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第四章-感知觉课件 PPT
幼儿的感知觉PPT课件
![幼儿的感知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2d5fa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b.png)
知识准备
(2)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对直接作用于脑的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又有区别:感觉是 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却是对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 形成的,各种感觉一经构成知觉,便有机地发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 乎是不存在的;另外,知觉还包含其他一些心理成分。 (3)感知觉与认识活动 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由感知觉开始的。感知 觉是低级的认识过程,却给高级认识过程提供了必需的材料。所以,感知觉是认识 客观现实的第一步。
知识准备
(2)言语听觉 幼儿辨别语音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3岁左右是儿童掌握最 基本的语音的阶段)幼儿到了幼儿中期,可以辨别语音的微小差别;到了幼儿晚期, 几乎可以毫无困难地辨明本族语言包含的各种语音。 要注意幼儿听觉方面的缺陷,尤其注意“重听”现象。“重听”是指有些幼儿 虽然对别人所说的话听得不清楚、不完全,但是,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 情、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正确地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重听”对幼儿 言语听觉、言语能力和智力的发展都带来危害,应引起重视。
知识准备
(2)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幼儿可以分清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远 近,对于比较广阔的空间距离,他们还不能正确认识。幼儿常常不懂得近物大、远 物小,近物清楚、远物模糊等感知距离的视觉信号。在图画活动中,不善于把现实 物体的距离、位置、大小等空间特性正确表现出来,不能正确判断图画中人物的远 近位置。 为促进幼儿距离知觉的发展,教师可引导幼儿在现实中分析、比较,或用实际 动作来配合。例如,用手比一比,走步量一量,结合动作练习目测等。
知识准备
(2)动觉 幼儿动觉的感知性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具体表现为幼儿初期对物体的大小、 轻重、形状等属性的感知错误率高,精确性差。所采用的方法往往是较低级的同时 性比较法。到幼儿末期,感知的错误明显减少,采用的方法也多为相继性比较法。 此外,反映唇、舌、声带等言语器官运动的言语运动觉,也在幼儿的活动中不断发 展。
中职《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课件-项目二任务1 感知觉概述——认识感知觉
![中职《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课件-项目二任务1 感知觉概述——认识感知觉](https://img.taocdn.com/s3/m/7582507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e.png)
联系→
2.产生的来源不同。感觉的产生主要 来源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刺激 的物理特性;而知觉是在基础上对客 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和解释的 心理活动过程。
←区别
1.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 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 可以说知觉是由一个个感觉组成的。没有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 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ຫໍສະໝຸດ Part 3 感知觉的种类
3.感知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1.肤觉
• 肤觉是一组复合的感觉,包括触觉、温觉、痛觉等。 • 嘴部的刺激成了新生儿和婴儿的快乐源泉,是他们
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 新生儿怕冷不怕热
3.感知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
2.视觉
①视敏度 • 是指从一定距离处感知两个临近点的能力。 • 成人可以看到60米远的物体,但新生儿只能看见6米远的物体。而他
是事物的空间特性在人 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 大小、方位、远近和立 体等知觉。
深度知觉: 指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 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 映。
3.感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
2.时间知觉
对幼儿来说,早晨和下午都不是指具体的时间段。 早晨——“来上幼儿园的时候” 下午——“离开幼儿园的时候”
对客观现象的 延续性和顺序 性的反映。
• 而新生儿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音调、响度、强度、持续时间 等,且对母亲的声音表现出偏好。
4.嗅觉、味觉
嗅觉和味觉都是人类古老的感觉,胎儿很早就能接受嗅觉和味觉的刺激;新生 儿能对强烈气味做出反应,对味觉更是十分敏感,尤其对甜味十分偏好。
3.感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视觉悬崖实验——深度知觉
2.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发展。一般来说 ,如果能对某个客观事物感觉到的个 别属性越丰富越完美,那么对该事物 的知觉就会越完整越准确。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感知觉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感知觉](https://img.taocdn.com/s3/m/ce14ff9983c4bb4cf6ecd161.png)
