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选择
如何正确选用电抗器

如何正确选用电抗器在高压补偿装置中一般都装设有串联电抗器,它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限制合闸涌流,使其不超过额定电流的20倍;二是抑制供电系统的高次谐波,用来保护电容器。
因此电抗器在补偿装置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只有科学、合理的选用电抗器才能确保补偿装置的安全运行。
对于电抗器的选用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电抗器的电抗率K值的选取和电抗器结构(空芯、铁芯)以及电抗器的安装位置(电源侧、中性点侧)。
一、电抗器的电抗率K值的确定:1、如在系统中谐波含量很少而仅考虑限制合闸涌流时,则选K=(0.5~1)%即可满足标准要求。
但这种电抗器对5次谐波电流放大严重,对3次谐波放大轻微。
2、如在系统中存在的谐波不可忽视时,应查明供电系统的背景谐波含量,然后再合理确定K值。
为了达到抑制谐波的目的,电抗率的配置应使用电容器接入处综合谐波阻抗呈感性。
当系统中电网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这时应配置电抗率为(4.5~6)%。
电网的一般情况是:5次谐波最大,7次次之,3次较小。
因此在工程中,选用K=4.5%~6%的电抗器较多,国际上也通常采用。
配置6%的电抗器抑制5次谐波效果好,但有明显的放大3次谐波作用。
它的谐振点(204HZ)远离5次谐波的频率(250HZ),裕量较大。
配置4.5%的电抗器对3次谐波放大轻微,因此在抑制5次及以上谐波,同时又要兼顾减小对3次谐波的放大,在这种情况下是适宜的。
但它的谐振点(235HZ)与5次谐波的频率间距较小。
当系统中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应配置电抗率为12%的电抗器。
由于近年来不3次谐波源的电气设备不断增多,使系统中的3次谐波不断的增大,尤其是冶金行业这个现象不能忽视。
总之配置电抗器的原则是:一定要根据系统背景谐波含量来综合考虑而确定。
二、电抗器的结构选择:电抗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空芯和铁芯两种结构。
铁芯结构的电抗器主要优点是:损耗小,电磁兼容性叫好,体积小。
缺点是:有噪音并在事故电流较大时铁芯饱和失去了限流能力。
低压系统中并联电容器造成的谐波放大及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选择问题

将 在 较 大的 高 次谐 波 电流 下过 早 地损 坏 串联 合 适 的 电 抗 器 , 不仅 可 以 阻止谐 波放 大 的危 险 , 且 具 有 一 定滤 波 效 果 。 它 而
[ 关键词 ] 谐波 电容 器 电抗器 电抗率
1引 言 .
流人供 电系统的谐 波电流 I : 为
这就是并联 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所给 出的校验避开并联谐振的电 容器组容量 , 设计 在确定电容器组分组容量 时 , 应根据系统背景谐波 , 对分组电容器按各种容量组合运行时 , 尽量避开谐振容量进行校验 , 不 得 发 生谐 波 的严 重 放 大 和 谐振 。 由串联 电抗器和并联电容器组构成的 串联回路对于 n次谐波发生 串联谐振 的条件是 :x_ x n 这时串联电抗器和并联电抗器组构成的 -
P ln Q/d > /2 c S (- ) 3 6
(— ) 3 5
 ̄ x
x
- = 1
从式 2 12 2可以看出 , - ,- 进入电容器回路的谐 波电流 I 和流人 系 统 的谐 波 电流 I 大 于 谐 波 中 流 I 就 是 电容 器 对 谐 波 的放 大 现 象 。 均 这 较大的 I 使用电容器过负荷。最 为严重 的情 况是 :X= x 时 , n 系统 等值阻抗 n x 和电容 器组 回路容抗 n x x 构成谐振 条件电路 即发
∑ = I IVI L +
其电容器过负荷倍数为 :
(-) 29
( - o 2 l)
3串联 电抗 器 电抗 率 分 析 .
31电抗器 电抗率选择 . 南等值阻抗 图及推理可得出 , 发生并联谐振的条件是 : f简单系统图 a )
n sn l 【 X + X『X/ _ n (— ) 3 1
串联电抗器抑制谐波作用与电抗率的选择

