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国法西斯专政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https://img.taocdn.com/s3/m/5c9e000d79563c1ec5da7128.png)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学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他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大法西斯头目。
由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不断向外侵略扩张,因而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那么,恶魔一般的法西斯政权是如何上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温那段历史。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因涉及内容为小字部分,教师简单处理、总结:意大利被人们称之为“乞丐帝国主义”。
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这种社会现实成为滋生法西斯组织的土壤。
墨索里尼趁机组织法西斯党并于1922年秋向罗马进军,极端反动的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确立。
墨索里尼是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
他上台后,公开宣扬“世界是属于法西斯的,民族的扩张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2、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希特勒当上国家元首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问题1:根据教材P25-26、27-28、结合材料,分析20世纪30年代,德日两国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其共同原因是什么?10万人…….材料三《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但提出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打破了日本在一战期间取得的独霸中国的局面。
材料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希特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两国都对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
德日两国都受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强调补充)(1)历史原因。
两国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两国都对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
凡尔赛体系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协约国强加给德国的屈辱性的《凡尔赛合约》,激起了德国的对战胜国的强烈的仇恨;华盛顿体系也未能有效地控制日本,日本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并准备有朝一日与美国再决高低。
因此两国都极力想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扩张的要求强烈。
法西斯专政
![法西斯专政](https://img.taocdn.com/s3/m/1481c1f14693daef5ef73d28.png)
.(1)美国独立战争(或《独立宣言》发表标 志着美国诞生;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 的转折点等)(1分)(2)美国南北战争(或 美国内战;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 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等)(1分)(3)第 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技术发展方面领先(或第 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美国;爱迪生研制成耐用 的碳丝灯泡等)(1分)(4)罗斯福新政(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 美国调整经济政 策等)(1分)(5)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或 美国参加26国华盛顿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 言》;参加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开辟欧 洲第二战场等)(1分)(6)实行冷战(或美 苏争霸;科索沃战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及 战后争霸等)(1分)
日本法西斯暴行: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蓄 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制造“九一 八事变。世界大战在亚洲的策源 地形成了。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 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 炮制南京大屠杀。
2、日本军部法西斯势力建立
1936年,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商定加强在对外侵 略过程中的合作,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 1936年11月, 德日两国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1月, 意大利也加入该协定,怪兽“三头一体”,“柏林—罗马— 东京”轴心形成。
18.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某班准备开展历 史小论坛——“美国发展之路”探究活动。请为其论点提供史 实证明,并结合美国的发展谈谈认识。 论 点 史 实
(1)争取民族解放—— (2)维护国家统一—— (3)领先科技发展—— (4)摆脱经济危机—— (5)反法西斯侵略—— (6)推行霸权主义——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轴心国的形成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69b3932aeefdc8d376ee32b3.png)
请同学们先来回顾 一下,20年代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 济发展状况各有什 么特征?其共同特 征是什么?这种状 况能一直保持下去 吗? 英国发展缓慢; 法国恢复较快; 美国“柯立芝繁 荣”;日本喜忧 参半;德国重新 崛起
相对稳定,都有发展。
阅读并思考