精品课件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相应 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事物的颜色作用于眼睛——视觉 事物的气味作用于鼻子——嗅觉……
精品课件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相应 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形状、颜色
眼
苹
大小、滋味
舌
果
气味、滋味
鼻
质量、温度
皮肤
人脑对苹果的知觉
精品课件
1、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 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 位置的知觉,如对上、下、左、 右、前、后的知觉 。
精品课件
(1)方位知觉的发生:
l出生后就有听觉定位能力 l空间定位主要依靠听觉和视觉 l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要依赖视觉定位
(2)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 l3岁 辨别上下 l4岁 辨别前后 l5岁 开始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
精品课件
“苹果”知 觉
❖感知觉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2、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
位。3~6岁的幼儿是借助于形状、颜色、 大小、声音等来感知觉认识世界的。 3、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不仅对整个认知活动有 重要作用,而且对控制自己的行动有一定 的意义。
精品课件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
精品课件
幼儿对空间的安排是根据画面的需要而不是 依照视觉的真实性。画的人和物在形体上是 分离的,分散的,通常不会有遮挡现象
精品课件
幼儿是在宽和窄的平面上来展现自 己的想法的,至于三度空间幼儿还 没有意识去学习了解的愿望。
精品课件
❖幼儿的空间知觉有明显发展,但不 精确。
❖教师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绘画、泥工、 拼版以及散步等活动提供认识空间特性 的机会促进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感知觉课件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感知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48c81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9.png)
(二) 听觉
1.听觉感受性
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 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 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则指分辨不同声音 的最小差别的能力。听觉感受
10
2.言语听觉
教师要注意幼儿听觉方面的缺陷 ,尤其注意“重听”现象。 “重 听”是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 的话听得不清楚,不完全,但是, 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 、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 正确地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
❖ 2.幼儿观察发展趋势表现在 ❖ (1)观察目的性增强 ❖ (2)观察持续性延长 ❖ (3)观察细致性增加 ❖ (4)观察概括性提高 ❖ (5)观察方法的形成
54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1)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 (1)捕捉孩子的观察兴趣 例如: 一次户外活动中,一名幼儿发现了一只蜗牛, 这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争着看,七嘴八 舌的议论,根据幼儿的这一兴趣点,我利用问题引 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认识蜗牛,从寻找五官到观察 爬行,再到蜗牛的食物等等,整个活动幼儿始终积 极主动兴趣浓厚。 55 (2)让幼儿体验观察成就感,引导幼儿乐于观察
36
对象各部分的组合
37
38
对象与背景的转换图
39
(二)知觉的整体性 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
用人的感官时, 人能够根据 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 体。
40
41
(三)知觉的理解性
人总是根据以往知识经验来理 解当前的知觉对象, 并用词把它 标志出来, 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
知觉的理解性是以知识经验为基 础的, 知识经验越丰富, 对知觉 对象理解越深刻、越全面。
11
(三)触觉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
幼儿的感知觉PPT精选文档
![幼儿的感知觉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87f0ee5af1ffc4ffe47acd0.png)
2020/5/10
1
2020/5/10
2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时,反映 事物的整体。
2020/5/10
3
感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却是 对事物的整体反映。
3~6岁的幼儿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大小、声 音等来认识世界的。幼儿的思维紧紧依靠感知 的形象 。
2020/5/10
6
幼儿的记忆直接依赖于感知的具体材 料
对直接感知过的形象的记忆,比对语 词记忆的效果好。
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受直接 感知的影响而变化。
2020/5/10
7
二、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2020/5/10
11
3、触觉的发展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 界的重要手段。 视触觉的协调 主要表现为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眼手协调 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眼手协调动作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抓到 东西。
