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循环伏安法

合集下载

循环伏安法定义+原理+参数设置

循环伏安法定义+原理+参数设置

一、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一种常用的电化学研究方法。

该法控制电极电势以不同的速率,随时间以三角波形一次或多次反复扫描,电势范围是使电极上能交替发生不同的还原和氧化反应,并记录电流-电势曲线。

根据曲线形状可以判断电极反应的可逆程度,中间体、相界吸附或新相形成的可能性,以及偶联化学反应的性质等。

常用来测量电极反应参数,判断其控制步骤和反应机理,并观察整个电势扫描范围内可发生哪些反应,及其性质如何。

对于一个新的电化学体系,首选的研究方法往往就是循环伏安法,可称之为“电化学的谱图”。

本法除了使用汞电极外,还可以用铂、金、玻璃碳、碳纤维微电极以及化学修饰电极等。

1.基本原理如以等腰三角形的脉冲电压加在工作电极上,得到的电流电压曲线包括两个分支,如果前半部分电位向阴极方向扫描,电活性物质在电极上还原,产生还原波,那么后半部分电位向阳极方向扫描时,还原产物又会重新在电极上氧化,产生氧化波。

因此一次三角波扫描,完成一个还原和氧化过程的循环,故该法称为循环伏安法,其电流—电压曲线称为循环伏安图。

如果电活性物质可逆性差,则氧化波与还原波的高度就不同,对称性也较差。

循环伏安法中电压扫描速度可从每秒种数毫伏到1伏。

工作电极可用悬汞电极,或铂、玻碳、石墨等固体电极。

2.循环伏安法的应用循环伏安法是一种很有用的电化学研究方法,可用于电极反应的性质、机理和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但该法很少用于定量分析。

(1)电极可逆性的判断循环伏安法中电压的扫描过程包括阴极与阳极两个方向,因此从所得的循环伏安法图的氧化波和还原波的峰高和对称性中可判断电活性物质在电极表面反应的可逆程度。

若反应是可逆的,则曲线上下对称,若反应不可逆,则曲线上下不对称。

(2)电极反应机理的判断循环伏安法还可研究电极吸附现象、电化学反应产物、电化学—化学耦联反应等,对于有机物、金属有机化合物及生物物质的氧化还原机理研究很有用。

3、循环伏安法的用途(1)、判断电极表面微观反应过程(2)、判断电极反应的可逆性(3)、作为无机制备反应“摸条件”的手段(4)、为有机合成“摸条件”(5)、前置化学反应(CE)的循环伏安特征(6)、后置化学反应(EC)的循环伏安特征(7)、催化反应的循环伏安特征二、循环伏安法相关问题:1、利用循环伏安确定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一般这两个条件即可)①.氧化峰电流与还原峰电流之比的绝对值等于1.[有时对同一体系,扫描速率不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可逆性的一般而言,扫描速度对峰电位没有影响,但扫描速率越大其电化学反应电流也就越大.]②.氧化峰与还原峰电位差约为59/n mV, n为电子转移量(温度一般是293K).[但是一般我们实验时候不是在这个温度下,因此用这个算是有误差的,一般保证其值在100mv以下都算合理的误差.]2、判断扩散反应或者是吸附反应:改变扫描速率,看峰电流是与扫描速率还是它的二次方根成正比。

循环伏安法循环伏安曲线

循环伏安法循环伏安曲线

dC d d ir i ic i r C d dt dt
得:
0
d i = Cd dt
0
d d = dt AB dt BC
常数(扫描速度)
• 图b:
iA i A iB iB
/
/
d d Cd dt dt AB BC
nFADC i p i p (平板) +0.752 r
一是双电层充电电流ic= Cdv,且Cd可能随电位变化,所以ic也随变化。实际 测得的电流是ic和ir之和,所以测得的电流峰值ip有了误差。 另一方面是欧姆极化的影响。因为电流增大至峰值的过程中,欧姆极化也在 增大,所以真正的电极电位的改变速度v就减小了, v又导致了ip的减小。如果 在峰值的欧姆极化达到50mV,分析误差可达18%。上述两种误差都随扫速v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虽然提高v可以提高ip (即提高灵敏度),但是误差也 随之讯速增加。
i Cd d 2 dt
• 由于电位扫描从A到B,电流A/线性变化到B,显然,电流的增量 iB i A / 是由于电位改变 引起的反应电流的增加。所以,在 此线性极化区,反应电阻为
Rr iB i A /
(三)当溶液电阻不可忽略时,电流波形如图d。
交换电流。
• 另外,在小幅度电位范围内可近似认为Cd为常数,不随电 位改变,因此,也可用这种方法测定双电层电容Cd。
• 小幅度等腰三角波电位扫描法的电位和电流波形图
可分几种情况:
1)在扫描电位范围内没有电化学反应(即Rr = ∞∝或不存在) 且Rl可忽略时,电极等效为单一双电层电容 Cd ,而且在小 幅度电位范围内被认为常数 。由:

循环伏安法_厦大《实验电化学》课件

循环伏安法_厦大《实验电化学》课件

循环伏安法 (Cyclic voltammetry)
内容
相关概念简介 线性扫描伏安法简介 循环伏安法简介(用CHI获得循环伏安图的一个具体例子) 分类(电极反应类型 ,循环伏安图的不同特征,所涉及的参数) 一些注意事项
相关概念简介
研究对象:离子导体和电子导体的界面
电化学实验装置示意图
CE WE RE
O 和电极之间发生电荷转移
(faradaic)
R 从电极表面脱附(或发生化学反应)
(non-faradaic)
R 从电极表面向溶液本体传递(生成新相) (mass transport)
电极过程:电极反应、传质过程、相关化学反应
相关概念简介
O ne
扩散层
O* 溶液本体
电极 R
R*