• 1.我们在世界近代史中学习过哪几次经济危机? • 2 . 1929 ~ 1933 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是什么? • 3.这次危机从哪个国家开始?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 4.这次危机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 5.罗斯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当选美国总统? • 6.罗斯福新政的概念是什么?其内容有几个方面? • 7.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世界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美国20年代的繁荣是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 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 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 国民收入的l/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 占有;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都日益相对 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 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 不足24%。
危机期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0.6%,下 降幅度仅次于美国。1932年,全国有2/3的 工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农业生产下降 了30%,大批小农破产。1931年,国家黄金 储备由23.9亿马克骤减至13.68亿马克, 而当时德国到期必须偿还的贷款却高达64亿 马克,整个信贷体系濒临崩溃的边缘。进出 口贸易一落千丈,1929~1935年,进出口总 额分别降低了70.8%和69.1%。
⑤在文化教育领域,希特勒政府疯狂地摧残进步文化,迫害 知识分斯专政的建立 1.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 ①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历史原因。 ②经济危机的打击是现实原因。
法西斯国家的形成和反法西斯斗争
![法西斯国家的形成和反法西斯斗争](https://img.taocdn.com/s3/m/536b1bd96294dd88d0d26bef.png)
法西斯国家的形成和反法西斯斗争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打击,希特勒与纳粹党和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二、二六兵变,季米特洛夫,共产国际“七大”,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美的绥靖政策,西班牙内战。
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和发展的分析和认识,培养学生通过史料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而演变的政治危机,是其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
英法美的绥靖政策是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两国反法西斯失败的主要原因。
教学设计示例重点: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讲授新一、德意日的法西斯化1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在三个法西斯国家中,意大利早在一战后就出现了经济衰退和政治混乱的严重局面。
利用这样的条,墨索里尼在1922年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墨索里尼加紧了世界范围的武力扩张。
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原因20年代下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道威斯计划后大量流入德国的英、美资本。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英、美抽走大量资本,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使德国成为首批牺牲者而很快卷入危机。
另外,由于德国是战败国,既丧失了全部殖民地,又不能以关税壁垒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因此,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对德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纳粹党正是利用了人们对现实和《凡尔赛和约》的不满,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煽动民族复仇的情绪,骗取了社会各阶层日益广泛的支持,势力大增。
在此基础上,希特勒又乘机向对他夺取政权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垄断资产阶级靠拢。
1931年下半年,他跑遍整个德国,同企业界的重要人物会谈,争取他们的支持,使处于危机震荡中的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把支持希特勒看作是既可以扼制自共产党左派的威胁、稳住动荡不安的国内政局,又可以对外夺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扩大原料和产品市场的一种不错的选择。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567cdb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6.png)
⼈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知识点归纳世界现代史第⼀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命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4课经济⼤危机(=⼤萧条) 政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希特勒组织了纳粹党。
(2)法西斯专政建⽴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我的奋⽃》)(3)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希特勒集总理和总统⼤权于⼀⾝,出任国家元⾸。
(4)内外政策:①建⽴法西斯恐怖专政:A、1933年制造国会纵⽕案,逮捕共产党和进步⼈⼠;B、解散⼀切⼯会,取缔其他⼀切政党,镇压反法西斯战⼠;C、焚毁⼤量进步书籍,残酷迫害犹太⼈(⽔晶之夜);②⼤搞国民经济军事化,疯狂扩军备战: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普遍义务兵役制。
2、意⼤利法西斯专政的强化(1)背景:⼀战后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农运动⾼涨(2)标志:墨索⾥尼组织了法西斯党,1922年进军罗马,建⽴了法西斯政权。
