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C7培训手册 - 图文-(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udi
Service Training
A udi A6’11
自学手册SSP486
2
本自学手册的学习目标:
本自学手册讲述的是Audi A6’11整车的情况,您在学习了本自学手册后,应能回答下述问题:• 车身都采用了哪些材质?
• 车上采用了哪些发动机-变速器组合?
• 后排座椅的“被占用”这个信息是如何产生的?•
Audi.A6’11上安装的是哪种转向系统?• 车上集成有哪些音响系统?•
空调系统方面有什么变化?
德国奥迪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Audi100开始了其高级轿车的生产历程。

该车的传奇经历到今天也仍然代表着奥迪品牌的革命性创新精神。

Audi
100轿车外形经典而简朴,对20世纪70年代轿车的外形影响很大。

该车为整个一个车型系列奠定了基础-C级轿车,这个系列中产生了很多具有传奇特色的轿车。

人们不会忘记20世纪80年代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世界冠军是哪种轿车,以及源于该系列中的Avant车的独特而漂亮的车尾。

当然也忘不了20世纪90年代C5车那流线型的表面以及圆滑的车尾,此特色在整个90年代的10年中都具有典型代表性。

自那以后,从Audi100发展到了Audi A6(仅从整体命名而言。

到今天为止仍没有改变的就是奥迪典型的设计风格:不受时代限制、创新样式、将高雅与运动特性接合在一起。

技术领先、样式迷人且具有领导潮流的作用。

新型Audi.A6.’11也继承了这个传统,该车的内部名称是C7,就是C级车的第7代。

与其前代车型一样,Audi.A6.’11这款新车也使人感受到了令人振奋的设计特色。

Audi.A6.’11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更佳,具有符合时代潮流的运动特性,更低的燃油消耗,采用轻型结构使得灵活性更好、重量更轻了,动力总成功率更强劲,设计更有前瞻性。

Audi A6’11是公务型高级轿车,但是它将舒适性和运动性结合在了一起。

另外,该车也将尊贵设计与运动行车特性和日常通用性组合在一起。

以前在豪华级车上所应用的技术和舒适装备,现在也用到了本级别这种高级轿车上了。

智能型的轻型结构使得设计人员能有更多的选择可能性,尤其对提高效率更具有意义。

因此可以说,Audi A6’11拥有了奥迪公司所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内容。

该车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用户组的要求,且完全可能会超过其前
代车型所取得的成就。

486_064
3
简介
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车身
一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乘员保护
引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部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发动机
汽油发动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柴油发动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发动机-变速器组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
传动系统
一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ATF-加热/ATF-冷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ATF-冷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挡位识别传感器G60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底盘
引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车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可调空气悬架(aa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转向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制动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车轮和轮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自适应定速巡航(AC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
电气系统
奥迪行驶档位选择系统Audi drive selec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42车载电气网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拓扑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外部照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8大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尾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3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的种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6经济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8空气改善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9信息娱乐系统
种类一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0音响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天线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3
售后服务
检查和保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4
附录
自学手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5
目录
4
简要说明486_015486_017
486_016
1 肩部空间的宽度
2
肘部空间的宽度3
若加上车顶天线,车高为1468mm
4
最大头部空间
这些数据的单位均为mm,是在空车时测得的。

简介
5
车长mm 4915车内前部宽度mm 1460
车宽mm
1874车内后部宽度mm 1429车高mm
1455
车内前部高度mm
1046
前轮距mm
1627车内后部高度mm 962后轮距mm
1618载货宽度mm
949轴距mm
2912装载提离高度mm
674牵引重量kg 在8%的斜坡上使用制动器空车重量kg
1575燃油箱容积l
65(可选装75允许总重量kg
2155风阻系数 c w
486_018
1800行李箱容积
l530/995
0.26
6
一览
Audi.A6’11的车身与Audi A7.Sportback的车身是同一平台的,采用的是混合结构。

钢板部件采用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制成。

车辆前部使用的是铝压铸的减振器支座(Audi A7Sportback上就已经这样使用了。

Audi A6.’11的后窗台板(衣帽架与Audi A6.’05上的一样,也是铝板
制的。

Audi A6.’11车身的一些附件,如发动机舱盖、翼子板、车门和行李箱盖,都是铝板制的。

图例:
软钢高强度钢新型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热压成型铝板件铸铝件
挤压铝型材车身
486_019
7
8
引言
Audi.A6.’11上的乘员保护系统在装备和功能方面,与Audi.A7.Sportback车上的是类似的。

