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粮食和棉花流通政策的沿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以来我国粮食和棉花流通政策的沿革粮食流通政策的沿革: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中国的粮食流通体制经过漫长的改革过程,取得了很多进步。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一、政府干预下的市场调节(1949年——195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1949年到1952年,主要实行政府干预下的市场调节的粮食流通制度。建国初期,粮食市场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实行自由贸易,私营粮食流通组织占绝大多数,国营粮食商业流通组织尚未普遍建立,已经建立的地方国营粮食公司开始积极收购粮食,同时也依靠合作社或委托私营代理收购一部分。政府通过粮食储备和粮食销售中的多项差价以及征收农业税等措施,对粮食市场进行干预,以调节粮食流通。其中运用粮食储备进行吞吐调节是稳定市场粮价的一项重要措施。从总体上看,国家对粮食的收购和销售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

二、高度集中的政府统购统销(1953年——1978年)

我国1953年开始实施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由于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兴起,工业人口和工业生产对粮食需求大幅度增加。为了从农民手中得到足够数量而且价格较低的粮食,保证工业人口和工业生产的需要,并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中央政府决定对粮食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政策,即通常所说的统购统销政策。这项重大变革将粮食的自由贸易改为国家垄断。这一体制的运行一直延续到1978年。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的背景除了国家实行工业化战略扩大了粮食需求而当时粮食又开始出现供不应求外,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该运动在城市对私有经济进行改造,在农村对小农经济进行合作化。随着城乡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以指令性计划为特点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这个体制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流通领域就是实施统购统销制度。另外一个因素是在自由贸易时期,私营粮商掌握了一部分粮食商品,通过抬价、抢购、囤积和抛售等从中盈利,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中对粮食市场的稳定产生了威胁。统购统销制度也是针对这种现象才产生的。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农村余粮户实行计划收购,农民生产的余粮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购品种、价格和数量卖给政府;2对城镇居民和农村缺粮农民实行计划供应;3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4实行在中央统一政策下由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

在统购统销时期,粮食价格完全由政府部门决定。但由于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生产效益下降,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在统购统销时期,国家粮食部门对粮食实行垄断经营。在农村,国家对粮食实行定产、定购、定销政策。农民生产的粮食除口粮、饲料粮和种子粮外,必须全部按计划卖给国家粮食部门,而且国家不断增加对农民的统购计划。在城镇,国家对粮食实行凭证买粮、定量供应规定。这一规定对所有城镇居民按其劳动差、年龄大小等情况分等定量,以户为单位,发给购粮凭证和粮票,居民凭购粮证和粮票购买口粮。

三、计划和市场的“双轨”运行(1979年——1993年)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和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府开始在粮食流通领域对统购统销体制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革。“双轨制”就是这一时期政府对粮食流通制度的安排。所谓“双轨制”就是对一部分粮食流通继续实行计划控制,对另一部分粮食流通放开经营,让市场调节。“双轨制”的运行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主要对统购统销体制进行调整,大幅度提高粮食统购价格,逐步减少统购粮

食数量,中央对省、市实行购销调拨包干,逐步扩大市场调节范围;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1993年,主要是取消统购制度,缩小统销范围,继续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直至在全国范围内取消统销制度。

四、探索中的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运行(1993——现在)

4.11993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1993年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走出关键一步的一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实行40年的居民口粮定量供应办法,同时大部分县(市)虽然保留了粮食订购任务,但放开了订购价格,到1993年底放开粮食购销价格的县(市)占到了98%。为了加快向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体制过度,1993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做出了对粮食定购实行“保量放价”的决定,即继续保留定购数量但价格随行就市。随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逐步全面开放粮食经营”的思路。1993年11月,南方沿海省份粮价在短时间内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为了稳定粮食市场,政府对粮食购销政策又重新作了部署,原先确定的“保量放价”政策未能实行,粮食购销从1994年开始又恢复了“双轨制”。

4.2 1994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1994年,政府对粮食流通政策进行了调整,放弃了1993年底确定的“保量放价”政策。199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对粮食流通的各项政策作了规定:1坚持政府定购,并适当增加收购数量,国家订购计划确定为500亿千克,同时下达到400亿千克。

棉花流通政策的沿革: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棉花的供求对全球棉花市场将产生很大影响。目前,我国的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棉花生产、流通、消费已全面步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因此,必须重新构建我国棉花市场体系,完善棉花价格形成机制。。从棉花流通体制变革的方式来看,大致经历了五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时期——公私合营时期(1949年——1953年)

在这一时期,中央为制止投机资本操纵市场所造成的混乱,稳定物价,决定施行“统一全国物资调度,使国家掌握的重要物资从分散状态集中起来,合理使用,以调剂余缺”的政策。在当时,国家采取了公布棉花等重要经济作物同粮食合理比价的政策,逐步提高收购价格,鼓励多种棉。供销社代表国家收购棉花,满足了农民出售棉花的需要,同时又代表国家掌握着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

第二个时期——高度的计划经济时期(1954年——1978年)

这一时期,实行指令性计划,由国家直接管理。社企合一的棉麻公司,代替政府履行统购棉花。棉花经营企业收购的棉花,加工成包后,全部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调拨供应,棉花从收购到加工、调拨、供应等完全执行国家制定的价格。这一时期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在当时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障了供给。但由于过分强调计划,使棉花与纺织产品失调,棉花生产受到极大的抑制,国内棉花生产一直不足,纺织品只能凭票供应。

第三时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1979年——2001年)

这一时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棉花生产,使棉花生产量和收购量得到提高。1999年,国家放开了棉花收购价格,拓宽流通渠道,棉花流通完全进入市场经济阶段。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一个逐步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

现行棉花流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至今,棉花已从单纯的计划经济一步一步地走向了市场经济,棉花经营渠道逐步拓宽,棉花购销价格放开并基本通过市场形成,国家对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进一步增强,这是改革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