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透析发展史ppt课件
![透析发展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86b98b4afe04a1b171de37.png)
acute renal failure 1945
7
Father of Dialysis-1943
1943 第一个现代转鼓式人工肾 1943 首次治疗血透患者,但未存活 1945年9月 Kolff治疗1例急性胆囊炎伴 急性肾衰竭的昏迷患者,经过透析11.5小时 后,神志改善,1周后开始利巨大尿的木,条制患成的旋者转的康鼓膜复,缠绕
15
到目前,全世界约有100多万尿毒症患者在接受 透析治疗,存活时间长达30多年。
血液透析60年代进入我国,发展速度极慢,70 年代中期肾脏替代治疗在我国才蓬勃开展。
肾脏替代治疗是医学治疗中的一朵奇葩,给肾 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它不但使患者生命得以挽救和维持,并显著地提 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0
动静脉体外循环-1960
1960 美国Quinton-Scriboner设
计了在人体桡动脉、头静脉分
别Caruso聚四氟乙烯管,中间
用硅胶管链接动、静脉侧的聚
四氟乙烯管,形成血管回路,
也就是外瘘。从此,可以选择
四肢的动、静脉做成的外瘘进
行血液透析,首次建立的动静
11
透析液供给及监视装置-1964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局要求在前线使用30分钟的透析治疗。结果证明透析治疗 大大降低了死亡率,这进一步证明了新型透析机的效果。这次在朝鲜战场上的成功 使透析治疗在和平年代得到了广泛使用。
战场上使用的小型Kolff人工肾 9
Kiil透析器-1960
1960年挪威在三块聚丙稀之间放四层塞璐粉膜,制成平板型透析 器,不需要血泵,阻力小,一次性使用
1920-1925年 Love/Necheles/Haas分别利用腹膜加工制成透析膜,对切 除双侧肾脏的狗进行透析,使尿毒症症状改善 有了可利用的半透膜后, 科学家们开始着手制造透析机
7
Father of Dialysis-1943
1943 第一个现代转鼓式人工肾 1943 首次治疗血透患者,但未存活 1945年9月 Kolff治疗1例急性胆囊炎伴 急性肾衰竭的昏迷患者,经过透析11.5小时 后,神志改善,1周后开始利巨大尿的木,条制患成的旋者转的康鼓膜复,缠绕
15
到目前,全世界约有100多万尿毒症患者在接受 透析治疗,存活时间长达30多年。
血液透析60年代进入我国,发展速度极慢,70 年代中期肾脏替代治疗在我国才蓬勃开展。
肾脏替代治疗是医学治疗中的一朵奇葩,给肾 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它不但使患者生命得以挽救和维持,并显著地提 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0
动静脉体外循环-1960
1960 美国Quinton-Scriboner设
计了在人体桡动脉、头静脉分
别Caruso聚四氟乙烯管,中间
用硅胶管链接动、静脉侧的聚
四氟乙烯管,形成血管回路,
也就是外瘘。从此,可以选择
四肢的动、静脉做成的外瘘进
行血液透析,首次建立的动静
11
透析液供给及监视装置-1964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局要求在前线使用30分钟的透析治疗。结果证明透析治疗 大大降低了死亡率,这进一步证明了新型透析机的效果。这次在朝鲜战场上的成功 使透析治疗在和平年代得到了广泛使用。
战场上使用的小型Kolff人工肾 9
Kiil透析器-1960
1960年挪威在三块聚丙稀之间放四层塞璐粉膜,制成平板型透析 器,不需要血泵,阻力小,一次性使用
1920-1925年 Love/Necheles/Haas分别利用腹膜加工制成透析膜,对切 除双侧肾脏的狗进行透析,使尿毒症症状改善 有了可利用的半透膜后, 科学家们开始着手制造透析机
血液透析的发展史优秀课件
![血液透析的发展史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5a6433ad02de80d4d84076.png)
血液净化设备和产品的研发水平,开展循证医学研究
,建立中国血液透析治疗指南;探索新型血液透析的
管理模式,全面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和生存质量。
(浮肿而死)。