当然了,个别部件需要针对Audi.A6’11的具体情况进行匹配。

增加的一个后座乘员安全带的警告功能。

乘员保护系统及其所属部件方面的详细信息,请参阅SSP484“Audi.A7.Sportback的乘员保护、信息娱乐系统、空调系统”。

本章所给出的图只是为了展示原理以便让人更容易明白的。

选装装备
本车可以选装后座侧面安全气囊,和/或关闭副司机正面安全气囊(以及相应的指示灯的钥匙开关。

由于各国对汽车制造商要求不同、法规不同,因此各个市场上的车辆
装备情况也不同(尤其是美国市场。

乘员保护
部件
Audi.A6.’11上的乘员保护系统有下述部件和系统组成:
• 安全气囊控制单元
• 自适应式司机和副司机安全气囊• 前座侧面安全气囊
• 头部安全气囊
• 正面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
• 侧面碰撞识别传感器(在车门内• 侧面碰撞识别传感器(在C-柱上• 前座安全带自动收紧装置(带有电动和烟火式安全带张紧器和可控安全带力限制器
• 蓄电池切断装置
• 安全带警告装置(所有座椅位置都有
• 安全带开关(所有座椅位置都有
• 副司机座椅占用识别装置
• 司机座椅和副司机座椅位置识别装置
486_011
9
10
图例见第11页:E24司机安全带开关E25副司机安全带开关
E224副司机安全气囊关闭钥匙开关(选装E258左后座椅安全带开关E259右后座椅安全带开关E609中间座椅安全带开关
G128副司机座椅占用识别传感器
G179司机侧面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在司机车门内G180副司机侧面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在副司机车门内G256左后侧面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在C-柱内G257右后侧面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在C-柱内
G283司机正面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车前端的左侧G284副司机正面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车前端的右侧G551司机安全带力限制器G552副司机安全带力限制器G553司机座椅位置传感器G554副司机座椅位置传感器
后座安全带警告后座安全带警告
在接通了点火开关后,组合仪表的中间显示屏上会显示安全带状态(已系安全带/未系安全带,这个显示可持续约31秒钟。

任何一个状态改变了,那么这个显示内容就会再次显示31秒钟。

如果某后座乘员在车辆行驶且车速高于25km/h时摘下了安全带,那么车内会响起一次声音报警,中间显示屏上相应的显示会闪烁约31秒
钟。

安全气囊控制单元J234通过左后座椅安全带开关E258、右后座椅安全带开关E259和中间座椅安全带开关E609来接收信息,以便判断相应的安全带是否已经系上了。

486_012
486_013
接通未系上工作
工作关闭
已系上亮起31秒钟
闪烁31秒钟
亮起31秒钟
不工作
不工作
> 25 km/h < 25 km/h
安全带接线柱15
视觉警示
安全带未系上安全带已系上声音警示
车速
J234安全气囊控制单元J285组合仪表内控制单元
J533数据总线诊断接口(网关K19安全带警告指示灯
K75安全气囊警告指示灯
K145副司机安全气囊关闭警告指示灯
(PASSENGER AIRBAG OFF(选装N95司机安全气囊点火器N131副司机安全气囊点火器1N153司机安全带张紧器点火器1N154副司机安全带张紧器点火器1N199司机侧面安全气囊点火器N200副司机侧面安全气囊点火器
N251司机头部安全气囊点火器N252副司机头部安全气囊点火器N490司机安全气囊放气阀点火器N491副司机安全气囊放气阀点火器N253蓄电池切断点火器
T1616针插头,诊断接口
486_014
系统一览
该图是以德国市场上某款车型的装备情况作为示例来展示的。

