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业与发酵工程_06发酵过程控制1-3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围; • 自溶阶段:pH又上升。
26
三、 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1. pH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每一类菌都有其最适pH和能耐受的pH范围
细菌: pH 6.3~7.5 ; 霉菌和酵母菌:pH 3~6; 放线菌:pH 7~8
27
2. pH对产物合成的影响
产物合成阶段的最适pH值和微生物生长阶段的最适pH 往往不一定相同,这不仅与菌种特性有关,还取决于产 物的化学特性。
菌种质量好,生长速度快,可溶性氮源较快被 利用,泡沫产生几率也就少。菌种生长慢的可 以加大接种量。
39
(4)灭菌质量
培养基灭菌质量不好,糖氮被破坏,抑制微生 物生长,使种子菌丝自溶,产生大量泡沫,加 消泡剂也无效。
40
泡沫的形成一般有以下几种规律:
• 整个发酵过程中,泡沫保持恒定的水平; • 发酵早期,起泡后稳定地下降,以后保持恒定; • 发酵前期,泡沫稍微降低后又开始回升; • 发酵开始起泡能力低,以后上升; • 以上类型的综合方式。
37
(2)培养基配比与原料组成
前期培养基营养丰富粘度大,产泡沫多而持久。 例:在50L罐中投料10L,成分为淀粉水解糖、豆饼水 解液、玉米浆等,搅拌900 rpm,通气,泡沫生成量为 培养基的2倍。如培养基适当稀一些,接种量大一些, 生长速度快些,前期就容易搅拌开。
38
(3)菌种、种子质量和接种量
• 代谢参数按性质可分为三类: ➢ 物理参数:温度、搅拌转速、罐压、空气流量、表观
粘度、排气氧(二氧化碳)浓度等 ➢ 化学参数:基质浓度(包括糖、氮、磷)、溶氧浓度、
pH、产物浓度、核酸量等 ➢ 生物参数:菌丝形态、菌体浓度、菌体比生长速率、
呼吸强度、摄氧率、关键酶活力等
4
• 参数按获取方式可分为两类: 直接参数:如T、pH、罐压、空气流量、搅拌 转速、溶氧浓度等 间接参数:将直接参数通过公式计算获得的 参数,如摄氧率(γ)、呼吸强度(QO2)、比生 长 速 率 ( μ) 、 体 积 溶 氧 系 数 (KLa) 、 呼 吸 商 (RQ)等。
生变化。
30
四、 最适pH的选择
• 选择pH准则:获得最大比生产速率和合适的 菌体量,以获得最高产量。
31
五、 pH的控制方法
① 调节好基础料的pH。 ② 在基础料中加入维持pH的物质,如CaCO3,
或具有缓冲能力的试剂,如磷酸缓冲液等。 ③ 通过补料调节pH。
32
在发酵过程中根据糖氮消耗需要进行补料。在补 料与调pH没有矛盾时采用补料调pH,如 (1)调节补糖速率,调节空气流量来调节pH (2)当NH2-N低,pH低时补氨水;当NH2-N低, pH高时补(NH4)2SO4 ④ 当补料与调pH发生矛盾时,加酸碱调pH
10
散热的情况:
③ 蒸发热:空气经发酵液时,发酵液中有部分水汽化,
变成水蒸气,随空气一起排出罐外,这部分水汽化时 带走的热量用Q蒸发表示,假设进出口气体温度相同, 则由通气带走的热量为:
Q蒸发=G(I出-I进),G:空气流量;I:气体热 焓;
11
Fra Baidu bibliotek
散热的情况:
④ 辐射热:因发酵罐液体温度与罐外周围 环境温度不同,发酵液中一部分热通过 罐体向大气辐射即称为辐射热。
41
2.泡沫对发酵的影响
1)降低生产能力 2)引起原料浪费 3)影响菌的呼吸 4) 引起染菌
42
3.泡沫的控制
① 调整培养基中的成分(如少加或缓加易起泡的原 材料)或改变某些物理化学参数(如pH值、温度、 通气和搅拌)或者改变发酵工艺(如采用分次投 料)来控制,以减少泡沫形成的机会。但这些方 法的效果有一定的限度。
特点:
• 具有时间性; • 具有生物特异性; • 与营养有关;
9
② 搅拌热(Q搅拌)
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由于机械搅拌 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液体 与搅拌器等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可观的热量。 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可用下式计算:
Q搅拌=P×860×4186.8(焦耳/小时) P——搅拌轴功率 1千瓦时=860×4186.8焦耳
35
发酵过程中泡沫有两种类型:
• 一种是发酵液液面上的泡沫,气相所占的比例 特别大,与液体有较明显的界限,如发酵前期 的泡沫;
• 另一种是发酵液中的泡沫,又称流态泡沫,分 散在发酵液中,比较稳定,与液体之间无明显 的界限。
