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2.2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
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边几节的基础上继续的深化,应在学生理解前边一节的基础上引入本节内容,层层深入。本节
也是进一步学习大气知识的基础知识。学生对于本节内容
较难快速接受,因此要有耐心,结合练习题使学生深化对
气压带风带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进行解释,加强学生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
3使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对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两图示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3利用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
3.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
4.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法。
教学用具:
图表、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假设地表均匀的情况下,学习了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随季节的移动规律,然而真实的地表并不是均匀的,不仅有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区别,还有地形地貌的差异,所以事实上的气压带风带在地表的分布是比较复杂的。请同学们看书上36页活动题,这是简化了的世界地图,冬
夏季在欧亚大陆上各有一个空气柱,请同学们根据热力环流的知识把陆地上空气垂直运动的方向画出来,并在地表标出高压或者低压。(检查学生是否画对,然后订正)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空气收缩下沉,地表形成高压;夏季,大陆升温比海洋快,空气膨胀上升,所以地表形成低压。接下来同学们看冬季大陆上的气压柱大概位于哪个纬度?
学生:北纬六十度。
教师:在三圈环流图上北纬六十度是哪个气压带?
学生:副极地低气压带。
教师:也就是说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低压部分仅保留在海洋上。那么夏季大陆上的空气柱大概位于哪个纬度?
学生:北纬30度
教师:在三圈环流图上北纬三十度是哪个气压带?
学生:副热带高气压带。
教师:也就是说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热低压所切断,高压部分仅保留在海洋上。如果以这两个空气柱为中心画几条等压线,我们发现气压带被分割成了一个一个的气压中心,不再呈现带状分布。由此得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的分布有重要影响。请同学们看图2.13,一月份亚欧大陆上的冷高压中心大概位于外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所以我们把这个高压叫做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也可以叫做亚洲高压。被这个高压切断的副
极地低气压带只在海洋上有保留,其中一个低压中心位于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附近,我们把它叫做阿留申低压;另外还有一个低压中心位于北大西洋的冰岛附近,我们把它叫做冰岛低压。请同学们在图上相应的位置把它找出来并做笔记。
板书: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一、分布:
1、1月份:冰岛低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
教师:大家再看图2.14,夏季亚欧大陆上的热低压中心大概位于印度河流域,我们把它叫做印度低压,也叫做亚洲低压。被切断
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其中一个高压中心位于
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附近,叫做夏威夷高压;另外一个高压
中心位于北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附近,我们叫做亚速尔高压。
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做笔记。
板书:2、7月份:亚速尔高压、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
教师: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北半球与南半球的气压带分布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
教师: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板书:二、特点:
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学生: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比较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大导致带状
的气压带被切断。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
保持了带状分布。
教师:由于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变化,导致风向随季节而发生变化。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
洋,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气压变化最明显,进而引起
亚欧大陆东部的风向随季节发生较大的改变,这就是季风。请
同学们看38页活动题,分析冬夏季东亚和南亚各盛行什么方
向的风,形成原因是什么?我们首先看东亚,冬季吹什么方向
的风?
学生:西北风。
教师:夏季吹什么方向的风?
学生:东南风。
教师:那么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教师:对,东亚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
板书:三、季风:
1、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分布地区: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远东
教师:大家再看一下南亚地区的季风,东季吹什么方向的风?
学生:东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