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 一轮复习高中全程复习方略· (湘教版):+第九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7+课件(81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增长,生产循环过 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则 强调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协调,生产循环过 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资源类型 可持续利用措施 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 土地资源 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 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 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退耕还林 水资源 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伏季休渔、禁止滥捕、环境污染 海洋资源 治理等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 并对人类 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类型
提示: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 致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 退化, 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环境污染也往往引发生态破坏。
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3.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4.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 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即环境问题表现形 式具有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如下表: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与人类居住 城市 染,如大气污染、水 地的过分集中,造成污染物的集 地区 污染、噪声污染等 中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 乡村 资源利用的方式不当或者强度过 坏,如水土流失、荒 地区 大 漠化、土地盐碱化等
2.转变发展模式 生产与消费 发展模式 目的 影响 方式 传统的经 扩大生产规模、增 高投入、高 使人类陷入严重的 济发展模 加产品产量和提高 消耗、高污 资源、环境危机 式 消费水平 染 可持续的 强调环境承载力和 减少经济活动所造 清洁生产和 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 成的环境压力和资 文明消费 模式 用 源耗竭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问题 原因
表现
部分资源趋于 人类长期大规 自然资源数量锐减和质量 枯竭,人均资源 模地开采和破 下降 拥有量减少 坏自然资源 人类长期砍伐 生态系统破坏,加剧水土 生态破坏,生物 森林和开垦草 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 多样性受损 原 恶化,生物多样性受损 环境污染,人类 人类生产、 生活 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 生存环境质量 过程中排放有 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下降 害物质 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思考探究2,
说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文明时期和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是否相同。
提示:不相同。农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生态破 坏,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环境污染。
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人地关系理 时间 主要核心思想 论 地理环境决 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 19世纪 定论 地理环境的性质 20世纪初 可能论 人对环境具有适应与利用的选择能力 “二战” 和谐论(人地 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 以后 协调论) 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 20世纪80 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 年代 论 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
提示: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实质是生产力发展的过 程,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身价值、地位的认知。
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1)背景 ①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们更加深 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 限的。 ②若沿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最终将因资源枯竭、 生态失调、环境恶化而陷入绝境。 (2)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
后果 资源不 能满足 人类需 求 生态恶 化 人类生 存环境 质量下 降
思考探究 1
人口增长可能会引发环境问题, 但人口增长是不是环境问题 产生的根本原因?
提示:不是。人口的增长可以引发环境问题,但并不是环境 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其根源在于人类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 人 类不加节制过度索取自然界的资源, 同时过量排放废弃物, 导致 了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思考探究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公众参与。
|体系构建|
考点一
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人口压力。 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全球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对物 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多,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长期 采用损害环境的生产方法,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盲目 追求当前经济增长,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4)
提示:发展的观念强调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权,特别是发 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环境的 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 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又包括环境享受。
五、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1)目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地位: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 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 社会公正和公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 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 成威胁。
提示:不同性质的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着眼点不同。(1)不 可再生资源:应在加强节约和合理利用的同时,加强资源勘 探,增加后备储量并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2)可再生资源:应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1)协调人地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 间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2)个人参与: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 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