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名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 ;
2.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
3.现象性精神病理学:根据意识到的体验和可见到的外观行为客观描述异常心理活动状态。
4.精神动力学性精神病理学:源于精神分析学说,也是根据病人心理体验的描述和医生对病人行为的观察。 ,
5.精神症状symptomatology: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
6.精神病理学(psychopathology):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又称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
7.精神失常(mental disorders):心理功能或精神功能失调,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8.精神病(psychosis):指可造成社会功能障碍和现实检验能力下降的一组重性精神障碍,表现为认知、思维、情感和行为异常,歪曲现实,不能适应环境,可危及自身及社会。
9.幻觉(hallucination):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重要哦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
10.感觉:客观刺激作用与感觉器官所产生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如颜色、形状、大小、重量和气味等。
11.知觉(perception):是一事物的各种不同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 在脑中形成的整体印象。
12.错觉illusion: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外事物存在;
13.幻听(auditory hallucination):最常见,患者可听到单调的或复杂的声音。非言语性幻听:原始性幻听,多见之于脑局灶性病变。幻听可见于多种精神障碍,其中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14.内脏幻觉(visceral hallucination):患者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知觉体验。如感到肠扭转、肺扇动、肝破裂、心脏穿孔、腹腔内有虫爬行等,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或被害妄想伴随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
15.真性幻觉(genuine hallucination):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病人常叙述这是他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因而病人常常坚信不疑,并对幻觉作出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
16.假性幻觉(pseudohallucination):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心灵中、脑内

、体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如听到肚子里有说话的声音,可以不用自己的眼睛就能看到头脑里有一个人像。
★17.机能性幻觉(functional hallucination):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同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正常知觉与幻觉并存。常见功能性幻听。例如,患者在听到脚步声的同时听到议论患者的声音。前者是真实存在的声音,后者是幻觉,两者同时为患者感知,互不融合。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心因性精神病等。
★18.反射性幻觉(reflex hallucination):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如听到广播声音的同时就看到播音员的人像站在面前等。见于精神分裂症。
19.入睡前幻觉(hypnagogic hallucination):此种幻觉出现在入睡前,患者闭上眼睛就能看见幻觉形象,多为幻视。它与睡梦时的体验相近似。
20.心因性幻觉(psychogenic hallucination);是在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幻觉,幻觉内容与心理因素有密切联系,见于心因性精神病、癔症等。
21.内感性不适(senestopathia):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局部定位。
22.思维奔逸(flight of ideas、thought):又称观念飘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且易变;表现为语流快,概念一个接一个涌现;语量多,并可出现音联,意联,伴情感高涨,多出现躁狂症。
23.语词杂拌(word salad):严重的思维破裂,言语支离破碎,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联系,患者意识清楚,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如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下出现语词杂拌,称为思维不连贯,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 .
24.思维迫促(thought pressure)话多,注意力转移,头脑中不停的出现大量的念头,主观上不得不说的体验。
25.思维奔逸(flight of ideas)又称观念飘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说话增多,语速加快,说话的主题极易随环境而改变(随境转移),也可有音韵联想(音联),或字意联想(意联)。多见于躁狂症。
26.思维迟缓( inhibition of thought)即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患者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语调低沉,反应迟缓。患者自觉脑子变笨,反应慢,思考问题困难。多见于抑郁症。
27.思维贫乏(poverty of thought)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患者体验到脑子空洞无物,没有什么东西可想。表现为沉默少语,谈话言语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回答简单。见于精神分裂症
28.思维散漫

(looseness of thought) 示威活动丧失了正常结构,言谈内容模糊不清,一个问题与另外一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对问话的回答不切题,以致检查者感到交谈困难。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9.思维破裂(splitting of thought) 言语内在联系甚至语法结构都出现严重破坏。严重时,成了语词杂拌(word salad)
30.思维不连贯(incoherence of thought)如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下出现破裂性思维,称之为思维不连贯。
3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symbolic thinking) 属于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如某患者经常反穿衣服,以表示自己为“表里合一、心地坦白”,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正常人可以有象征性思维,如以鸽子象征和平。正常人的象征以传统和习惯为基础,彼此能够理解,而且不会把象征当作现实的东西。
32.持续言语(preseveration of speech)患者往往持续或不恰当地重复同样的思维内容。多出现在痴呆或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
★33.病理性赘述(circumstantiality)患者讲话罗嗦,抓不住重点,不必要的细节和无关的枝节太多,以致掩盖了主要内容。见于痴呆、癫癎、脑器质性。 .
34.思维中断(blocking of thought)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
35.若患者有当时的思维被某种外力抽走的感觉,则称作思维被夺(thought deprivation)。两症状均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36.思维插入(thought insertion)指患者感到有某种思想不是属于自己的,不受他的意志所支配,是别人强行塞入其脑中。
37.强制性思维(forced thinking)若患者体验到强制性地涌现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称为强制性思维。两症状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重要意义。 思维化声(thought hearing) 患者思考时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他人均能听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8.语词新作(neologism) 指概念的融合、浓缩以及无关概念的拼凑。患者自创一些新的符号、图形、文字或语言并赋予特殊的概念。如“犭市 ”代表狼心狗肺;“%”代表离婚。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39.逻辑倒错性思维(paralogism thinking) 主要特点为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提也无根据,或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如一患者说:“因为电脑感染了病毒,所以我要死了”。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狂等。
40.刚塞综合症(ganser syndrome):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即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二

