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c0e949167cd184254a353513.png)
西晋灭亡以后,南北方出现了什 么样的不同政治局面?
北方政局严重战乱:内迁各族和中原汉族 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 国”。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国 王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势 力强大起来,消灭其他政权,统一了黄河 流域, 南方政局相对安定:317年,司马睿建立东 晋,定都建康(今南京),偏安江南。
4.南方一些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 5.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的发展: 1、开辟湖田:太湖、鄱阳湖、洞庭湖 2、改进耕作技术:将北方耕作技术(栽 培、施肥、牛耕)与南方水田种植相结合 3、创制农作物品种:江南地区普遍实行 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4、新建水利工程:南阳的马人坡 5、饲养牲畜、家禽
——商业的发展、 城市繁荣
建康(南京古城)
建康,今江苏南京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自然条件优越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开辟湖田 改进耕作技术
战乱较少,社会较 农业的发展 安定。淝水之战东晋 胜利,保证了南方的 安定。 大量人口南迁 人民的辛勤劳动 统治者采取了一些 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 施
手工业的 发展 商品经济 的发展
淝水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与影响 383年 前秦与东晋 以少胜多
东晋战胜前秦
对北方: 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方重 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对南方:南方地区免遭摧残,为南方经济 持续发展提供相对安定的环境。
成语: 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 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兴修水利
农作物品种增多
饲养家禽、家畜
纺织业:技术进步
冶铸业:发明灌钢法 制瓷业:青瓷烧制技术高 造船业:造船技术发达 商品经济初步发展 城市繁荣
4.1.2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4.1.2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5048c135ccbff121dd3683fa.png)
洒泉
北凉 姑臧
前凉 后凉
夏
统 万城 乌 审旗 南
后燕
定州
中山
渤海
南凉
乐都 西秦 苑川
兰 州东
前赵 前秦 后秦
西 安西 北
水
后赵 襄国 南燕 邢台 前燕 临 漳西 南 广 固
青 州西 北
雍 丘杞 县
十
成 (汉 )
长安 六
淮
国
水 东 南京
建康
江
成都
长
海
东
郁 水
晋
夷 洲 南海 ( 涨海 )
东晋南朝政局
1.东晋的建立
7.下图反映的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哪一个原因 A.江南战乱少,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B.江南地区温暖湿润,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技术和劳动力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8.图中两种人口迁移分别产生的影响是 A.北方战乱,江南开发 B.北方民族融合,南方混乱 C.北方民族融合,江南得到开发D.南北方同时战乱 9.下列关于江南经济开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人南迁是江南经济开发的最重要的原因 B.东晋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为江南经济的发展提 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C.江南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D.江南的农业以种植小麦为主
公元317年, 皇族司马睿 在南方重建 晋朝,定都建 康(今江苏南 京),史称东 晋。
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乌衣巷
刘禹锡(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2.前秦政权
4世纪后期,氐族 人建立前秦政权 这个人是谁?做了什么?
前秦王符坚.重视 人才,励精图治,统 一了北方黄河流域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3.南朝政权更替 420年,东晋被其大将刘裕建立的宋取代。 此后160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 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历史上总称南 朝。
4.18《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18《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fba7b0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f.png)
灌钢法
3.影响 观察图片,思考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中国经济格局有什么影响?
南
北
北
北
南
南
秦汉
魏晋南北朝
南宋 此时经济中
心仍在北方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影响
“经济中心”与“经济重心”的区别
“经济中心”涉及政治的影响, 一般来讲首都在哪儿,就在哪 儿形成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统一时期,一般只有一个中心, 分裂时期,则可能有多个中心。
——南朝 《宋书》
西汉时的江南:荒凉、落后 南朝时的江南:发展、富裕
1.背景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江南开发的原因?
材料: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 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 材料:《齐民要术》记载,中原大量农业生产工具 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徙携带而来,不断推广和改 进适合南方水田生产的犁、耙等之类的工具日臻完 备和系统其他的……
◐这两首诗与什么行业有关?反映了什么问题?