串联电抗器抑制谐波作用与电抗率的选择串联电抗器是一种电力电子器件,用于抑制电力系统中的谐波。
谐波产生主要是由于非线性负载引起的,而非线性负载会将电流波形扭曲成富含谐波成分的波形。
为了减小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必须对谐波进行补偿。
而串联电抗器是一种用来抑制谐波的装置。
电抗器是一种具有大量电感的元件,它对电流波形中的高频分量具有阻抗,抑制了谐波的传播。
串联电抗器是按照一定的电压等级和容量安装在配电系统的干线上,起到串联谐波电流和阻抗的作用,从而抑制谐波的产生和传递。
电抗器的容量选择与抑制谐波的效果直接相关。
根据电力系统的需求和实际运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抗率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容量选择应考虑谐波源的类型和强度。
谐波源可以分为非线性负载、电力电子器件和谐波产生负载等。
通过分析谐波源的类型和产生的谐波谐波电流,可以确定需要抑制的谐波类型和强度。
不同类型的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电抗器容量可以有针对性地抑制特定的谐波。
其次,容量选择还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谐波特性和功率因数。
在选取电抗率时,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谐波频率分布和谐波电流谱。
合适的电抗器容量可以保证在特定的谐波频率范围内,电抗器和负载的综合阻抗较低,从而达到较低的谐波电流。
此外,容量选择还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因为串联电抗器会增加系统的无功功率,所以在容量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功率因数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容量选择时需要保持较高的功率因数,以避免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容量选择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和实用性。
选取合适的电抗器容量不仅需要能够实现对谐波的有效抑制,还需要考虑电抗器的成本和运维成本。
在容量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工况、负荷变化和未来的发展需求,以确保经济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串联电抗器的抑制谐波作用与电抗率的选择密切相关。
在选择电抗器容量时,需要考虑谐波源的类型和强度、电力系统的谐波特性和功率因数,以及经济性和实用性等因素。
串联电抗器及其电抗率的选取

串联电抗器的作用及电抗率的选择1 前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供电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负载,如低压小容量家用电器和高压大容量的工业用交、直流变换装置,特别是静止变流器的采用,由于它是以开关方式工作的,会引起电网电流、电压波形发生畸变,从而引起电网的谐波“污染”。
产生电网谐波“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网接有冲击性、波动性负荷,如电弧炉、大型轧钢机、电力机车等,它们在运行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高次谐波,而且会使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日趋严重。
这不仅会导致供用电设备本身的安全性降低,而且会严重削弱和干扰电网的经济运行,形成了对电网的“公害”。
电能质量的综合治理应遵循谁污染谁治理,多层治理、分级协调的原则。
在地区的配电和变电系统中,选择主要电能质量污染源和对电能质量敏感的负荷中心设立电能质量控制枢纽点,在这些点进行在线电能质量监测、采取相应的电能质量改善措施显得格外重要。
在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母线处的谐波“污染”暂未得到根本整治之前,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将会产生一定的谐波放大。
在并联电容器的回路中串联电抗器是非常有效和可行的方法。
串联电抗器的主要作用是抑制高次谐波和限制合闸涌流[1],防止谐波对电容器造成危害,避免电容器装置的接入对电网谐波的过度放大和谐振发生。
但是串联电抗器绝不能与电容器组任意组合,更不能不考虑电容器组接入母线处的谐波背景。
文章着重就串联电抗器抑制谐波的作用展开分析,并提出电抗率的选择方法。
2 电抗器选择不当的后果2.1 基本情况介绍某110kV 变电所新装两组容量2400kvar 的电容器组,由生产厂家提供成套无功补偿装置,其中配置了电抗率为6%的串联电抗器,容量为144kvar。
电容器组投入运行之后,经过实测发现,该110kV 变电所的10kV 母线的电压总畸变率达到4.33%,超过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4%的限值[2],其中 3 次谐波的畸变率达到 3.77%,超过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3.2%的限值[2]。
电容器组的电抗器电抗率

