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对患者免疫反应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对患者免疫反应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对患者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孟鲁司特组,各42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孟鲁司特组于常规组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结果常规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为(2.7±0.2)分;治疗后为(0.9±0.2)分。孟鲁司特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为(2.8±0.2)分;治疗后为(0.4±0.2)分。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常规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高于孟鲁司特组(P <0.05)。常规组患者治疗前CD8+水平为(30.9±3.2)%、CD4+水平为(32.9±4.9)%、CD4+/CD8+为(1.1±0.2);治疗后CD8+水平为(27.6±4.1)%、CD4+水平为(38.5±5.1)%、CD4+/CD8+为(1.4±0.2)。孟鲁司特组患者治疗前CD8+水平为(31.1±3.2)%、CD4+水平为(32.9±5.0)%、CD4+/CD8+为(1.0±0.2);治疗后CD8+水平为(23.4±3.7)%、CD4+水平为(43.2±5.0)%、CD4+/CD8+为(1.8±0.3)。两组患者治疗后CD4+水平及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常规组患者CD4+水平及CD4+/CD8+均低于孟鲁司特组,CD8+水平高于孟鲁司特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免疫功能,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鲁司特;支气管哮喘;免疫反应
支气管哮喘为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组分及细胞共同参与、诱发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发病率极高。相关研究指出[1],支气管哮喘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多经过气管重塑阶段、慢性过敏性炎症、致敏阶段。气道病变具有可逆性、反复发作性、弥漫性与长期性等特点。本研究分析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治疗,对其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其中男51例,女33例,平均年龄(41.4±7.9)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孟鲁司特组,各42例。
1. 2 治疗方法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平喘、吸氧、抗感染、化痰等。孟鲁司特组于常规组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治疗,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828)1次/d ,10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症状评分,未出现胸闷、气喘等症状(0分);有轻微喘鸣等症状出现,夜间哮喘症状出现导致早醒或憋醒1次(1分);频繁出现哮喘症状,夜间频繁憋醒,
入睡间断(2分);哮喘症状反复发作,夜间无法入睡(3分)。评估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前后分别于早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碱性磷酸酶法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水平及CD4+/CD8+比值)。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常规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为(2.7±0.2)分;治疗后为(0.9±0.2)分。孟鲁司特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为(2.8±0.2)分;治疗后为(0.4±0.2)分。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常规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高于孟鲁司特组(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常规组患者治疗前CD8+水平为(30.9±
3.2)%、CD4+水平为(32.9±
4.9)%、CD4+/CD8+为(1.1±0.2);治疗后CD8+水平为(27.6±4.1)%、CD4+水平为(38.5±
5.1)%、CD4+/CD8+为(1.4±0.2)。孟鲁司特组患者治疗前CD8+水平为(31.1±3.2)%、CD4+水平为(32.9±5.0)%、CD4+/CD8+为(1.0±0.2);治疗后CD8+水平为(23.4±3.7)%、CD4+水平为(43.2±5.0)%、CD4+/CD8+为(1.8±0.3)。两组患者治疗后CD4+水平及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常规组患者CD4+水平及CD4+/CD8+均低于孟鲁司特组,CD8+水平高于孟鲁司特组(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其病理生理特点主要为多种细胞、炎性介质参与的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高反应,对患者肺功能造成严重影响,降低肺通气功能,进而出现通气功能障碍[2]。白三烯为诱发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炎性介质,其致病成分半胱氨酰白三烯存在于哮喘患者气道中,可聚集炎性细胞,并与白三烯受体结合,进而增加呼吸道血管通透性,使支气管黏膜水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发各种哮喘症状。
孟鲁司特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新型非甾体抗炎药,可通过与半胱氨酰受体高效结合,选择性降低白三烯多肽活性[3]。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治疗,可纠正其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有效改善其免疫功能。孟鲁司特可抑制炎性细胞激活,降低淋巴细胞产生介质量,使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恢复正常,提高肌体细胞免疫力,进而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
综上所述,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免疫功能,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苗青,向莉. Th17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气道慢性炎症中的作用及其分化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国际呼吸杂志,2015,35(7):532-536.
[2] 王展,潘频华. 不同树突状细胞亚型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 国际呼吸杂志,2015,35(5):365-368.
[3] 扶红根,雷后兴. 白介素-35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21(1):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