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70-01
农村学校有着特殊的乡土资源,河水、井水、泉水、塘水,可以帮我们探究水资源的用途、污染、保护自然界的水分;化肥、农药、土壤、桔梗,可以帮我们探究农药化肥与水污染、化肥与农药的使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煤、燃料油、柴草、石灰石、贝壳,可以帮我们探究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燃烧与灭火、矿产的成分;废旧金属、废旧医用器具,可以帮我们制氢气、探究金属活动性、金属应用、金属性质等,无处不在的农村乡土化学教育资源,丰富实用,田间地头、家里家外,都是化学生活化的课堂。
一、学以致用,确保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自然科学问题比比皆是,它们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源头活水”。课堂教学应该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感悟人生。通过引入生活事件,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亲历体验的过程中,主动汲取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放映教学录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更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比如学了“溶液酸碱度──ph的测定方法”后,了解了适合植物生长的酸碱度,根据农村初中特点,组织学生回家测定自家田地土壤、水质的酸碱性,为父母提出合理施肥,合理种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建议。学了
“燃烧与灭火”后,结合学生自己家庭的情况设计了发生火灾时的逃生路线。在授课时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结合所学内容,联系生产、生活所用到的化学知识。又如铁生锈的原因及防护;小苏打既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又可以用于发馒头;缺铁会贫血;缺碘会影响智力,得大脖子病等等。使化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既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又通过生动的实例,学以致用,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最佳状态,增强了学化学的兴趣。在学习“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的内容时,播放我国部分大中城市的空气污染实况,及在国际上造成影响的几大空气污染事件的新闻录像。学生看完录像后,引导提出一系列问题:如,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什么?空气污染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如
何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此举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又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源融入乡土资源,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生活中的很多活动都与化学知识息息相关,开展这方面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并学会关注身边的环境,把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如在《金属与金属材料》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过程:(1)组织班级每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废旧金属样品。(2)探究金属材料的名称、性质和应用。(3)班级集中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常见的金属材料。最后将学生收集的金属样品集中归档,就是丰富的金属材料样品资源。
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制金属材料样品标签,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开展探究活动,推动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新课标倡导“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化学”。因此,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认识并充分利用这部分教学资源是落实课程改革目标、转换学生学习方式的需要。如,在《自然界的水》的教学中,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做两件事:一是向周围的人了解20年前农村水资源的状况,二是观察村口及距村稍远的水质,并取样。上课时,大家在课堂上交流谈论“水污染严重了,主要原因是什么?水有哪些用途,我们怎样保护它?”这些问题的探究都是利用了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及亲身体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增强了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珍惜资源、热爱家乡的情感。此外秸秆焚烧的探究、化肥的使用探究等都是好的课程资源。必要时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到大自然中去探究化学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时所面对的是生产生活实际,这是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的重大突破,恰当的开发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对于新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是其他活动所不能代替的。
四、融入家庭资源,激活生活化课堂。
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节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家庭小实验带入课堂。用家庭中的废旧物品代替实验室的器材、
用家庭日常用品代替实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用矿泉水瓶收集几瓶二氧化碳气体,验证二氧化碳的溶解性;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这样解决了实验器材短缺学生做不了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又培养了学生动脑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同时体验了探究过程,学会了一些基本研究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五、开展化学实验,丰富生活化课堂。
新课程标准中由重视实验结果的“奉送真理”转变为重视在实验中“教人发现真理”,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对于一部分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学生来说仍存在着“吃不饱”的现象。由于受到家庭资源的限制,这些学生虽有着浓厚的兴趣却没有条件来尝试做自己想做的实验,扼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制法和性质时,杨浦的学生很快按要求完成了需要探究的实验,此后,我开放实验室,要求他们做想做的实验,于是有的学生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发现还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有的学生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还继续通二氧化碳气体,结果发现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了;有的学生向变浊的石灰水中加稀盐酸,结果发现变浑浊的石灰水也变澄清了;有的学生把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直接通到用紫色石蕊浸泡过的干燥小花上,结果干燥的小花变红了。由于问题来自于自己实验或者同学的实验,学生讨论得非常积极,有些问题很快找到了正确答案,有些问题我稍加点拨,学生立刻解决了。这样的探究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
实验兴趣并牢固掌握了课堂所学知识,而且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实验室的效能。
化学课堂生活化的基础是对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它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我们应根据化学课的特点,遵循“科学性、思想性”的教学原则,开发和利用各种适合学科特点的生活化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潜在地受到生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