电容器组的电抗器电抗率在电力系统(包括配电),这种连接的电抗器根据电抗率(%)的大小,一般起两种作用:(1)滤波用,电容器与电抗器组成串联谐振支路,滤除某特定频率的谐波;例如12%的电抗器主要用于滤除3次谐波,4%~6%的电抗器主要用于滤除5、7次谐波。
(2)限流用,保护电容免受投、切是的涌流。
一般电抗率为1%。
单独一组电容器在第一次合闸投运的瞬间,即未被充电状态,流入电容器组的电流,只受其回路阻抗的限制。
由于回路阻抗很小,与短路状态相似,将产生很大的冲击合闸电流,流人电容器组。
涌流的最大值Im发生在电容器组合闸瞬间,刚好系统电压处于最大值Um 时。
实测经验证明:单独一组电容器的合闸涌流约为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5~15倍,持续时间很短,在几ms内,就可降到无害程度。
其振荡频率约为250Hz--4000Hz。
电容器组合闸产生的过电压约为相电压的3倍。
电容器组切除运行后,如果未经放电,在再次合闸前的瞬间仍处于带电状态。
如果这时把电容器组合闸投运,又处于系统电压与充电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则合闸产生的涌流为未充电状态合闸涌流的2倍。
为避免带电荷合闸,电容器组每次断开后,必须充分放电,才能再重新合闸运行。
已经有一组或多组电容器运行时,再投入一电容器的合闸瞬间,将产生追加合闸涌流。
追加电容器组与运行电容器组之间的距离很近,它们之间的电感很小,几乎等于零。
追加的电容器组与短路状态相似,所以运行的电容器组将向它大量充电,全部冲击合闸涌流,都将流人追加电容器组,这时的合闸涌流将达到很危险的程度。
特别是在系统电压处于最大值的瞬间合闸时,追加且为最末一组电容器投入时,已经投入的各组电容器都向它放电;追加涌流将达到最大值。
实测经验证明:电容器多组并联运行中追加合闸涌流可达到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20—250倍,其振荡频率可达到1500Hz。
追加合闸产生的过电压较单组合闸时低,约为相电压,假如几组并联运行电容器的容量相同时。
高压电抗器选择

无功补偿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选用在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中,一般都装有串联电抗器,它的作用主要有两点:1)限制合闸涌流,使其不超过20倍;2)抑制供电系统的高次谐波,用来保护电容器。
因此,电抗器在无功补偿装置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然而,串抗与电容器不能随意组合,若不考虑电容装置接入处电网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刀切”的配置方式(如电容器一律配用电抗率为5%~6%的串抗),往往适得其反,招致某次谐波的严重放大甚至发生谐振,危及装置与系统的安全。
由于电力谐波存在的普遍性,复杂性和随机性,以及电容装置所在电网结构与特性的差异,使得电容装置的谐波响应及其串抗电抗率的选择成为疑难的问题,也是人们着力研究的课题。
电容器组投入串抗后改变了电路的特性,串抗既有其抑制涌流和谐波的优点,又有其额外增加的电能损耗和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的缺点。
所以对于新扩建的电容装置,或者已经投运的电容装置中的串抗选用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现有的成果尚不足为电容装置工程设计中串抗的选用作出量化的规定,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实际运行经验的积累,业已提出许多为人共识的见解,或行之有效的措施,或可供借鉴的教训。
下面总结电容器串联电抗器时,电抗率选择的一般规律。
1. 电网谐波中以3次为主根据《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当电网谐波以3次及以上为主时,一般为12%;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4.5%~6%与12%两种电抗器:(1)3次谐波含量较小,可选择0.5%~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量是否超过或接近限值,并有一定裕度。
(2)3次谐波含量较大,已经超过或接近限值,可以选用12%或4.5%~6%串联电抗器混合装设。
2. 电网谐波中以3、5次为主(1)3次谐波含量较小,5次谐波含量较大,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尽量不使用0.1%~1%的串联电抗器;(2)3次谐波含量略大,5次谐波含量较小,选择0.1%~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是否超过或接近限值,并有一定裕度。
电容器串联电抗率的选择

电容器串联电抗率的选择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刘屏周抑制谐波采用无源滤波器,或为了降低供电设备容量,减少供电电压偏差,采用并联电容器提高负载的功率因数。
在电容器回路中串联适当电抗率的电抗器,防止谐波电流被放大,保护电容器过负荷。
若电容器回路中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不适当,发生电容器回路的串联谐振或电容器回路与电源系统的并联谐振,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
以下提出电容器回路中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计算方法,仅供参考。
串联电抗器的电容器回路与谐波源并联主电路如图1所示。
图1的等值电路如图2所示。
根据图2谐波电流分流的等值电路,谐波电流I n流入供电系统电流I sn和电容器支路电流I cn 计算公式如下:图1 谐波源、串联电抗器的电容器主电路图2 计算谐波电流分流的等值电路nC1L1S11L1snInXnnnXnI)(-+-=XXX C(1)nC1L1S1S1cnInXnnnI)(-+=XXX(2)式中I sn-谐波电流流入供电系统电流;I cn-谐波电流流入电容器支路电流;I n-谐波电流;X S1-供电系统基波电抗;X C1-电容器基波容抗;X L1-电抗器基波电抗;n-谐波次数。
设S11L1nnXnXX C-=β,β称谐波电流的分流系数。
上述(1)、(2)式改为如下:nsnI1Iββ+=(3)n cn I 11I β+=(4) n sn I I 、ncn I I与β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
图3n sn I I 、ncn I I与β的关系曲线 电容器支路与供电系统并联谐振发生在β=-1处,谐振谐波次数S1L1C10X X X +=n ,电容器支路串联电抗器的电感越大,谐振谐波次数越低。
当β=-2时,谐波次数S1L1C11X 2X X +=n ,2I I n sn =,1I I n cn =;当β=-0.5时,谐波次数S1L1C12X 5.0X X +=n ,1I I n sn =,2I I n cn =。
谐波源的谐波次数n ,在n 1与n 2范围内,即n 1≤n ≤n 2,同时有1I I n sn ≥和1I Incn ≥,谐波电流被放大。
10kV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设计选择标准

