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练习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元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两个电子,则该元素()。

A.一定是金属元素B.一定是第ⅡA族元素
C.一定是过渡元素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
2.下列元素不属于
...第二周期的是()。

A.Be B.Mg C.O D.N
3.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元素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铁B.锌C.碳D.镍
4.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
B.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
5.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层中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A.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
C.非金属元素D.无法确定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在的《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1869年绘制的版本
B.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主族
C.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
D.第ⅠA族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除了H),第Ⅶ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
7.原子序数为1~18号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D.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是硫原子
8.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第ⅠA族
B.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ⅣA族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第二周期第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二、双项选择题
9.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们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已知3种元素的原子
序数之和为3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X
Y Z
A.三种元素的单质都有可能导电
B.X的氧化物XO有毒
C.Y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D.Z的氧化物只能与酸反应
10.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除0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族的族序数
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
C.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
D.第ⅢB族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
三、非选择题
11.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元素都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

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6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

元素组例外元素其他元素所属类型编号
(1)S、N、Na、Mg
(2)P、Sb、Sn、As
(3)Fe、B、Cl、Ca
归属类型:①主族元素②过渡元素③同周期元素④同族元素⑤金属元素⑥非金属元素
12.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2
10 11
18 19
A
2 3 4
11
19
B
6
11 12 13
24
C
6 7
14
31 32
D
13.A、B、C、D、E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1-1-1所示,已知E的原子序数为x,
则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不可能
...为()。

图1-1-1
A.5x B.5x+10
C.5x+14 D.5x+25
14.已知115号元素原子有七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5个电子,试判断11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七周期第ⅢA族B.第七周期第ⅤA族
C.第五周期第ⅦA族D.第五周期第ⅢA族
15.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共有16种。

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

①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都叫气态氢化物;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D.①②③④均不正确
16.已知X、Y、Z、W是短周期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元素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形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

(1)请写出元素符号:X______、Y______、Z______、W________。

(2)X单质与Z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用于还原汽车尾气中的__________,以减少大气污染。

(3)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1∶1∶3的化合物(按X、Y、Z、W的顺序),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的NaOH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的位置如图1-1-2所示,X形成的单质约占空气体积的1/5,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1-2
(1)Y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

(2)X与Na形成淡黄色固体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该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X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ZX2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说明ZX2具有__________性。

(4)W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原子中最易形成阴离子的是()。

A.Cl B.F
C.Na D.K
2.化学上经常采用归类的方法研究一类物质。

将Li、Na、K、Rb、Cs归为一类的根本原因是()。

A.它们均为金属元素,都能形成相应的氧化物
B.五种元素的单质均为固体
C.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个,在性质上具有相似性
D.它们形成的氢氧化物都是强碱
3.关于铯(Cs)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铯的熔点比金属钠高
B.CsOH比NaOH的碱性强
C.CsOH是一种弱碱
D.碳酸铯难溶于水
4.若用X代表F、Cl、Br、I四种卤族元素,下列属于共性反应的是(反应条件均省略)()。

A.X2+H2===2HX
B.X2+H2O===HX+HXO
C.2Fe+3X2===2FeX3
D.X2+2NaOH===NaX+NaXO+H2O
5.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OH-、H2O B.NH3、NH+4
C.F-、NH+4D.HCl、F2
6.下列关于卤素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单质的熔点和沸点随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
B.单质都有毒
C.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递增依次加深
D.碘易溶于酒精,故利用酒精可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
7.各组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A.酸性:HI < HBr < HCl < HF
B.稳定性:HF< HCl < HBr < HI
C.氧化性:F2 < Cl2 < Br2 < I2
D.沸点:F2 < Cl2 < Br2 < I2
8.有三种金属元素a、b、c,在相同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a可以从c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

则这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 B.b、a、c C.b、c、a D.c、b、a
二、双项选择题
9.下列关于碱金属和卤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碱金属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的密度逐渐减小
B.卤素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的熔、沸点升高
C.碱金属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
D.卤素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10.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下列对其性质的预言中,错误
..的是()。