(3)强化:1929—1933经济危机沉重打击意⼤利,为转移国内⼈民的注意⼒,墨索⾥尼加紧武⼒扩张。
3、⽇本军部法西斯化(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本阶级⽭盾异常尖锐(2)过程:①1931年9⽉18⽇⽇本发动九⼀⼋事变,开始侵华,霸占中国东北。
②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标志⼆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③1937年7⽉7⽇发动卢沟桥事变,全⾯侵华。
4、法西斯国家结盟:(1)1936年三个国家结成军事同盟——柏林---罗马---东京轴⼼,⼜称轴⼼国集团,(2)性质: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3)影响:轴⼼国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和平⾯临严重威胁。
第三单元第⼆次世界⼤战第6课第⼆次世界⼤战的爆发1、慕尼⿊阴谋:1938年9⽉,德、意、英、法四国⾸脑希特勒、墨索⾥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签订协定。
2、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以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3、后果:使德国野⼼进⼀步膨胀,不但吞并苏台德,不久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把⽭头指向波兰。
第5课_德、意、日法西斯专政
![第5课_德、意、日法西斯专政](https://img.taocdn.com/s3/m/e67a18f4770bf78a65295468.png)
查一查:德、意、日的法西斯的暴行 (3)参照范例,分别在“德国的暴行”和“日本的暴行”中填写一个相关历 史事件,条目自定,简介在100字以内, 例:意大利的暴行:条目: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简介:1935年意大利屠杀 埃塞俄比亚人民,对没有设防的城市、乡村、医院进行狂轰乱炸;大量施放 毒气,致使数十万人被毒气熏死。
2、反犹暴行
(1)通过立法禁止犹太人任国家机关职员、教师 和军人,限制犹太人从事自由职业。
(2)剥夺犹太人的公民平等权利,取消了犹太人 的德国国籍,禁止犹太人同雅利安人通婚。
(3)使用暴力逼迫犹太人移居国外。 (4)二战爆发后,约有 600万犹太人惨遭杀害。
“焚书”
反犹暴行
犹太人只能乘坐特定的有轨电车
• 24页思考与讨论:德、意、日法西斯分别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建立起法西斯独 裁政权?为什么会在德、意、日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 答:德:希特勒操纵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合法夺取;意 :统治阶级向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势力交出政权; 日:军部法西斯化和支配地位确立。
•
徳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根本原因是社 会生活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季米特洛夫在1935年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说:“法西斯 主义是拥护极端帝国主义者的利益的,可是它在群众面前却假装是被凌辱民 族的保护者,利用民众的爱国雪耻心理,例如德国法西斯主义,就是利用反 对凡尔赛制度的口号,来欺骗群众的。”联系史实,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尝试应用
1.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是( B ) A.德国 B.意大利 C.日本 D.西班牙 2.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时间是( C ) A.1919 年 B.1929 年 C.1933 年 D.1936 年 3.以军部为核心的日本天皇制法西斯体制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D ) 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B.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C.日本一批军国主义分子发动“二· 二六兵变” D.广田弘毅内阁上台 4.1933 年,德国纳粹党徒纵火焚烧国会大厦。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B A.让希特勒掌握政权 B.镇压德国共产党 C.推翻德国魏玛政府 D.借口迫害犹太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d825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a.png)
4、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影响: 二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暴行
⑴对内: 对进步组织实行残酷镇压,推行国民经济军
当堂训练
1.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在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国家恐怖”。下列
恐怖事件不是发生在德国的是( D )
A.国会纵火案
B.焚毁进步书籍
C.掀起反犹狂潮
D.军部发动政变
2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探究资本主义从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时期转为三
四十年代的动荡时期的因素中,下列哪一项堪称“萧何”? (D )
1、背景:
(1)日本觊觎中国之必由来已久。 (2)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 (3)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
国家
工业生 对外贸 失业 产下降 易缩减 人数
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
日本 (1931年)
32.9%
75.9% 约300万
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特点 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二、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与扩张
对外政策:扩军备战,积极侵略扩张 (1)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 尔赛条约》,实行普遍兵役制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2)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河 东岸非军事区
凡尔赛体系开始 被破坏
希特勒将德国陆军扩大至60万人,重 新成立空军并扩充海军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据吴于瑾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整理
纳粹党的发展有何特点?