动觉 幼儿动觉的感觉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2020/5/10
12
4、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包括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和形状知 觉。是用多种感官进行的复合知觉。
2020/5/10
14
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 知觉。 幼儿常常不懂得近物大,远 物小,近物清楚,远物模糊 等感知距离的视觉信号。(主 要表现在绘画中)
2020/5/10
15
2020/5/10
16
形状知觉
幼儿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幼儿心理学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139fc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0.png)
02
幼儿认知发展
感知觉的发展
感知觉概述
感知觉是幼儿认识世界 的主要途径,包括视觉、 听觉、触觉、味觉和嗅
觉等。
视觉发展
幼儿视觉发展经历从模 糊到清晰的过程,逐渐 能够分辨颜色、形状和
大小等。
听觉发展
幼儿听觉发展逐渐从对 声音的感知到对语言的 理解,开始掌握语音、
语调等。
触觉发展
幼儿通过触觉探索周围 环境,逐渐能够分辨物 体的质地、温度等属性。
3
幼儿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关注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评估和干预策略。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01
02
03
观察法
通过自然观察或实验室观 察,记录幼儿行为表现, 分析心理特征。
调查法
运用问卷、访谈等手段收 集资料,对幼儿心理现象 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法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探究 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 系,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
持续评估与调整
定期对幼儿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根 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干预计划和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幼儿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 绪论 • 幼儿认知发展 • 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 幼儿语言与沟通发展 • 幼儿个性、道德与性别角色发展 • 幼儿心理评估与干预
01
绪论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2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研究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心理过程的发展 变化。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
探讨如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以及心理教育 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思维的发展
思维概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 概括的反映,是幼儿认知发展的
高级阶段。
动作思维
幼儿初期以动作思维为主,通过 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幼儿心理学课件:幼儿的感知觉和觉察力(一)
![幼儿心理学课件:幼儿的感知觉和觉察力(一)](https://img.taocdn.com/s3/m/06e0d2c81ed9ad51f11df280.png)
第一章
幼儿的感知觉和觉察力 发展幼儿智力要从培养感知能力开始
因此,要发展幼儿的记忆、想象和思维, 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首先要发展他 们的
感知能力,从发展感知入手促进幼儿整个智 力水平的发 展。
第二章
幼儿的感知觉和觉察力
幼儿观察的特点
三岁以前儿童的知觉主要是无意的,没 有目的,因此谈不上什么观察。进入幼儿期 后,孩子的观察力开始发展,在正确的教育 下,逐渐由缺乏目的性转变为相对独立的、 有目的、有组织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有目的、 有方向、自觉的观察能力。
第二章
幼儿的感知觉和觉察力
幼儿观察的特点
比如,有这样一张图片,画面上有 几个小朋友在玩,其中一 个小朋友的衣服 扣扣错了,鞋也掉了一只。请幼儿从画上把 这个小朋友找出来。小班幼儿常常不能完成 任务,他们会被 画上那些好玩的玩具所吸 引,而完全忘记观察的目的。中、大班,幼 儿的观察目的性有较大提高,在我们的观察 实验中,有78%的中班孩子和93%的大班孩子 可以完成观察任务。
幼儿的感知觉和觉察力
第二章
幼儿观察的特点
(二)观察的精确性。学前初期儿童的 观察也往往不够 仔细、认真,常常是粗枝 大叶、笼统、片面。他们能看见颜 色鲜艳、 位置突出、新鲜、有变化的物体,看不见虽 然能代 表事物实质但却不显眼、不突出、 比较细致的部分,有时甚 至发生错误。如 小班幼儿把柿子当成西红柿,分不清蜜蜂和 苍蝇、绵羊和山羊的事常有发生。通过教育, 中班孩子能逐 渐比较精确地观察事物,能 发现众多小朋友中哪个唱错歌了; 动物园 里一共有几只猴子,几只熊猫,几只松鼠, 就是躲在 树上、藏在山后的小动物,也能 找出来。
第二章
幼儿的感知觉和觉察力
幼儿观察的特点
但就整个发展来说,幼儿观察力的发展面, 具体谈谈幼儿观察的特点:
4心理学 第四章 感知觉
![4心理学 第四章 感知觉](https://img.taocdn.com/s3/m/3052d75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a.png)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感知觉一、感知觉概述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1)感觉: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
(2)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应。
他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