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的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最大
B.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C.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三、非选择题
11.某学生往一支试管里按一定次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
A.KI溶液B.淀粉溶液C.NaOH溶液D.氯水
发现溶液颜色按下面次序变化:
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

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③→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3XO4,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A.H2X B.HX
C.XH3D.XH4
13.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

下列事实最能说明这个结论的是()。

A.已经制得了IBr、ICl等卤素互化物
B.已经制得了I2O5等碘的氧化物
C.已经制得了I(NO3)3、I(ClO4)3·2H2O等含I3+的离子化合物
D.碘(I2)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3离子
14.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KI、NaBr、BaCl2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

将白色物质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向该无色溶液中加入新制取的氯水,然后再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白色固体中肯定有NaBr
B.白色固体中既有NaBr,又有BaCl2
C.白色固体中有KI、NaBr、BaCl2三种物质
D.白色固体中既有KI,又有BaCl2
15.在100 mL混合溶液中含有1 mol/L Na2SO3和2 mol/L NaBr,现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0.15 mol Cl2,充分反应后,参与反应的SO2-3和Br-物质的量之比为()。

A.1∶4 B.1∶3
C.1∶2 D.1∶1
16.氰(CN)2、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X2)类似,化学上称为拟卤素[如(SCN)2+H2O===HSCN +HSCNO]。

它们的阴离子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l-<Br-<CN-<SCN-<I-。

试写出:
(1)(CN)2与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

下面是某同学完成的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药品:KBr溶液、KI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实验步骤实验结论
①氯水+1 mL CCl 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氯、溴、碘
②NaBr 溶液+氯水+1 mL CCl 4,振荡,静置,观
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③KI 溶液+氯水+1 mL CCl 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请回答: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CCl 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核素
一、单项选择题
1.据最新报道,166 67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32 B.67 C.99 D.166
2.下列各组粒子属于同位素的是()。

A.3517X和3717X
B.4019K和4020Ca
C.O2和O3D.H2O和D2O
3.碘131是碘元素的一种放射性核素。

下列关于131 53I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131 B.质子数为78
C.核外电子数为78 D.中子数为53
4.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 Wue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下面有关13C、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5.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

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A.b a R
B.a+b-2
a-2
R
C.a+b+2
a+2R D.a+b
a-2
R
6.下列关于32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32He原子核内含有2个中子
B.3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
C.32He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32He和42He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7.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截至2010年10月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万余例。

医学界通过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断裂DNA杀死细胞,抑制艾滋病。

关于14C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4C与12C的质量比约为14∶12
B.14C原子与14N原子所含中子数相同
C.14C与C60都是碳元素的同位素
D.14C原子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8.医学研究证明,用放射性135 53I治疗肿瘤可收到一定疗效,下列有关135 53I的叙述正确的是()。

A.135 53I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B.135 53I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
C.135 53I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9
D.135 53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ⅦA族
二、双项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氘和氚是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氢的两种核素
B.氢元素是指11H
C.11H、21H、31H是氢的三种核素,是同一元素的三种原子
D.21H和31H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10.日本核泄漏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碘-131,下列关于131 53I的说法正确的是()。

A.131 53I和134 53I是同一种核素
B.131 53I和134 53I互为同位素
C.131 53I和134 53I都含有53个电子
D.131 53I和134 53I都含有53个中子
三、非选择题
11.在14 6C、14 7N、16 8O、3517Cl、235 92U、238 92U中:
(1)________和________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和________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称互为同位素。

(3)________和________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4)以上所列共有________种元素。

12.几种微粒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可说明()。

A.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
B.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C.彼此之间一定是同位素
D.核外电子个数一定相等
13.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元素,如果a X m+、b Y n+、c Z n-、d R 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c=m-n B.a-b=n-m
C.c-d=m+n D.b-d=n+m
14.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11号元素(符号为Rg)的中文名称为,以此来纪念发现X射线(亦称“伦琴射线”)的科学家。