~107 V/cm
重复以上过程,测量2,4,6,8,10mM K3Fe(CN)6 + 0.5 M H2SO4溶 液中的CV数据
可测量一个未知浓度溶液的CV数据
K3Fe(CN)6 溶液循环伏安曲线的测定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
测量氧化还原峰电位Epc、Epa 及峰电流Ipc、Ipa; Ep与扫描速度无关等数据,→ 可逆 Ep = Epa – Epc= 0.058/n 计算n 以氧化还原峰电流Ipc、Ipa 分别与扫速的平方根ν1/2 作图, 以ip = (2.69 x 105)n3/2 A D1/2 C V1/2 公式由斜率计算扩散系数( Ip ∝ v1/2) 作不同浓度的峰电流数据作标准曲线(相同扫描速度),可计算未知浓度溶液的 浓度
随后化学反应
E O+ e
R
可逆
CR
S
不可逆
根据电量估算, Cu的覆盖度θCu 约为2/3 在ECSTM的研究中,在UPD的第二阶段, 观察到(√3×√3)有序结构。此结构对应 的覆盖度仅为1/3 最初,由于不够重视CV图中峰电量的数据,文献中将这一结构 错误地指认为Cu原子形成的结构。

循环伏安法详解课件

循环伏安法详解课件
循环伏安法详解课件
• 循环伏安法简介 • 循环伏安法实验设备与材料 • 循环伏安法实验条件优化 • 循环伏安法在电化学研究中的应
• 循环伏安法实验数据分析示例 • 循环伏安法实验注意事项与安全
防护
01
循环伏安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循环伏安法定义
循环伏安法是一种电化学研究方法,通过在电极上施加连续 的电压扫描,研究电极上的电流响应,从而得到电极的电化 学性质。
燃料电池性能测试
评估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
循环伏安法可以测量燃料电池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电压变化,从 而评估其发电性能,包括功率密度、能量转换效率等。
检测燃料电池的内阻
循环伏安法可以测量燃料电池的内阻,从而评估其电学性能。
研究燃料电池的极化现象
通过循环伏安法可以测量燃料电池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电压变化, 从而研究其极化现象,包括活化极化、欧姆极化等。
循环伏安法原理
循环伏安法利用了电化学反应的可逆性,通过在电极上施加 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测量电极上的电流响应。通过对比正 向和反向扫描的电流响应,可以研究电极的氧化还原反应过 程、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等。
实验步骤与操作流程
实验步骤 1. 选择合适的电解液,并准备电极;
2. 连接实验装置,包括电源、电解槽、电解液循环系统等;
04
循环伏安法在电化学研究中 的应用
电池性能测试
1 2 3
判断电池的荷电状态(SOC) 通过循环伏安法可以测量电池的开路电压,结合 内阻的测量,可以判断电池的荷电状态。
评估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循环伏安法可以测量电池的充放电曲线,从而评 估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包括充放电速率、容量、 能量密度等。
检测电池的循环寿命 通过循环伏安法可以测量电池在不同循环次数后 的性能变化,从而评估电池的循环寿命。

循环伏安法

循环伏安法
并作循环伏安图,得 到三组峰,如图所示。 这表明该金属有机物 在电极上有氧化—还 图3. 原过程、而且其产物 均是稳定的
❖ 循环伏安法不仅可鉴定
电化学反应产物,还可鉴 定电化学—化学偶联反应 过程的产物。
❖ 例如,对—氨基苯酚的 电极反应过程,其循环伏
安图如图。开始由较负的 电位(图中起始点)沿箭头 方向作阳极扫描,得到一 个阳极峰1,而后作反向 阴极扫描,出现两个阴极 峰2和3,再作阳极扫描时 出现两个阳极峰4和5(图 中虚线表示)。其中峰5与 峰1的位置相同。
图3.1 循环伏安法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
❖ 其电流—电压曲线如图
图3.2 循环伏安图
❖ 阳、阴极峰电流之比值(设
)
❖ 严格地说,只有当电极反应产物可溶于溶液时, 上式的比值才为1。如电极产物形成汞齐,则由于 悬汞电极的体积很小,汞中还原形的浓度比溶液 中氧化形的浓度大得多,因而阳极峰电流比阴极 峰电流大。
极反应为
❖ 扫速越慢,阳极峰电流比阴极峰电流降低得更快,峰电流之 比ip,a/ip,c与v的关系如前图, ip,a/ip,c随v增加而增加,最后趋 于 发1生。水这化是反由应于电极还原产物Co(en)32+不稳定,在电极附近
❖ Co(en)32+可在阳极上氧化,而水化产物Co(en)2(OH)22+则不 能,因此,扫速越快,水化反应越来不及进行,生成的水化 物越少, ip,a/ip,c值越接近于1。反之,v越小,水化反应作用 越大,电流比值越小。
❖ 三种不同R1和R 2基的烯类比合物的反应是二聚化 反应的另一例子。其反应通式为
❖ 不同取代基的反应物的伏安图,如下图所示。
烯类化含物循环伏安图
c为
的循环伏安图,无阳极峰,表明二聚化反应很快,

循环伏安法

循环伏安法

循环伏安确定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1.氧化峰电流与还原峰电流绝对值相等,即二者绝对值比值始终为一,与扫描速率,换向电势,扩散系数无关。

2.氧化峰与还原峰电位差约为59mV利用循环伏安确定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1.氧化峰电流与还原峰电流之比的绝对值等于12.氧化峰与还原峰电位差约为(59/n)mV (25摄氏度时)一般这两个条件即可判断扩散反应或者是吸附反应:改变扫描速率,看峰电流是与扫描速率还是它的二次方根成正比~~ 若是与扫描速率成线性,就是表面控制过程~与二次方根成线性,就是扩散控制~~偶认为,,,给6楼纠正下,是59/n,n为电子转移量(亚铁-铁,n=1)温度一般是293K下确定,但是一般我们实验时候不是在这个温度下,因此用这个算是有误差的,一般保证其值在100mv以下都算合理的误差,随着扫描速度的变大,这个值 ...循环伏安测试的基本电位条件设定是根据你的研究电机与参比电极决定利用循环伏安确定反应是否可逆1:氧化峰和还原峰的电流比是否相等,若相等则可逆。

