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采访的利弊与合理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33No.1
Jan.2012
第33卷第1期2012年1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媒体日趋激烈的竞争,甚至残酷,这种局面依旧在加剧。为了“抢新闻”,提高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迎合受众的买点和口味。一些反映社会问题、社会阴暗面的批评报道、调查性新闻等充斥各媒体的版面、屏幕,吸引受众的“眼球”。而完成诸如此类的报道,隐性采访凭借特有的优势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因此,剖析隐性采访的利弊,正确合理利用隐性采访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隐性采访的定义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学上的一个概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一般认为隐性采访就是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以完全或部分不公开自己的身份,不公开采访工具或设备,或者隐藏真正的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时,通过偷拍、偷录等方式,或以体验等其他方式,不公开获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而未披露的新闻素材而采取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
二、隐性采访的利弊分析
(一)隐性采访之利
新闻媒体通过记者隐性采访,可以获取其他采访手段难以获取的新闻事实,可以更好地展开舆论监督,是“公开采访”的重要补充。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新闻真实、鲜活,不仅可以避开采访中的障碍,获得第一手的材料,迅速推出报道,也可以回避说情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干扰。
1.有利于新闻接近真相
真实性,是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所有受众对新闻的共同期盼。对于社会上
的不良行为,如果是通过显性采访可能根本无法“撬开”对方的口,获得客观真实的新闻信息源。
此时,隐去记者身份去面对“无可奉告者”,无疑是最有利于新闻信息获取的方法。笔者毕业实习时在《广州日报》,亲身经历的两则关于校园的社会新闻采访,笔者向对方表面身份的方式是完全相反的。一则是关于番禺某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把毕业班差生“转移”去读中专的新闻。笔者根据报料人提供的线索,找到该所中专,欲进入校园采访被“转移”的学生。此时,笔者要是跟该校保安表明身份,估计学校的大门都进不去,于是隐去了记者的身份,以找“亲戚”探望的身份得于顺利进入校园,使后面的采访顺利进行。而另一则是关于京溪小学怡新分校在教学楼顶建活动板房的报道,学校一边是代学生着想,可家长另一边却有不少的担忧。①笔者抵达时,校门紧闭,采访前考虑了下,直接向校门保安表明了身份。后来,在京溪街道办事处分管教育工作一个主任带领下“参观”了楼顶板房,采访任务顺利完全。
一个是笔者需要找的是个体,方便行事,隐去了身份更加便于后续采访;一个是相对于群体,隐去身份,则会带来诸多麻烦。所以,在隐性采访活动中,必要的时候记者必须隐瞒身份,才能更方便地获到有价值的新闻,使新闻事实更接近事实本身的真相。
2.有利于舆论监督
隐性采访敢于曝光丑恶现象,揭露违法犯罪者,发挥着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作用。《南方周末》记
试论隐性采访的利弊与合理利用
廖宇飞
(广东培正学院
党委宣传部,广东
广州
510830)
摘要:
至今,隐性采访常被记者采用,合理利用时发挥的优势是极其显著而有效的。但由于隐性采访有其特殊性,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分析其利弊,探讨记者隐性采访的保护措施,合理利用此方式,从而取得报道的正向效应,发挥新闻舆论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隐性采访;利弊分析;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1-0121-03
121--
者曾民采写的调查新闻《他把大公司送上审判席》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他通过隐性采访获得了大量的关于云南红豆衫被毁的真相。该文章让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自批示严查毁坏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衫的有关负责人。
再如,笔者在《广州日报》实习期间一篇关于改装电瓶车的报道,见报后便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引起连锁反应,致使广州多区强势打击常常出没城中村的改装电瓶车②。笔者在采访中,以一个乘客的身份跟电瓶车主“聊天”得到很多重要信息,比如:在这一行业中,有黑社会性质组织向他们收取保护费。可以说,这个采访是做得比较成功的,也是隐性采访方式的一种正面作用。
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新闻事实更加的周全、详细,是其它采访手段所难于获取的新闻事实,其对社会不良行为的抨击力度更强,进行舆论监督效果也更好。这已被无数的事实所反复证明。
曾经撼动美国政坛的“水门事件”、“克林顿绯闻案”等,都是记者通过隐性采访向公众披露的,这类新闻事件如果记者仍采取一般的“显性采访”的手段进行,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如此可见,隐性采访对舆论的监督作用可谓非同一般。
3.利于新闻竞争
由于媒体市场化,促使新闻工作者竞争压力增大。因此,如何采写出更多迎合受众,有轰动效应的新闻,独家新闻等便是新闻记者的一种追求,也是媒体赢得报道主动权的“杀手锏”。
隐性采访是新闻媒体用于取悦受众的绝妙手段,同时借以展示自己的新闻理念。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具有良好的公众缘和高收视率,这与他们关注新闻背后的新闻,奇特的内容有很大关联,从而取得受众,提高收视率,赢得经济效应,打响独具特色的品牌效应。
隐性采访由于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而频频被记者所青睐。在新闻“大战”的今天,如何利用某种手段(包括隐性采访),进入到别人进不去的新闻现场,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成功地把报道公诸于世,从而产生舆论效应,促进社会的进步,便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可见,这种采访方式运用得当,可以帮助记者采访到很多更具新闻价值的新闻,有利于提高新闻竞争力。
(二)隐性采访之弊
隐性采访尽管在理论界产生了颇大的争议,其在新闻实践中的广泛运用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种采访方式过度地使用,无论是对传媒自身还是社会、公众,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它在众多场合下发挥着很大作用的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弊端,从而产生各种问题。
1.误导公众
隐性采访的大量运用,给人们造成一个误区,即为了正义的题材、为了民众的利益就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使用这种采访方式,而淡化了它获取信息方式的欺骗性。新闻不应该从欺骗开始,诚信应是新闻的底线。
记者的职业,就是要在不欺骗和不违背其它道德行为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采访到新闻,记者的专业水平便集中体现在这一方面的能力上。偷拍偷录的方式是一种非职业化的操守,是对新闻监督职能的扭曲和背离。
记者在隐性暗访的时候主动“诱导”别人进行违法犯罪是对法律法规的破坏,也是触犯法律的。因此,记者隐性采访时应该避免踏入这个法律的禁区,遵守职业道德准则,赢得尊重。
2.降低媒体公信力
尽管隐性采访打着为公众利益服务的“旗号”在行业内招摇,但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却是不可低估的作用,甚至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致使媒体的公信力变得岌岌可危。
隐性采访降低了媒体的社会诚信与媒体公信力。隐性采访报道本身带有的“不坦诚”甚至“撒谎”和“欺骗”行为,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抵制。无论其理由如何的冠冕堂皇.光明磊落,也难免使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从而对媒体失去信任。
3.助长社会偷窥风气
隐性采访常常是在被采访者不知情时采用偷拍、偷录等手段进行的,本质上属于一种大众传媒的“窥视”现象,让人的私人空间遭受到不必要的“泄露”,有时候还给被采访者带来诸多麻烦。
如今,隐性采访频繁用于“对付”隐秘的角落,并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欢呼之声。它把社会的种种罪恶的“原生态”呈现在观众面前,恰恰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偷窥欲望,滋长了人们偷窥他人的心理欲望。它使得这种偷窥行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
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