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自然论思想及其对后世文论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庄自然论思想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

汉语言文学145班 14014309黄沁华人们常说,儒家重礼乐,道家贵自然。可见,道家思想的最基本的精神在于“自然”二字。《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提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地、天以道为准则,而道则是顺其自然、自然无为的。人要顺其自然,地要顺其自然,天要顺其自然,道也要顺其自然。因此,老学是一种以“自然之道”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主张“道法自然”,要求人类顺应“自然之道”,返朴归真,以“自然”、“无为”作为社会、人生的理想状态。

老子提倡“道法自然”的自然论思想,以“自然”、“无为”来解释“道”本体,并把“道”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而“素”、“朴”是“道”的本性,也就成为老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见素抱朴”的价值取向对后世文艺领域里反对浮华矫饰、以真朴自然为美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巧若拙”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求的最高意境。例如:东汉王充反对文学作品的形式浮华虚饰,提出了“没华虚之文,存教庞之朴”(《论衡·自纪》)的言论。

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老子的自然论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庄子眼中的“素朴”已经不完全是纯天然未经雕琢的浅层次之美,而是经过精深雕琢又重新回到“素朴”的高级形态之美。庄子提倡“大美”的自然观,强调美既要体现物和人的自由本性,又要浑然天成,自然而然,不露人工雕饰的痕迹。他的哲学思想较老子思想更富美学意蕴,他的美学精神具有旷达、明丽、潇洒与神采飞扬的特征。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第十二章)老子认为凭借人力雕琢而成的东西,只会破坏人们的审美趣味,使人忘记朴素自然之美。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他反对人为的艺术,正是为了维护自然之美。《齐物论》中曾讲到了天籁、地籁、人籁。“地籁则众窍而已,人籁则比竹是已。”人籁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地籁是风吹大地上各种孔穴发出的声音。“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天籁则是没有任何外力的激动而自然发出的声音。所以天籁是最高的。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概也是指这种自然的声音。

道家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创造原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产生深远影响。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王充最先把“自然”论引人文艺思想之中。他在《论衡·自然》篇中说:“虽违儒家之说,合黄老之义也”,认为“天道自然,故图书自成。”“自然”论经魏晋玄学的变通,到了南北朝时被真正引入文艺理论中。例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所讲的“自然之道”是受了老子思想影响的,《定势》、《隐秀》中对“自然之势”、“自然之趣”、“自然会妙”的大力推祟等等,在根本上是与庄学的精神相通的。刘勰提倡本于“自然之道”

来写诗作文,他说:“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刘勰称赞蔡邕的碑文说:“察其为才,自然而至矣”(《文心雕龙·诛碑》)。事实上,《文心雕龙》的全书都贯穿着“夫岂外饰,盖自然耳”(《文心雕龙·原道》)的文艺思想。南北朝时,又一重要文论家钟嵘也探受老庄自然之义的影响。钟嵘在《诗品》中特别强调诗歌的“自然英旨”和“真美”,即重视情感抒发的自然、真实感人。苏轼也以“自然”为宗旨,强调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可以看出老庄自然论思想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着后世的人们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之美。以致于袁行霈先生说:“把握住崇尚自然的思想和崇尚自然之美的文学观念,就可以比较深人地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学。”

老庄认为自然是人之本性,“贵真”是人之自然的核心价值所在。“贵真”超越物我对待,从而达到精神自我的解放。《老子》虽然没有明言“贵真”,但却称扬“赤子”之心的可贵。《庄子·渔父》中说:“真者,精诚之致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道家的“真朴”,指的就是展现人情真实、体现人性本质的东西。鲍照评谢灵运的诗如“初出芙蓉”,元好问评陶渊明的诗“豪华落尽见真淳”,肯定了谢诗、陶诗的自然天成、真朴无华。明人李贽创“童心说”,以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童心说》)。提倡文学作品要有童心,也就是赤子之心。童心说的实质就是贵真。不得不说李贽的“童心说”是受到老庄思想的启发。

老庄的自然美学思想影响了两千多年的文人和艺术家,也影响了公众对美的认定标准。我们感叹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能够保持一份赤诚的真心实属不易。过度的包装和修饰使文学的深刻意义慢慢消失,剩下的只是博人一笑的功能而已。在浮华喧嚣中,唯有“天然去雕饰”的质朴语言才能在这个文学作品已经泛滥的年代中取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