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种植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蒜种植技术
大蒜是百合科葱属植物,产于中亚、古埃及、希腊等地,起初作为药用,后来逐渐被人们食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蒜发源中心,大蒜的药用价值很高,对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大蒜中含有蒜素等其他化合物;作用有杀菌、抗真菌、抗原虫、抑制致癌物质的形成
增强心虚管的收缩力、降低胆固醇、清除血管中的脂肪等作用。
在我国南北各地有一些蒜头出口基地,近几年又出现一批蒜薹出口基地,大蒜的食用方法很多:蒜头可以加工成蒜粉、蒜片、蒜油以及各种腌制品,其次青蒜苗、蒜薹、蒜黄。
我国大蒜资源非常丰富,按鳞茎的皮色分:有白皮蒜和紫皮蒜;按蒜瓣的大小分:有大瓣蒜和小瓣蒜。
大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表皮下23-27厘米的土层里;旋状根对肥水很敏感、根毛少喜湿,随着地上茎的不断生长产生不定根,采薹后不再发新根,根在生长中能分泌一种杀菌物质,所以大蒜是一种好茬口,很少有虫害,大蒜的茎在营养生长期它是扁圆形的短缩茎,又称茎盘,茎盘成熟后干缩又称茎踵。
大蒜的叶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叶片呈带状,叶面积小,表面有蜡质,紫皮蒜有7-9片叶白皮蒜有11-13片叶,叶鞘呈圆筒状,多层叶鞘包含成茎状称假茎,假茎是青蒜的主要食用部分。
栽蒜时蒜瓣的背腹连线与行向平行,长出的蒜叶正好与行向垂直(叶片生长的方向与蒜瓣背腹连线垂直)使蒜叶能接受更多的阳光而不遮阴,这种比随意摆放蒜种要增产10%-20%,大蒜生长到幼苗期结束,蒜头是由短缩茎上靠近蒜头叶,鳞茎发育肥大形成的,每一个蒜瓣就是一个鳞芽,鳞芽有休眠期,每一个鳞芽都是独立个体,能繁殖成新个体,大蒜的发育共分为六个时期:
1萌芽期:从栽种(捞10厘米的沟栽种两排)到芽鞘出土,长出出生叶,栽种时的蒜瓣已分化有五片幼叶,萌芽期根系纵向生长很快,春播蒜需要15-16天秋播蒜需要7-10天。
2幼苗期:从出生叶到花芽鳞芽分化,这时期主要是长叶片,根系横向发展快,春播蒜幼苗期有25天左右,秋播蒜幼苗期有5-6个月,跨秋冬两季,3花芽、鳞芽分化期:这是蒜薹的发育关键时期,地上部分已长出50%的叶面积,约7-8片叶,地下部分生长点形成花芽,叶叶形成鳞芽,这时会看到1-4片叶尖老黄,这不是病请,而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大蒜开始脱离种蒜瓣营养而独立生长时,将供给不平衡的一种反应,栽培种称为退母。
4蒜薹生长期:这个时期主要是蒜薹生长,地下鳞茎生长,这时期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和肥料供给,这个时期约一个月,当蒜薹头弯曲时开始采收。
5鳞茎膨大时期:这个时期叶片不再生长,前期叶片仍保持绿色,后期叶片叶鞘中的养分向鳞茎传送,地上部逐渐枯黄发软,重量减轻,采收蒜薹的20天左右可以收获蒜头。
6生理休眠期:收获后大蒜的鳞茎以休眠状态度过每年的高温期,休眠期约2-3个月,在休眠期贮藏是要保持干燥、通风。
秋播蒜有较长的营养生长期,全身发育期约240-260天,营养积累多、算头大、产量高,春播蒜全身育期为90-110天,蒜头小、产量低,秋播蒜一般亩产为4000-5000斤,高产田可产7000斤,春播蒜最高产量为3000斤,秋播蒜产量高的原因可从大蒜的生长对光照、温度的要求分析就能说明这一结果,种蒜发芽温度为15—20℃,幼苗生长适合温度为14—20℃,秋分播中就正适合大蒜的生长。
幼苗4-5片叶时最耐低温(-10℃),这时进入冬季,成功越过冬季,大蒜春化条件,温度:0-4℃,需要30-40天,早春低温阶段满足要求,花薹抽薹、鳞芽发育需大于13小时的光照,4-5月份可以满足,蒜头发育温度为15-18℃,5月正能满足,6月高温时正好收获大蒜,
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1、播种期:白露嫌早寒露嫌迟,秋分种蒜正当时,
2、整地与施肥:打算本身可以从茬,但忌与葱韭连作,以沙壤土种蒜为好,前茬与早熟菜、
豆、马铃薯、白菜为好,前茬收获后以亩施腐熟厩肥5000-7000kg耕翻,
3、选中:俗话说母大子肥,要高产就要选好种瓣,选中时注意事项1种蒜要完成生理休眠