他反映刺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3)观察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观察力是指人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品质和能力。
2、感知觉的种类(1)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2)知觉:空间知觉【方位知觉,深度(距离)知觉】,物体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时间知觉,观察力。
3、感知觉在心理发展中的意义(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认识过程的基础(2)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3)感知觉在儿童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听觉、触觉、痛觉1、视觉的发展(1)视敏度①视力发展的一般情况a.出生1天的新生儿,其视力仅相当于成人的20/150。
b.半岁至1岁期间,儿童的视力已可达到成人的正常水平。
c.对3岁以下的儿童很难用E字表来测查视力,因为儿童的方位知觉,尤其是左右方位的知觉水平不高,常常分不清楚。
d.3岁以上的儿童在测查前要经过训练,让儿童明白测查要求,但仍旧难免有错误。
e.3~6岁儿童的视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②视力发展的特殊情况:远视、近视、弱视。
(2)颜色视觉(辨色力)①儿童出生不久就具备了辨别彩色和非彩色的能力,而且表现出对彩色的“视觉偏好”。
②即使同为彩色,婴儿也能区别它们并表现出对它们的不同“态度”。
(了解儿童颜色识别能力的方法:a.配对法。
b.指认法。
c.命名法。
)2.听觉的发展(1)婴儿的听觉偏爱①1~2个月的婴儿偏爱乐音而不喜欢噪音;喜欢听人说话的声音,尤其是母亲的声音;②2个月以上的婴儿似乎更喜欢优美舒缓的音乐;③7~8个月的儿童已乐于合着音乐的节拍而舞动双臂和身躯;对成人安详、愉快、柔和的语调报以欢愉的表情,而对生硬、呆板、严厉的声音表示烦躁、不安、甚至大哭。
学前心理学幼儿的感知觉PPT课件
![学前心理学幼儿的感知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151ce6c8d376eeaeaa3139.png)
第一节 幼儿感知觉概述
三、幼儿感知觉发展的趋势
(一)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外部刺激-自主选择 (二)从冲动性向思考性发展 图形配对测验 (三)从笼统的未分化的向精细的方向发展 (四)从整体与部分的分离向两者统一的方向发展
15
第二节 幼儿感觉的发展
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发 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在婴儿认知 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感知觉属于心理活动中较低级的形式, 它出现早,发展快。许多感知觉在婴幼儿期 已达到成人水平。
43
四、味觉的发生发展 味觉感受器在胚胎 3个月时开始发育,从4 个月开始已能受到足够的味觉刺激,出生 时味觉已发育的相当完好了,并在其防御 机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44
正常
甜味
酸味
苦味
45
五、嗅觉的发展
新生儿已能区分好几种气味。 新生儿对气味的空间定位也相当敏感,他们回避令
人不愉快的气味的次数要多于朝向这种气味的次数。
37
第二节 幼儿感觉的发展——听觉
保护婴幼儿的听力是很重要的。学前教育机 构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减少噪声,保护儿童的健康。 (2)及时发现孩子听力方面问题。
38
第二节 幼儿感觉的发展——皮肤觉
三、皮肤觉的发展
皮肤觉包括触觉、温度觉和痛觉,对于维持儿 童的生命具有直接的生物学意义。 (一)儿童触觉的发展 儿童从出生时就有触觉反应,许多种天生的无条件 反射,也都有触觉参加,如吸吮反射等;
16
第二节:幼儿视觉的发展
17
眼睛的游戏
18
第二节 幼儿感觉的发展——视觉
一、视觉的发生与发展
(一)视觉的发生 1、胎儿中晚期,4、5个月已有视觉反应能力; 2、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能用眼 睛追视刺激,具备原始的颜色视觉。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感知外部世界课件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感知外部世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78b5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4.png)
THANKS
感谢观看
能够分辨不同的颜色和色调。
04
感知外部世界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语言环境
幼儿通过感知外部世界中的语言环境,逐渐学会发音、词汇和语法 结构,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模仿能力
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通过模仿成人的语言和口音,逐渐习得 正确的发音和表达方式。
社交互动
幼儿在与其他人的社交互动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使用恰当的语 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
阅读绘本和故事书
与幼儿交流时使用清晰、简单的语言,并 鼓励他们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和故事书,培养他们 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创设互动的语言环境
鼓励创造性和想象力
与幼儿进行对话和交流,让他们在互动中 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鼓励幼儿进行想象和创造性的表达,培养 他们的语言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能够逐渐感知到时间的周期性,如日夜、季节等,并能够根据 这些周期性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活动。
运动知觉
1 2 3
主动运动知觉
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自己的动作和运动,逐渐建 立起对自己动作和运动的感知,能够感知到自己 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
被动运动知觉
幼儿能够感知到自己被动的运动状态,如被抱起、 被推拉等,并能够根据这种被动运动来调整自己 的姿势和动作。
不同味道。
鼓励探索和发现
提供安全的环境
确保幼儿在探索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让他 们自由地探索和发现。