错误的回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
41.谵妄delirium:又称急性脑综合征,是一组以急性一过性广泛性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常因脑部弥漫性感染短暂中毒或代谢紊乱引起
42.遗忘综合征amnestic:科萨科夫综合征Korskoff syndrome: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见于弥漫性脑病,下丘脑乳头体病变。
43.被害妄想(persecutory delusion):最常见。艰辛某人或某的组织用种种方式加害自己。患者坚信他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44.关系妄想(delusion of reference):常与被害妄想伴随出现,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是与他有关的。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45.夸大妄想(grandiose delusion):患者病态的夸大自我的重要性。可见于躁狂症(片段、短暂、不坚持、不荒谬)和精神分裂症(持久而荒谬)及某些器质性精神病。
46.罪恶妄想(delusion of guilt):主要见于抑郁症,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虚无妄想(nihilistic delusion)认为自己不复存在或某一器官完全丧失了功能。主要见于抑郁症
47.疑病妄想(hypochondriacal delusion)严重时患为虚无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更年期及老年期精神障碍。
48.钟情妄想(amorous delusion):多见于女性。患者坚信自己被异性钟情。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49.嫉妒妄想(delusion of jealousy):多见于男性。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实。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障碍。
*50.病理性嫉妒综合征 又名奥赛罗综合征(Othello syndrome)是以怀疑配偶不贞的嫉妒妄想为中心症状的精神科综合征,典型的情况见于病态人格者,患者个性固执、多疑,家族中可能有类似而较轻的情况。好发年龄为30~40岁,患者以许多似是而非的证据证明其配偶另有新欢,但往往说不出具体的对象。为此反复侦察、盘问、跟踪、拷打,症状可持续数年,可能发生攻击行为,甚至杀死配偶,就犹如莎士比亚描述的奥赛罗一样。
51.被控制妄想(delusion of control)体验到自己的思想、言语、情感和行被某种外力所控制,丧失了自主支配能力
52.被洞悉感(delusion of being reveal experience of being revealed):又称内心被揭露。患者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一定能描述清楚。该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义。
53.情感高涨(elation):情感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态喜悦,积极感觉良好,有与环

境不相符的过分的愉快、欢乐,表现为可理解的,带有感染性的情绪高涨,且易引起周围人的共鸣,常见于躁狂症。
54.协调性精神互动性兴奋:动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时称协调性精神互动性兴奋。并且和环境密切配合,患者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可理解的,整个精神活动是协调一致的, 多见于躁狂症。 不协调性精神互动性兴奋:言语动作增多与思维、情感及环境不一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55.★超价观念(overvalued idea)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的根据。此种观念片面而偏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明显地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他心理活动,它的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和现实基础,没有逻辑推理错误。超价观念与妄想的区别在于其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与现实基础,内容比较符合客观实际,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障碍。
56.★顺行性遗忘(anterograde amnesia)即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遗忘的产生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识记障碍,不能感知外界事物和经历,如脑震荡、脑挫伤的患者回忆不起受伤后一段时间内的事。
57.★逆行性遗忘(retrograde amnesia)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多见于脑外伤、脑卒中发作后,遗忘阶段的长短与外伤的严重程度及意识障碍的持续时间长短有关。 选择性遗忘:遗忘的内容和范围与某种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密切相关,而与此无关的记忆相对保持良好。
58.界限性遗忘(circumscribed amnesia)指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通常与这一阶段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有关。见于癔症,又称为癔症性遗忘。
59.错构(paramnesia)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移。多见于老年性、动脉硬化性、脑外伤性痴呆和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60.★虚构(confabulation)是指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由于虚构患者常有严重的记忆障碍,因而虚构的内容自己也不能再记住,所以其叙述的内容常常变化,且容易受暗示的影响。多见于酒精依赖所致的障碍和麻痹性痴呆。
61.当虚构与近事遗忘、定向障碍同时出现时称作柯萨可夫综合征(Korsakov syndrome),又称遗忘综合征。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颅脑外伤后所致精神障碍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62.★似曾相识感或熟识感(deja vu)和旧事如新症或生疏感(jamais vu)前者为患者对某种陌生场面或情景有种异乎寻常