有时对同一体系,扫描速率不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可逆性的一般而言,扫速越大其电化学反应电流也就越大。

2:氧化峰和还原峰电位差等于59/nmV,若大于,则是准可逆体系。

这种确定onset potential的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呢?我看有的文献上直接是作一条切线,但这样误差也很大,很主观随意。

不知道Electrochimica Acta 53 (2007) 811–822这篇文献中的这种求onset potential的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crossin at 2009-4-28 17:29:The onset is defined as the potential at which 10% or20%of the current value at the peak potential was reached.(Electrochimica Acta 53 (2007) 811–822)不是“依据(accord)”,而是“定义(define)”以前我们老师上电极过程动力学的时候说准确的onset potential其实是很难被确定的。

循环伏安法介绍全解[荟萃知识]

循环伏安法介绍全解[荟萃知识]

Fig.1 循环伏安法原理:(a) 循环电位扫描 (b) 循环伏安谱
精制内容
6
Fig.2 电解过程的伏安曲线
精制内容
7
电极表面的传质过程
电极表面存在三种传质过程, 分别是:
1) 扩散 2.)电迁移 3) 对流
若电解采用微铂电极为工作电极、 且溶液不充分搅拌时,会促使耗 竭区提前出现。这种现象称极化 现象。
形成峰2
精制内容
33
形成峰3
精制内容
34
• 再次阳极扫描时,对苯二酚又被氧 化为苯醌 ,形成峰4 ,而对-胺基 苯酚又被氧化为对-亚胺基苯醌, 形成与峰1完全相同的峰5。
精制内容
35
精制内容
24
可逆电极过程的循环伏安法曲线图
精制内容
25
对于部分可逆(也称准可逆)电极过程来 说,极化曲线与可逆程度有关,一般来
说, △Ep >59/n mV,且峰电位随电压扫
描速度ν的增大而变大,阴极峰变负,阳 极峰边正 。
ipc/ipa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或等于1,
仍正比于 。准可逆电极电程的循环伏 安法曲线如4.17B图所示
精制内容
9
(iii) Easy to remove diffusion
Hg microelectroladyeerson mercury drop surface
when the drop falls
(螺线管)
(聚氨酯)
0.05~ 0.5mm diameter
精制内容
(活塞)
(金属垫圈))
10
精制内容
精制内容
4
二、电解池的伏安行为
当外加电压达到镉离子的电解 还原电压时,电解池内会发生 如下的氧化还原反应。

循环伏安法详解PPT课件

循环伏安法详解PPT课件
第13页/共18页
实验步骤
• 3.以10mV·s-1的扫描速率分别对20mmol•L-1、10mmol•L-1、5mmol•L-1、 2mmol•L-1、1mmol•L-1的K3Fe(CN)6溶液进行循环伏安扫描,了解Ipc、Ipa、 Δp与浓度的关系。
• 实验完毕,清洗电极、电解池,将仪器恢复原位,桌面擦拭干净。
实验目的
1.掌握循环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技术。 2.通过对体系的循环伏安测量,了解如何根据峰电流、峰电势及峰电势差和扫描
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来判断电极反应可逆性,以及求算有关的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 参数 。
第1页/共18页
实验原理
• 循环伏安法是指在电极上施加一个线性扫描 电压,以恒定的变化速度扫描,当达到某设 定的终止电位时,再反向回归至某一设定的 起始电位,循环伏安法电位与时间的关系为 (见图a)
第14页/共18页
数据处理
• 从循环伏安图上读出Ipc、Ipa、Δp,作Ipc和Ipc~CO图。 第15页/共18页
注意事项
(1)测定前仔细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 (2)每一次循环伏安实验前,必须严格按照步骤1中所述,处理电极。
第16页/共18页
思考题
1.在三电极体系中,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各起什么作用。 2.按1式,当υ→0时,Ip→0,据此可以认为采用很慢的扫描速度时不出现
第12页/共18页
实验步骤
(3)分别以5mV•s-1、10mV·s-1、20 mV•s-1、50 mV•s-1、80 mV•s-1、100 mV•s-1的扫描速率对5mmol•L-1K3Fe(CN)6+0.5 mol•L-1KCl体系进行循环伏安实验, 求出Δp、Ipc、Ipa,了解Ipc、Ipa、Δp与扫描速率的关系。

循环伏安法原理及结果分析

循环伏安法原理及结果分析

循环伏安法原理及结果分析一、循环伏安法的原理循环伏安法是通过控制工作电极的电位,在一个特定的电位范围内以一定的扫描速率进行循环扫描,同时测量电流随电位的变化。

在典型的循环伏安实验中,工作电极(如铂、金、玻碳等)、参比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Ag/AgCl 电极等)和辅助电极(通常为铂丝)组成三电极体系,置于含有研究对象的电解质溶液中。

电位扫描通常从起始电位开始,向一个方向扫描到终止电位,然后反向扫描回到起始电位,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在扫描过程中,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

电流的大小与电极表面发生的电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有关。

当电位逐渐增加时,若达到某种物质的氧化电位,该物质就会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化电流。

反之,当电位逐渐降低时,若达到某种物质的还原电位,该物质就会在电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产生还原电流。