内外政策:
对内政策: (1)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
权、政权、军权于一身。 (2)解散一切工会,取缔其他政党。 (3)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
比较德意志和日本法西斯专政
![比较德意志和日本法西斯专政](https://img.taocdn.com/s3/m/ffba9818ba1aa8114431d981.png)
•不同点:
①法西斯政权建立方式不同。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纳粹党 通过欺骗性宣传,骗取中下层群众的支持,并讨好军队,与垄断资产阶级勾结,使 势力大增。然后通过合法的形式,竞选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夺取政权。日本不是 依靠法西斯党自下而上地掌握政权后,立即建立法西斯专政,而是依靠现有的天皇 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军部法西斯分子通过制造一连串暗杀、政变等 恐怖事件,以及对外策动侵华战争来扩大势力和影响,进而自上而下建立军事法西 斯专政。 ②日本法西斯势力军部内部存在着派系斗争,故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较德国 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长。 日本法西斯从一开始就暴露出赤裸裸的对外侵略扩张的 欲望。如1927年田中义一上台,即制造“皇姑屯事件”,妄图占领中国东北。接着, 制定《对华政策纲领》,确定了日本分离满蒙、侵略中国、称霸东亚的方针。而广 田宏毅内阁通过的《基本国策纲要》则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而称霸亚太地 区的侵略方案。 ③突出的特点是日本法西斯是没有政党形式的法西斯政权。日本法西斯体制是天皇 制法西斯极权主义体制。日本法西斯体制的建立,没有经过政权的更迭。德国法西 斯专政是通过建立法西斯政党,经过宣传、竞选,在国会选举中获取胜利后建立起 来的。
• 相同点:
①历史原因相同。两国长期以来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 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传统;一战 后,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德国丧失了全部海外殖 民地,日本在东亚的市场亦受到压制。 ②利用时机相同。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 张提供了条件。两国法西斯都利用经济、政治危机,乘机 扩张势力,进而夺取政权。 ③法西斯专政的本质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 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使世界大战的欧、亚 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把世界引向战争。 ④两国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 ⑤两国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与扩张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与扩张](https://img.taocdn.com/s3/m/5748e30331126edb6f1a1074.png)
阿道夫.希特勒:1933年起任
德国总理;1934年起任民族社会主 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领袖 和纳粹德国的元首直至去世。第二 次世界大战时期,他兼任德国武装 力量最高统帅。他被公认为是二战 的主要发动者。特勒积极宣扬法西 斯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反共产主 义、反资本主义、反犹主义,改组 并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 粹党)。试图在欧陆建立以纳粹德 国为首的新秩序,力主扩大日耳曼 人的生存空间并重新武装德国。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种种罪行, 并迫害和屠杀六百万的犹太人。
德国纳粹政权的暴行
利用“国会纵火案”
06
打击德国共产党
02
建立法西斯 01 独裁统治
解散工会,逮捕 迫害共产党人和 进步人士
大力发展军 事工业,积 极扩军备战
焚烧进步书 籍,加强思 04 想控制
05
迫害和屠杀 犹太人
03
德国纳粹政权的暴行
表现
犹太人只能坐有轨电车
1938年“水晶之 夜”事件是对犹 太人有组织的屠 杀的开始。
合作探究
正确分析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对世界产 生了哪些影响?
德意日三国联合起来的目的,都是要实现其各自 的侵略野心,并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称霸世界。对世 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课堂小结
法西斯国家 的侵略扩张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初期,意大利经济 衰退,政治混乱, 工农运动高涨,中 央政府几乎瘫痪。 墨索里尼乘机组织 法西斯党。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党
墨索里尼: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党
魁、法西斯独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元凶之一,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1915 年入伍参战。1921年该组织改称“意大 利国家法西斯党”,成为该党领袖。 1922年10月指挥该党军事组织“黑衫 军”进军罗马,发动暴乱并夺取政权, 任内阁总理。1928年强行终止议会制度, 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内取缔其他一 切政党和群众团体;对外煽动民族沙文 主义,推行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
第5课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
![第5课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https://img.taocdn.com/s3/m/14069ba31a37f111f1855b81.png)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占领卢沟桥。
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集团。 轴心国集团的性质——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轴心国的侵略野心造成什么影响?
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
小 结:
国家 背景 建立标志 时 间 内外政策 影响 欧洲战 争策源 地形成
德国 经济危机 希特勒任元 引起政治 首,建立法 危机 西斯独裁统 治
《我的奋斗》——希特勒
希特勒入狱期间,由自 己口述、他人笔录,完成了 《我的奋斗》一书,这是一 本极力宣扬种族主义理论和 建立大帝国梦想的著述,希 特勒上台后,这本书的发行 量达到600多万册,或者出 售,或者发送,盒面上雕刻 的“ss”标记闪闪发光,这 是希特勒的私人卫队—党卫 队的徽标。
演讲中的希特勒
纳粹焚书
3.日本法西斯化
(1)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2)军部法西斯专政的逐步 建立
(3)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29—1933年危机中的日本
工业生产下降1/3 进出口贸易下降50% 失业工人达300万人 在业工人工资下降1/3以上 1/3的农民失去土地 工人农民斗争不断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 机,严重打击了日国。 背景1
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
国和德国采取了不同的对策, 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这是为什 么?