图例:
驱动CAN总线
显示和操纵CAN总线
输入信号输出信号
舒适CAN总线诊断CAN总线
3,0l-V6-TFSI-发动机
技术特点
• 采用罗茨式鼓风机来实现增压• 采用可控式水泵来进行温度管理• 起动-停止-系统和能量回收
• 在通过起动-停止功能来重新起动发动机时会出现混合摩擦的情况,因此主轴瓦另加了耐磨层
• 通过下述措施降低了链传动的摩擦:• 改进了凸轮轴
• 降低了凸轮轴调节器的泄漏• 双级容积流量可调式机油泵
• 链条张紧器所需要的机油供油量非常小• 气缸采用专用珩磨方式加工,可降低机油消耗并减少磨损
• 降低了第三活塞环的预张紧程度• 改进了皮带传动机构(取消了助力转向泵• 高压喷油阀的流量得到了优化•
气门弹簧力减小了
486_001
2,8l-V6-FSI-发动机
技术特点
• 采用可控式水泵来进行温度管理• 起动-停止-系统和能量回收
• 在通过起动-停止功能来重新起动发动机时会出现混合摩擦的情况,因此主轴瓦另加了耐磨层
• 通过下述措施降低了链传动的摩擦:• 改进了凸轮轴
• 降低了凸轮轴调节器的泄漏• 双级容积流量可调式机油泵
• 链条张紧器所需要的机油供油量非常小
• 气缸采用专用珩磨方式加工,可降低机油消耗并减少磨损
• 降低了第三活塞环的预张紧程度
• 改进了皮带传动机构(取消了助力转向泵• 高压喷油阀的流量得到了优化
486_003汽油发动机
发动机
486_134
486_002
转速[1/min]
转速[1/min]
发动机代码
CGWB
CHVA
结构形式
6缸V形发动机,90°V形角6缸V形发动机,90°V形角排量cm 3
2995
2773
功率kW(PS,1/min
220(300,5250—6500150 (204,5250—6500扭矩Nm,1/min
440,2900—4500
280,3000—5000每缸气门数
4
4缸径mm
84,5
84,5行程mm
89
82,4压缩比
10,5:1
12: 1
驱动形式
S tronic quattro
• 前驱
• multitronic,前驱• S.tronic quattro 发动机管理系统
Simos8
Simos8.1
燃油
高级无硫汽油ROZ95高级无硫汽油ROZ95排放标准
EU V
EU V CO 2-排放g/km
190
187
技术数据
扭矩-功率特性曲线
3,0l-V6-TFSI-发动机,代码CGWB 功率kW
扭矩Nm
2,8l-V6-FSI-发动机,代码CHVA 功率kW
扭矩Nm
2,0l-TFSI-发动机
技术特点
• 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器来实现增压• 起动-停止-系统和能量回收
• 四气门缸盖,进气侧装有凸轮轴调节器,排气侧装有奥迪气门升程系统•改进了皮带传动机构(取消了助力转向泵
486_007
• 发动机正时采用链条传动• 进气歧管上有进气歧管翻板
• 容积流量可调式机油泵• 高压喷油阀的流量得到了优化
486_008
技术数据
扭矩-功率特性曲线
功率kW
扭矩Nm 转速[1/min]
发动机代码
CDNB
结构形式
四缸直列发动机排量cm 3
1984
功率kW(PS,1/min
132(180,4000—6000扭矩Nm,1/min 320,1500—3900每缸气门数
4
缸径mm
82,5
行程mm
92,8
压缩比
9,6: 1
驱动形式
• 前驱
• multitronic,前驱发动机管理系统
Bosch MED17.1燃油
高级无硫汽油ROZ95排放标准
EU V CO 2-排放g/km
149(前驱
柴油发动机
3,0l-V6-TDI-发动机(第2代
技术特点
• 共轨喷射系统,带有废气涡轮增压器