从1850年开始,人们寻求清除毒素和水分的研究
有了一定进展。1854年,苏格兰的化学以后的近一个世纪里,
科学家们遍寻可以作为半透膜使用的能够过滤水分和毒素
同时又不容易破坏的材料。烟丝和纤维素膜一直应用到现
在。
现代透析机之父
1943年,被公认为现代透析机之父的荷兰
Groningen大学的年轻医生WilliamKolff。为了得到制造
透析器必须的材料,他冒着生命危险伪造文书,制造了第 一个现代鼓膜透析机。在其后的10年里,这个技术一直被 作为全球的临床标准。Kloff的透析机非常简陋,他
应用的是一个巨大的木条制成的旋转
而战争的总体死亡率只有5%。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 局要求在前线使用30分钟的透析治
疗。结果证明透析治疗大大降低了 死亡率,这进一步证明了新型透析 机的效果。这次在朝鲜战场上的成 功使透析治疗在和平年代得到了广 泛使用。
20世纪60年代初,GeorgeSchreine医生的战地诊室成 为第一个为慢性肾衰竭病人提供中心透析的地方。他的动 静脉分流装置使血液持续流出体外循环往复,使长时间透 析成为可能。纤维素膜的
血液透析的发展史优秀课 件
血液透析的发展史
历史学家称最早的透析是在古罗马皇帝的浴池。
在那里四周用大理石铸造,池水沸腾充满蒸汽,那些患尿
毒症的人们在浴池里通过出汗和蒸气浴使体内的毒素和水
分清除到池水中。在人们寻求有效的透析方法的过程中,
由于毒素和水分地逐渐堆积,无数的尿毒症病人死亡了。
通常他们会静悄悄地死在家里,有人称之为“dropsy”
血透机发展历史 PPT课件
![血透机发展历史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c3e0cac281e53a5902ff6f.png)
1. 血透机正式推向市
场
血液透析机的发展
由于动静脉shunt的发明,内瘘的出现,慢性肾衰患者的透析 变为可能。同时金宝,百特都分别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代透析机。
金宝AK-1 一台市售透析机
百特第
2. 第一台具有透析液配比系统的装
置
血液透析机的发展
1963年阿 尔伯特 拜波 Albert Babb选择 了Milton Roy的 泵,为透析液配 比使用。原型机 Mini-1,特点为 便携式,单人使 用,第一个透析 液配比系统。
1985年,金宝推出Online HF配件GHS-10
1987年,金宝推出干粉 筒BiCart。
A2008C HDF Option
7. 现在
血液透析机的发展
1. 透析用水相关历史和进展
上世纪60年代后期,陆续有透析不良反应的个例报告。 硬水综合征(钙/镁) 溶血(氯胺) 重金属中毒(铜溶血、铝中毒脑病和骨病) 感染中毒性休克
SUCCESS
THANK YOU
2021/3/21
3. 第一款家用血液透析机
血液透析机的发展
1965年Milton Roy公司推出了Milton Roy’s Model A,第一款 市售带有配比系统,能自 动消毒(将进水加热至 85℃消毒),连续监测电 导度,温度,静脉压和透 析液压以及漏血的家用透 析机。
GHS-10
6. HF,HDF系统
血液透析机的发展
1980年,金宝推出 HFM10-1系统,成为全球第一个 自动控制HF的系统。
1982年,费森尤斯推出 第一代Off-line HDF系统ABG-1。
1983年,金宝推出U7000 透析液过滤器。
1984年,费森尤斯推出 On-line 的选配件。
血液透析相关知识 PPT课件.ppt
![血液透析相关知识 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e33d77284ac850ad0242ff.png)
• 处理
– 溶栓、抗凝 – 调整导管位置 – 重新更换导管
长期留置中心静脉置管的常见并 发症
• 出血
– 渗血 – 皮下血肿 – 临时管脱出、出血
中心静脉导管的正确护理
留置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应注意的 问题——预防栓塞
• 留置股静脉临时管者应限制留置侧下肢的活动
• 避免导管打折、栓塞的发生
• 睡眠时避免向置管侧躺
血液透析相关知识
透析现状
• 1999年全国透析移
植登记
– 我国CRF估测人数: 33.16/百万人
– 至1999年12月31日 共有41755例透析 患者
– 1999年新进入透析 治疗的CRF患者共 19268例; 年发病率
血液透析定义
•血液透析是将患者血液连续从体内引出,导
入并流经血液透析器(又称人工肾),在这 个过程中,血液和透析液之间经过透析膜, 不断进行物质交换,然后通过透析器的静脉 端输回患者体内。
如何进行中心静脉置管 换药?