第111号元素的某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7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核素的原子核内有111个中子
B.第111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6周期
C.第111号元素和第110号元素互为同位素
D.该核素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差值为50
15.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H和2H是不同的原子,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D.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16.写出下列各粒子的化学式:
(1)由2个原子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______,阴离子是________。

(2)由4个原子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______,阳离子是________。

(3)由3个原子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______。

(4)由5个原子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是________。

17.某金属质量为4 g,其原子核外有2 mol电子,核内共有1.204×1024个中子,4 g该金属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了6.02×1022个阳离子。

(1)该金属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

(2)其原子核内有__________个质子,__________个中子。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三周期元素中,与氢气反应生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A.钠B.硅
C.硫D.氯
2.元素的以下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不呈
..周期性变化的是()。

A.元素的主要化合价B.原子半径
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
3.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氧B.氟C.碳D.氖
4.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原子和核电荷数为4的元素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不是
..后者的4倍的是()。

A.电子数B.质子数
C.电子层数D.次外层电子数
5.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6.对于第二周期从左到右的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C.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D.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7.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如下表所示:
原子N S O Si
半径r/10-10 m 0.75 1.02 0.74 1.17
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A.1.10 ×10-10 m B.0.80×10-10 m
C.1.20×10-10 m D.0.70×10-10 m
8.下列比较错误
..的是()。

A.原子半径:N>O>F
B.酸性强弱:HNO3>H3PO4>H2SO4
C.碱性强弱:KOH >NaOH>Mg(OH)2
D.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
二、双项选择题
9.下列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Na、Mg、Ca原子半径从大到小
B.HCl、PH3、H2S热稳定性从弱到强
C.Al、Ca、K 还原性从弱到强
D.H3PO4、H2SO4、HClO4酸性从弱到强
10.X2+和Y-与氩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判断中不正确
...的是()。

A.原子半径:X>Y
B.原子序数:X>Y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
D.原子电子层数:X<Y
三、非选择题
11.有A、B、C、D四种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A、C、D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A的M 层比C的M层多4个电子,比D的M层少2个电子;B原子的L层比A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则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__(均用元素符号填写)。

12.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分别相同,则它们不可能
...是()。

A.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B.两种不同的离子
C.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D.两种不同的分子
13.A、B、C三种短周期元素,A与C同主族且处于相邻周期,A与B的核电荷数之差为5,B原子M层比L层电子少2个,则A、B、C三种元素分别是()。

A.Li、Na、S B.Na、S、Li
C.Na、K、Br D.K、Br、Na
14.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A.LiI B.NaBr C.KCl D.CsF
15.锶(Sr)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下列关于锶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锶能与冷水剧烈反应
B.锶的失电子能力比钙强
C.Sr(OH)2的碱性比Ca(OH)2弱
D.氧化锶是碱性氧化物
1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D E G I
3 A B C F H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呈两性的是__________。

(3)要证明A、B、C的金属活泼性,可以用什么实验来证明,试举一例。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与H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______>______,说明相应的非金属性:______>______。

17.甲、乙、丙、丁是四种短周期元素,乙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少1;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丁原子的核电荷数比丙原子的核电荷数多2。

请回答:
(1)甲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甲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3)丙是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丁是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甲与丁两种元素可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的元素周期表已完善,不可能再有新元素被发现
B.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
C.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D.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减弱
2.有关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材料的元素
C.在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的元素
D.周期表中位置呈对角线的元素性质相似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是最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
B.Mg(OH)2碱性比Ca(OH)2强
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行
D.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ⅡA族
4.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A.1和8 B.11和13
C.11和16 D.12和17
5.铊是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铊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与铝是同族元素,元素符号是Tl,以下对铊的性质的推断正确的是()。

