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发展趋势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发展趋势探析

【摘要】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极大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时,对新闻评论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主体、受众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参与方式、传播方式、更加复杂多样。新闻评论本身更加多元化、对新闻甚至社会发展本身也产生了更大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微博、新闻评论

【正文】新浪2012年四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注册数量超过5.03亿,同比增长73%。而这其中有75%来自手机用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新媒体的发展。如今,微博已经成为新闻评论的主阵地,无论是早期的“郭美美事件”,还是近来的“表哥”、“雅安地震”,微博都扮演了核心的舆论阵地角色。凭借广发网友的热情参与,微博几乎影响和左右了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广大意见领袖和身后的网友成为了推动这些新闻事件发展和发生的主体。正是因为对各种重大社会新闻的影响力,使得新媒体以其自身的自媒体的特点颠覆了传统的新闻评论环节。在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主体、受众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参与方式、传播方式、更加复杂多样。新闻评论本身更加多元化、对新闻甚至社会发展本身也产生了更大影响。

一、从微博参与新闻评论的方式来看:更加的碎片化、分众化、双向化、多重化。微博每条信息的字数在140 个字以内,网友通过微博浏览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简单的几句就可以第一时间发布自己的观点、这种评论可能是一句话或者几句话进行表述。观点亦呈现多元化,信息明显碎片化。传播及时迅速,评论形成之后其他人同时又可以进行二次评论。进行双向化、多重化评论。从参与方式来看,更加灵活多样、随时随地。不再受到传统媒体的局限。反观新闻网站的新闻一般篇幅比较长,信息量较大,网友阅读所耗费的时间较长,导致网友发表评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微博用户发布新闻评论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新闻评论真正实现了全天候、随时随地的参与!

二、从传播主体和受众来看:参与者和受众多元化、平民化、全民化、模糊化。传统的新闻评论主要由专业媒体从业人员完成。要求专业素质和专业背景。准入门槛较高,传播主体和受众身份特征明确,是典型的“你说我听”的形式。但是,进入微博时代以来,微博参与门槛较低,传播速度快,全民可以参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一段文字对发生了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再也没有专业背景的要求,也没有十分严格的把关体制就能随时随地的发表评

论,转发观点。这使得新闻评论进入了一个充分的自媒体传播时代,也让每一个都可以从那与进来,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身份限制、专业背景差异不存在,上至高级知识分子,下至普通人群都可以参与进来。微博时代的新闻评论、受众因此更加多元化、平民化、全民化。身份也更加模糊化。

微博时代的传播中大到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团队、圈子逐渐形成了相应的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的存在也导致了传播主题、受众的多元化。从传播主体本身来讲,尤其是一些微博大号培养和打造了自身的话语权。他们的话语权不仅扩大了传播范围,还是强主题参与和传播的重要方式。

三、从传播方式来看:出现双向传播、逆向传播、点对面传播、网状传播和病毒式传播等全新特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在微博的世界里,每一个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兴趣爱好等主观诉求的驱使下,具有相同志趣与观点的个体逐渐组合为一个边界模糊的共同体,个体因子在信息的互动中保持彼此联系,共同支撑着公共网络。传播学者盛振中认为,相邻共同体之间存在着强弱联结之分。弱联结是指单纯的信息与知识的交流,强联结是指经常发生的持久且充满感情的信息互动。二者并行不悖的串联着整个信息网络。

在微博平台则可以看一方面,就兴趣共同体(即微群等)与外部的信息互动而言,微博用户在与陌生博友的联系中,其通过筛选与评论对方发布的信息来寻求能与个人的喜好相投合的内容,也就是说,在弱联结的作用下,受众不断保持着对陌生信息的交流倾向,不断为自己所处的兴趣小组(即微群等)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就兴趣共同体内部的信息交流而言,微博用户在一定时长的使用中逐渐积累下频繁与其进行互动交流的铁杆粉丝,他们之间的交流逐渐深入,彼此的了解在互相评论与转发中逐渐加深,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可称之为强联结,通过彼此持久的交流,博友间更加易于形成群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群体成员拥有相近似的观点和看法,群体内同质的特征越显著,群体经过时间的累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点,群体间异质的特征越明显。这在客观上会割裂不同观点的直接碰撞博弈,一旦在微博中出现热点的网络事件,由于缺乏全面的信息获取。因此从新闻评论的角度来看,通过微博实现的新闻评论无论是评论者还是被评论者都能够实现传播。同时二者的强关联好友也能实现传播。所有的好友粉丝可以直接查看。非好友粉丝可以通过搜索查看。而一些好的观点可以通过多次转发实现反复传播。真正实现了点对面、病毒式、网状等多种传播模式。这一点极大打破了传播新闻评论传播方式。

而从内容传递本身来看,大量的话题转换形成了独特的传播方式。一方面大量转载加速了信息的网状传递。但也加剧了话题的衰变速度,对单个主题的讨论支离破碎,整合困难。

在同一话题的讨论中也会存在信息的大量涌入而造成主题的衰变破碎,同时由于信息大量被复制,造成信息传播的泛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微博正基于评论跟帖的传播逆势,而组构出缓解信息衰变的运作模式。

四、从内容来看:微博的内容特征决定了微博新闻评论的内容特征。微博新闻评论更加碎片化,内容也更加保罗万象。观点更加丰富多样。题材更广泛。传统的新闻评论是由新闻媒体对当前重大的新闻事件或重要的社会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明是非的一种议论文体,它是新闻媒体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的重要社会公器,一般来说,进行选题的作者通常都是能够代表新闻媒体的编辑和记者,因此,新闻也多是一些严肃的、重大的新闻事件。

从年龄构成来看,新浪微博的用户大部分是年轻群体,年轻群体思想开放、行为活跃,手机普及率高,能涉及到行业、不同阶层、不同角落的人所没有关注到的现象。从而赋予微博更大的舆论影响力。同时更户所讨论的话题主要集中在新闻、生活、娱乐、心情、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新浪微博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极致,除去占了五分之一以上的新闻事件之外,其他主要就是关于用户关心的鸡毛蒜皮的事,娱乐八卦、天气、节日等。

单从内容上看,大到世界新闻、小到圈子里的事件都可以成为评论对象。都可以全天候多渠道的进行评论。全方位、立体化的特征十分明显。

综上所述,微博等新媒体作为全新的网络传播平台,极大地改变了网络时代的新闻评论。微博参与新闻评论的渠道更加快捷、受众更加灵活多样、传播方式快捷网状传播、时效性强。内容无所不包。微博深刻的影响了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评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