• 以导管皮肤出口处为中心
• 从里向外
• 消毒范围:直径10cm
• 消毒次数:2-3次
留置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应注意的 问题——防治出血
• 局部渗血或皮下血肿
– 压迫止血 – 冰袋冷敷 – 来院就诊
• 临时管脱出出血
– 压迫止血 – 立即来院就诊
安全且能长期使用的永久性血管 通路——动静脉内瘘
•理想的动静脉内瘘
✓ 不妨碍患者正常活动 ✓ 不影响美观 ✓ 能提供足够的血液量 ✓ 位置表浅易于穿刺 ✓ 并发症少 ✓ 使用寿命长
永久血管通路——动静脉 内瘘
• 手术将动脉与浅部静脉连接
起来
• 手术成功后,浅表静脉里流
的是动静脉混合血——血流 量达到透析的要求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PPT课件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4e7fb0ad02de80d4d840e1.png)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7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国外血液透析的重大事件
20世纪60年代,华盛顿的Georgetown大学医院 的GeorgeSchreiner医生开始为肾衰竭病人提供 长期的透析治疗。
GeorgeSchreine医生的战地诊室成为第一个为 慢性肾衰竭病人提供中心透析的地方。他的动静 脉分流装置使血液持续流出体外循环往复,使长 时间透析成为可能。纤维素膜的产生更促进了透 析治疗在全世界开展。
12医电1班
血液透析的历史
一、公元1940年以前——动物实验期 1913年, 美国亚贝特教授(John J Abel M.D.)
等人用火棉胶制造出第一个人工肾脏,利用狗作 活体扩散血液透析,抗凝剂为水蛭素。首次提出 “人工肾脏”一词
1914年,美国亚贝特教授(John J Abel M.D.) 等人,将狗作活体循环施行放血术,将红血球置 放于生理盐水中清洗后注回体内。第一次使用 “血浆分离术”一词。
使得全功能人工脏器治疗成为二十一世纪医疗的 希望。
国外血液透析的重大事件
历史学家称最早的透析是在古罗马皇帝的浴池。那些患 尿毒症的人们在浴池里通过出汗和蒸气浴使体内的毒素 和水分清除到池水中。
1854年,苏格兰的化学家Thomas Graham利用牛的膀 胱膜做为过滤分子的膜。
血液透析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
![血液透析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f12167227916888486d7a2.png)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 血液透析装置
二、透析液
透析液是血液透析的关键部分之一,负责清除血中毒 素,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透析液基本成分与 人体内间液相似,主要含钠、钾、钙、镁四种阳离子, 氯和碱基两种阴离子,可含或不含葡萄糖。
一、水处理系统
砂滤罐:清除水中可见杂质的悬浮胶体。 阳离子交换树脂:清除水中钙、镁、铁离子。 活性炭:吸附游离氯、氯胺及部分分子量小于200~300d的
非离子有机溶质。 纱芯:清除较大的细菌颗粒及上游活性炭脱落的细颗粒。 反渗机:水处理系统的最后屏障,通过反渗膜滤过化学物
质,微生物及胶体物质,能清除98%以上无机溶质, 99%分子量大于300d的有机物质和细菌。经反渗机处理 后的透析用水也称反渗水。 其它附属装置:如加压泵、贮水罐、紫外线消毒装置等。
Ca为超滤液中的溶质浓度,Cb为血中的溶质浓度。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 血液透析的原理
一溶质的清除
(三)吸附:吸附是指膜依靠范德华力、亲水及疏水性、膜 孔亚结构等将溶质固定于膜上。吸附并不属于一种转运 模式,它与膜的特性密切相关,不同透析膜,吸附能力 相差很大。吸附清除对于某些大分生物质有一定作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 定义
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让患者血液与透 析液同时流过透析膜两侧,借助膜两侧溶质梯 度及水压梯度差,通过弥散、对流及吸附来清 除毒素,通过超滤清除体内潴留的过多水份, 并能同时补充溶质,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 乱。
血液透析简介培训课件
![血液透析简介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99cd06b14e852459fb571b.png)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
