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看到的太阳比早晚的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乾云(宝鸡市烽火中学721006)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列子·两小儿辩日》
贵刊先后登载了《正确解释“早晚的太阳为何又红又大”》和《关于〈正确解释“早晚的太阳为何又红又大”〉一文的商榷》①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都认为早晚的太阳比中午的大,我觉得这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符合相关物理理论知识。
实际上,太阳到我们的距离,中午要比早晚的时候远一些,但是变化很小,在赤道上时相差一个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这种差异相对于日地距离1.5亿千米来说,只有十万分之四,在其他纬度上更小一些,不足以造成人的视觉上的任何差异。但是从地面来测定,中午太阳的日面面积却要比早晚的大,日面水平视角不变,垂直视角明显变小。
只要大家留意,有很多图片、电影、电视中的实拍镜头,我们都可以看到,地平线附近朝阳或者夕阳明显得呈椭圆形(如下面的海上落日照片)。更多清晰的照片显示,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垂直方向大约会被压扁近20%,而水平方向宽度基本没有变化,也就是日面面积缩小了很多。
下面以两张照片为例来证明:这是香港天文爱好者豆豸苗在2004年6月8
日金星凌日时用同一照相机拍到照片中的两张,第一张拍摄时间是在13:36(这时太阳中心与地
平线的夹角是
72.99度),第二
张是在
18:30(6.95度)。
这两张照片用
眼睛不能直接
分辨它们的大
小变化,我在两
张照片上都加
了一个完全一
样的纯黑的正
圆形,形成下面
这两幅图,这样
从较细的边缘
的变化可以较
明显地观察到,
西落的太阳被
压扁、变成椭圆的情况。如果有更接近地平线、太阳边缘又很清晰的照片,这种变化将会跟明显。以现在天文爱好者的设备和技术,拍摄出更清晰、变化更明显的照片并不是很困难的事。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主要是光线的折射。光的速度因介质不同而异,当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密度不同的另一种透明介质时,由于速度改变,在其进行方向上发生改变,故称为折射。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当太阳光线从地球外层空间的
真空进入稠密的大气层时,也会发
生折射,虽然方向的变化很微小,
但正是它改变了太阳的形状。
折射光线的方向是向密度更大的一侧偏折。覆盖着地球表面的大气,越接近地表越稠密,折射率也越大,折射率还会随温度、湿度等
O
S′S S是光源, S′是虚像
率不同的水平气层组成的,光线每从一个气层进入下一个气层时,要折向法线方向一次。从地面的观测者的目光看去,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基本上位于垂直与地平面的平面内,折射光线向地面偏折,光线的折射主要发生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基本不变,所以我们看到的虚像位置应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在天文观测中,这种效应叫做蒙气差,我们看到的靠近地平线的星星的位置,要比它的实际位置高37′。而日面的视直径只有大约31′,当我们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刚刚
升起时,实际看到的是它处在地平线的下方时发出的光,只是由于空气的折射,才看到太阳处于地平线的上方。
中午时,太阳接近天顶,阳光入射角很小,因此折射阳光方向的改变也很小,太阳最接近正圆形;早上或者晚上时,太阳很低,阳光入射角很大,因此折射阳光方向的改变也会变的很大。这种方向的改变,对于我们地球表面上的观测者来说,是垂直方向的对原始位置的一种抬升,越接近地平线,这种抬升就越多,早上或者傍晚时,太阳接近地平线,大气折射对太阳下边缘的抬升要比上边缘多,所以,太阳看起来变成了一个椭圆,象是在垂直方向被压扁了一样。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象
《两小儿辩日》中的第一个
孩子那样感觉早晚的太阳比
中午的大呢?这完全是个错
觉。右图中,两个图案中心
的圆面,大小是完全一样的,
但是我们的感觉却是图案
(b)中心的圆面要大一些。
晚时地平线上的山河、树木、房屋等具体的背景,就会使太阳显得很大,人们才会凭直觉得出错误的结论,认为早晚的太阳大。
本文引用了豆豸苗的照片,观点的形成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帮助,在此特表示感谢。
①
分别刊登于2003年11期和2004年7、8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