• 双流叠置进气歧管,只有一个中央涡旋翻板(不像以前那样有6个涡旋翻板• 压电式喷射系统,喷油压力高达2000bar• 双柱塞高压泵(CP4.2
• 高压燃油泵由辅助驱动链条来驱动
• 链条机构是单排滚子链,链条数由4个减至2个
486_005
• 机油循环采用双级容积流量可调式叶片泵
• 冷却系统分为缸盖冷却循环和缸体冷却循环• 废气再循环采用模块组装方式,形式紧凑
(AGR-阀、AGR-冷却器和旁通阀合成为一个模块
•废气再循环使用可控式散热器来冷却,没有节温器,也没有辅助冷却水泵• 微尘过滤器还原能力增强了(采用三次补喷燃油,并使用钛酸铝做柴油微尘过滤器的新基质
技术数据
扭矩-功率特性曲线
发动机代码CDUC
功率kW
扭矩Nm
转速[1/min]
486_075
发动机代码
CDUC
CLAB,CLAA
结构形式
6缸V形发动机,90°V形角6缸V形发动机, 90°V形角排量cm 3
2967
2967
功率kW(PS,1/min
180(245,4000—4500150(204, 3750—4500(前驱
150(204,3250—4500(四驱扭矩Nm,1/min
500,1400—3250400, 1250—3500(前驱450,1250—3000(四驱每缸气门数
4
4缸径mm
83
83行程mm
91,4
91,4压缩比
16,8:1
16,8:1驱动形式
S.tronic quattro • 前驱
• multitronic,前驱• S.tronic quattro 发动机管理系统
Bosch EDC17
Bosch EDC17燃油
符合EN590的柴油符合EN590的柴油最高喷油压力bar
1800
2000排放标准
EU.V
EU.V CO 2-排放g/km
158
137(前驱149(四驱
发动机代码CLAB 功率kW
扭矩Nm
发动机代码CLAA
功率kW
扭矩Nm 转速[1/min]486_006
2,0l-TDI-发动机
技术特点
• 共轨喷射系统,带有废气涡轮增压器• 电磁式喷油阀(燃油喷射阀• 发动机正时采用齿形皮带传动• 喷射系统的喷油压力高达1800.bar • 两个平衡轴• 改进了皮带传动机构(取消了助力转向泵
• 进气歧管有涡旋翻板调节功能• 电动废气再循环阀• 低温废气再循环冷却系统
• 微尘过滤器集成有单独的氧化式催化净化器•
起动-停止-系统有能量回收功能
486_009
技术数据
扭矩-功率特性曲线
功率kW
扭矩Nm
转速[1/min]
486_010
发动机代码
CGLC
结构形式
四缸直列发动机排量cm 3
1968
功率kW(PS,1/min
130(177,4200扭矩,1/min
380,1750—2500每缸气门数
4缸径mm
81,0行程mm
95,5
压缩比
16,5: 1
驱动形式
• 前驱
• multitronic,前驱发动机管理系统
Bosch EDC17CR 燃油
符合EN590的柴油最高喷油压力bar
1800排放标准
EU V CO 2-排放g/km
129
2,0l-TDI-发动机的燃油系统
燃油计量阀N290
高压泵CP4.1
燃油温度传感器G81
(节流
燃油滤清器
燃油压力传感器G247
至发动机控制单元J 623
蓄电池(正极
燃油-高压,230—1800.bar
燃油-预压,约 5.bar
燃油-来自喷油阀的燃油背压,约2.bar
颜色图例:
约 5.bar
约 2.bar
止回阀
21
486_133
高压储存器(油轨
燃油压力调节阀N276
喷油阀
N30,N31,N32,N33
滞流箱燃油(预供油泵G6
燃油泵控制单元
J538接地
22
2,0l-TDI-发动机的喷油阀
2,0l-TDI-发动机上的这种新喷油阀,通过电磁阀执行元件来操控。