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 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 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 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 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 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2、漏血报警可以检测血细胞是否进入透析机内部,即监视透析器是否破膜。
3、漏血报警属于严重情况,报警时血泵停止运转。确认漏血后应更换 透析器, 透析结束后立即消毒,消毒后才能再次使用。
血液透析简介
19
透析液定容配比
A原液
纯水
B原液
1份A液和1.225份B液溶解在32.775份纯水中配制出需要的透析液(费森配方)
2/4/2021
血液透析简介
20
标准碳酸氢盐透析液
透析液主要成分:纯水、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碳酸氢钠 配制好的透析液离子浓度(mmol/L):Na+ :135~145 Cl- : 98~125 K+ : 0~4 Mg+ : 0.25~1.0 Ca2+ : 0~1.75 HCO3- : 30~40 PH : 7.1~7.3
活性炭:去除游离氯、结合氯、色度、臭气。防止因RO膜酸化劣化导致的去 除率下降。
树脂罐:软水机,去除难溶性盐,将钙、镁离子置换为钠离子。防止RO膜上 水垢形成。
2/4/2021
血液透析简介
9
单人用透析装置
静脉压 静脉壶压力,通过压力检测体外循环血流情况。 透析液压 透析器膜外压力
跨膜压(TMP) 透析器半透膜两侧的压力差,TMP=静脉压-透析液压。 TMP超过500mmHg容易产生破膜现象。
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 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 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 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 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 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2、漏血报警可以检测血细胞是否进入透析机内部,即监视透析器是否破膜。
3、漏血报警属于严重情况,报警时血泵停止运转。确认漏血后应更换 透析器, 透析结束后立即消毒,消毒后才能再次使用。
血液透析简介
19
透析液定容配比
A原液
纯水
B原液
1份A液和1.225份B液溶解在32.775份纯水中配制出需要的透析液(费森配方)
2/4/2021
血液透析简介
20
标准碳酸氢盐透析液
透析液主要成分:纯水、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碳酸氢钠 配制好的透析液离子浓度(mmol/L):Na+ :135~145 Cl- : 98~125 K+ : 0~4 Mg+ : 0.25~1.0 Ca2+ : 0~1.75 HCO3- : 30~40 PH : 7.1~7.3
活性炭:去除游离氯、结合氯、色度、臭气。防止因RO膜酸化劣化导致的去 除率下降。
树脂罐:软水机,去除难溶性盐,将钙、镁离子置换为钠离子。防止RO膜上 水垢形成。
2/4/2021
血液透析简介
9
单人用透析装置
静脉压 静脉壶压力,通过压力检测体外循环血流情况。 透析液压 透析器膜外压力
跨膜压(TMP) 透析器半透膜两侧的压力差,TMP=静脉压-透析液压。 TMP超过500mmHg容易产生破膜现象。
血液透析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血液透析专业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4277779e314332396893b0.png)
机溶质。 纱芯:清除较大的细菌颗粒及上游活性炭脱落的细颗粒。 反渗机:水处理系统的最后屏障,通过反渗膜滤过化学物质,微生
物及胶体物质,能清除98%以上无机溶质,99%分子量大于300d 的有机物质和细菌。经反渗机处理后的透析用水也称反渗水。 其它附属装置:如加压泵、贮水罐、紫外线消毒装置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定义
• 把病人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定装置除 去其中某些有害物质,净化血液起到治 疗作用,该过程称之为血液净化。
• 血液净化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 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 疫吸附及腹膜透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水处理系统模式图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水处理的目的