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设计选择标准前言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设计选择标准CECS 32:91主编单位:能源部西南电力设计院河北省电力工业局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1991年12月27日前言串联电抗器与并联电容器串联连接,可以抑制谐波电压放大,减小系统电压波形畸变,避免电容器受损,同时还限制并联电容器的合闸涌流,以满足电容器标准的要求。
我国生产串联电抗器已有多年,在设计和运行中积累了有益的数据。
本标准在总结国内经验及参考借鉴国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反复征求了有关专家和单位的意见,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电气委员会审查定稿。
现批准《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设计选择标准》CECS 32:91,并推荐给有关单位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北京良乡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电气委员会(邮政编码:10240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1991年12月27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以下简称电抗器)的设计选择必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电网条件、谐波水平、自然环境等,合理地选择其技术参数,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变电所和配电所中新建或扩建的6~63kV并联电容器装置中电抗器的设计选择。
第1.0.3条本标准所指电抗器是串联于高压并联电容器回路中的电抗器,该电抗器用于限制合闸涌流,减轻电网电压波形畸变和防止发生系统谐波谐振。
第1.0.4条电抗器的设计选择,除应符合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环境条件第2.0.1条电抗器的基本使用条件:一、安装场所:户外或户内;二、环境温度:-40℃~+40℃;-25℃~+45℃;三、海拔:不超过1000m;四、相对湿度:对于户内电抗器月平均相对温度不超过90%,日平均不超过95%;五、地震裂度:设计地震基本裂度为8度;即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六、户外式最大风速为35m/s;七、电抗器的外绝缘泄漏比距不应不小于2.5cm/kV。
电容串联电抗

⏹使用串联电抗的无功补偿电容组来滤除谐波
⏹串联电抗器是抑制谐波电流放大的有效措施,其参数应根据实
际存在谐波进行选择。
并联电容器之所以能够引起谐波放大,是因为电容器回路在谐波频率范围内呈现出容性,若在电容器回路中串接电抗器,通过选择电抗值使电容器回路在最低次谐波频率下呈现出感性,就可消除谐波放大。
为此,串联电抗器的电抗值应满足,即。
⏹目前,国内并联电容器配置的电抗器的电抗率主要有以下4种
类型:小于0.5%、4.5%、6%和12% 。
配置小于0.5%电抗率的电抗器的主要目的是限制电容器的合闸涌流;当采用基波感抗为容抗的4.5%或6%的串联电抗器时,可抑制5次以上的谐波电流;当采用基波感抗为容抗的12%的串联电抗器时,可抑制3次以上的谐波电流。
配电网一般考虑3、5次谐波,因此配电网大多采用串联4.5~6%电抗器的电容器组。
串联电抗器抑制谐波作用与电抗率的选择