期,白皮蒜休眠期为35-45天,紫皮蒜休眠期为65-75天,完成生理休眠的大蒜蒜瓣的幼根突起,幼芽萌发伸长,2选大瓣做种蒜,母瓣大贮藏养分多,出苗早、出苗齐、幼苗壮,蒜头和蒜薹产量高,单瓣蒜大于5g 的为大瓣蒜,3去皮、去茎踵,大蒜根系多,根系生长快,若不去处茎踵,大蒜发根后会蒜种将顶出地面,
4、播种方法:渠面宽70cm,每渠播5-6行,大瓣蒜种株距为5-10cm,中瓣蒜种株距为8-9cm,
小瓣瓣蒜种株距为7cm,蒜沟要深浅一致,将蒜瓣直立在沟内,蒜向背要与行向一致,拨作后每亩撒复合肥10-15kg做种肥,撒812颗粒剂防制地下害虫,再顶芽上覆土3.3cm 左右,播完后平整渠面,喷除草剂,覆盖薄膜(麦草,,,,安全越冬)
5、田间管理:播种后7-10天幼苗出土,小雪之前浇一次冻水,蒜苗返青开始生长浇返青水,
并撒尿素15-20斤,叶片进入生长旺盛期。
当日照大于13小时时地下鳞茎分化,生长点花芽分化,1-4片叶尖发黄,植株开始退母,应及时追肥,缩短黄叶时间,促进蒜薹伸长,这时期要用敌百虫灌根,防治地蛆,当蒜薹打弯时中午和下午开始采收,容易抽出蒜薹,提蒜薹时手指在下部掐一下,容易抽出,及时采蒜薹不仅品质优良而且有利益营养物质转向地下鳞茎膨大,鳞茎庞大时期土壤湿度要大,保持土壤始终处于湿润状态,采蒜薹后立即浇水,利于蒜头膨大,采薹20后蒜叶枯黄,营养转向鳞茎,这时可以采收蒜头了,采收前一周浇水,促进蒜头老熟,提高蒜的贮藏性,浇水也利于拔蒜,采收后注意晾晒,晒茎叶不晒蒜头。
大蒜
大蒜又称胡蒜独蒜,多年生宿根植物,鳞茎成扁圆形或球形,性味温馨,质地细嫩,营养丰富,近年来由于大蒜的药理作用,打算和大蒜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一、大蒜栽培技术(选地整地、精选良种、种瓣处理、适期播种、地膜覆盖)
选地整地:大蒜是喜好冷凉,喜光性强,喜湿怕干,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但以富含腐殖质、土壤肥沃、疏松透气、保水排水强的沙质壤土种植比较好。
蒜根系吸土吸肥能力弱,需要及早耕翻,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进蒜根系发展和鳞茎肥大,秋播蒜每亩施氮肥15-18kg,五氧化二磷10-12kg,氧化钾25-30kg,硫15-20kg,氧化镁10-15kg,锌1-2kg,土肥要均匀,提前施到土壤中,以免发生肥害,施好基肥后要翻耕整地,以疏松土壤,拌匀肥料。
蒜瓣越大植株长势越好,形成的鳞茎也越重,相应亩产就高,因此蒜种的选择在田间就要进行,
精选良种:选择单瓣重大于5g以上,蒜头外皮色泽一致,肥大圆整,蒜瓣大小一致的做种。
种瓣处理:栽种时带瓣去除种皮并消毒,在栽种时才剥蒜种,过早会使蒜种失水干燥,具体操作方法是:剥出蒜的茎盘,同时去掉蒜瓣外的隔制皮,促进蒜瓣吸水,生根出苗,同时将茎踵剥掉,利于生根出苗,去掉茎踵前一天将蒜瓣放入40℃温水中浸泡一昼夜,在此期间换水两到三次。
适期播种:播种早由于温度高发芽慢,出苗期长、出苗率低,幼苗在冬季前生长过旺抗旱能力下降,生长后下部叶片发黄,植株早衰,减少了光照时间,使鳞茎吸取营养和鳞茎膨大减弱;播种过晚越冬时幼苗过小,营养生长期短,积累的养分相对减少,经济效益不高,为保证越冬时能达到4-5片叶,播种期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期间,此时的气温为17℃左右,是播种的适宜温度。
二、田间管理(苗期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法防治、收获、收获后管理)
俗话说有受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
大蒜的田间管理关系着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
苗期管理:大蒜的发芽温度为12-20℃,幼苗生长适合温度12-16℃,秋播的蒜播后至冬前
的管理主要是促进发芽出土,力争苗全、齐,同时促进蒜苗健壮成长,越冬前达到安全越冬的壮苗标准。
肥水管理:蒜属于蔬菜作物耗水量大,生长中要保持足量水分,不同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播种到出苗期,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5%苗期到越冬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越冬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5%左右,返青期(气温回升)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