清除所有
➢ 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 影响透析液电解质浓度的物质 ➢ 对透析机造成损害的物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 血液透析的原理
血透清除水的过程中,两种方式均 存在,但因透析机产生的跨膜压力差(跨 膜压)远大于渗透压,以至于后者可忽略 不计,故认为血透清除的机制为超滤。
三 血液透析装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水处理系统, • 透析液, • 透析机, • 透析器。
四 血管通路
二、永久性血管通路
物及胶体物质,能清除98%以上无机溶质,99%分子量大于300d 的有机物质和细菌。经反渗机处理后的透析用水也称反渗水。 其它附属装置:如加压泵、贮水罐、紫外线消毒装置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定义
• 把病人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定装置除 去其中某些有害物质,净化血液起到治 疗作用,该过程称之为血液净化。
• 血液净化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 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 疫吸附及腹膜透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水处理系统模式图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水处理的目的
清除所有
➢ 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 影响透析液电解质浓度的物质 ➢ 对透析机造成损害的物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 血液透析的原理
血透清除水的过程中,两种方式均 存在,但因透析机产生的跨膜压力差(跨 膜压)远大于渗透压,以至于后者可忽略 不计,故认为血透清除的机制为超滤。
三 血液透析装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水处理系统, • 透析液, • 透析机, • 透析器。
四 血管通路
二、永久性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https://img.taocdn.com/s3/m/19979cda1a37f111f0855b5b.png)
使得全功能人工脏器治疗成为二十一世纪医疗 的希望。
教学ppt
13
历史学家称最早的透析是在古罗马皇帝的浴池。那些患 尿毒症的人们在浴池里通过出汗和蒸气浴使体内的毒素 和水分清除到池水中。
1854年,苏格兰的化学家Thomas Graham利用牛的膀胱 膜做为过滤分子的膜。
1943年,现代透析机之父荷兰Groningen大学的年轻医生 WilliamKolff制造了第一个现代鼓膜透析机。
教学ppt
2
1915年,美国Jay Mclean医师发现肝素 1924年
德国汉司医师(Haas)以类似Abel透析器首次 替病人做血液透析;
抗凝剂仍为水蛭素,但每次只进行15-60分钟。 但因人工肾脏材质及抗凝剂的问题无法突破, 没有得到实际的治疗效果。
教学ppt
3
1933年,肝素纯化制造成功,适于静脉注 射,血液透析技术才获得改善。
1960年,美国的Quiton、Scribner两位医师 以Teflon为材质制造出体外动静脉套管, Clyde Shields以这种套管为第一位病人进行 慢性血液透析,开创了慢性血液透析时代。
1960年,挪威的Kill医师将Skeggs-Leonards 透析器改良,发展出所谓Kill透析器。
教学ppt
14
20世纪60年代,华盛顿的Georgetown大学医 院的GeorgeSchreiner医生开始为肾衰竭病人提 供长期的透析治疗。
GeorgeSchreine医生的战地诊室成为第一个为 慢性肾衰竭病人提供中心透析的地方。他的动 静脉分流装置使血液持续流出体外循环往复, 使长时间透析成为可能。纤维素膜的产生更促 进了透析治疗在全世界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成分输血的理论,应用血液成 分分离的离心分离法,在特定患者,被认为 能排除存在分离血浆成分中的致病物质。
教学ppt
13
历史学家称最早的透析是在古罗马皇帝的浴池。那些患 尿毒症的人们在浴池里通过出汗和蒸气浴使体内的毒素 和水分清除到池水中。
1854年,苏格兰的化学家Thomas Graham利用牛的膀胱 膜做为过滤分子的膜。
1943年,现代透析机之父荷兰Groningen大学的年轻医生 WilliamKolff制造了第一个现代鼓膜透析机。
教学ppt
2
1915年,美国Jay Mclean医师发现肝素 1924年
德国汉司医师(Haas)以类似Abel透析器首次 替病人做血液透析;
抗凝剂仍为水蛭素,但每次只进行15-60分钟。 但因人工肾脏材质及抗凝剂的问题无法突破, 没有得到实际的治疗效果。
教学ppt
3