鼓励尝试和实验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材料,让他们通 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提供多样化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深度知觉与距离知觉
❖是指一个人判定物体与物体之间以及 物体与人之间距离的一种能力。它有 助于婴幼儿防止撞到家具上或者跌下 楼梯。
❖儿童能分辨熟悉的物体和场所的远近 ,但对广阔的空间距离,不能正确认 识。不懂透视的原理,在绘画时,不 能把实物的距离、位置、大小正确表 现出来。
C三角形-半圆形-正方形-圆形 D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四、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一)感觉适应
感受性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 提高,这种现象叫做适应现象。
❖ 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 ❖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 听觉适应: ❖ 味觉适应:厨师烧菜 ❖ 肤觉适应:冬季游泳
幼儿是在宽和窄的平面上来展现自 己的想法的,至于三度空间幼儿还 没有意识去学习了解的愿望。
(四)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 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特点
❖幼儿前期: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 映时间。幼儿期逐步以外界事物作为时间的 标尺
❖幼儿初期: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 往和他们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
❖(2)形状知觉 就是对物体的几何形状的知觉。儿童由
易到难掌握的几何图形依次是:
幼儿初期
幼儿中 晚期 幼儿晚期
•幼儿对于比较广阔的空间距离,他们 还不能正确认识物体或场所的远近。
幼儿对空间的安排是根据画面的需要而不是 依照视觉的真实性。画的人和物在形体上是 分离的,分散的,通常不会有遮挡现象
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2、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
地位。3~6岁的幼儿是借助于形状、颜色、 大小、声音等来感知觉认识世界的。 3、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不仅对整个认知活动 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控制自己的行动有一 定的意义。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
感觉教育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 触觉训练在于帮助幼儿辨别物体是光滑还是粗糙,辨别温度 的冷热,轻重和大小、厚薄、长短以及形体。她认为,由于 幼儿总是通过触觉来认识周围事物,所以,在各种感觉训练 中,触觉练习是其主要方面。 视觉训练则在于帮助幼儿提高视知觉、鉴别形状、颜色、大 小、高低、长短及不同的几何形体; 听觉训练主要使幼儿习惯于辨别和比较声音的差别,使他们 在听声训练过程中,培养起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嗅觉和味觉训练注重提高幼儿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
包括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和形状知 觉、是用多种感官进行的复合知 觉。
1、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 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 位置的知觉,如对上、下、左、 右、前、后的知觉 。
(1)方位知觉的发生:
出生后就有听觉定位能力
空间定位主要依靠听觉和视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要依赖视觉定位
(2)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
(一)视觉 眼睛是人最重要的感觉通道,80%左右 的信息通过眼睛这个视觉感受器输入大脑。 1、 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人分辨 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 即通常所称的视力。
2、颜色视觉(俗称辨色力)
定义:即区分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 幼儿初期(3~4岁) 幼儿能辨认红、黄、蓝等基本颜 色,但辨认近视色较困难,也难以说出颜色的正确名 称。 ●幼儿中期(4~5岁) 大多数能认识基本色、近视色, 并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 幼儿晚期(5~6岁)不仅能认识颜色,而且在画图时, 能运用各种颜色调出需要用的颜色,并能正确地说出 黑、白、红、蓝、绿、黄、棕、灰、粉红、紫等颜色 的名称。
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人的 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 知觉为一个整体。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 变了的时候,被知觉的对象仍 然保持相对不变。
常见的知觉恒常性有:
❖ 形状恒常性; ❖ 亮度恒常性; ❖ 方向恒常性等。
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错觉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 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现象。
❖错觉的种类:大小错觉、形状错觉、 方向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
小错觉
形状错觉
运动错觉
异次元庭院
(五)幼儿 观察力的发 展与培养
观察:是一种有 目的、有计划、 比较持久的知觉 过程,是知觉的 高级形态。
1、幼儿观察的特点
(1)观察目的性不强;
幼儿初期还不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地观察,观察常受无关事 物或细节的吸引或干扰。到了幼儿园中班、大班,幼儿开始能 按教师的要求进行较系统的观察。 如原本想让孩子观察一只兔 子的形象,孩子却一下子就被兔子吃草的动作所吸引,再也顾 不上注意观察兔子的短尾巴,长耳朵等.