A.Al的金属性强于Tl
B.能生成+3价的化合物
C.铊的氢氧化物的碱性比铝弱
D.Tl2O3与Al2O3都具有两性
6.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A.4-3n B.3n-4
C.3n-10 D.6-3n
7.对下列粒子比较正确的是()。

A.粒子半径:Cl->Cl
B.还原性:F->Cl-
C.粒子半径:Na+>Na
D.氧化性:Na+>Al3+
8.图1-2-1为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若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则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图1-2-1
A.a、b、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关系是c>b>a
B.a、b、c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弱关系是a<b<c
C.a和d的原子结合可以形成带3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d>a
二、双项选择题
9.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不正确
...的是()。

A.原子半径:丙<丁<戊
B.金属性: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10.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6。

Z位于Y的上一周期,则这三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X2YZ4B.XY2Z3
C.X3YZ4D.X2YZ3
三、非选择题
11.(1)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其中L层有5个电子,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R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非金属元素,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 n RO m,则此时R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12.化合物A、B、C都只含两种元素,且A、B均含X元素,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B―→X +C,X是一种单质,由此可知X元素()。

A.一定是金属元素B.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可能是金属元素D.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13.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 n XO 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14.短周期元素X和Y,X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X和Y都是非金属元素,其中X的最高化合价为+5价
B.元素X可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盐
C.X与Y所能形成的化合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D.X的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15.X、Y、Z为三个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单质。

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Y+X→A(气),Y +Z→B(气)。

请针对以下两种不同情况回答:
(1)若常温下X、Y、Z均为气体,且A和B化合生成固体C时有白烟产生,则:
①Y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②生成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常温下Y为固体,X、Z为气体,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B,则:
①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②向苛性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B,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A、B、C、D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别处于元素X的四周,已知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2O5,且B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同族中最小。

试确定:
图1-2-2
(1)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各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写出C、D、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并按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写出A、B、X氢化物的化学式,并按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已知A、C、F 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0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C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E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2)B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化学键
第1课时离子键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O3B.H2O
C.K2SO4D.C2H5OH
2.下列表达方法正确的是()。

A.Na2O的电子式:
B.硫离子的电子式:
C.Na+的结构示意图:
D.碳13:13 6C
3.下列关于电子式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每种元素的原子都可以写出电子式
B.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与它的离子符号相同
C.阴离子的电子式要加方括号表示
D.电子式就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式子
4.A和B两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则A和B原子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A.6和8 B.11和6
C.20和10 D.20和17
5.具有以下所述价电子数的原子,最难形成离子的是()。

A.L层6个B.L层4个
C.M层2个D.M层7个
6.由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两种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

A.CO B.SO2C.Na2O D.Na2S
7.某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可溶于水B.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C.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导电
8.某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该元素的离子与跟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

A.K2S B.MgO C.MgS D.NaF
二、双项选择题
9.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都含有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
C.离子化合物如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一定可以导电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0.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三、非选择题
11.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
(1)HF:__________;(2)CO2:__________;
(3)CaBr2:__________;(4)NaCl:__________。

12.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B.不溶于水
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
13.甲、乙、丙为第二、三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同周期,甲和丙同族,甲、乙原子序数之和与丙的原子序数相等,甲、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乙原子的电子总数相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丙的氢化物比甲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弱
C.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可制作光导纤维
D.甲、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4.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吸收的能量大于B吸收的能量;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放出的能量大于C放出的能量。

若A、B、C、D 间分别形成化合物时,属于离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A.AD2B.BC2C.AC2D.BD2
15.离子化合物AB2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 mol AB2分子中含有54 mol电子。

下列为与A、B相关的反应:①H2+B2―→C;②B2+X―→Y+AB2+H2O;③Y+C―→AB2+Z;其中Z有漂白作用。

(1)Y的化学式为______,Z的化学式:________。

(2)AB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该化合物由________键形成。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种盐,其电子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题意,试判断氮化钠与水的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反应。

(4)氮化钠(Na3N)两种离子半径的大小关系是
r(Na+)________r(N3-)(填“>”、“<”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