在美国,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实行 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 的经济得以恢复,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 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防止了法西斯 专政在美国的建立。在德国,为摆脱经济危 机和政治危机,垄断资产阶级寄希望于建立 强权政府对内稳定统治,对外打破凡尔赛体 系的束缚,重新分割世界。纳粹党头子希特 勒1933年上台,建立起法西斯恐怖统治。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32fc238076eeaeaad1f33050.png)
②经济危机的打击是根本原因
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比较晚,原有的经济基础比较 薄弱。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也主要是政府大力推动 的结果。同时,日本发展经济有着先天缺陷:国内市场狭 小,资源极度贫乏,因而严重依赖海外的原材料市场和商 品市场,进出口贸易是其生命线。因此,当危机爆发后, 世界各国纷纷提高关税,使货币贬值,大打贸易战,对日 本的打击就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严重。经济危机沉重打击 了日本经济。资本家为转嫁危机 ,大量裁减工人,并降低 在业工人工资,这又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进而引发政治 危机 。统治阶级惶恐不安,亟需建立强权政治。
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魏玛政府 无力解决
1929--1933 危机
统治阶级 要建立独裁政府
民族主义 社会主义
勾结
讨好军队
欺骗
人民
国会第一大党 1933.1.上台组阁
3.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
欧
政治 国会纵火案
种族灭绝政策
国民经济军事化 法西斯说教
经济 文化
洲 战
一党专政
争
德国
策
法西斯专政
源 地
②经济危机的打击是根本原因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经济几乎完全崩溃。只是依靠美英 对它的贷款和援助,才使经济在20年代得到逐步的恢复和发 展。正因为接受了美国的大量贷款,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 几乎立刻就波及到了德国。危机使社会矛盾激化,工农运动 此起彼伏,垄断资产阶级感到利用旧的资产阶级议会政治已 经无力继续维持自己的统治,于是逐渐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 的强权政府,这就为纳粹党人夺取政权创造了条件。
工农运动 1929-1933
矛盾激化
危机
军部 法西斯
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高二历史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高二历史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353312e00975f46527d3e1b6.png)
1933年希特勒 (1889-1945) 任德国总理, 开始建立法西斯 专政,1934年成 为国家元首
希特勒(1889—1945年)出生于 奥地利布劳瑙的一个海关职员家 庭。受过初中教育,没有固定职 业,曾经两次投考美术学院均未 录取(希特勒一直认为自己有美 术天才,他上台以后更是如此) 。1913年,移居德国的慕尼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德国 军队,曾获一枚他一生都引以为 自豪的铁十字奖章。1919年,希 特勒加入德意志工人党。凭着三 寸不烂之舌,希特勒逐渐控制了 该党。1920年,该党改名为民族 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 党),希特勒成为党魁。1923年 ,啤酒馆暴动失败后被捕入狱。 在狱中撰写了《我的奋斗》。 1932年取得德国国籍。次年,取 得德国国家政权,1939年,挑起 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4月30 日,在柏林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 亡。
德 国 法 西 斯 专 政 的 建 立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 我国过剩的人口 .只有本民族同志才能成为公民。不分职业如何,凡是具 有日耳曼血缘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 ——纳粹党的早期纲领 思考后回答: 上述引文反映的主张是什么? 要扩张领土以寻求生存空间;宣扬民族优劣论 对德国的法西斯运动有何影响? 煽动了民族主义情绪,使德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6、希特勒法西斯党利用民族主义宣传成功主要是利用了
A.资产阶级扩大市场的愿望
B.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动荡 C.德意志民族的传统优越感 D.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的反感 7、20世纪30年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面临最大的威胁来自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B.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法西斯的崛起与扩张 D.苏联综合国力的提高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2——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2——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8c82bb83d049649b6658de.png)
课题:世界现代史(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1、识记:①罗斯福新政;②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扩张;③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④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主要战场;⑥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