串联电抗器抑制谐波作用与电抗率的选择福建福安市赛岐供电所(福建福安255001)金秋生0 引言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改善功率因素和跳崖的有效措施。
然而电力系统中大量非线性负载的投运,特别是以晶闸管作为换流元件的电力半导体器件,由于它以开关方式工作,将会引起电网电流、电压波形的畸变,产生大量高次谐波。
而电容器对高次谐波反应比较敏感,会对谐波电刘起到放大作用,严重时还会产生谐振,造成电容器自身的损坏或无法工作,还危及附近其他电器设备的安全。
在具有高次谐波背景中装设补偿电容器,一般采用在电容器回路中串联电抗器的措施,这既不影响电容器的无功补偿作用,又能抑制高次谐波。
但串联电抗器必须考虑电容器接入处电网的谐波背景,绝不可任意组合。
只有合理选择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使之与电容器进行合理匹配,才能有效地起到抑制谐波的作用,并有限制合闸涌流的效果。
1 抑制高次谐波当无功补偿电容器接入电网存在有高次谐波时,电容器对n次谐波的容抗降为x c/n,系统电感对n次谐波的感抗升高为nx L。
在电网存在有n次谐波电流时,如果符合nx L=x c/n的条件,则将产生n次谐波的谐振现象。
其n次谐波电流与基波电流迭加后,使流过电容器的电流骤增,此时产生的过电流必将危及电容器自身安全或无法工作。
同时谐波电流在系统阻抗上产生的谐波电压与源电压迭加后产生过电压,此过电压也会威胁到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而构成的电路中,若电容器支路与系统发生并联谐振,此时谐振点的谐振次数为:n0=√x c/(x L+x s)式中x s———系统等值基波短路电抗;x L———电抗器基波电抗;x c———电容器基波电抗;(x L=Ax c,A为电抗率)从上式看出,串入电抗器电感量越大,则谐波次数n0越低,因而可通过串入电抗器电感量的大小来控制并联谐振点,从而达到避开谐波源中的各次谐波。
由此可见,在补偿电容器回路中串联一定电抗率的电抗器,即能有效地避开谐振点。
(完整版)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选择

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选择1.前言电力电容器和与之配套的串联电抗器在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降低线损以及限制合闸涌流与高次谐波方面的作用已被国内外运行实践所证实。
由于电抗器高次谐波电流含量与电网谐波源状况、阻抗参数和电容器装置回路阻抗参数有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电抗率的取值是不同的。
2.合闸涌流合闸涌流问题之所以引人注意,是因为它对电力系统和用户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有时会造成设备损坏和系统事故。
电容器投运合闸时产生的合闸涌流一般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单组电容器的合闸涌流,此种合闸涌流一般都小于开关设备允许的最大合闸涌流,故一般不采取限制涌流措施;第二种是已有一组或多组电容器在运行,再投入另一组时的合闸涌流。
实践证明,此合闸涌流可以达到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的20~250倍。
其放电电流值为:C L C LQ U I X X X == (1) 式中:X C -电容器的容抗;X L -电路的感抗;Q C -电容器的无功功率;由式(1)可知,在电容器回路中装设串联电抗器,增大电路的感抗,I 将减小。
如串联电抗器选择恰当,便可将涌流限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3.高次谐波及电抗率的选择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所产生的高次谐波电流将引起系统中电压波形的畸变,是对电网的一大公害,它将严重影响电容器组的正常运行。
由此也必须采取加装串联电抗器的办法对高次谐波加以抑制。
众所周之,传入电抗器后,对基波来讲不会有大的影响,但对谐波来说却有较大的影响。
这些非正弦波形可以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分解成工频的基波和各种倍数频率的谐波。
但对电容器来讲,一般不存在偶次倍数的谐波。
因此主要考虑3、5、7、9、11、13等次谐波的影响。
在这些高谐波中以5次谐波最显著。
如某系统电压波形包括基波和5次谐波(其它高次谐波占的比例很小)。
基波电压与额定电压相等,而5次谐波电压值为额定电压的26.45%.在这种情况下经过计算可得出电容器组3.4%,过电流65.6%,电容器的无功出力过负荷35%。
串联电抗器的选择

从表1中可知,若需抑制5次谐波时: Qc/Sd ≤0.005时,可考虑选取 k=0.45; 0.005 ≤ Qc/Sd ≤ 0.01时,可考虑选取k=0.05; 0.01 ≤ Qc/Sd ≤ 0.02时,可考虑选取k=0.06。 当需抑制3次谐波时: Qc/Sd <0.01时,可考虑选取k=0.12; Qc/Sd ≥0.01时,可考虑选取k=0.13。
由等值回路可得:
hX L1 X C1 / h I sh Ih 小贴士 hX s1 2: hX L1 X C1 / h hX s1 I ch Ih hX s1 hX L1 X C1 / h
(1)
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k=XL1/Xc1,由此可得:
I sh
X C1 (k X s1
I ch X s1
1 ) 2 h Ih 1 X C1 (k 2 ) h X s1 Ih 1 X C1 (k 2 ) h
(2)
对于k取不同值,并联电容器装置对电网谐波的 影响可能出现下列几种情况:
1)k=0。即没有串联电抗器时,由于一般Xc1》Xs1,所以 Ish>Ih,也即注入系统的h次谐波电流得到放大。 2) k-1/h2=0。这时Ish=0,Ich=Ih,所有的h次谐波电 流均进入电容器回路,即为理想的滤波状态,也就是所谓谐波 串联谐振状态,并联电容器装置应避免在此状态下运行。
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选取
1.供电系统示意图与等值回路图
Xs1---系统基波阻抗 Xc1---电容器组基波阻抗 XL1---串联电抗器基波阻抗 h ---谐波次数 Ih ---谐波源产生的h次谐波电流 Ish ---注入系统的h次谐波电流 Ich ---电容器组回路的h次谐波电流 Uh ---母线h次谐波电压
串联电抗器电抗率选择的一般原则

