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明德小学周娜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期校本教材主要选用陕西省省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可爱的榆林》中的内容,结合校情与学情适当选择我校自编校本教材《好习惯伴我行》。

1.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

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3.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

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原则,尽量选择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4.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

本套教材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近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

三、教学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校、本班实际,制定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能注意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7.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精神。针对我校实际,确立“尊重

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动手、善于合作”的校本课程目标。

8.以学校为基地,与外部力量合作,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

四、教学重难点

1.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能注意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2.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精神。针对我校实际,确立“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动手、善于合作、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校本课程目标。

五、学生分析

我所教的五(1)班为50人,这个班是团结上进、活泼诚实的班集体,大部分的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五年级学生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六、教学措施

由于校本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

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校本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具体如下:

1.深钻教材,了解学生,对每一堂课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应了如指掌。有实验操作内容的教师在进课堂前要自己进行实验,而且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课堂上结合校本课的科学性与趣味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3.根据课文内容可按实际情况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的开展学习、实验与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4.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在生活中学科学、用科学。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加强校本课程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探究能力。

七、教学检测与评价

1.改革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重视对学生实践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建立促进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2.学生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采取制作、活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七、教学内容安排

周次内容

1-10《可爱的榆林》

11-19 《好习惯伴我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