2、理解:罗斯福新政及其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3、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认识到新政有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新政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罗斯福新政和雅尔塔会议。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导入提问“《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针对中国的条款内容有哪些?这两个条约有什么影响?”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65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第13-15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65—66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其特点是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其影响是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2)1933年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其目的和手段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手段)以消除经济危机(直接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目的)。
其特点:(新)国家干预经济,其中心措施是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3)1922 年墨索里尼建立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统治,对外领土扩张。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德国法西斯专政,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4)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
二战的主要战场还有欧洲西线、北非、苏德及大平洋等。
第7课 德国、意大利、日本的法西斯专政
![第7课 德国、意大利、日本的法西斯专政](https://img.taocdn.com/s3/m/b040248edd3383c4bb4cd246.png)
希特勒大肆宣扬的纳粹主义主
要包括了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复仇
主义和种族主义。
纳粹党的民族主义招牌,是利
用群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情
绪,煽动民族复仇主义,为纳粹党
建立独裁统治和对外侵略扩张而服
务。
希特勒的种族主义鼓吹日耳曼
民族是高贵种族、优秀种族,犹太
人是劣等种族,是最危险,有害的, 阿道夫·希特勒,奥地利 必须灭绝,借以煽动种族狂热,以 裔德国人,政治家、军事 达到实现其政治野心的目的。 家,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
2、意大利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前就已经 建立起来了法西斯政权。
意大利的扩张
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 发后,法西斯政权为了摆脱国 内困境,从对外扩张中寻找出 路,把侵略矛头转向非洲。
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 塞俄比亚的战争, 1936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 比亚。
意大利法西斯建立
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国 别
背景
时间 标志
头目 法西斯 势力
内外 政策
法西斯 特征
影响
侵略 扩张
意 大 利
德 国
日 本
国 别
背景
时间
标志
头 目
法西斯 势力
内外 政策
法西斯 特征
影响
侵略 扩张
意 一战后,经 1922 进军罗马,墨 国家
大 济衰退、政 利 治混乱工人
运动高涨
年
墨索里尼 索 法西
总理,纳粹党党魁,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1932年,在国会选举中, 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 希特勒上台
1、德国法西斯上台:1933年 希特勒上台
德国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https://img.taocdn.com/s3/m/32e3466c7fd5360cba1adb65.png)
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直到二战后,德国的民
主政体才真正成熟。
5、艰难发展
(1)一战后期帝国被推翻,后来建立魏玛共和国,但民主共和的 社会基础薄弱。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德国法西斯上台,接着发 动二战。
(3)二战后进行民主化的改革,民主政治发展。
课堂小结
封建割据现状
王 朝 战 争 德 国 统 一
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
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 命的帝国宰相……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 时受皇帝指挥……
宪法内容
(1)帝国宪法规定是个“永久性联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长期以来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到长期以来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到1818世世纪后期德意志全境分布着纪后期德意志全境分布着296296个邦国个邦国10001000多块领地各邦有自己的货币制度自己的关税和各种领地各邦有自己的货币制度自己的关税和各种工商条例各邦之间关卡林立
德国君主立宪制代议制的确立
西门子
评价
意义
促进了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力量对比
局限性: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专制 主义的传统。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正式颁布
阅读思考: 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皇帝、 首相、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分别拥有哪些 权力?