串联电抗率选择的一般原则一、电容器装置接入处的背景谐波为3次1. 3次谐波含量较小,可选择%1~%1.0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装置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是否超过或接近国标限值,并且有一定的裕度。
2. 3次谐波含量较大,已经超过或接近国标限值,选择%12或%12与%6~%5.4的串联电抗器混合装设。
二、电容器装置接入处的背景谐波为3次、5次1. 3次谐波含量很小,5次谐波含量较大(包括已经超过或接近国标限值),选择%6~%5.4的串联电抗器,忌用%1~%1.0的串联电抗器。
2. 3次谐波含量略大,5次谐波含量较小,选择%1~%1.0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装置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是否超过或接近国标限值,并且有一定的裕度。
3. 3次谐波含量较大,已经超过或接近国标限值,选择%12或%12与%6~%5.4的串联电抗器混合装设。
三、电容器装置接入处的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1. 5次谐波含量较小,应选择%6~%5.4的串联电抗器。
2. 5次谐波含量较大,应选择%5.4的串联电抗器。
3. 对于采用%1~%1.0的串联电抗器,要防止对5次、7次谐波的严重放大或谐振;对于采用%6~%5.4的串联电抗器,要防止对3次谐波的严重放大或谐振。
4. 电容器回路的谐波阻抗特征:)n1nk (X Z 1C -⨯=其中n :谐波次数;k :电抗率。
(1) 0n 1nk >-时,即2n1k >,电容器流入谐波小; (2) 0n 1nk =-时,即2n 1k =,电容器滤波,串联谐振; (3) 1c 1s 2X X n 1k -=时,电路发生并联谐振,应避免,其中:1S X 电源系统基波阻抗。
(4) 3次谐波时,%11时,串联谐振,起滤波作用;%5.10时,并联谐振,应避免。
(5) 5次谐波时,%4时,串联谐振;%5.3时,并联谐振。
(6) 7次谐波时,%2时,串联谐振;%5.1时,并联谐振。
(7) 含有谐波源和电力电容器的回路的电力系统,发生n 次谐波串联谐振条件是2n 1k =;不发生n 次谐波放大的条件是2n1k >。
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怎么选

配置4.5%的电抗器对3次谐波放大轻微,因此在抑制5次及以上谐波,同时又要兼顾减小对3次谐波的放大,在这种情况下是适宜的。但它的谐振点(235HZ)与5次谐波的频率间距较小。
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怎么选
上海昌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高低压电抗器厂家,欢迎新老顾客来电咨询。种类有 输入电抗器,输出电抗器,直流电抗器,串联电抗器,高压串联电抗器等 厂家直销 价格低,品质优。现货供应,欢迎新老顾客咨询
1、如在系统中谐波含量很少而仅考虑限制合闸涌流时,则选K=(0.5~1)%即可满足标准要求。但这种电抗器对5次谐波电流放大严重,对3次谐波放大轻微。
2、如在系统中存在的谐波不可忽视时,应查明供电系统的背景谐波含量,然后再合理确定K值。为了达到抑制谐波的目的,电抗率的配置应使用电容器接入处综合谐波阻抗呈感性。
当系统中电网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这时应配置电抗率为(4.5~6)%。电网的一般情况是:5次谐波最大,7次次之,3次较小。因此在工程中,选用K=4.5%~6%的电抗器较多,国际上也通常采用。
当系统中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应配置电抗率为12%的电抗器。由于近年来不3次谐波源的电气设备不断增多,使系统中的3次谐波不断的增大,尤其是冶金行业这个现象不能忽视。
总之配置电抗器的原则是:一定要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高低压电抗器厂家,欢迎新老顾客来电咨询。种类有 输入电抗器,输出电抗器,直流电抗器,串联电抗器,高压串联电抗器等 厂家直销 价格低,品质优。现货供应,欢迎新老顾客咨询
串联电抗器-CKSG串联电抗器