通过测量不同电位下的电流值,可以得到循环伏安曲线。

二、循环伏安曲线的特征循环伏安曲线通常呈现出峰形,包括氧化峰和还原峰。

氧化峰对应于物质的氧化过程,还原峰对应于物质的还原过程。

峰电流(ip)是循环伏安曲线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峰电流的大小与电活性物质的浓度、扫描速率、电极面积以及电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电活性物质的浓度越高,峰电流越大;扫描速率越快,峰电流也越大,但峰形可能会变得更尖锐;电极面积越大,峰电流也越大。

峰电位(Ep)是指峰电流对应的电位值。

氧化峰电位(Epa)和还原峰电位(Epc)之间的差值(ΔEp = Epa Epc)可以反映电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对于可逆的电化学反应,ΔEp 约为 59/n mV(n 为电子转移数);对于不可逆的电化学反应,ΔEp 通常较大。

此外,还可以通过循环伏安曲线计算出其他参数,如半峰电位(E1/2)、峰宽(W)等,这些参数对于分析电化学反应的性质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果分析1、定性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曲线的峰电位,可以初步判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类型以及参与反应的物质。

实验10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

实验10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

实验10 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一、实验目的(1)了解循环伏安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

(2)掌握循环伏安法的实验技术和有关参数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1)循环伏安法是电化学分析中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电化学分析中,凡是以测量电解过程的电流-电位(电压)曲线为目的,都称为伏安分析法。

按施加激励信号的方式、波形及种类的不同,伏安法又分为多种技术,其中线性扫描伏安法,是在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上施加一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直流电压(图1),并记录相应的电流-电势曲线(图2)。

线性电位扫描法分小幅度运用和大幅度运用两类。

小幅度运用一般用于测定双电层电容和反应电阻。

大幅度运用的电位扫描范围宽,可在感兴趣的整个范围进行,所以使用的范围较广,如测定电极参数,判断电极过程的可逆性/控制步骤/反应机理,研究电极的吸(脱)附现象等。

图1 图2循环伏安法就是将线性扫描电位扫到某电位E m后,再回扫至原来的起始电位值E i,电位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电压扫描速度可从每秒毫伏到伏量级。

所用的指示电极有悬汞电极、铂电极或玻璃碳电极等。

主要用于研究电极反应的性质、机理和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等。

图3 图4当溶液中存在氧化态物质O 时,它在电极上可逆地还原生成还原态物质R ,O + ne → R当电位方向逆转时,在电极表面生成的R 则被可逆地氧化为O,R → O + ne一个三角波扫描,可以完成还原与氧化两个过程,记录出如图4所示的循环伏安曲线。

在循环伏安法中,阳极峰电流i P a 、阴极峰电流i P c 、阳极峰电位E pa 、阴极峰电位E P c 是最重要的参数,对可逆电极过程来说, 峰电位不随扫描速度变化,且 5763E E E mV n∆=pa pc -= (1) 即阳极峰电势(E pa )与阴极峰电势(E pc )之差为57/n 至63/n mV 之间,确切的值与扫描过阴极峰电势之后多少毫伏再回扫有关。

一般在过阴极峰电势之后有足够的毫伏数再回扫,△E P 值为58/n mV 。

循环伏安法ppt课件

循环伏安法ppt课件

(2) 然后反向向阴极扫描,又出现 两个阴极峰2和3。
(1) 从起点S开始,电图位8-往19正方向进行阳极
扫描,得到阳极峰1。
13
(3) 再进行一次阳极扫描,则又出现两 个阳极峰4和5,且峰5的电位值与峰1 相同。
对-亚氨基苯醌又 还原成对-氨基苯

O + 2H++2e-
NH
OH 苯醌在较负的电位 O
1
循环伏安法是最重要的电分析化学研究方法之一。在电化学、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用于 研究电极反应的性质、机理和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等。循环伏安法 还可用于电化学-化学偶联过程的研究,即在电极反应过程中,还伴 随有其他化学反应的发生。
2
一、循环伏安法
以快速线性扫描的形式施加三角波电压,一次三角波扫描完成一个还原过
OH
被还原成对苯二酚 解释:
+ 2H++ 2e-
NH2
O
OH
(2)此时,部分反应产物(对亚氨 基苯醌)由于不稳定,在电极表 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苯醌。
O K
+ H3O+
峰5:同峰1
对苯二酚又氧 OH 化成苯醌
OH
O
+2H++ 2e-
O
NH
OH
(1)对氨基苯酚
O
此时溶液中含有:
的氧化峰
+ 2H++2e-
程和氧化过程的循环,然后根据i—φ曲线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循环伏安法。
3
(一) 基本装置
二、工作原理
同普通极谱法。 1. 三角波电压
将线性扫描电压施加到电极上,从起始电压 Ui开始沿某一方向扫描到终止电压Us后,再以同 样的速度反方向扫至起始电压,加压线路成等腰 三角形,完成一次循环。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 行连续循环扫描。

循环伏安法介绍

循环伏安法介绍

循环伏安法介绍基本定义循环伏安法是指在电极上施加一个线性扫描电压,从起始电位以一定的速率扫描到一个顶点电位,再从该顶点电位扫描到另一个顶点电位的两阶段,此扫描可以在两个顶点电位之间多次重复。

循环伏安方法应用极为广泛。

根据曲线形状可以判断电极反应的可逆程度,中间体、相界面吸附或新相形成的可能性,以及偶联化学反应的性质等。

对于一个新的电化学体系,首选的研究方法往往就是循环伏安法,可称之为〃电化学的谱图〃。

激励信号(A)-UBOdTιme(s)循环伏安法的激励信号图该法控制电极电势以不同的速率,随时间以三角波形一次或多次反复扫描,电势范围是使电极上能交替发生不同的还原和氧化反应,并记录电流-电势曲线。