1933年,肝素纯化制造成功,适于静脉注 射,血液透析技术才获得改善。
1960年,美国的Quiton、Scribner两位医师 以Teflon为材质制造出体外动静脉套管, Clyde Shields以这种套管为第一位病人进行 慢性血液透析,开创了慢性血液透析时代。
1960年,挪威的Kill医师将Skeggs-Leonards 透析器改良,发展出所谓Kill透析器。
教学ppt
14
20世纪60年代,华盛顿的Georgetown大学医 院的GeorgeSchreiner医生开始为肾衰竭病人提 供长期的透析治疗。
GeorgeSchreine医生的战地诊室成为第一个为 慢性肾衰竭病人提供中心透析的地方。他的动 静脉分流装置使血液持续流出体外循环往复, 使长时间透析成为可能。纤维素膜的产生更促 进了透析治疗在全世界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成分输血的理论,应用血液成 分分离的离心分离法,在特定患者,被认为 能排除存在分离血浆成分中的致病物质。
回眸血液透析精品PPT课件
![回眸血液透析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ffbbd2ff00bed5b9f31de9.png)
体质量增长多的透析患者死亡风险更高[25 ] →增加透析时间可以缓慢调 节液体平衡,有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
关于清除多余水分的策略,至今为止很少有对照研究。夜间延长透析的时 间做法是否可行,绝大多数透析患者是否接受还有待考验。
Page 11
近40 余年,基于费用考虑,全世界绝大部国家血液透析的标准做法是 每周3次。仅有一些中心给少部分患者增加透析次数,大部分报告为 病例对照研究或非对照的干涉研究[26]
发现长期透析患者常有左心室肥厚,改为每日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明显 减少;大多数患者增加透析次数可以更好控制血压,减少降压药物 使用;贫血控制和钙磷代谢异常,营养状态,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 估也有所改善[27] 。
DOPPS 研究发现,透析4h 以上是影响死亡率独立危险因素, 透析时间 每延长30min, 死亡率下降7% [20] 。
最近,有一些中心延长每次透析时间(8~12h,通常夜间进行)的报道备受 关注。延长透析时间, 有利于有效清除体内各间隔的溶质, 总的溶质 清除更好,明显改善了血压控制和磷酸盐的清除[21-22 ] 。虽然这些中 心的预后很好,但却无对照研究[23-24] 。
至今,要证明某种溶质的蓄积导致细胞和器官功能障碍仍然很
困难[6]。
Page 5
2.起始透析时机
截至目前,ESRD 最佳透析时机仍然存在争议。 K/DOQI指南推荐:当eGFR<10.5ml/(min·1.73m2)时
,应当开始透析治疗[7]。 早年研究
早期透析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率
动静脉外瘘
动静脉内瘘
52年前 美国华盛顿大学Scribner等提出 标志着慢性透析治疗成为现实[1-2] 有出血、凝血、感染等并发症
1966年, Brescia等报道用手术方法建立[3]
关于清除多余水分的策略,至今为止很少有对照研究。夜间延长透析的时 间做法是否可行,绝大多数透析患者是否接受还有待考验。
Page 11
近40 余年,基于费用考虑,全世界绝大部国家血液透析的标准做法是 每周3次。仅有一些中心给少部分患者增加透析次数,大部分报告为 病例对照研究或非对照的干涉研究[26]
发现长期透析患者常有左心室肥厚,改为每日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明显 减少;大多数患者增加透析次数可以更好控制血压,减少降压药物 使用;贫血控制和钙磷代谢异常,营养状态,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 估也有所改善[27] 。
DOPPS 研究发现,透析4h 以上是影响死亡率独立危险因素, 透析时间 每延长30min, 死亡率下降7% [20] 。
最近,有一些中心延长每次透析时间(8~12h,通常夜间进行)的报道备受 关注。延长透析时间, 有利于有效清除体内各间隔的溶质, 总的溶质 清除更好,明显改善了血压控制和磷酸盐的清除[21-22 ] 。虽然这些中 心的预后很好,但却无对照研究[23-24] 。
至今,要证明某种溶质的蓄积导致细胞和器官功能障碍仍然很
困难[6]。
Page 5
2.起始透析时机
截至目前,ESRD 最佳透析时机仍然存在争议。 K/DOQI指南推荐:当eGFR<10.5ml/(min·1.73m2)时
,应当开始透析治疗[7]。 早年研究
早期透析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率
动静脉外瘘
动静脉内瘘
52年前 美国华盛顿大学Scribner等提出 标志着慢性透析治疗成为现实[1-2] 有出血、凝血、感染等并发症
1966年, Brescia等报道用手术方法建立[3]
血透的课件
![血透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e02d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d.png)
