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围绕课程标准对课题内容的要求,将三 维目标分解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3、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课时的安排。
总而言之,教材分析主要解决“教什 么”、“重点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 等问题
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需要分析知识是什么类型,以及在教 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与前后知识之 间的联系、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生长点、对教 材的删减增补等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编排意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个三合一的标准。
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要理解“物质的量的单 位——摩尔”的意义,理解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 间的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换算。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体验“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概念的形成过程,学会运用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等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
5.采用强调方法突出重点
指出摩尔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摩 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另一方面是对 这个单位的大小加以规范,每摩尔物质都 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用幻灯片打 出强调的两点:一是摩尔这个单位适用于 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 微观粒子;二是使用摩尔时要指明微粒名 称。如1molH2就不能写作1mol氢。
2.呈现教学内容,组织活动教学
这时我设置这样一个活动:在1971年第14 次国际计量大会中,确定了七个基本物理 量,表中仅列出了6个,剩下的一个就是用 来衡量微粒的物理量。假设你是一名科学 家去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得到这个物理量 的命名权,要求你做下列事情: (1)给这个物理量起个名字 (2)给这个物理量定个单位 (3)给这个单位规定一个标准
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包括本节课的总目标与具体知识目标、 智能发展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这些目标要与教 材分析保持统一,要有切实可行的落实途径。 围绕学习内容,全面设计三维目标,使各项目标 与具体学习内容有机的地整合,这既是顺利开展 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课程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 重要保障。
目标分析,不只是宏观的分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还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就学习内容的教与学目标要求,从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 学习目标和体验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分层化解,目标越具 体,教学活动安排就越科学,操作性就越强。注意这里强 调具体化,绝对不是孤立地对待每一个教学目标,任何教 学活动中三维目标始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既相对独 立,又相互联系。
三、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自然引入新课
通过图片(如图1-3-1)创设问题情境,自 然引入新课。这幅图片上的问题自然引起 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起他们探索新知的 欲望。教师顺势指出微粒的数目是没有办 法数清楚的,很显然用“个”为单位来描 述原子或分子等微粒是十分不方便的。那 么我们就需要一个新的物理量,用它来衡 量分子、原子、电子等微粒的数目。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讲述科学家阿伏加德罗的贡 献,学习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应用范围是微观粒子,概念 抽象理论性强,而且又处于教材的起始章,对于高一学生 来讲,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摩尔又是本节教学的支 点,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以及 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化学计算,都围绕摩尔这个核心。 教师处理得好,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处 理不好,则不仅对本章的学习,甚至是整个高中的化学学 习都会形成障碍。所以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意义及 其基准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高中化学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教材应该指教学材料,包括 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质料等;从 狭义上讲,教材就是教科书。
教材分析:是备课和说课的起点,是教师 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质料的基 础上,系统的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本节内容是什么知识类型,在教学单元 乃至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 他单元或课题乃至其他学科的联系等;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不同的课堂教学取 得最佳教学效果所采用的共同方法。必须 突出重点内容,从而以简驭繁,促进知识 的迁移,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以便于学 生掌握;也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指出 难点、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材分析的具体实例
人教版新教材《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 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一课时内容, 属于基本概念的教学。教材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是为了突出实验主题,突 出概念的应用。摩尔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 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 地位。掌握好摩尔概念,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 也为以后深入学习其他化学知识和化学计算打下基础。
3.归纳讲解,揭示课题
在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并汇报后,在 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之时,我指出 国际计量委员会把这个新的国际基本 物理量称为——物质的量,符号为 “n”,单位为“摩尔”,简称“摩”, 符号为“mol”。此时揭示出本节的课 题可谓水到渠成。
4.采用类比方法突破难点
至此,学生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就是要将 教学引向深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利用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 位的表格,继续调动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
正是由于本课时教学的重要性及艰巨性使得教学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化学 课堂对概念教学往往采用“讲授法”。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 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我在选用教学方法时突破 了传统做法,采用“问题引导探究法”,通过设置一系列的具有驱动性的问题,调动 学生的兴奋点,把教师的讲授转变为启发诱导,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动口说、动脑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 程统一为一个整体。使之与教学重点、难点紧密结合,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课时的安排。