2、关键参数、参数的可设置范围及通常的设置范围最初电位(V):扫描起始点。

可设置范围10~∙10;依据体系的差异,水相体系T殳设置在±2.0V,有机相可以扩展到±5.0V,电池或串联电池体系还会更大。

最终电位(V):扫描最终点。

参数设置同上。

顶点电位I(V):电位扫描的最高限制。

参数设置同上。

顶点电位2(V):电位扫描的最低限制。

参数设置同上。

静置时间(S):电位扫描开始前的静置时间。

可设置范围1~100000。

通常设置为几秒或几十秒内。

扫描速率(V∕s):电位变化率,可设置范围IXIO-4~10000;稳态测量T殳数mV∕s,一般电极过程研究和测量可由数mV/s到数V∕s,快速表面反应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或超微电极快速扫描最高可以设置到数kV∕s o高扫描会有大电流,应注意考虑溶液电阻影响。

循环次数:1~500000次;全部点数:每个扫描周期的默认数据采集量为2000个点。

全部点数为2000X循环次数。

研究体系及实验曲线31、玻碳电极,1mMK3[Fe(CN)6]+1MKCI三电极体系:WE-GCE;RE-SCE;CE-Pt丝。

参数设置:o针对该体系,在扫速为0.001V/S以下时,避免实验时间过长,扫描范围选择为0.4~0.05V;选择在扫速为0.001〜0.01V/s时,扫描范围选择为0.5~-0.05V,避免扫描电位过负出现析氢现象;当扫速较高时,可以通过溶液电阻校正获得比较理想的实验曲线。

《循环伏安法》课件

《循环伏安法》课件

04
CATALOGUE
循环伏安法的应用实例
在电池研究中的应用
电池性能评估
01
循环伏安法可以用来评估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如容量、能量密
度和功率密度等。
电池老化研究
02
通过循环伏安法可以研究电池的老化过程,了解电池在不同循
环次数下的性能变化。
电池反应机制研究
03
循环伏安法可以用来研究电池的电化学反应机制,深入了解电
05
CATALOGUE
循环伏安法的优缺点
循环伏安法的优点
01
高灵敏度
循环伏安法能够检测到微小的电 化学反应,因此对于痕量物质的 检测具有高灵敏度。
结构简单
02
03
信息丰富
该方法使用的实验装置相对简单 ,操作方便,适合于多种应用场 景。
循环伏安法可以提供关于电化学 反应动力学的信息,如反应速率 常数、扩散系数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污染的影响。
02
采用适当的支持电解质
选择合适的支持电解质可以提高电化学测量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03
采用适当的扫描速率
适当的扫描速率可以平衡电化学反应的测量时间和精度,提高测量结果
的准确性。
06
CATALOGUE
未来展望
循环伏安法的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循环伏安法在实验设 备、测量精度和数据处理方面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这可能包括使用更高性能的电极、更稳定的电 解质和更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
电子转移
电化学反应中,电子从反 应物转移到受体,是实现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 过程。
离子传输
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离 子在溶液中的迁移对于电 荷平衡和电流的产生具有 重要意义。

论述第十章循环伏安法.ppt

论述第十章循环伏安法.ppt

10-2 应用
循环伏安法除了作为定量分析方法外,更主要的是作为 电化学研究的方法,可用于研究电极反应的性质、机理 及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等。
测定时用线性扫描就可以了,脉冲灵敏度更高 研究机理时则一定要用循环伏安法
演示课件
一、可逆体系标准电极电位EØ的测定
氧化峰峰电位: 还原峰峰电位:
Ep,a
E1 2
B X k1 A Z (化学反应 ) 演示课件
1、前行化学反应的电极过程——前行动力波(CE)
B Ox
化学反应
Ox ne Re d 电极反应
非电活性物质B经化学反应形成电活性物质Ox,Ox在电极 上可逆反应生成产物Red。
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演示课件
很大,即化学反应非常快,则CV将是一个简单扩散
演示课件
峰1
在阴极扫描时,对-亚氨基苯醌被重新还原为对氨基苯酚, 形成峰2。
峰2
峰3和峰4也是一对氧化还原峰,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可 能是另外一对物质产生的。
演示课件
对-亚氨基苯醌易发生水解反应,变成苯醌。苯醌是电活性 的,在较负的电位上被还原为对苯二酚形成峰3
峰3 再一次阳极扫描时,对苯二酚演示被课件氧化为苯醌,形成峰4
ip,a/ ip,c
=1
=0
演示课件
四、用循环伏安法判断均相转化反应
(电化学—化学耦联反应 )
动力波可分为三类:
1)前置均想转化反应:化学反应超前于电极反应:
Y k f A ne B kb
2)随后均相转化反应:化学反应滞后于电极反应:
A ne B k f P kb
3)化学反应与电极反应平行: A ne B(电极反应)
Ox ne Red
还原过程

《循环伏安法实验》课件

《循环伏安法实验》课件
《循环伏安法实验》PPT 课件
循环伏安法实验PPT课件大纲
实验目的
1 掌握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了解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反应、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
原理介绍
讲解循环伏安方法的仪器、原理以及操作步骤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
确保所有实验材料和仪器齐全并处于
制备电极和样品
2
良好状态
正确制备电极和样品,确保实验准确
注意仪器的维护保养
定期维护仪器,预防设备 故障
实验结果分析
绘制图像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像
分析电化学性质
利用数据分析样品溶液的电
实验总结
1 复述实验目的、原理和结果
简洁复述实验的目的、原理和结果
2 总结实验的优点和不足
总结实验的优点和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 实验指导书 • 电化学分析书籍 • 相关文献

3
连接电路和调试仪器
按照正确的步骤连接电路,并校准仪
循环扫描样品溶液
4

根据实验要求循环扫描样品溶液
5
记录电位和电流数据
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电位和电流数
分析和处理数据
6

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事项
避免电击和化学伤害,确 保实验安全
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
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以 避免实验失败

第十章_伏安法和极谱法(2).