随着医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 ,血透技术逐渐得到完善和改进,现 代血透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 治疗方式。
血透技术的现状与问题
血透技术的现状
目前,血透技术已经成为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或毒物中毒等病症的重要手段,全球范围内有大量患者接 受血透治疗。
血透技术面临的问题
血透技术虽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昂贵、技术复杂、操作不便等,同时血透患者的 并发症和死亡率也较高。
卫生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02
血透操作流程
血管通路的建立
01
02
03
中心静脉导管
适用于急性或长期透析患 者,可选择颈内静脉、锁 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置管。
动静脉内瘘
适用于长期透析患者,将 动脉和静脉吻合在一起, 形成内瘘。
临时血管通路
适用于急性透析患者,可 选择中心静脉导管或动静 脉内瘘。
血液透析机使用流程
预冲
使用生理盐水预冲透析器、管 路和透析机内部水路,排尽空 气。
原因
处理
采取措施如改变血流量、减少超滤率 、补充营养等,以缓解恶心、呕吐症 状。
主要原因是血透过程中毒素的清除过 快、低血压等。
失衡综合征
定义
血透过程中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系 统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意
识障碍等。
原因
主要原因是血液中的毒素清除过 快,导致血液渗透压降低,水分
进入脑组织引起脑水肿。
处理
采取措施如降低血流量、减少超 滤率、给予高渗性溶液等,以缓
解失衡综合征的症状。
04
血透的护理与保养
血管通路的护理及保养
总结词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需要精心护理和保养。
血透技术的现状与问题
血透技术的现状
目前,血透技术已经成为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或毒物中毒等病症的重要手段,全球范围内有大量患者接 受血透治疗。
血透技术面临的问题
血透技术虽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昂贵、技术复杂、操作不便等,同时血透患者的 并发症和死亡率也较高。
卫生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02
血透操作流程
血管通路的建立
01
02
03
中心静脉导管
适用于急性或长期透析患 者,可选择颈内静脉、锁 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置管。
动静脉内瘘
适用于长期透析患者,将 动脉和静脉吻合在一起, 形成内瘘。
临时血管通路
适用于急性透析患者,可 选择中心静脉导管或动静 脉内瘘。
血液透析机使用流程
预冲
使用生理盐水预冲透析器、管 路和透析机内部水路,排尽空 气。
原因
处理
采取措施如改变血流量、减少超滤率 、补充营养等,以缓解恶心、呕吐症 状。
主要原因是血透过程中毒素的清除过 快、低血压等。
失衡综合征
定义
血透过程中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系 统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意
识障碍等。
原因
主要原因是血液中的毒素清除过 快,导致血液渗透压降低,水分
进入脑组织引起脑水肿。
处理
采取措施如降低血流量、减少超 滤率、给予高渗性溶液等,以缓
解失衡综合征的症状。
04
血透的护理与保养
血管通路的护理及保养
总结词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需要精心护理和保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16
Thanks
!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17
1955年,Watschinger与Kloff发展出双蟠管型人 工肾脏,由Travenol公司制造问世,配以100公 升透析液槽,称为Kloff人工肾脏系统,主要用于 治疗急性肾衰竭。
960年代——临床应用成熟期 1960年,美国的Quiton、Scribner两位
国外血液透析的重大事件
20世纪60年代,华盛顿的Georgetown大学医院 的GeorgeSchreiner医生开始为肾衰竭病人提供 长期的透析治疗。
GeorgeSchreine医生的战地诊室成为第一个为 慢性肾衰竭病人提供中心透析的地方。他的动静 脉分流装置使血液持续流出体外循环往复,使长 时间透析成为可能。纤维素膜的产生更促进了透 析治疗在全世界开展。
