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与中国医学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学与中国医学的关系

姓名:许英汝

学院:基础学院

专业:生物技术

学号:2013442009

内容提要:佛教源于印度,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于公元前2年始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真正影响中国医学的是佛经。主要表现在佛经对中医辨证理论的影响, 佛经对中药品种、认识的丰富, 佛经治疗技术对中医的补充。总之, 佛教传入中国后, 对中国医学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尤其在隋唐以前, 对中医学早期的理论和实践, 其补充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国医药民俗的形成与传承,与佛教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关键词:佛教中国医学佛经

中医学蕴含着千百年溶合而成的深刻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素,为广大民众所认可并信服。佛教虽然发源于古印度,但至魏晋之后,逐渐中国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

至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到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期获得很大发展。唐朝最为兴盛,宋代以后渐趋式微。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部分,至佛教传入便与其结下不解之缘。两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一、佛经对中国医学的影响

佛教进入中国, 真正能影响中国社会的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

佛像; 二是佛经。信奉总要有信奉的对象, 尤其是便于膜拜, 进行宗教仪式, 营造宗教气氛, 这就产生了佛像。而为了安置佛像, 就需要建寺。汉代明帝年间, 始建寺铸像。而为了传播、教化和普及佛学, 就需要译经。真正影响了中国医学的, 就是佛经。东汉恒帝建和二年( 公元 148 年) , 安息国太子安世高,本名清, 来中国从事佛经译

注和传播教义, 其译之要者, 即小乘佛教, 而其本人为高僧, 又为

名医( 见5大正藏6卷 50)。此后, 月支国人支娄迦谶, 又译大乘佛教, 还有世居敦煌的竺法护以及鸠摩罗什、玄奘、文净等中外名僧, 先后译注, 最后汇编成5大藏经6, 共有 1916部, 8416 卷。其中有佛医经 21 部:《佛说婆罗门避死经》、《佛说奈女耆域因缘经》、《佛说奈女耆婆经》、《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佛说佛医经》、《佛

说胞胎经》、《佛说佛治身经》、《佛说活意经》、《佛说咒时气病经》、《佛说咒齿经》、《佛说咒目经》、《佛说小儿经》、《禅秘要法经》、《坐禅三味法门经》、《禅法要解经》、《禅要诃欲经》、《治禅病秘要经》、《迦叶山人说医女人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佛说医喻经》、《五门禅经要用法》等。

(一)佛经对中医辨证理论的影响

人类对万物本原的研究产生了两种认识,一种是构成论,一种是

生成论。古印度的四大说,滥觞于古老的《梨俱吠陀》时代,通过《奥义书》的发挥,深刻地影响了包括佛教在内的当时各派哲学。四大说( 有时加上“空” ,则为“五大”) 认为,无论是宏观的宇宙,还是微观的人体,都是由地、水、火、风的四大要素构成,“空”则为四大的构成物提供活动的空间。元气说是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生成的重要理论, 与阴阳、五行结合 ,构成了宇宙生成的基本图式。这种基本图式也为中医所用而成为其医学理论的基础。中医借用哲学范畴“元气” ,有时也将其转换成医学范畴“原气”,如《难经》第八难云: “诸十二经脉者 ,皆系于生气之原 ,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径脉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强调原气是人体生命之根本。

印度佛教中的医学认识, 很早就影响了中国古代医学。印度佛

教有《维摩诘经》, 其中有“四大说”, 认为是一切疾病的根源。翻译过来的中国佛经《佛说佛医经》中说: “人身中本有四病, 一者地,

二者水, 三者火, 四者风。风增气起, 火增热起, 水增寒起, 土增

力盛。本从四病, 起四百四病.”南北朝陶弘景增补《肘后方》序云:“人用四大成身, 一大辄有一百一病”。并将《肘后方》改名为《补阙肘后百一方》, 从书名变化上, 也可以看到佛经的影响痕迹。唐《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 隋、宋、明代, 以及《金匮玉函经》、《医门法律》等等著作中, 都有“四大”的引文和论述。“四大”学说, 对中医五行学说的丰富、补充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到了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开始用气来解释四大。《千金要方》卷一《诊候第四》云 : “地水火风 ,和合成人。凡人火气不调, 举身蒸热; 风气不调, 全身强直,诸毛孔闭塞; 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 ; 土气不调, 四肢不举, 言无音声。火去则身冷,风止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四神动作 ,四百四病同时俱发。”这里明确将四大变为四气,认为四大就是四气。传统医学的“原气”,指生命的原初未分的混沌状态,在解释生理病理时不够具体 ,用四气来分析就能更好地认识把握微观现象。孙思邈与陶弘景不同,他不是简单照搬佛教四大说,而是进行了理论的重构。四种要素“和合成人”,这种“和合”思想显然是受中国的“和实生物”观念的影响,表示不同事物相互聚合 ,便能产生新事物 ,与佛教的假合思想具有不同的意趣。孙思邈把四大解释为四气的同时,结合了中医的阴阳虚实观,阐述佛教医学观的“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起”的四大盈盛观,以及“火去则身冷, 风

止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的四大亏损论。孙思邈这种对四大的阐发,是想用佛教来调和中医文化, 有利于中医临床的虚实辩证实践。此外 ,孙氏用四大调和与否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来解释人的生理和病理现象,把物质与精神、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 认为人体“四气合德, 四神安和” ,生理结构与功能就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 四气不和 ,“四神动作 ,四百四病同时俱发” ,精神和功能紊乱,各种疾病由此而生。孙思邈将佛教的四大说与传统医学的气学说加以重构,这里的“四气”已不是中医元气的原初意义,而是成为具有地水风属性的四大之气。

(二)佛经对中药品种、认识的丰富

《佛说奈女耆婆经》说:“天下所有, 无非是药”。唐·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 “有天竺大医耆婆曰: 天下物类, 皆是灵药。万物之中, 无一物非药者, 斯大医也。”中国医药学自唐以后, 历代皆修《本草》, 而《本草》药味数量累增, 到了明代集大成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说: “敝维敝盖, 圣人不遗;木屑竹头, 贤者注意, 无弃物也”, 这种“万物皆药”的思想, 与两汉时期佛经所论, 似出一辙。贞观十五年、十六年、开元十七年, 印度向中国贡品中, 有许多现在的“中药”。当然, 这种现象, 一方面说明中国与印度医药交流的历史十分悠久; 另一方面, 由于这些药物在佛经中多次提出( 譬如《治禅病秘要经》提到的安息香、乳香、珍珠、阿魏以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