(4)观察的概括性很差。
幼儿园小班儿童观察事物只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有趣的 部分,到了中班、大班,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注意事物比较 隐蔽的、细微的特征。如他看到大人给花浇水,看到花—天天 长大,于是他也天天给花浇水,盼望花儿一天天长大。但是, 由于浇水过多,花被淹死了。这就可以看出,幼儿只观察到大 人浇水,花儿长大这些孤立的现象,观察过于肤浅。
(3)启发幼儿用多种感官方式参与观察 我们在日常活动中要引导用多种感官参与
活动。如观察兔子,不但用视、听感官,还 要用手触摸,学兔子怎么跳。日常生活中为 幼儿随时提供观察的机会: (1)观察生活中的物品 (2)在观察中进行对比
(4)教给幼儿正确的观 察方法
1、顺序法:即从一定的顺 序来进行观察,从远到 近,从整体到局部,从 上到下等.
教师在组织幼儿教育活动时,要有效地利用感觉的 适应现象
同时对比:月明星稀等。
继时对比:吃完糖之后吃苹果感觉 苹果发酸。
(三)感觉的代行现象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丧失一种感觉能力 的人,其他感觉能力会由于代偿得到 特殊发展。
❖如:聋哑人的视觉特别敏锐,盲人的 听觉和触觉特别发达。
(四)实际锻炼可以促进感知觉的 提高
3岁 4岁 5岁
辨别上下 辨别前后 开始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
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
上下(3岁) 前后(4岁)
左右(5岁)
都能辨别, 但左右相对性困难
(6岁)
以他人为中心的 左右辨别(7岁)
2、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 幼儿可以分清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 所的远近,对于比较广阔的空间距离 ,他们还不能正确认识。
2、幼儿观察发展趋势表现在
(1)观察目的性增强 (2)观察持续性延长 (3)观察细致性增加 (4)观察概括性提高 (5)观察方法的形成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1)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
(1)捕捉孩子的观察兴趣
例如:一次户外活动中,一名幼儿发现了一只蜗牛,这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 兴趣,争着看,七嘴八舌的议论,根据幼儿的这一兴趣点,我利用问题引导幼儿 有目的的观察认识蜗牛,从寻找五官到观察爬行,再到蜗牛的食物等等,整个活 动幼儿始终积极主动兴趣浓厚。
(2)观察持续时间不长;
研究表明,3—4岁幼儿坚持观察图片,一次的持续时间乎均只 有6分8秒,5岁增加到7分6秒,6岁可达12分3秒。总的来说, 幼儿持续的观察时间都比较短。
(3)观察的细致性不够;
幼儿观察事物,往往有两种偏向:注意轮廓,忽视细节;或者 注意某些细节,而忽视整个轮廓。如幼儿画人像,往往画了一 个大体上完整的人,却忽视了画人的脖子把头和躯干直接连在 一起。这是因为脖子夹在头和躯干之间,是个不大为孩子注意 的细节。
❖人的感受性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 训练得到提高。
❖如:钢琴的调音师,品酒师等。
知觉特性与幼儿活动
(一)知觉的选择性
在丛多事物中,人总是有选择地 以个别或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它 们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对它们知觉得格 外清晰。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对象各部分的组合
对象与背景的转换图
(二)知觉的整体性
2、比较法:比较两个事物 或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
结束
第4讲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相应感 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事物的颜色作用于眼睛——视觉 事物的气味作用于鼻子——嗅觉……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相应感 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形状、颜色
眼
苹
大小、滋味
舌
果
气味、滋味
鼻
质量、温度
皮肤
人脑对苹果的知觉
“苹果”知觉
❖感知觉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视崖实验:
吉布森(Gibson)和沃克(Walk,1960 ,1961)“视崖”试验。有助于防止 跌倒。
3、形状知觉
是对物体形状的知觉。
(1)幼儿的形状知觉 发展得很快。通常3岁 的幼儿能区别一些几何 图形。 (2)4岁至4岁半是辨 圆形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认几何图形正确率增长 最快的时期.(敏感期)
(三)触觉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 世界的重要手段。 1、视触觉的协调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眼手探索活动的协 调。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 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 眼手协调动作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抓到 东西。 2、动觉
(三)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指物体的形状、大小、 近远、方位等在人脑中的反映。
❖ 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 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 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 性则指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 能力。听觉感受性随年龄增长而不 断完善。
2、言语听觉
❖ 教师要注意幼儿听觉方面的缺陷 ,尤其注意“重听”现象。 “重 听”是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 的话听得不清楚,不完全,但是, 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 、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 正确地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
(2)让幼儿体验观察成就感,引导幼儿乐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