆,能在水、旱地防
除多种莎草,但对其它杂草效果不
好。
3.阔叶杂草除草剂:
•
主要用来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
剂,如2,4-滴、百草敌、苯达松和
苯磺隆。
4.广谱除草剂: 有效地防除单、双子叶杂草的除草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作茎叶处理剂, 用在禾谷类作物、针叶树、非耕地、牧草、 草坪,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的阔叶杂草, 如苋、藜、苍耳、田旋花、马齿苋、大巢 菜、波斯婆婆纳、播娘蒿等。
大多数阔叶作物,特别是棉花,对这 类除草剂很敏感。2,4-滴可作土壤处理剂, 在大豆播后苗前施用。
2,4-滴丁酸和2甲4氯丁酸本身无除 草活性,须在植物体内经b氧化后转变成
一般来说,同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相同或 相近,防除对象也相似,其它的一些特性 也近似。
且更能较全面反映除草剂在品种间的 本质区别。
可分为: 苯氧羧酸类、苯甲酸、芳氧苯氧
苯酸类、环己烯酮类、酰胺类、取代 脲类、三氮苯类、二苯醚类、联吡啶 类、二硝基苯胺类、氨基甲酸酯类、 有机磷类、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 磺酰胺类等。
根据对杂草和作物的选择性 1.选择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杀死 杂草,而对作物无毒害,或毒害很低。
如2,4-滴、2甲4氯、百草敌、苯达松、 燕麦畏、敌稗和稳杀得等。
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只在一定的 剂量下,对作物特定的生长期安全。
施用剂量过大或在作物敏感期施用会影 响作物生长和发育,甚至完全杀死作物。
这类除草剂在杂草出苗前施用,对未 出苗的杂草有效,对出苗杂草活性低或 无效。
如大多数酰胺类、取代脲类除草剂等。
2.苗后处理剂: 这类除草剂在杂草出苗后施用,对出苗 的杂草有效,但不能防除未出苗的杂草,
如喹禾灵、2甲4氯和草甘膦等。 3.苗前兼苗后处理剂(或苗后兼苗前处理
剂): 这类除草剂既能作为苗前处理剂,也能 作为苗后处理剂,如甲磺隆和异丙隆等。
2.非选择性除草剂或灭生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都有毒害作
用,如草甘膦、百草枯 (克芜踪)等。 这类除草剂主要用在非耕地或作物
出苗前杀灭杂草,或用带有防护罩的喷 雾器在作物行间定向喷雾。
根据对不同类型杂草的活性 1.禾本科杂草除草剂:
主要用来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 如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能防除很多一 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对其它杂草
2,4-滴(2,4-D) 2,4-二氯苯氧乙酸 华星有98%原 药、40%玉民欢(滴丁·辛酰溴) 禾谷类作物、大豆、 牧草、草坪、非耕地
2甲4氯(MCPA)(95%2甲4氯原药、13%水剂) 2甲基-4-氯基苯氧乙酸 禾谷类作物、碗豆、亚麻、 牧草、草坪、非耕地
2,4-滴丙酸(dichlorprop) 2,4-二氯苯氧丙酸 非耕地、草坪
2、苯甲酸类 1956年开发了用于大豆田除草的豆
科威,1958年研制出麦草畏。苯甲酸类除 草剂的基本化学结构是:
在苯环上对位和邻位取代与否或取 代基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品种。
在使用这类除草剂时,要注意禾谷类作 物的不同生长期和品种对其抗性有差异。
如小麦、水稻在四叶期前和拔节后对 2,4-滴敏感,在分蘖期则抗性较强。另外, 防止雾滴飘移或蒸气易对周围敏感的作物产 生药害。
2甲4氯对植物的作用比较缓和,特别是在 异常气候条件下对作物的安全性高于2,4-滴, 飘移药害也比2,4-滴轻。
2.触杀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
或移动性很差,只能杀死植物直接接 触药剂的部位,不伤及未接触药剂的 部位。
如敌稗和百草枯等。
根据作用方式 光合作用抑制剂 呼吸作用抑制剂 脂肪酸合成抑制剂 氨基酸合成抑制剂 微管形成抑制剂 生长素干扰剂
根据化学结构 按化学结构分类,不会出现重叠现象。
除草剂知识讲座
一、除草剂的分类 二、除草剂的吸收与传导 三、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四、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 五、除草剂的影响药效的因素 六、抗性杂草的产生原因及治理 七、除草剂的残留与归趋 八、除草剂的混用及相互效应 九、除草剂药害 十、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一、除草剂的分类
根据施用时间 1.苗前处理除草剂:
又如灭生性的草甘膦对大多数杂草 有效。
wk.baidu.com
根据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方式 1.内吸性传导型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可被植物根或茎、叶、芽 鞘等部位吸收,并经输导组织从吸收部位 传导至其它器官,破坏植物体内部结构和 生理平衡,造成杂草死亡。
如2甲4氯、稳杀得和草甘膦等。
相应的乙酸后才有除草活性。
豆科植物缺乏这种氧化酶,而对这两 种除草剂具有耐药性。2,4-滴在低浓度下, 能促进植物生长,在生产上也被用作植物
生长调节剂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被加工成酯、酸、 盐等不同剂型。不同剂型的除草活性大小 为:酯>酸>盐;在盐类中,胺盐>铵盐>钠盐 (钾盐)。
剂型为低链酯时,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酯和酸制剂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小, 而盐制剂在沙土中则易移动,但在粘土中 移动性也很小。
2,4-滴丁酸(2,4-DB) 2,4-二氯苯氧丁酸 大豆、 花生、豆科牧草
2甲4氯丙酸(mecoprop) 2-甲基-4-氯基苯氧丙酸 非耕地