CKSG串联电抗器CKSG串联电抗器引言:1.串联电抗器,里面通过的是交流电,它的作用是与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串联,对稳态性谐波(5、7、11、13次)构成串联谐振。
通常有电抗率4.5~6(%)电抗器,对5次谐波通常电抗率为6%属于高感值Satons电抗器,对3次谐波通常电抗率为12~13(%),对2次谐波通常电抗率为26~27(%)属甚高感值电抗器。
2.安全、难燃防火、环保无污染,可直接安装在负荷中心。
采用进口环氧树脂,产品具有机械强度高,抗短路能力强,局部放电量低,可靠性高。
损耗小、噪音低,免维护、安装简便、节能效果明显。
防潮性能好,能在高湿度如在热带地区和其他恶劣环境中运行。
一、CKSG串联电抗器作用接入串联电抗器,电容器电压升高系数- K=1 d 1如K= 6% 1.06 10.06 1≈-d =即运行电压升高6%,工作电流也随之大约6%。
运行经验认为,装有串联电抗器的电容器容量占2/3及以上时,则不会产生谐波谐振,能有效地吸收电网谐波,改善系统的电压波形,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并能有效地抑制合闸涌流及操作过电压,有效地保护了电容器。
二, CKSG串联电抗器型号说明三、CKSG串联电抗器性能参数1.可用于400V、660V系统。
2.CKSG电抗器电抗率的种类:1%、6%、12%3.CKSG电抗器额定绝缘水平3kV/min。
4.CKSG电抗器各部位的温升限值:铁芯不超过85K,电圈温升不超过95K。
5.CKSG电抗器噪声不大于45dB6.电抗器能在工频加谐波电流不大于1.35倍额定电流下长期运行。
7.电抗值线性度:在1.8倍额定电流下的电抗值与额定电流下的电抗值之比不低于0.95。
8.三相电抗器的任意两相电抗值之差不大于±3%。
9.耐温等级H级(180℃)以上。
四,CKSG串联电抗器结构特点1.铁芯(1)CKSG电抗器铁芯的材料选用矿物氧化物凃覆的优质冷轧硅钢片;(2)CKSG电抗器铁芯柱采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使铁饼间气隙被环氧树脂封闭在铁芯柱表面形成一层树脂层,有效地减少了铁芯饼之间的震动,从而降低噪音,同时增强了铁芯与线圈的绝缘强度;(3)CKSG电抗器铁芯表面封凃F级环氧树脂采取防腐措施,避免锈蚀。
电容器组串联电抗率优化选择模型和算法研究

第36卷第16期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Vol.36 No.16 2008年8月16日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Aug. 16, 2008 电容器组串联电抗率优化选择模型和算法研究王星华1,余欣梅2(1.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2.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系统规划部,广东 广州 510600)摘要:在简要分析了电容器对谐波电流放大机理的基础上,面向整个电网研究了集中补偿电容器组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优化配置问题,建立了该问题的内、外双层优化数学模型。
内层优化用于搜索给定电抗率配置方案下导致电网谐波畸变最严重的运行方式,外层优化用于确定电抗率的最优配置方案并利用内层优化的结果判断配置方案是否可行。
针对内层优化模型中控制变量的二进制特性,提出了基于BPSO的优化算法,并给出了详细的算法流程。
对IEEE 14节点系统进行了算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了所提模型及算法在抑制谐波放大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优化;电容器;串联电抗率;谐波;PSOOptimal configuation of series reactors in capacitor banksWANG Xing-hua1,YU Xin-mei2(1.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900,China;2. Power System Planning Division,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Guangzhou 5106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ays great attention on the problem of optimal series reactance ratio configuation in capacitor bank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mechanism of harmonic amplification caused by the capacitor banks,the formulation is presented for the reactance ratio optimization, which is divided into two layers. The inner optimization is applied to search the operating mode which may cause the highest THD with the given reactor ratio configuation, while the outer optimization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ost optimal reactor ratio configuratio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optimal scheme is based on the result of inner optimization. Due to the binary control variables of inner optimal formulation, the BPSO algorithm is presented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the detailed process is also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proposed modelling and solution method has been implemented on an IEEE 14-bus radial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the good performance in feasibility, practicablity is demonstrated from the test results.Key words: optimization; capacitor; series reactance ratio; harmonic; PSO中图分类号: TM53,TM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415(2008)16-0042-060 引言串联电抗器是变电站并联补偿电容器装置中重要的配套设备。
电容容量及电抗率选取(总结)