总而言之,教材分析主要解决“教什 么”、“重点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 等问题
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需要分析知识是什么类型,以及在教 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与前后知识之 间的联系、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生长点、对教 材的删减增补等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编排意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个三合一的标准。
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要理解“物质的量的单 位——摩尔”的意义,理解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 间的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换算。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体验“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概念的形成过程,学会运用类比推理、 归纳推理等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
5.采用强调方法突出重点
指出摩尔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摩 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另一方面是对 这个单位的大小加以规范,每摩尔物质都 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用幻灯片打 出强调的两点:一是摩尔这个单位适用于 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 微观粒子;二是使用摩尔时要指明微粒名 称。如1molH2就不能写作1mol氢。
2.呈现教学内容,组织活动教学
这时我设置这样一个活动:在1971年第14 次国际计量大会中,确定了七个基本物理 量,表中仅列出了6个,剩下的一个就是用 来衡量微粒的物理量。假设你是一名科学 家去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得到这个物理量 的命名权,要求你做下列事情: (1)给这个物理量起个名字 (2)给这个物理量定个单位 (3)给这个单位规定一个标准
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包括本节课的总目标与具体知识目标、 智能发展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这些目标要与教 材分析保持统一,要有切实可行的落实途径。 围绕学习内容,全面设计三维目标,使各项目标 与具体学习内容有机的地整合,这既是顺利开展 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课程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 重要保障。
目标分析,不只是宏观的分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还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就学习内容的教与学目标要求,从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 学习目标和体验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分层化解,目标越具 体,教学活动安排就越科学,操作性就越强。注意这里强 调具体化,绝对不是孤立地对待每一个教学目标,任何教 学活动中三维目标始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既相对独 立,又相互联系。
三、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自然引入新课
通过图片(如图1-3-1)创设问题情境,自 然引入新课。这幅图片上的问题自然引起 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起他们探索新知的 欲望。教师顺势指出微粒的数目是没有办 法数清楚的,很显然用“个”为单位来描 述原子或分子等微粒是十分不方便的。那 么我们就需要一个新的物理量,用它来衡 量分子、原子、电子等微粒的数目。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讲述科学家阿伏加德罗的贡 献,学习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应用范围是微观粒子,概念 抽象理论性强,而且又处于教材的起始章,对于高一学生 来讲,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摩尔又是本节教学的支 点,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以及 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化学计算,都围绕摩尔这个核心。 教师处理得好,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处 理不好,则不仅对本章的学习,甚至是整个高中的化学学 习都会形成障碍。所以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意义及 其基准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高中化学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教材应该指教学材料,包括 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质料等;从 狭义上讲,教材就是教科书。
教材分析:是备课和说课的起点,是教师 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质料的基 础上,系统的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本节内容是什么知识类型,在教学单元 乃至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 他单元或课题乃至其他学科的联系等;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不同的课堂教学取 得最佳教学效果所采用的共同方法。必须 突出重点内容,从而以简驭繁,促进知识 的迁移,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以便于学 生掌握;也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指出 难点、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材分析的具体实例
人教版新教材《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 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一课时内容, 属于基本概念的教学。教材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是为了突出实验主题,突 出概念的应用。摩尔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 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 地位。掌握好摩尔概念,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 也为以后深入学习其他化学知识和化学计算打下基础。
3.归纳讲解,揭示课题
在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并汇报后,在 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之时,我指出 国际计量委员会把这个新的国际基本 物理量称为——物质的量,符号为 “n”,单位为“摩尔”,简称“摩”, 符号为“mol”。此时揭示出本节的课 题可谓水到渠成。
4.采用类比方法突破难点
至此,学生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就是要将 教学引向深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利用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 位的表格,继续调动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
正是由于本课时教学的重要性及艰巨性使得教学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化学 课堂对概念教学往往采用“讲授法”。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 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我在选用教学方法时突破 了传统做法,采用“问题引导探究法”,通过设置一系列的具有驱动性的问题,调动 学生的兴奋点,把教师的讲授转变为启发诱导,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动口说、动脑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 程统一为一个整体。使之与教学重点、难点紧密结合,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