2甲4氯丁酸(MCPB) 2-甲基-4-氯基苯氧丁酸 紫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易被植物的根、叶吸收, 通过木质部或韧皮部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 在分生组织积累。
这类除草剂具有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植物吸收这类除草剂后,体内的生长素的 浓度高于正常值,从而打破了植物体内的激 素平衡,影响到植物的正常代谢,导致敏感杂 草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组织异常和损伤。 其选择性主要是由于形态结构、吸收运转、 降解方式等差异决定的。
二、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1、苯氧羧酸类 1941年合成了第一个苯氧羧酸类除草
剂的品种2,4-滴,1942年发现了该化合物 具有植物激素的作用,1944年发现2,4-滴 和2,4,5-涕对田旋花具有除草活性。
1945年发现除草剂2甲4氯。此类除草
剂显示的选择性、传导性及杀草活性成 为其后除草剂发展的基础,促进了化学除 草的发展。
无效。 又如二氯喹啉酸,对稻田稗草特效,
对其它杂草无效或效果不好。
• 2.莎草科杂草除草剂:
•
主要用来防除莎草科杂草的除
草剂,如莎扑隆,能在水、旱地防
除多种莎草,但对其它杂草效果不
好。
3.阔叶杂草除草剂:
•
主要用来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
剂,如2,4-滴、百草敌、苯达松和
苯磺隆。
4.广谱除草剂: 有效地防除单、双子叶杂草的除草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作茎叶处理剂, 用在禾谷类作物、针叶树、非耕地、牧草、 草坪,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的阔叶杂草, 如苋、藜、苍耳、田旋花、马齿苋、大巢 菜、波斯婆婆纳、播娘蒿等。
大多数阔叶作物,特别是棉花,对这 类除草剂很敏感。2,4-滴可作土壤处理剂, 在大豆播后苗前施用。
2,4-滴丁酸和2甲4氯丁酸本身无除 草活性,须在植物体内经b氧化后转变成
一般来说,同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相同或 相近,防除对象也相似,其它的一些特性 也近似。
且更能较全面反映除草剂在品种间的 本质区别。
可分为: 苯氧羧酸类、苯甲酸、芳氧苯氧
苯酸类、环己烯酮类、酰胺类、取代 脲类、三氮苯类、二苯醚类、联吡啶 类、二硝基苯胺类、氨基甲酸酯类、 有机磷类、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 磺酰胺类等。
根据对杂草和作物的选择性 1.选择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杀死 杂草,而对作物无毒害,或毒害很低。
如2,4-滴、2甲4氯、百草敌、苯达松、 燕麦畏、敌稗和稳杀得等。
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只在一定的 剂量下,对作物特定的生长期安全。
施用剂量过大或在作物敏感期施用会影 响作物生长和发育,甚至完全杀死作物。
这类除草剂在杂草出苗前施用,对未 出苗的杂草有效,对出苗杂草活性低或 无效。
如大多数酰胺类、取代脲类除草剂等。
2.苗后处理剂: 这类除草剂在杂草出苗后施用,对出苗 的杂草有效,但不能防除未出苗的杂草,
如喹禾灵、2甲4氯和草甘膦等。 3.苗前兼苗后处理剂(或苗后兼苗前处理
剂): 这类除草剂既能作为苗前处理剂,也能 作为苗后处理剂,如甲磺隆和异丙隆等。
2.非选择性除草剂或灭生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都有毒害作
用,如草甘膦、百草枯 (克芜踪)等。 这类除草剂主要用在非耕地或作物
出苗前杀灭杂草,或用带有防护罩的喷 雾器在作物行间定向喷雾。
根据对不同类型杂草的活性 1.禾本科杂草除草剂:
主要用来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 如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能防除很多一 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对其它杂草
2,4-滴(2,4-D) 2,4-二氯苯氧乙酸 华星有98%原 药、40%玉民欢(滴丁·辛酰溴) 禾谷类作物、大豆、 牧草、草坪、非耕地
2甲4氯(MCPA)(95%2甲4氯原药、13%水剂) 2甲基-4-氯基苯氧乙酸 禾谷类作物、碗豆、亚麻、 牧草、草坪、非耕地
2,4-滴丙酸(dichlorprop) 2,4-二氯苯氧丙酸 非耕地、草坪
2、苯甲酸类 1956年开发了用于大豆田除草的豆
科威,1958年研制出麦草畏。苯甲酸类除 草剂的基本化学结构是:
在苯环上对位和邻位取代与否或取 代基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品种。
在使用这类除草剂时,要注意禾谷类作 物的不同生长期和品种对其抗性有差异。
如小麦、水稻在四叶期前和拔节后对 2,4-滴敏感,在分蘖期则抗性较强。另外, 防止雾滴飘移或蒸气易对周围敏感的作物产 生药害。
2甲4氯对植物的作用比较缓和,特别是在 异常气候条件下对作物的安全性高于2,4-滴, 飘移药害也比2,4-滴轻。
2.触杀性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
或移动性很差,只能杀死植物直接接 触药剂的部位,不伤及未接触药剂的 部位。
如敌稗和百草枯等。
根据作用方式 光合作用抑制剂 呼吸作用抑制剂 脂肪酸合成抑制剂 氨基酸合成抑制剂 微管形成抑制剂 生长素干扰剂
根据化学结构 按化学结构分类,不会出现重叠现象。
除草剂知识讲座
一、除草剂的分类 二、除草剂的吸收与传导 三、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四、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 五、除草剂的影响药效的因素 六、抗性杂草的产生原因及治理 七、除草剂的残留与归趋 八、除草剂的混用及相互效应 九、除草剂药害 十、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一、除草剂的分类
根据施用时间 1.苗前处理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