的熟悉感,持续不超过数秒钟;后者为面对已多次体验过的事物感到有种似乎从未体验过的生疏感。多见于癫痫患者。
63.童样痴呆(puerilism):以行为幼稚、模拟幼儿的言行为特征。即成人患者表现为类似一般儿童稚气的样子,学着幼童讲话的声调,自称自己才3岁,逢人就称阿姨、叔叔。
抑郁性假性痴呆(depressive pseudodementia):指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精神运动性抑制的情况下,出现认知能力的降低,表现为痴呆早期的症状,如计算能力、记忆力、理解判断能力下降、缺乏主动性。但患者有抑郁的体验可予鉴别。抑郁消失后智能完全恢复。
64.★假性痴呆与真性痴呆:假性痴呆分为心因性、童样和抑郁性;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以行为幼稚、模拟幼儿的言行为特征;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精神运动性抑制的情况下,出现认知能力的降低
65..木僵(stupor):病人意识清楚,言语行为一致,保持某种固定的姿势,表现多为“五不”症状:不言、不食、不动、不排、不反应,如不予治疗,可维持很长时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失眠症(insomnia):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正常需要的一种状况。
66.蜡样屈曲(waxy flexibility) 是在木僵的基础上出现的,患者的肢体任人摆布,即使是不舒服的姿势,也较长时间似蜡塑一样维持不动。如将患者头部抬高似枕着枕头的姿势,患者也不动,可维持很长时间,称之为“空气枕头”,此时患者意识清楚,病好后能回忆。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违拗症(negativism)患者对于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而且表现抗拒及相反的行为。若患者的行为反应与医生的要求完全相反时称作主动违拗(active negativism),例如要求患者张开口时他反而紧闭口。若患者对医生的要求都加以拒绝而不作出行为反应,称作被动违拗(passive negativism)。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67.缄默症(mutism) 患者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有时可以手示意。见于癔症及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68.朦胧状态(twilight state) 指患者的意识范围缩窄,同时伴有意识清晰度的降低。患者在狭窄的意识范围内,可有相对正常的感知觉,以及协调连贯的复杂行为,但除此范围以外的事物都不能进行正确感知判断。
69.应激障碍:应激反应超出一定强度和/或持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并对个体社会功能和人际交往产生影响时,称应激障碍。
70.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由于受到一户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

神障碍。
71.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一组由生物和社会因素所致的障碍,起病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以前,以智力发社会适应困难为临床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
72.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治疗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与患者产生人际互动,引起患者心理和躯体功能的积极变化,达到消除或缓解症状及促进人格成熟的目的
73.精神活性药物(psychoactive):体外的,能够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获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 药物依赖:是对药物强烈的渴求,病人为谋求服药后的精神效应以及避免断药二产生的痛苦,强制性地长期慢性或周期性服用。 药受性/耐药性:重复使用某种药物,使其效应逐渐下降,增加剂量才能得到如初的效果。
74.滥用harmful use:即有害使用,是一种适应不良方式,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滥用者没有明显的耐受性增加或戒断状态 。
76. 脱毒dexification 指通过躯体治疗减轻戒断症状,预防由于突然停药可能引起的的躯体健康问题的过程戒断状态(withdrawal state):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77.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净说点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可能,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持续而持久改变(>1周,>2周)为主特,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异常,可有幻觉和妄想;病程反复,缓解期基本正常,部分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78. 恶劣心境(mood disorder):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患者抑郁持续2年以上,期间无长时间的完全环境,如又环境,一般不超过2个月,患者自知力相对完好。
79.环性心境障碍cyclothymia: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程度较轻,均不符合躁狂和抑郁的诊断标准。情感(affection)和情绪(emotion)在精神医学中常作为同义词,它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因之而产生相应的内心体验。
80.心境(mood)是指一种较微弱而持续的情绪状态。情感障碍必定涉及情绪和心境。 在精神疾病中,情感障碍通常表现三种形式,即情感性质的改变、情感波动性的改变及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81.神经症(neurosis

)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病程大多持续迁延
82.焦虑症(anxiety neurosis):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以无端的广泛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临床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和惊恐障碍(PD)两种主要形式。
83.恐怖(phobia)指患者对外界客观对象的恐惧,且害怕程度与出境不相称,这一点患者有自知力,害怕导致了患者对处境的回避。表现为紧张、害怕、提心吊胆,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抖,甚至大小便失禁等。回避也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功能。
84.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一组由生物和社会因素所致的精神障碍,起病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18岁)以前,以智力发育地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临床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可同时伴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
85.情感脆弱(emotional fragility) 表现为情感反应(喜、怒、哀、愁等)极易变化,从一个极端波动至另一极端,显得喜怒无常,变幻莫测。
情感淡漠(apathy) 指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即使对自身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事情也如此。患者对周围发生的事物漠不关心,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贫乏。可见于单纯型及慢性精神分裂症。
86. 情感倒错(parathymia) 指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或处境不相协调。如听到令人高兴的事时,反而表现伤感;或在描述他自己遭受迫害时,却表现为愉快的表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87.情感幼稚 指成人的情感反应如同小孩,变得幼稚,缺乏理性控制,反应迅速而强烈,没有节制和遮掩。见于癔症或痴呆患者。

89.躯体化障碍:又称Briquet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的精神症。症状可设计身体的任何部位或器官,病人反复就医,但无阳性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