第十章_伏安法和极谱法(2).
12:32:38
§11 极谱催化波
一、平行催化波
Ox + ze k Red
电极反应 化学反应
Red + Z
Ox
平行进行,形成循环 Ox相当于催化剂,实际上消耗的是化学氧化剂Z
催化电流 icat COx
常用的氧化剂有H2O2、NaClO3或KClO3、NaNO2等
12:32:38
在苦杏仁酸和硫酸体系中 Mo(VI) + e → Mo(V)
(1)分辨率较好 (2) 灵敏度高:10-7 - 10-8 mol/L;比交流极
谱高2个数量级。
(3) 前波影响小。 (4)灵敏度的进一步提高受毛细管噪声的影响
12:32:38
§10 脉冲(极谱)伏安法
一、常规脉冲极谱
在每一滴汞生长的末期施 加一个矩形脉冲电压,脉
冲的振幅随时间而逐渐增
加。可在0~2V间选择。 脉冲宽度τ为40~60ms, 两个脉冲之间的电压回复 至起始电压。
金属络离子从溶液到电极 表面的扩散系数
j 1 / 2 ( j 1 / 2 ) C j 1 / 2
1 1 RT RT RT D ' RT D ' ln K d p ln [Lb ] ln ( ) 2 ln ( ) 2 nF nF nF DC nF D 1 RT RT RT D ln K d p ln [Lb ] ln ( ) 2 nF nF nF DC
§6 单扫描极谱法
一、方法原理
工作电极:
汞滴周期=7s的滴汞电极
线性电压:0.25V/s,扫描速度很快,由于电压变化很快,须 用示波器。
12:32:38
ip 峰电流; jp 峰电位。
ip c 定量依据 (1) 快速扫描时,汞滴附近的待测物质瞬间被还原,产生较

最新循环伏安法介绍PPT课件

最新循环伏安法介绍PPT课件

Fig.4典型准可逆体系和不可逆体系的循环伏安图。
Fig.5 线性扫描曲线
反应可逆性的判断
对一个可逆反应,峰电位与扫描速度和浓度无关。
Epa与Epc 之差
也可用来判断电极反应的可逆程度。
Ep Epa Epc
EpEpaEpc
2.3R T5m 9 V nF n
(at 25°C)
(3)
对于不可逆体系, Δ Ep > 59/n(mV), ipa / ipc < 1。 ΔEp越大, 阴阳峰电流比值越小,则该电极体系越不可逆。对于不可逆电 极电程来说,反向电压扫描时不出现阳极波。

5.电极过程可逆性判断
电极反应机理研究
首先阳极扫描,对-胺基苯酚被氧化产 生了峰1的阳极波。
反向阴极扫描,得到峰2、3的阴极波, 是由于前面阳极扫描的氧化产物对-亚 胺基苯醌在电极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 部分对-亚胺基苯酚转化为苯醌:
对-亚胺基苯醌及苯醌均在电极上还原 , 分别产生对-胺基苯酚和对苯二酚
峰电位的确定
• 一般情况下,伏安图谱上的峰比较宽,因而难以确定峰电位。所以,有时以 0.5 ip的电位(称为半峰电位EP/2)来对电极反应进行表征更方便。理论上,
: 半峰电位与半波电位的关系为
Ep/2E1/21.09R nFT
• Ep 和 Ep/2的差别为
(4)
EpEp/2
2.2R T 5.6 5mV nF n
电化学极化: 因电化学反应本身的迟缓而造成电极电位偏离可逆平衡电位的现象 称为电化学极化。
注意:由于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的浓差极化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外加电压要严格控 制工作电极上的电位大小就要求另一支电极为稳定电位的参比电极,实际上由于电 解池的电流很大,一般不易找到这种参比电极,故只能再加一支辅助电极组成三电 极系统来进行伏安分析。

循环伏安法

循环伏安法
图b
循环伏安法实验原理
当电极电势逐渐负移到 附近时,O开始在电 极上还原,并有法拉第电流通过。由于电势越来 越负,电极表面反应物O的浓度逐渐下降,因此 向电极表面的流量和电流就增加。当O的表面浓 度下降到近于零,电流也增加到最大值Ipc,然后 电流逐渐下降。当电势达到r后,又改为反向扫 描。
循环伏安法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
在一个典型的循环伏安实验中,工作电极一般为浸在溶液中的固定电极。 为了尽可能降低欧姆电阻,最好采用三电极系统。在三电极系统中,电 流通过工作电极和对电极。工作电极电位是以一个分开的参比电极(如 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基准的相对电位。在循环伏安测试实验中,工 作电极的电位以10 mV/s 到 200 mV/s 的扫描速度随时间线性变化 (Fig.1a),在此同时记录在不同电位下的电流(Fig.1b)。.
辅助电极:又称对电极,辅助电极和工作电极组成回路, 使工作电极上电流畅通,以保证所研究的反应在工作电极 上发生,但必须无任何方式限制电池观测的响应。由于工 作电极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时,辅助电极上可安排为气体 的析出反应或工作电极反应的逆反应,以使电解液组分不 变,即辅助电极的性能一般不显著影响研究电极上的反应。 减少辅助电极上的反应对工作电极干扰的最好办法可能是 用烧结玻璃、多孔陶瓷或离子交换膜等来隔离两电极区的 溶液。为了避免辅助电极对测量到的数据产生任何特征性 影响,对辅助电极的结构还是有一定的要求。如与工作电 极相比,辅助电极应具有大的表面积使得外部所加的极化 主要作用于工作电极上。辅助电极本身电阻要小,并且不 容易极化,同时对其形状和位置也有要求。
峰电流的计算
可逆反应的线性扫描的峰电流ip可有以下Randles-Sevcik方程给出:
i p kn AD cv