电容分组方式及电容容量计算1、电容分组方式及投切模式补偿电容器多采用电力电容器,运行中电容器的容性电流抵消系统中的感性电流,使传输元件,如变压器、线路中的无功功率相应减少,因而,不仅降低了由于无功的流动而引起的有功损耗,还减少了电压损耗,提高了功率因数。
补偿电容器是TSC 系统的关键部件,通过投入或切除电容器的方法可动态平衡电感性负载与电容性负载,从而将功率因数维持在较高的理想水准。
1) 分组方式。
在很多工业生产实践中,除了就地补偿的大电机外,大量分散的感性负载需要在低压配电室进行集中补偿,这时由于补偿容量是随时间变化的,为不出现过补偿或欠补偿,需要将电容器分成若干组,采用自动投切的方式。
电容器分组的具体方法比较灵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等容量制,即把所需补偿的电容平均分为若干份;②1:2:4:8制,即每单元电容器值按大小倍增式设置,这样可获得15 级补偿值;③二进制,即采用 N—1 个电容值均为 C 的电容和一个电容值为 C/2 的电容,这样补偿量的调节就有2N 级。
对比上述方法可知,方法①的控制方式最简单,但相对较大的补偿级差限制了精度,而方法②与③虽采用多级差补偿的方法提高了效果,但均为繁琐,不便于自动化控制。
相比之下,方法③不乏为一种有益的折中式方案。
2) 投切模式。
由于动态无功补偿需要频繁投切电容器,因此为确保电容器的寿命和质量,需要考虑补偿电容的投切模式。
常见有下列 2 种模式:①循环投切模式,即将各组电容器按组号排成一个环形列队,然后按序号依次投入电容。
如需切除电容,则从已投入的电容队列的尾部切除。
这样,随功率因数的变化,已投入的电容队列在环形队列中逆时针移动,各组电容的使用几率均匀,可有效减少电容组的故障率。
通常这种方法用于等容量分组。
②温度计式投切模式,即将各组电容器按组号排成一个直线队列,投入或切除电容器使已投入的电容队列在直线队列中升高或下降,类似于温度计水银柱的升降。
这种方法常用于变容量分组。
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设计选择标准

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设计选择标准第一章总则第1.0.1条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以下简称电抗器)的设计选择必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电网条件、谐波水平、自然环境等,合理地选择其技术参数,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变电所和配电所中新建或扩建的6~63KV并联电容器装置中电抗器的设计选择。
第1.0.3条本标准所指电抗器是串联于高压并联电容器回路中的电抗器,该电抗器用于限制合闸涌流,减轻电网电压波形畸变和防止发生系统谐波谐振。
第1.0.4条电抗器的设计选择,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第二章环境条件第2.0.1条电抗器的基本使用条件:一、安装场所:户外或户内;二、环境温度:-40℃~+40℃;-25℃~+45℃;三、海拔:不超过1000m;四、相对湿度:对于户内电抗器月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90%,日平均不超过95%;五、地震裂度:设计地震基本裂度为8度;即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六、户外式最大风速为35m/s;七、电抗器的外绝缘泄漏比距不应小于2.5cm/KV。
对于重污秽地区可以取3.5cm/KV。
第2.0.2条选用电抗器时,应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当环境条件超出其基本使用条件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别采取下列措施:一、向制造厂提出补充要求,制造符合当地环境条件的产品;二、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采用户内布置、水冲洗、减震装置等。
第三章技术参数选择第一节电抗率的选择第3.1.1条电抗率的选择,应使装置接入处n次谐波电压含量和电容器上n次谐波电压值均不超过有关标准规定的限值。
第3.1.2条当仅需要限制合闸涌流时,宜选用电抗率为4.5%~6%的电抗器。
第3.1.3条为抑制5次及以上谐波电压放大,宜选用电抗率为4.5%~6%的电抗器;抑制3次及以上谐波电压放大,宜选用电抗率为12%~13%的电抗器。
第3.1.4条在电力系统谐波电压较大时,应由非线性用电设备所属单位负责采取限制谐波的措施,在采用交流滤波电容器装置时,电抗器应按滤波电抗器的要求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