二、德国二元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政体的一种形式。议会和
君主分掌政权,君主拥有全部行政权并 任命内阁,政府不对议会而对君主负责,
德国法西斯专政
![德国法西斯专政](https://img.taocdn.com/s3/m/da102c31eefdc8d376ee323c.png)
时间
暴行
后果 残酷镇压共产党,实行纳 粹党独裁,实行恐怖统治
1933年2 国会纵火案 月
1933年开 屠杀数百万犹太人,夺取犹 屠杀犹太人 始 太人资产,民族歧视严重
德国国会纵火事件
“水晶之夜”
受到迫害的犹太人
纳粹分子 强迫犹太 人佩戴的 标志
(3)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
①在政治上,建立纳粹党一党独裁统治。 ②在经济上,希特勒政府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及 与之相关的民用工业,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③在军事上,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 扩充军备。重建了德国空军,扩充了海军。 ④在对外关系上,1933年退出国联;1936年, 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⑤在文化教育领域,希特勒政府疯狂地摧残进 步文化,迫害知识分子,焚毁进步书刊,实行 法西斯教育,用纳粹党的说教钳制人们的思想。
(4)希特勒为什么要实行反犹政策?
①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 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 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 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 ② 国际原因: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 对纳粹退立、姑息,使纳粹对犹太迫害 不断升级。 ③ 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 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在《我的奋斗》 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 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 国家的“败类”。
农业生产下降30% 对外贸易缩减69.1%
失业工人占1/3,达600万人
()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卐
在1932年夏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了国会全部 608个席位中的230个议席,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同 年11月,以大军火商克虏伯为首的20名金融家、工业家 和容克贵族联名上书兴登堡总统,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 理。1933年初,希特勒正式出任德国总理。德国法西斯 专政建立了。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 外积极侵略扩张的道路。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ad0ec2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3.png)
特勒大令勘舞,决定趁机迈出毁约扩军的第二步。航空部长宣布德国已经重建空军。3月16日德国颁布《国
防法》,宣布国防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和平时期拥有12个军36个师。共约50万人。此举使得德国扩军各
战公开化和合法化。
探究
——王斯德《世界通史》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措施
(4)对外扩张:①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役制,积极扩充军备。
2.意大利法西斯政权 探究
阅读教材P63,梳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扩张
1919年
1922年
1935年
1936年
墨索里尼成 立“战斗的意 大利法西斯”, 后更名为国 家法西斯党 (建党)
法西斯党徒 向罗马进军, 墨索里尼建 立了意大利 的法西斯政 权(夺权)
意大利发动 侵略埃塞俄 比亚的战争 (扩张)
——《国际联盟盟约》
从势力均衡的角度来看,最不该做的事就是在欧洲心脏地区出现十分紧迫的问题时卷入发生在遥远的非洲大 陆上的一场冲突之中。传统的现实主义者认为,在遥远的非洲所发生的侵略行为,并不对欧洲安全构成威胁。 所以,有关国家有必要通过谈判和协商,把意大利重新拉许反对德国的同盟之中。英国外交大臣霍尔和法国 外交部长拉巨尔在1935年10月会面并拟定了一个把埃塞俄比亚划分成两部分的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埃塞俄 比亚的一部分属于意大利所有,另一部分属于国际联盟管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国家法律亦得由德国政府按照德国宪法规 定的程序制定。…… 德国政府所制定的国家法律如不以国会和 参议院的组织本身为对象,得与德国宪法相异。 德国的总统的权力不变。 德国政府所制定的国家法律由内阁总理发 布并在国家法律公报中发表。如无其他规定, 法律于次日起生效。……
•
德国与外国所订涉及国家立法事务的条约, 无须获得参与立法工作的团体的同意。德国政府 发布履行此项条约的必要规定。 •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本法于1937年4月 1日失效;如现任德国政府被另一政府代替时, 本法亦即失效。 ---节选自《授权法》