第十章循环伏安法

第十章循环伏安法

i
-E
催化反应的判据实验:
1、电流函数ip,c/v1/2 随V增加而减小 2、在低扫速时,ip,c可达一个极限值 3、ip,c大于由Randlers- Sevcik方程式所计算出的值
书P237给出一个Fe(Ⅲ)-三乙醇胺-羟胺催化体系。自学
五、吸附过程
循环伏安法也是研究电极表面吸附现象的重要方法 1、反应物为吸附态的可逆过程 只有吸附态的Ox和Red有电 活性,溶液态的没有电活性 与扩散控制的循环伏安图不 一样,上下左右完全对称。 Epa=Epc,峰后电流降至基 线。 因为不需要传质过程,扩散 因素可忽略不计。
ø
fOx DRe2d RT E1 E ln 1 2 nF f Re d DOx2
f Ox f Re d
E p , a E p ,c 2 E
DOx DRe d
ø

E
ø
E p , a E p ,c 2
只要电极过程可逆,反应产物稳定,用循环伏安法测定EØ是 很方便的。
二、电极过程产物的鉴别 以对氨基苯酚为例: 在较负的电位下做阳极 扫描(从S开始),得 到氧化峰1,然后再往 回扫得到两个阴极峰2、 3;再做阳极扫描时得 到两个阳极峰4和5 (虚线部分)
4、峰电位随扫速增加而正移 书P105已证明
ip,c实/ ip,c理 1.0
v
Randles- Sevcik方程式
i pc理论 2.69 10 n D Av 2 c
5 2 2
3
1
1
c指Ox平衡浓度
例: Cd-H3X(氨三乙酸)的循环伏安图
峰2不可逆波 峰1动力波 2 1
3 扫速快,峰1降低,可证明它是前行动力波
峰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逆过程完全吸附的理论循环伏安图
其峰电流:
n2 F 2 ip AvOx 4 RT
为Ox在电极上的吸附量

Ox
其峰电位:
RT bOx Ep E ln nF bRe d
0
bOx、bRed分别为Ox、Red的吸附系数 注意: ip,c∝v→受吸附控制 ip,c∝v1/2→受扩散控制
1、前行化学反应的电极过程——前行动力波(CE)
B Ox


化学反应
电极反应
Ox ne Re d
非电活性物质B经化学反应形成电活性物质Ox,Ox在电极 上可逆反应生成产物Red。
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很大,即化学反应非常快,则CV将是一个简单扩散 控制的电子转移过程,即对扫循环伏安图没影响。 很小,化学反应特别慢,若电极反应可逆,则电流纯 粹受纯动力波控制,CV没有峰或很小看不到
为可逆;
为准可逆; 为不可逆。
反向峰基本上没有
更加完整的可逆性判据
可逆 电位响应性质(峰电 E 位与扫速关系) 电流函数性质 ip,a/ ip,c
p
不可逆 Ep与v有关(峰电位变化 30mV,扫速变化10倍) ip/v1/2 与V有关 =0
与v无关
ip/v1/2 与v无 关 =1
四、用循环伏安法判断均相转化反应
5
3/ 2
AD
1/ 2 1/ 2 ox
v c
峰电位与半波电位的关系:
E p ,c
RT E 1 1.1 2 nF 29 E 1 (mV )(250 C ) 2 n
氧化过程
i p ,a 2.69 105 n3/ 2 AD Re d 1/ 2 v1/ 2 c
RT 29 1.1 E1 (mV )( 25 0 C ) 2 nF n
ø
fOx DRe2d RT E1 E ln 1 2 nF f Re d DOx2
f Ox f Re d
E p , a E p ,c 2 E
DOx DRe d
ø

