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荀子人性论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区别

摘要:

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这其中最具典型理论意义的当属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是一场思想的交锋、灵魂的对话。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之争主要围绕着何为人性、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和如何解释善恶现象展开。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他们提出各自的人性论的目的在于为各自的道德主张寻找一个理论基础,人性论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如果没有确定的人性论主张道德的确立就去少了根基。孟子、荀子的人性论之争的实质不在于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而是为构建儒家道德哲学寻找逻辑前提。

关键词:

人性性善性恶生理欲望道德属性

正文: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一般本质的思想观点,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即善恶言人性的观点,除了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外主要有世硕的“有善有恶论”,告子的“无善恶论'”及“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等,这几种观点涵盖了即善恶言人性的所有向度,最具典型理论意义的当属孟子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孟子与荀子想去近百年①,性善论与性恶论之间的争论虽不是面对面的但的确是一场思想的交锋、灵魂的对话。

一.孟荀人性论之争及其实质

何为孟子荀子的人性论之争的焦点呢。孟子荀子人性论之争的焦点主要在于:一是何为人性,孟子以人的道德属性为人性——亦即他所谓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2]。荀子则认为人性是人的生理欲望,荀子明确以自然禀赋的材质为“性”,二是人性是善还是恶,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三是如何解释善恶现象。关于恶产生的原因孟子认为人之恶是由于外部环境使人泯灭了善性,荀子认为善是伪对人的本性克服的结果。

不可否认,言人性的存在是以道德的存在为前提的,善恶这两个范畴是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是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的结论,善即符合某种道德,恶即违背某种道德。如果没有道德主体的人善恶的分别也没有了意义,离开了道德善恶也就无从界定,所以人性善恶的问题也就是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思想家们的眼里,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固有的某种规定性,他在逻辑上先于善恶,善恶是其属性,这样,人性的善恶就成为道德主张的逻辑前提。人性论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如果没有确定的人性论主张,道德的确立就缺少了根基,所以孟子荀子的人性论之争的实质不在于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其目的在于为他们各自的道德哲学建构寻找一个逻辑前提。

人可以划分为身心即生理和心理两部分,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二者的辩证统一,无论是作为类还是作为个体的人都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仅有自然属性,但这种自然属性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因为这种自然属性孕育着社会属性的种子、胚芽,为人成为人提供了可能性,至于能否成为真正的人还要看能否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获得社会属性,只有社会属性才是区别于动物的人之为人的特质,在这个阶段人的社会属性尚未确立,只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自然属性之中,第二阶段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社会不断地把各种社会关系赋予每个个体的人,潜在于自然属性的社会属性逐渐确立起来成为人之为人的特质,只有在这个阶段人才真正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成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的真正的人。

在社会发展观念过程中社会利益以及道德标准总是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之中。从全社会来看存在着利益集团之间争夺利益的斗争和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的冲突。从个人来看,存在着对欲望的追求和内心的道德意识之间的矛盾,前者是个人的内心冲突在社会上的反映,后者是社会冲突在个人身上的缩影,这些矛盾和冲突时社会变革造成的必然结果,面对这些矛盾相冲突无非有两种选择:其一是牺牲利益、欲望,遵从道德,其二是牺牲道德,追求利益、满足欲望。

根据以上观点可以认为孟子以人的道德属性为人性,认为性在心,注重人的心理情感得出了一心为善的结论;荀子则认为人性是人的生理欲望,以身为性,偏执于人的生理欲望,得出了人心向恶的结论。孟子之主性善是把作出第一种选择的人作为人类的标准,把他们的规定性作为对人的类本性,荀子把做出第二种选择的人作为人类的标准,以他们的规定性作为人的类本性。孟子的“四心”是以第二阶段的人为标准的这个阶段的人,其内心已经有了一定的道德意识。荀子是以第一阶段的人为标准的,这个阶段的人还处于在形成道德规范的阶段,这样孟子荀子从不同的人性论出发回答了道德起源及道德的本质问题。

二.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争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先秦儒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孟子荀子是孔子之后两位最著名的儒学大师,他们分别以性善论和性恶论为理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孟子荀子想去近百年,他们之间的争论虽不是面对面,但的确是一场思想的交锋、灵魂的对话,这个争论始终是围绕着对孔子儒学的阐发进行的。

1.。孟荀对人性的规定

孔子有“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阐发,对人性的规定是确立人性论的第一步,在这个问题上孟子荀子所探讨的人性都是“人”之性,亦即他们论人是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意义上进行的,他们所谓的“人”是一个类的概念、是普遍的人,他们所讨论的人性是人一般的本质规定性,这是孟子荀子人性论具有可比性的基本前提,但是在什么是人性上,孟子荀子的观点都是不同的。

孟子所谓人性主要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孟子认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跟于心”

[3],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非常小,庶民失去这点区别,君子保存了这点区别,这点区别实际上就是人的基本道德。如果人只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舒适,而没有得到教化,那就离禽兽不远了。在孟子看来,人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只追求感官欲望的满足向禽兽倒退,一个是追求道德的完善,向人的方向发展。孟子看到人既有对生理欲望的追求,又有道德追求,并且将生理欲望追求与道德追求区分开来,他认为生理欲望追求属于外在追求,道德追求为内在追求,欲望追求受某种外在的必然性即命的制约,得到得不到完全由外在力量决定。因此他虽然也是人的属性;但由于受命的制约,不能称作人性。所谓命孟子认为“莫之致而至者,命也”[4],没有叫他来,他却来了,便是命,命是外在人的某种必然性,在孟子看来,道德追求则完全在于自己,这与孔子“为仁由己”的观点是一致的,对仁义理智的追求虽然也受命的制约,但得到得不到由自己决定,因此孟子不成其为命,而成其为性。张岱年说:“孟子所谓性者正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之特殊性征,乃专指人之所以为人者,实即是人之‘特性’,而任何之物之性,亦即该物所以为该物者,所以孟子讲性最注重对物类之不同。”[5],张岱年一方面指出了孟子看到人既有与禽兽相同的欲望追求,又有区别于动物的道德属性,孟子把后者而不是前者规定为人性,另一方面指出了孟子抓住了“类”这也是理解孟子性善论的关键。

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也提出了一个与孟子极为相似的命题“人之所以为人者”[6]。荀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有辨”在于能分清“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在于“分”在于“礼”。在荀子看来,人和动物的区别不仅在于人能辩、能知,而且还在于人有道德,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中的,最根本的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