这种新喷油阀取代了以前在2,0l-TDI-发动机使用的压电执行元件操控的喷油阀。

德国Bosch公司开发了这种使用电磁阀技术的喷油阀,该阀可以满足较高的喷油压力和每个工作循环能多次喷油的要求。

电磁阀控制的喷油阀,其优点在于:比压电式喷油阀的制造要简单。

在汽缸盖罩内,每两个喷油阀用一个外置夹板固定着。

结构和功能
486_024衔铁
励磁线圈
电磁阀弹簧
衔铁销
节流出口
阀控制腔
节流入口
燃油回流燃油高压接口阀控制腔
控制活塞
喷油嘴针阀燃油-高压
燃油-回流压力
喷油阀已关闭
喷油阀在静止位置上时是关闭着的。

这时励磁线圈上并未加电。

电磁阀
衔铁被电磁阀弹簧的力压靠在基座上,并封闭了通向燃油回流的阀控制
腔。

这个阀控制腔内有高压燃油。

由于控制活塞表面的承压面积比喷油嘴针阀
的要大,因此喷油嘴针阀就被压靠在阀座上,从而就关闭了喷油嘴。

23喷油开始
如果发动机控制单元给励磁线圈通上了电,那么就开始喷油了。

如果这个磁力大于电磁阀弹簧的关闭力,那么电磁阀衔铁就会向上移动,
就打开了节流出口。

阀控制腔内的高压燃油经打开了的节流出口进入到燃油回流区,阀控制腔内的燃油压力就下降了。

节流入口用于阻止燃油高压区和阀控制腔之间的压力急速统一(压力平衡。

喷油嘴针阀被作用在其上的燃
油压力给稍稍抬起了,于是就开始喷油了。

压力平衡电磁阀
为了提高喷油压力和喷油量,就开发出一种压力平衡阀。

在使用这种阀时,阀座直径周围的液压力由一个固定不动的衔铁来阻挡。

在同样的阀行程状况下,该阀的开启横截面积比以前用的阀大三倍,因此就能大大
降低阀的行程了。

由于阀的开启横截面积增大了,这就方便了高压液压系统的设计,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喷油量特性曲线
阀的行程小,就使得切换的时间变短,从而也就改善了多次喷油能力。

与使用球阀的喷油阀相比,就不必非得对带有衔铁销的阀进行密封了(此密封针对的是油轨压力,因此所需要的关闭力也就很小了。

带有衔铁销的阀所需要的关闭力非常小,这就能让阀座的横截面积设计得更大些了。

阀开启横截面积的对比






阀行程
压力已经平衡了
作用着压力时
486_020
作用着压力时
压力已经平衡了
阀开启横截面积486_021486_022
486_135
衔铁
励磁线圈
电磁阀弹簧
衔铁销
节流出口
阀控制腔
节流入口
压力平衡
衔铁销衔铁
节流出口阀体配合长度
配合直径
锥面
486_023
只有当配合区呈线接触且阀座处于节流出口上方中央位置时,才会出现这种压力平衡。

运动的阀元件都采用套筒结构形状,它既是衔铁,也是磁环路部件。

衔铁上靠近阀座的区域有抗磨涂层。

衔铁内孔由衔铁销来密封。

这种两件式结构,使得在确定阀座几何形状时就有很大的灵活性了。

使用这种结构,可以增强衔铁靠近阀座处的导向直径区的强度。

于是在阀座棱边前就产生了一个锥面。

在平滑环面内侧,系统压力通过衔铁上的这个锥面将开启力施加到阀上。

p
Rail
p
Rück
F
p
图例:
p
Rail
燃油-高压,230.—.1800.bar
p
Rück
燃油-回流压力,约 2.bar
F p 锥面压力渗入而作用在阀座上的力
止回阀
电磁阀式喷油阀的回流管路中,装有止回阀(具有节流作用而不是压
力保持阀。

这个节流作用会产生一个约2.0bar的回流压力(背压。

这个节流作用会消除喷油阀内的压力波动(喷油阀打开和关闭时产生的。

喷油量就可控制在一个很严格范围内了,排放值也就更容易达标了。

说明
在更换了喷油阀后,必须在”导航功能“的菜单项“读取/适配喷油阀校正值”中输入校正值。

24
!
发动机-变速器-组合
0B5
3,0l-V6-TFSI
0B10AW
2,8l-V6-FSI
0B10AW
2,0l-R4-TFSI
0B10AW
3,0l-V6-TDI
0B10AW
2,0l-R4-TDI
25
一览
Audi A6’11的传动系统结构与Audi.A7.Sportback是一样的。