抽薹期是需肥需水的临界期,此期间如果肥水不足,会影响蒜薹的质量提高和蒜头的膨大,抽薹膨大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必须浇好四次水:(1)地膜水,播种后及时浇水,浇好浇透,一株不漏,100m³/亩(2)返青水,蒜苗15cm时,气温15℃以上(3)催苔水,蒜薹刚出时,(4)膨大水,摘苔后,加入新硫酸,施肥管理分两次,第一次结合返青水追施一次速效肥,每亩地追施速效肥尿素10kg,磷酸二氢钾0.5kg,以促进蒜苗快速生长,第二次结合催苔水在追施一次有机肥,以促进蒜薹生长,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促进营养物质转化,促使蒜头膨大,提高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法防治:虽然大蒜以有机肥为主,抗病能力强,病虫害发生少,但是如果管理不当会发生病虫害,通常发生的病虫害是蒜蛆、叶枯病、菌核病、管理中我们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最初的算中选择、种瓣处理、播种等环节加强预防,如在苗期发现病虫害就要及时治疗,以保证正常生长,蒜蛆又称地蛆,打算最忌生地蛆,一旦发生不仅降低产量,减少经济收入,而且会极大影响大蒜的食用价值,特点:四月间幼虫潜伏在土壤中,蛀食蒜的鳞茎,严重时成片蒜株死亡,防治方法:在田垄上放糖醋缸,相隔4-米,使地蛆的成虫在缸里产卵,达到淹死产卵的目的,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还可以用50%辛硫磷100毫升,结合浇水稀释,灌入蒜根。
叶枯病开始于叶尖部位,初期花白色小圆点,扩大后成灰褐色病斑,严重时枯死,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合理的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以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结合水灌溉,菌核病,如果地膜下经常是高温,湿度大于80%菌核病就比较容易发生,一般在3月下旬发生,危害蒜基部,蒜叶萎缩,蒜根须、盘腐烂,防治方法:选用50%速克灵粉剂1300倍液,或50%多菌灵粉剂500倍液叶片雾喷防治,隔5-8天喷一次,工喷2-3次。
三、收获
蒜薹弯曲时可以开始采收,不能过早或过晚,早了产量低,晚了质量变劣,采蒜薹时不要伤及叶片,采后跟和叶可以维持15天,这时期要保护好跟和叶,尽量延长其功能期,同时促进蒜头的膨大,蒜薹收获15-20天就可以收获蒜头了,收获季节一般在5月中下旬,当蒜叶片发黄,蒜头突出时就可以收获,收获时不要伤破蒜头表皮。
四、收获后的管理
收获后要带干晾晒3天,在蒜头2 cm处削去蒜干,一定要削平、削尽,切不可损伤蒜体,然后放通风处晾晒,不能直接暴晒,晾晒后干燥的蒜头就可以筛选包装了,
大蒜能阻断致癌物质亚硝酸的形成,能杀灭细菌、真菌,,所以在生长中能抑制病害,一般不用喷洒农药,是一种无公害食品,最早的在清明前后就可以采收,一亩产蒜头300-400kg,收获选择晴天,便以去泥和晾晒,编成蒜辫子既容易贮藏有容易运输。
如果气温高要晚播种5-7天,要不就会分芽,土壤中缺乏硼抽薹难、缺乏硫会影响蒜薹和蒜头的品质,大蒜对肥料的需求与葱姜不一样,没出产1500kg 鲜蒜需要氮46%(21kg)磷11%(5kg)钾43%(19kg),氮磷钾占大蒜用肥的30%,(150公斤)/亩,大蒜的施肥与生姜相反,大蒜的栽培方式多以地膜覆盖为主,因此要重施基肥,可占到全生长期的2/3,来年立春时在追以氮钾肥为主的速效肥,基肥时要有足量的有机肥,每亩4000-7000kg,(腐熟、敲碎、过筛、撒均匀)同时撒一部分化肥并深耕,在耕翻面上在撒一部分化肥,耙地时混入耕作层中,施肥料费分布均匀,避免烧根,以发挥长效作用,每亩100kg 优质复混肥,大蒜在春季有两个重要的生长阶段,一是蒜苔伸长期,需肥量最大,其中钾肥最多,二是蒜头膨大期,其中氮肥的需求量最大,因此大蒜的春季追肥要有所侧重,以氮钾肥为主的追肥,开沟撒肥会烧坏返青的蒜,
应当改用随水冲施的方法,将化肥溶于水随浇返青水慢慢冲入,春季追肥只占施肥的1/3,每亩每次25kg,使用两次,蒜苔收获时要注意保护最后一片蒜叶以促进蒜头生长,蒜薹收获后要保护两片叶棵,让营养最大限度的流向蒜头,使大蒜在提高5%的产量.
大蒜又称胡蒜独蒜,多年生宿根植物,鳞茎成扁圆形或球形,性味温馨,质地细嫩,营养丰富,近年来由于大蒜的药理作用,打算和大蒜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