1932年11月,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联名 上书魏玛共和国总统兴登堡,要求委任希 特勒为总理,并最终于次年1月30日将希特 勒推上台,纳粹党成为执政党。1946年9月 纳粹党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 组织。
希特勒建立纳粹独裁 体制的措施
(1)策划国会纵火案 1933.2.27
是纳粹党策划的焚烧柏林国会大厦,借以陷 害德国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力量的阴谋事件。希特 勒通过此次事件成功解散德国共产党。
(3)颁布“一体化”法令,控制地方权 力 1933.3-4 (4)颁布法令,禁止组织新政党,禁止 除纳粹党以外其他政党的存在与合法活动。 1933.11起,国会议员由清一色纳粹党 徒组成
(5)取消冲锋队换取国防军支持 “长刀之夜”
1934年6月30日,一些人称之为“血腥 清洗”,另一些人则称之为“长刀之夜”。 1934年6月30日,希特勒在柏林和慕尼黑制 造“长刀之夜”,对纳粹冲锋队头目恩斯 特· 罗姆等人进行了清除行动。当日,希特 勒从波恩飞抵慕尼黑,以冲锋队头目企图 进行政变为由,将罗姆等人逮捕并处决。 此次事件中,大约有数百名冲锋队头目被 处决。希特勒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利, 而党卫队则逐渐取代了原先冲锋队的位置。
啤酒馆暴动 是希特勒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1923年11月希特勒和鲁登道夫等人在慕尼 黑发动的法西斯未遂政变。又称希特勒暴 动。1923年11月 ,希特勒试图利用魏玛共 和国的危机发动政变,建立民族主义独裁 统治。失败后,希特勒被判五年监禁。他 在监狱中呆了八个月,期间他口授了《我 的奋斗》一书。
三、德国法西斯专政的确立及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经济危机对 德国的打击
--经济凋敝 --政局动荡 --政府频繁更替 来自-米勒—布吕宁—巴本—施莱歇尔
(二)希特勒上台及纳粹独裁体制形成 1933.1.30 希特勒担任内阁总理 (1889.4—1945.4)
纳
粹
党
纳粹是德语Nationalsozialist(民族社会主 义者)一词的缩写词Nazi的汉语音译,英文Nazi Party。 1919年1月,A.德莱克斯勒和C.哈勒建立德 国工人党。同年阿道夫· 希特勒加入该党。 1920年2月该党公布希特勒与德莱克斯勒合作 起草的25点纲领。
国会纵火案中起火的国会大厦
(2)国会通过“授权法” (1933.3.23) 国会名存实亡,议会民主制不复存在
•
授权法,即《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 法》,德国确立纳粹法西斯独裁专制统治 的重要法律。希特勒上台后提出,1933年3 月23日强迫国会通过。
•
该法借口形势紧急,授予政府制定与宪法不 相符合的法律的权力,不经国会及联邦议会同意 自行制定法律的权力,不经国会同意与外国签订 条约的权力,规定国会放弃通过预算案、监督政 府信贷政策等权力。据此,希特勒可以不受任何 监督就内政外交发布法令,集立法权和行政权于 一身,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国会名存实亡。 • 该法为期四年,1937年和1941年纳粹党操纵 国会两次延长。
(6)通过“元首法”,1934.8总统与总 理职务合并,希特勒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纳粹独裁体制基本形成。
希特勒在德国执政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 地开始形成。
(三)希特勒在德国 执政原因
(1)德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传统是希特 勒上台的历史根源。 (2)魏玛共和国缺乏稳定的社会基础。
(3)经济危机的发生为纳粹党的崛起 提供了客观条件。 (4)德国未能建立起以工人阶级为主体 的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德共失误:“左”倾路线;未对社会民 主党进行争取工作以致未能结束工人阶级 的分裂。
1920年9月,该党用德意志民族社会主 义工人联盟的名义在慕尼黑登记。 1921年6月,希特勒任党的元首。 他 将该党更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 党”,简称“民社党”或“国社党”,按 汉语音译缩写为“nazi”,从而称作纳粹党。
党旗上有红底白圆心、中间是一个字的图案。希 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 中说:“红色象征我们 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 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
“卐” 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 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特洛伊 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后来被古代的一 些宗教所沿用。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太阳 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吉祥的标志。
1923年啤酒馆暴动失败后纳粹党被取缔, 1925年2月重建。重建后利用德国人民对 《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大肆煽动日耳曼民 族主义情绪。1929~1932年世界经济危机, 为纳粹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土壤。1928年党 员人数为10万人,1932年达140万人。在 1930~1932年的国会选举中,该党议席从 12席增至230席。纳粹党私自筹集武器,组 建冲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