同时,他们在论文中开始用“血液净化”一词。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12
血液透析的历史
1970年代后 血液净化理论呈现百花争鸣的现象,并陆续开
发出各种血液净化技术。
其中有些技术形成具体的血浆净化方法,广为 应用于临床。
值得一提的是成分输血的理论,应用血液成分 分离的离心分离法,在特定患者,被认为能排 除存在分离血浆成分中的致病物质。
他们将以制造香肠膜的赛路芬(cellophane)作为人 工肾脏的材质,利用肝素为抗凝剂。
从1943年开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治疗尿毒症病
人的临床实验,经过了十几位病例的失败,直到1945
年的九月才成功救活了一位67岁急性肾衰竭的女性病
人。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6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7
血液透析的历史
1964年,美国的Brescia、Cimino两位医师发 表以体内动静脉瘘管(A-V fistula)做血管通 路,为长期血液透析另一时代进步。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11
血液透析的历史
1967年
美国Henderson医师等采取异于传统血液透析的 原理,抽出大量过滤液的方法;
发表应用对流原理的过滤型人工肾脏;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14
国外血液透析的重大事件
历史学家称最早的透析是在古罗马皇帝的浴池。 那些患尿毒症的人们在浴池里通过出汗和蒸气浴 使体内的毒素和水分清除到池水中。
1854年,苏格兰的化学家Thomas Graham利用 牛的膀胱膜做为过滤分子的膜。
1943年,现代透析机之父荷兰Groningen大学 的年轻医生Will血ia液m透析K的o历lf史f演制进造了第1一5 个现代鼓膜
1946年,瑞典Alwall医师发展出一种可控 制超滤过的垂直式圆鼓型人工肾脏。
1948年,Kolff医师在波士顿发展出改良型 旋转圆鼓式人工肾脏,称为KolffBrigham人工肾脏。1952年应用于韩战, 治疗外伤所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及高钾血症。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8
血液透析的历史
1947年,美国的Macneill先生和他的同事设计了 一种平板型人工肾脏的原始型。
因此在1970年代初期,盛行血浆交换法。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13
血液透析的历史
传统的血液净化治疗,只有移除代谢废物的肾脏 替代功能,并无法替代或回复肾脏制造荷尔蒙的 功能。
到了1990年代,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已经可 将活体细胞或肾小管细胞植入薄膜表面,制成生 物型人工肝脏或人工肾脏,
使得全功能人工脏器治疗成为二十一世纪医疗的 希望。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血液透析的历史
1915年,美国Jay Mclean医师发现肝素 1924年
德国汉司医师(Haas)以类似Abel透析器首次 替病人做血液透析;
抗凝剂仍为水蛭素,但每次只进行15-60分钟。 但因人工肾脏材质及抗凝剂的问题无法突破,没 有得到实际的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1911-2009
肾透析与人工心 脏先驱、拉斯克 医学奖获得者、 美国犹他大学医 师威廉·考尔夫 (Willem Kolff) 因自然原因,于 2009年在美国费 城逝世,享年98 岁。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5
血液透析的历史
二、公元1940年代——临床应用之摇篮期
1943年,荷兰的Kolff医师和他的同事Berk先生合作 了旋转圆鼓式(rotating drum)人工肾脏。
3
血液透析的历史
1933年,肝素纯化制造成功,适于静脉 注射,血液透析技术才获得改善。
1938年,纽约Thalhimer以cellophane 取代火棉胶制造Abel透析器,以纯化的 肝素代替水蛭素,替狗做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4
Willem Kolff 威廉·考尔夫
(1911~2009)
医师以Teflon为材质制造出体外动静脉套 管,Clyde Shields以这种套管为第一位 病人进行慢性血液透析,开创了慢性血 液透析时代。
1960年,挪威的Kill医师将Skeggs-
Leonards透析器改良,发展出所谓Kill
透析器。
血液透析的历史演进
10
血液透析的历史
1964年,由Mion医师发明比例混合透析机,以 含醋酸盐的浓缩透析液,在床边与水混合配置 透析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