所有变速器使用的都是那种向前移动了的主传动(见SSP392和409。

四驱的车上装备的是插接式万向节轴,见SSP478。

万向节轴与后部主传动的装配与B8系列车(Audi
A4’08、Audi A5、Audi Q5相同,请参见SSP409。

本车与Audi RS5和Audi.A7.Sportback一样,也采用了可选车轮力矩控制这个功能,故其行驶动力学性能也提高了(见SSP478。

自动变速器与发动机上的创新温度管理功能结合在了一起,这就提高了变速器的效率。

通过供热可就使ATF快速达到正常工作温度;通过散热可以防止ATF过热,具体的就视发动机型号而定了,见第30页的内容。

Audi A8’10上首次将导航系统的道路数据用于自动变速器,Audi A6’11上也能实现这个功能,见SSP457。

后桥主传动
标配:
后部主传动0BC
选装:
带有运动型差速器的后部主传动0BF,用于:
• 3,0l-V6-TFSI-发动机
• 3,0l-V6-TDI-发动机
运动型差速器0BF请参见iTV“带有运动型差速器的奥迪四驱车”的1-4以及SSP478“Audi A7.Sportback”。

486_073 multitronic0AW
multitronic0AW是用于前驱车的。

它的tiptronic模式有八个固定行驶级,还有一个运动程序来实现运动型驾驶体验。

这些均可通过方向盘上的翘板开关或者通过选档杆来切换。

全面支持起动-停止系统的功能。

为此,改
进了离合器压力供给、液压控制和变速器软件。

multitronic0AW与下述发动机配合使用: • 2,0l-R4-TFSI-发动机
• 2,0l-R4-TDI-发动机
• 2,8l-V6-FSI-发动机
• 3,0l-V6-TDI-发动机
传动系统
7挡双离合器变速器0B5–S tronic
这种7挡双离合器变速器最早是在2008年的Audi Q5上开始使用的,详见SSP429。

Audi A6’11所用的这种变速器与Audi A7Sportback上的是相同的,详见SSP478。

现在已经是普遍支持起动-停止系统了,为此曾经改进过软件。

486_072
486_074
6挡手动变速器0B16挡手动变速器0B1与最大传动力矩不超过400Nm的发动机配合使用。

这种变速器上的新东西就是挡位识别传感器G604,见第32页。

普遍支持起动-停止系统。

6挡手动变速器0B1与下述发动机配合使用:• 2,0l-R4-TFSI-发动机• 2,0l-R4-TDI-发动机• 2,8l-V6-FSI-发动机• 3,0l-V6-TDI-发动机
7挡双离合器变速器0B5–S tronic与下述发动机配合使用:• 2,8l-V6-FSI-发动机• 3,0l-V6-TFSI-发动机• 3,0l-V6-TDI-发动机
ATF-加热/ATF-冷却
创新温度管理系统的软件装在发动机控制单元J623内,该软件从变速器控
制单元J217处获取ATF-温度信息。

创新温度管理系统控制ATF渐热和冷却过程,具体说就是发动机控制单元给变速器控制单元下指令,去打开或者关闭变速器机油冷却阀N509486_068
在装备有下述发动机的车上,创新温度管理系统除了能实现ATF-冷却功能外,也能实现ATF-加热功能:• 2,0l-R4-TDI-发动机• 3,0l-V6-TDI-发动机• 2,8l-V6-FSI-发动机• 3,0l-V6-TFSI-发动机
此处展示的冷却液循环管路是3,0l-V6-TFSI-发动机的,只是作为示例来说明。

图例:G6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G694发动机温度调节的温度传感器F265特性曲线控制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节温器1(开启温度:87°C J293散热器风扇控制单元
1
J671散热器风扇控制单元2
1
N489缸盖冷却液阀
1, 4
N509变速器机油冷却阀
2
V50冷却液循环泵
3
V188增压空气冷却泵
1
1
由发动机控制单元J623来操控
2
由变速器控制单元J217来操控3 由自动空调控制单元J255来操控4 接通冷却液泵
1
2
V50
G694
4
2
6
G62
F265V188N489
8
J671
J293
73
N509
5
2
5
9
10
111暖风热交换器2放气螺栓3快速接头,黑色
5
4ATF-热交换器5增压空气冷却器6冷却液膨胀罐7可控式冷却液泵8发动机机油冷却器9冷却液散热器10冷却液低温散热器11冷却液低温辅助散热器
5
如果车上配备的是2,8l-V6-FSI-发动机,那么在这个位置上的就是一个灰色有节流功能的快速接头了,见第31页。

已冷却了的冷却液
已热了的冷却液ATF
已冷却了的冷却液(增压空气冷却已热了的冷却液(增压空气冷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