E
ø
E p , a E p ,c 2
只要电极过程可逆,反应产物稳定,用循环伏安法测定EØ是 很方便的。
二、电极过程产物的鉴别 以对氨基苯酚为例: 在较负的电位下做阳极 扫描(从S开始),得 到氧化峰1,然后再往 回扫得到两个阴极峰2、 3;再做阳极扫描时得 到两个阳极峰4和5 (虚线部分)
(电化学—化学耦联反应 )
动力波可分为三类:
1)前置均想转化反应:化学反应超前于电极反应:
Y A B
kb
kf
ne
2)随后均相转化反应:化学反应滞后于电极反应:
A B P
kb
ne
kf
3)化学反应与电极反应平行: A ne B(电极反应)
k1 B X A Z (化学反应)
E p ,a E 1
2
i pa
峰电流之比:
i pc
1
峰电位之差:
RT E p E pa E pc 2.2 nF 58 (mV )(250 C ) n
可用于判断体系是否可逆
10-2 应用
循环伏安法除了作为定量分析方法外,更主要的是作为 电化学研究的方法,可用于研究电极反应的性质、机理 及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等。
Cd-H3X(氨三乙酸)
k1
本 身 具 有 电 峰2 活 性
Cd-X-
+2e + Hg Cd(Hg)
k2
Cd2++X3-
+2e + Hg Cd(Hg)
峰1
峰3较大
ip,c实/ ip,c理 1.0
v
也证明峰1是前行动力波
书P105已证明
E1/ 2
RT D 1/ 2 RT RT id 3 E ln( ) ln k1[ X ] ln nF D nF nF ik
RT RT k Ep E ln( ) n F n F v
0
0
半峰宽:
RT 62.5 W 1 2.44( ) mV (25 0 C ) 2 n F n
nα:决定反应速率的那一步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
i
-E 不可逆过程吸附的理论线性伏安图
3.电极反应物Ox和产物Red的溶解态和吸附态均有电活性
4、峰电位随扫速增加而正移 书P105已证明
ip,c实/ ip,c理 1.0
v
Randles- Sevcik方程式
i pc理论 2.69 10 n D Av 2 c
5 2 2
3
1
1
c指Ox平衡浓度
例: Cd-H3X(氨三乙酸)的循环伏安图
峰2不可逆波 峰1动力波 2 1
3 扫速快,峰1降低,可证明它是前行动力波
作扫速与峰电流的关系图,可推知体系是受吸附控制, 还是受扩散控制。
因为峰形完全对称,就可以量得半峰宽:
W1/ 2
RT 90.6 3.53 mV nF n
从而求出电子得失数n
2、反应物为吸附态的不可逆过程: 其峰电流:
ip
n nF Av
2
Ox
2.718RT
不管可逆不可逆,只要是吸附控制,峰电流都与扫速一次方 成正比;只要是扩散控制,峰电流都与扫速1/2次方成正比。 其峰电位:
极化曲线不同:单扫描极谱法的极谱图是单向的尖峰状; 循环伏安法由于双向扫描,所以极谱图为双向的循环伏安 曲线,如图4.16所示。
2、基本原理(与线性扫描原理相同)
电极反应可逆,电流只受扩散速率控制。
还原过程:
峰电流可用Randles- Sevcik公式表示:
i p ,c 2.69 10 n
第十章
循环伏安法
cyclic voltametry (CV)
10-1 定义、基本原理 1、定义 以线性扫描伏安法的扫描电位扫到头后,再回过来扫描 到原来的起始电位值,根据所得电流-电位曲线为基础 的分析方法,称循环伏安法。
三角波
本章重点在其应用
一个三角波扫完后,完成一个氧化、还原过程的循环。
i
-E
催化反应的判据实验:
1、电流函数ip,c/v1/2 随V增加而减小 2、在低扫速时,ip,c可达一个极限值 3、ip,c大于由Randlers- Sevcik方程式所计算出的值
书P237给出一个Fe(Ⅲ)-三乙醇胺-羟胺催化体系。自学
五、吸附过程
循环伏安法也是研究电极表面吸附现象的重要方法 1、反应物为吸附态的可逆过程 只有吸附态的Ox和Red有电 活性,溶液态的没有电活性 与扩散控制的循环伏安图不 一样,上下左右完全对称。 Epa=Epc,峰后电流降至基 线。 因为不需要传质过程,扩散 因素可忽略不计。
吸附态的Ox和溶解态的Ox还原能差别很小,观察不到单 独的后波。因Ox吸附和扩散均对电流有贡献,故其阴极 电流比没有吸附时大。
(4)产物弱吸附→阳极电流明显变大
反应物或产物吸附过程的判据
历程
两条路线的竞争。
开展科研时,先做实验,出现与预想不一样的现象时,要 想办法解释,并用其它方法证实你的解释。
三、电极过程可逆性的研究
一般,循环伏安图给出四个参数:峰电位Ep,a 、Ep,c,– Ep,c
= 2.2RT / nF =58/n (mV) (25℃) 58/n mV <△Ep<200 mV △Ep>200mV
ø
扫速增大, 动力动力 ik 即峰电位随扫速增加而正移
变小,
E1/ 2 增大。
2、随后化学反应的电极过程——随后动力波(EC)
Ox ne Re d
Re d B
电极反应 化学反应
有机化学中常见,前面讲到的对氨基苯酚就是一个随后动力 波的例子
扫速增加
1)如果电极反应本身是不可逆的,随后的化学反应对其没影响。 (Red本身很可能就不是电活性的)
★2)如果电极反应本身是可逆的,随后的化学反应会改变
Red的浓度,一部分变成B。 在低扫速时,反向的峰几乎没有(Red全都变成B了); 随扫速的增加,反向峰越来越明显。(扫速很快时随后化学反 应将来不及影响)
提醒:如果一个体系反向没峰,不能直接说它是不可逆的,因 为也可能该体系有随后的化学反应。这时将扫速变快,如果 还是没有反向峰,则可能是不可逆的。如果随扫速增加,反 向峰一点一点明显起来,说明有随后的化学反应

不大也不小,受化学反应速率控制,扫速越快,峰越小.
如何用循环伏安法判别所得体系是前行动力波?
CE机理的判断实验:
1、当扫速v增加时,电流函数ip,c/v1/2减小。 因扫速增大时,化学反应来不及。 2、阳极峰电流与阴极峰电流之比ip,a/ip,c 随扫速v增加,总是 大于或等于1。(B与Red共存或溶液中只有B)不多用 3、ip,c实/ ip,c理≦1。 以ip,c实/ ip,c理扫速作图,如果化学反应速率很大,可以立刻 补充Ox在电极表面的消耗,其效果相当于Ox直接在电极上 还原,这种情况相当于图中虚线部分。但实际上,随扫速增 加,峰电流比值下降,如图中实线部分。说明随扫速增加前 行化学反应来不及补充Ox的消耗。
1
1 第一次阳极扫描时,溶液中只有对氨基苯酚,它在电极上氧 化生成对-亚氨基苯醌,得到峰1
峰1
在阴极扫描时,对-亚氨基苯醌被重新还原为对氨基苯酚, 形成峰2。
峰2
峰3和峰4也是一对氧化还原峰,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可 能是另外一对物质产生的。
对-亚氨基苯醌易发生水解反应,变成苯醌。苯醌是电活性 的,在较负的电位上被还原为对苯二酚形成峰3
Ox ne Re d
还原过程
氧化过程
Re d Ox ne
循环伏安图的激发信号
循环伏安法与单扫描极谱法的不同
极化电压不同:单扫描极谱法施加的是锯齿波型的电压; 而循环伏安法施加的是等腰三角波电压, 由起始电压 开始沿一个方向线性变化,到达终止电压 后 又反方向线性变化,回到起始电压。 工作电极不同:单扫描极谱法是用滴汞电极,极化电压是 同步地施加在滴汞生长的后期;循环伏安法是用固定静止 的固态或液态电极,如悬汞、汞膜电极或铂、玻璃石墨电 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