《山居赋》 南朝·谢灵运 蔚蔚丰秫,苾苾香粳。 送夏蚤秀,迎秋晚成。 兼有陵陆,麻麦粟菽。
《咏宝剑诗》 梁朝·吴筠(jūn) 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 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 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 寄语张公子,何当来见携。
江南地区的开发
2.表现: 阅读课本说一说: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①道县,今河北泳水。
思考:祖逖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刻苦勤奋、胸怀大志、忧国忧民、 勇于担当、收复失地
壹
阅读材料,概括东晋北伐的作用? 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材料一 自晋氏流迁,迄于太元之世,百 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
4.18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课件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4.18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课件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2f4722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0d.png)
11. [2024年1月龙岩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东汉末年至南朝末年,为躲避北方战乱而南迁 的人口已近百万。南迁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 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技 术给江南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带动 了商业的勃兴、都市的繁荣及对外贸易的发展…… ——摘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 级上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2023·漳州模拟]客家人属于客居他乡的中原人,是从中 原迁徙到南方的汉人。其大约在西晋八王之乱时期第一次
从中原南迁,主要原因是( B )
A. 统治者的需要
B. 北方战乱不断
C. 南方地广人稀
D. 江南经济开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摘自罗宗真《探索历史的真相》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汉朝江南的印象。根据材料二并结 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地区经济状况的变化。
答案:印象: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优越,生 产和经济水平落后。 变化:魏晋南北朝以来,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经 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史料实证中的经济发展】 材料三 据统计,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渡人口不下百万……侨 流人口具有更强烈的经济开发要求,以便在江南重建家园, 获得安定的生活。东晋南朝各代封建政权为了巩固统治,大 都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兴修水利以及安抚流民、减免 赋税等政策措施。此外,南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 条件以及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经济的开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跨学科数学】下图是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出现这 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B. 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 江南地区社会秩序安定 D. 农作物新品种大量引进
教学课件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课件02
![教学课件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课件02](https://img.taocdn.com/s3/m/9b73101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d.png)
南朝的疆界变化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 (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 不待 贾 (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 之家。”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 饥……鱼盐杞梓(良材)之利,充仞(充满)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素养检测
4.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 人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下列有关中原人口南迁的说法正
确的是( C )
A.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 B.自然灾害频繁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 C.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 5.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下面示意图反映出
3.建议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感谢聆听
——摘编自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结论:各民族在迁徙过程中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中相互交融,为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江南地区的开发
板书设计
素养检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下图中①处
的政权名称是( C )Fra bibliotekA.北魏 B.东魏 C.东晋 D.陈
2.“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给江南地区输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 时期海外贸易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齐民要术》记载,当时中原农业生产工具不下30种,随着北方人民 的大量南徙……生产工具携带而来……适合南方水田生产的犁、耙等之类的工 具日臻完备和系统……粪肥被广泛使用,绿肥也日益普及……
4.1.2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的开发
![4.1.2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的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d5863609de80d4d8d15a4fe4.png)
第四单元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2课时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东晋南朝的政局。
2、初步了解我国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重点: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难点:淝水之战与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比较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三国时期,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的发明大提高了钢的质量。
2、东晋中期,大败,使江南地区免遭摧残,为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此战役是。
3、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的是。
4、南朝时,冶铁技术进步的表现是。
5、从420年到589年,南方先后经历了四个朝代,都城在,历史上总称。
(二)合作探究:1、淝水之战:(1)时间:(2)地点:(3)交战双方:(4)战争特点:(5)结果:(6)影响:2、江南的开发:(三)拓展延伸淝水之战与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试分析弱小方取胜的原因。
(四)当堂测试1、4世纪后期,统一北方地区的是()A西晋B东晋C魏国D前秦2、淝水之战的作战双方是()A东晋和西晋B南京C成都D武汉3、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江东”指的是()A魏国B西晋和前秦C东晋和前秦D南朝和前秦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①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②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③南朝从420年开始④南朝包括前秦A.①②④B. 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5、下列关于东晋南朝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稻田里开始使用粪肥②小麦的种植得到推广③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④发明了灌钢法A.①②④B.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6、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材料二:(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1)材料一反映了南方经济状况如何?(2)材料二反映的南方经济有哪些特点?(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4)南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三、总结反思。
【精品历史课件】东晋南朝政权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精品历史课件】东晋南朝政权与江南地区的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2c118d61d0d233d4b04e696b.png)
(B)
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 的客观因素是
A、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B、水利工程的兴建,大批良田的开辟 C、南北方对峙局面的形成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南传
(D)
三国和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开发,其 共同原因有:
• A、大批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南迁
• B、南迁农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 C、实行均田制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南方的开发和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秦汉:黄河流域关中地区是全国经济中心
南方开始正式开发 (迁徙、灵渠、设郡、派官) (2)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开始发展; 西晋末年,南方经济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东晋 南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经济中心仍在黄河流域
宋 刘裕 420年—479
南 朝
年
齐 萧道成 479年—502
年
建 康
梁 萧衍 502年—557
年
陈 陈霸先 557年—589
4-1-2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上课
![4-1-2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上课](https://img.taocdn.com/s3/m/287d10a60242a8956bece4b5.png)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开发原因:
①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 术。 最主要原因 ②江南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③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④自然条件优越。江南气候适宜,资源丰富
(课本第78页标注好,写好)
• 思考探究:以史为鉴,谈谈江南的开发对 我们今天社会发展有何启示。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南朝政局
1.东晋的建立:时间、人物、定都
公元317年,皇族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朝,定 都建康史称东晋。
2、民谣:王与马,共天下,什么意思, 说明了什么?