36
发酵过程泡沫产生的原因 (1)通气搅拌的强烈程度
发酵前期培养基成分丰富,易起泡。 采用较小通气量及搅拌转速,再逐步加大。 也可在基础料中加入消泡剂。
49
常用的一些消泡剂:
①天然油脂: ②高碳醇、脂肪酸和酯类:十八醇是常用的一种,它
可以单独或与载体一起使用。 ③聚醚类; ④硅酮类;主要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及衍生物。适用于
微碱性发酵,对于微酸性发酵较差。
50
• 其他的消泡剂,如:聚乙二醇等高碳醇消泡剂 多适用于霉菌发酵,硅酮类较适用于微碱性的 细菌发酵。所以,应结合具体产品发酵,试验 上述各种消泡剂的消泡效果,以获得良好的消 泡作用。
29
pH对微生物生长和发酵产物合成的影响机制有:
① 影响酶的活性。 ② 影响菌体细胞膜电荷状况,引起膜的渗透性的变化,
因而影响菌体对营养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形成。 ③ 影响培养基某些重要的营养物质和中间代谢产物的
离解,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这些物质的利用。 ④ 影响代谢过程的不同,使代谢产物的质量和比例发
第六章 发酵过程控制
1
1. 过程控制的重要性
▪决定发 酵水平的 因素
生物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
菌株特性(营养要求、生长速率、
呼吸强度、产物合成速率)
设备性能:
传递性能 物理:n、T、Ws
工艺条件
化学:pH、DO、浓度
过程控制的意义:最佳工艺条件的优选(即最佳工艺参数 的确定)以及在发酵过程中通过过程调节达到最适水平的 控制。
19
前期菌量少,取稍高的温度,使菌生长迅速; 中期菌量已达到合成产物的最适量,发酵需要延长中 期,从而提高产量,因此温度要稍低一些; 后期产物合成能力降低,延长发酵周期没有必要,就 又提高温度,刺激产物合成。
20
2)根据培养条件选择
➢通气条件差时可适当降低温度,使菌呼吸速率 降低些,溶氧浓度也可髙些。 ➢培养基稀薄时,温度也该低些。因为温度高营 养利用快,会使菌过早自溶。
24
引起发酵液中pH上升的因素
(1)C/N过低(N源过多),氨基氮(NH4+)释放; (2)中间补料中氨水或尿素等碱性物质加入过多; (3)生理碱性盐的利用; (4)碱性产物形成。
25
二、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
• 生长阶段:pH相对于起始pH有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 生产阶段:pH趋于稳定,维持在最适于产物合成的
17
4.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1)影响发酵过程中各种反应速率,从而影响微生物的 生长代谢与产物生成。 (2)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间接影响菌的生物合成。 (3)影响生物合成方向。 (4)温度对菌的调节机制关系密切。 (5)影响酶系组成及酶的特性。
18
5 . 温度的控制
最适温度的选择 1)根据菌种及生长阶段选择 微生物种类不同,所具有的酶系及其性质不同, 所要求的温度范围也不同。
e.g. 丙酮丁醇菌:生长 pH为5.5~7.0;合成pH为4.3~5.3 青霉素产生菌:生长pH为6.5~7.2,合成pH为6.2~6.8 链霉素产生菌:生长pH为6.3~6.9,合成pH为6.7~7.3
28
pH影响代谢方向: pH不同,往往引起菌体代谢过程不 同,使代谢产物的质量和比例发生改变。 e.g. 黑曲霉发酵:pH2~3, 柠檬酸;pH接近中性,草酸 酵母菌发酵:pH4.5~5.0,酒精;pH8.0,酒精、醋 酸和甘油 谷氨酸发酵:pH7.0~8.0,谷氨酸;pH5.0~5.8, 谷酰 胺和N-乙酰谷酰胺
• 微生物代谢对pH影响主要在两种情况下发生: ①酸性或碱性代谢产物的生成或释放; ②菌体对培养基中生理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利用。
23
引起发酵液中pH下降的因素
(1)C/N过高,或中间补糖过多,溶氧不足,致使 有机酸积累,pH下降; (2)消泡剂加得过多:脂肪酸增加; (3)生理酸性盐的利用; (4)酸性产物形成:如有机酸发酵。
– 当泡沫的液膜具有较大的表面粘度时,可以加入某些 分子内聚力较小的物质,以降低液膜的表面粘度,使 液膜的液体流失,导致泡沫破裂。
46
•化学消泡的优点
– 来源广泛; – 作用迅速可靠,消泡效率高; – 不需改造现有设备; – 容易实现自动控制。
47
消泡剂选用依据:
① 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内聚力弱), 消泡效果明显。
2
2. 发酵过程控制的一般步骤
确定能反映过程变化的各种理化参数及其检测方法
研究这些参数的变化对发酵生产水平的影响及 其机制,获取最适水平或最佳范围
建立数学模型定量描述各参数之间随时间变化的 关系
通过计算机实施在线自动检测和控制,验证各种控制 模型的可行性及其适用范围,实现发酵过程最优控制
3
3. 参数检测
33
应急措施:
• 改变搅拌转速或通气量,以改变溶解氧浓度,控 制有机酸的积累量及其代谢速度;
• 改变温度,以控制微生物代谢速度; • 改变罐压及通气量,降低CO2的溶解量; • 改变加油或加糖量等,调节有机酸的积累量;
34
第三节 泡沫的控制
1、泡沫的产生、性质及变化
形成条件: – 气-液两相共存; – 表面张力大的物质存在;
② 对气-液界面的散布系数必须足够大,才能迅速消 泡;
③ 无毒害性,且不影响发酵菌体;不会在使用、运 输中引起任何危害;
④ 不干扰各种测量仪表的使用; ⑤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以保持持久的消泡性能;
48
⑥ 应该在低浓度时具有消泡活性; ⑦ 应该对产物的提取不产生任何影响; ⑧ 应该对氧传递不产生影响; ⑨ 能耐高温灭菌。 ⑩ 来源方便,使用成本低;
V
最适
最低 T
最高
15
①微生物的生长温度与细胞膜的液晶温度范围 相一致。液晶状态是指某些有机物在发生固相 到液相转变时的过渡状态称为液晶态。 ②酶在低温条件下的结构完整性和催化功能。
16
③不能低温合成蛋白质。 ④低温微生物可合成冷休克蛋白。 ⑤微生物受高温的伤害比低温的伤害大,低于最 低温度,微生物代谢受到很大抑制,并不马上死 亡。这就是菌种保藏的原理。
43
② 采用机械消泡或消泡剂消泡这两种方法来消 除已形成的泡沫:
44
③ 采用菌种选育的方法,筛选不产生流态泡 沫的菌种,来消除起泡的内在因素
45
化学消泡
•消泡机理
– 当泡沫的表层存在着极性的表面活性物质而形成双电 层时,可以加入一种具有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以 降低泡沫的机械强度;或加入某些具有强极性的物质 与发泡剂争夺液膜上的空间,降低液膜强度,导致泡 沫破裂。
21
3)根据菌生长情况
➢菌生长快,维持在较高温度时间要短些;菌生长慢, 维持较高温度时间可长些。培养条件适宜,如营养丰 富,通气能满足,那么前期温度可髙些,以利于菌的 生长。 ➢总的来说,温度的选择根据菌种生长阶段及培养条件 综合考虑。要通过反复实践来定出最适温度。
22
第二节 pH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一、发酵液中pH变化的基本原理
5
参数的测量方法
➢ 离线测量:基质(糖、脂类、无机盐等)、 前体和代谢产物(抗生素、酶、有机酸、氨 基酸等)
➢ 在线测量:如T、pH、DO、溶解CO2、尾气 CO2、黏度、搅拌转速等
6
第一节 温度控制
1、发酵热
伴随发酵的进行而产生的热量叫发酵热;发酵热 的产生引起发酵液温度变化。在发酵过程中,某些因 素导致热的产生,另外一些因素又导致热量散失。 产热>散热 净热量堆积 发酵液的温度上升; 相反,产热小于耗热,温度下降。
12
2.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机理 (1)影响酶活性。 (2)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 (3)影响物质的溶解度。
13
嗜冷菌适应于0~26℃生长,嗜温菌适应于15~43℃生长, 嗜热菌适应于37~65℃生长,嗜高温菌适应于65℃上生长
14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有最适宜温度范围。 (2)高温使蛋白质凝固。耐热能力与pH值有关。
7
产热的情况:
① 生物热(Q生物)
在发酵过程中,菌体不断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将其分解氧化而产生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高能 化合物(如ATP)提供细胞合成和代谢产物合成需要的 能量,其余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发出来,这散发出来的 热就叫生物热。
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热比厌氧发酵产生的热多。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