3.淝水之战 时间、双方、兵力、结果及影响
公元383年
兵力80万
对南方:使江南地区免遭摧残,为江南经济持续 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1)养蚕缫丝技术提升。 (丝织品产量激增)
(2)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 (灌钢法)
(3)制瓷业发展迅速。 (青瓷烧制)
东晋织成履
3.区域:
长江中下游一带 (太湖流域、鄱阳湖 流域和洞庭湖流域) 迅速发展,福建、广 东和广西一带,也得 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4.江南开发影响:
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
266年 魏 司马炎
西 晋
蜀吴
前秦十六国
北朝
淝
水
之
战 420年 (宋 齐 梁 陈)
东 晋 刘裕 南 朝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表现、影响)
结合下表,说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时序
中国历史纪年表
25
东汉
220 266 304
386
4.18《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18《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1dfa7e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f.png)
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史学
界普遍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
下列有关中原人口南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B. 自然
灾害频繁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C. 中原人口大
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D. 中原人口大量南迁
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人 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 2022版课标 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 展的意义 学习重点 东晋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主概念: 江南地区的开 发 子概念: 1. 南方政权更
替 2. 江南 地区的
开发
开 原因:北方人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
发
_劳__动__力__,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__产__工__具__和生
产技术,从而使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
东晋 江
南朝 南
政治 和江 南地
地 区 的
表 现
区开 开
发发
农业
①开垦荒地,兴修水利;②推广 和改进_犁__耕__,实行精耕细作,推 广先进的生产技术;③育秧移栽 _水__稻__;④普遍实行麦稻兼作,种 植双季稻;⑤种桑养蚕,培植果 木、种植药材,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8. (2024·广东模拟)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 重心,但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
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
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获得 改善,差距缩小了。这表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B ) A.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 B. 人口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 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 全国经济重心已逐渐转移至南方
4.1.2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4.1.2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9f395a28964bcf84b9d57ba0.png)
影
长江中下游一带
响
重点区域
福建、广东、广西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思考:江南地区是什么时候开始 开发的?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司马炎建西晋 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自
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西晋统一中国
280年,吴主投降,吴亡。经 过多年年的分裂混战,至此 中国又重新统一。
手工业的发展
(1)养蚕缫丝技术提升(丝织品产量激增)
手工业 (2)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 (灌钢法)(3)
制瓷业发展迅速。 (青瓷烧制)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经 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兴修水利(三大粮仓)
表现 农业发展(水稻、小麦)
见证江南开发
手工业(丝织业、灌钢法、 青瓷)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 宋,东晋结束。此后160多年间,南方先后 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 在建康,史称南朝。
北朝
南朝
南朝时期统治阶层地位的变化:
南朝后期,士族势力逐渐衰落,庶 族地主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结合材料,说说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发生了什么变化?
资小料组1合:作公探元究前任1世务纪2:《阅史读记书》P记7载8-,79汉中期以前 的1江.两南晋“南地北广朝人时稀期”江,南老得百到姓开以发鱼的米原为因食有。哪那些时? 的(生可产以技从术自比然较条落件后、,人放口火、烧技荒术,条耕件种、水社田会,状百 姓况“等无方积面聚考而虑多。贫)”。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7c4a7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a.png)
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
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条件。
学习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
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南方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大都注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状况,转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这样,江南很快形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知道这一时期政权分立的时代特征;(时空观念)2.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并从中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通过祖逖北伐的相关故事,感悟祖逖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对比导入:出示白居易《忆江南》及《史记》中江南的描写教师引导:白居易的《忆江南》很好的描绘出了江南春意盎然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之美。
那江南一直都是美丽富饶的景象吗?老师再给大家出示一则《史记》中对江南的描写。
很显然,在西汉司马迁的笔下,当时的江南是人烟稀少且较为落后的地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江南地区是什么时候得到开发的呢?(二)新课讲授1.东晋的兴亡(1)西晋灭亡:【知识回顾】你还记得西晋是怎样走向灭亡的吗?①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转衰的转折点;②316年,内迁的匈奴贵族攻陷西晋都城。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教学课件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ef6c6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7.png)
一、东晋的兴亡
(三)东晋北伐
①丢失北方 大片领土
北伐
西晋疆域图
②限于淮河 东晋以疆南域图的地区
◆观察地图,说说与西晋相比,东晋的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东晋的兴亡
(三)东晋北伐
我如不扫清中 原,誓不复返!
闻鸡起舞
祖 逖
中流击楫
◆祖逖北伐的结果如何?
一、东晋的兴亡
(四)东晋灭亡
司 马 德 文
东晋灭亡后,我国南方 地区进入“南朝”时期
二、南朝的政治
◆观察下列表格,说说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有何特点? 南朝政权一览表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宋 刘裕 420—479年(共59年) 建康 齐 萧道成 479—502年(共23年) 建康
梁 萧衍 502—557年(共55年) 建康
陈 陈霸先 557—589年(共32年) 建康
称帝前曾任官职 平北将军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材料三: (东晋后期南方)天下 无事,③百南姓方乐社业会。的相对安定
——《晋书》
材料四: (宋文帝下诏,号召臣 民)耕蚕④树统艺治,者各鼓尽励其和力重(视并开把发劝农 成绩的好坏与仕途升迁相联系)。
——《宋书·文帝纪》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阅读教材,找出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完成下列表格。
课程目录
一、东晋的兴亡
司 马 睿
一、东晋的兴亡
(一)东晋建立
公元316年,西晋 王朝在八王之乱和 内迁各族武力进攻 的双重打击下灭亡
公元_3_1_7_年,镇守长江下游 的皇族_司__马__睿__,在以__王__导_ 为首的世家大族的拥戴下当 上皇帝,重建晋王朝,以 __建__康__为都城,史称_东__晋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淝水之战形势图
淝 水 之 战
时间 公元383年
想一想:淝水之战与在此之前历 交战双方 前秦和东晋 史上的哪几次战争非常相似?
战争特点
结果 以少胜多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东晋胜利
对南方:①使江南地区免遭战争摧残,为江南经 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对北方:②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方地区重 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 的南移奠定基础。 从魏晋开始开发,唐朝后期开始南移;南宋 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2课时)
中国历史纪年表
25
220
265 304
386
北
魏
十六国
东汉
北朝 魏
534 502
东 北 魏 齐 西 北 魏 周
581
221
蜀
222
西 晋
439 317 420
隋 唐
陈
吴
东 晋
宋
南朝
齐 梁
479
557 589
魏蜀吴鼎立,西晋来统一;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对峙。
1、东晋士族统治
公元317年,皇族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朝, 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
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2.前秦统一北方和淝水之战
东晋中期,氐族建立的前秦政 权基本统一了北方地区。
前秦皇帝符坚
☆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淝水之战开始不久,符坚到前 “投鞭断流” 线视察,他看见晋军阵容齐整, 前秦苻坚将攻东晋 ,士气高昂,还把远处八公山上 部下石越认为晋有长 摇动的草木都误认为是满山的 江之险,不可轻动。 晋兵,不由得心虚胆怯。战败 苻坚说:“以吾之众 后,前秦军在败逃途中,听到 旅,投鞭於江,足断 风声或鹤鸣的声音,都以为是 其流,何险之足 晋军追来了,非常的害怕。后 恃?”。后以“投鞭 来,人们用“草木皆兵”来形 断流”形容兵众势大。 容人极度惊恐时,神经过敏, 亦省作“ 投鞭 ”。 疑神疑鬼的心理状态;用“风 声鹤唳”来形容极度惊慌疑惧 或自相惊扰。
② 劳动力
③ 自然条件
④ 社会环境 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稳定。 ⑤ 当地民众与移民的辛勤劳动
☆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①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 A、农业方面: (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 ②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粪肥) ③江南开始种植小麦 ④广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 水 龙骨翻车
磨 模 型 水 碓 南 方 牛 耕
施肥图
B、手工业方面:
①养蚕缫丝技术提升。 (丝织品产量激增,棉布逐渐发展) ②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 (灌钢法) ③制瓷业发展迅速。 (青瓷烧制)
东晋织成履
☆开发的区域:
长江中下游一带 (太湖流域、鄱阳湖来自 域和洞庭湖流域)迅速 发展,福建、广东和广 西一带,也得到一定程 度的开发。
影响
相关成语
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3、南朝政权的更替
东晋后期,高门士族渐渐丧失执政能力。420年, 东晋被其大将刘裕建立的宋取代。结束了东晋的统治。 此后160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 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历史上总称南朝。
南朝 (建康) 420-589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南朝后期,士族势力逐渐衰弱,庶族地主的政治 地位得到提高。
4、江南地区的开发
汉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地位重要。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 生产技术
北方人口的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 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发 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魏晋时期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迅速 恶化。而江南地区气侯较热,土地肥 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