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杭州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和传统文化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硫
B.三国时期曹植在《七步诗》中写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中燃,豆在釜中泣。
……”,文中“漉”涉及的操作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
C.《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该方法用了焰色反应
D.《本草图经》在绿矾项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因为绿矾能电离出H+,所以“味酸”2.已知:AgSCN(白色,s)Ag+(aq)+SCN-(aq),T℃时,K sp(AgSCN)=1.0×10-12。
在T℃时,向体积为20.00mL、浓度为mmol/L的AgNO3溶液中滴加0.l0mol/LKSCN溶液,溶液pAg的与加入的KSCN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0.1
B.c点对应的KSCN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C.a、b、c、d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d
D.若V3=60mL,则反应后溶液的pAg=11-lg2
3.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K+、Mg2+、Cu2+、Br-、AlO2-、Cl-、SO42-、CO32-,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试管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有无色气体放出。
将溶液分为3份。
②在第1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
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见明显现象。
③在第2份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显橙红色。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有K+、Br-、AlO2-、CO32-
B.溶液中一定没有NH4+、Mg2+、Cu2+、Cl-
C.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有K+、Cl-、SO42-
D.往第3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确认是否有Cl-
4.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1 L pH=9的CH 3COONa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9N A
B .常温下,10 mL 5.6 mol/L FeC13溶液滴到100 mL 沸水中,生成胶粒数为0.056N A
C .向Na 2O 2通入足量的水蒸气,固体质量增加bg ,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Λ
bN 2
D .6.8 g KHSO 4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15 N A
5.室温下,将0.10 mol·L -1盐酸逐滴滴入20.00 mL 0.10 mol·L -1氨水中,溶液中pH 和pOH 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pOH= -lg c(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 点所示溶液中:c(NH 4+)+c(NH 3·H 2O)= c(Cl -)
B .N 点所示溶液中:c(NH 4+)>c(Cl -)
C .Q 点所示消耗盐酸的体积等于氨水的体积
D .M 点和N 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6.下列实验对应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或解释都正确的是( ) 选
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KI 淀粉溶液中通入少Cl 2
溶液变蓝 Cl 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B
向稀溴水中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 水层几乎无色
苯与溴水发生了取代反应
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然后加入银氨溶液,加热
无银镜出现
不能判断蔗糖是否水解
D 向FeCl 3和AlCl 3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 溶液 出现红褐色沉淀 K sp [Fe(OH)3]<K sp [Al(OH)3]
A .A
B .B .
C .C
D .D
7.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 .X 单质与H 2S 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X 单质比1mol 硫得电子多
C .X 和硫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D .X 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于硫酸的酸性
8.下列有关碳酸钠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用碳酸钠溶液制备少量烧碱
B.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和乙酸
D.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洗涤银镜反应前试管内壁的油污
9.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①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SO2
B.用②装置蒸干饱和AlCl3溶液制备AlCl3晶体
C.用③装置加热NH4Cl固体制取NH3
D.用④装置分离乙酸乙酯与水的混合液
10.CO2和CH4催化重整可制备合成气,对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2
B.①→②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
C.①→②吸收能量
D.Ni在该反应中做催化剂
11.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88.0 g14CO2与14N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44 N A
B.1 mol CH3COONa与少量CH3COOH溶于水所得的中性溶液中,CH3COO-数目为N A
C.17.4 g MnO2与40 mL10 mol/L浓盐酸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 N A
D.常温下pH=4的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10-10 N A
12.已知铍(Be)与铝的性质相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铍遇冷水剧烈反应
B.氧化铍的化学式为Be2O3
C.氢氧化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氯化铍水溶液显中性
13.能确定为丙烯的化学用语是()
A.B.C3H6C.D.CH2=CH-CH3
14.已知C3N4晶体很可能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且原子间以单键结合。
下列有关C3N4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3N4晶体是分子晶体
B.C3N4晶体中C—N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的C—C键的键长长
C.C3N4晶体中C、N原子个数之比为4∶3
D.C3N4晶体中粒子间通过共价键相结合
15.有机物M是合成某药品的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钠可检验M分子中存在羟基
B.M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反应
C.M的分子式为C8H8O4
D.M的苯环上一硝基代物有2种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氯化亚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还可用于颜料、防腐等工业,它不溶于H2SO4、HNO3和醇,微溶于水,可溶于浓盐酸和氨水,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成绿色的碱式氯化铜[Cu2(OH)3Cl]。
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1)写出溶解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还原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3)析出的CuCl晶体水洗后要立即用无水乙醇洗涤,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h,冷却密封包装。
70℃真空干燥、密封包装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写出氯化亚铜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如图是各反应物在最佳配比条件下,反应温度对CuCl产率影响.由图可知,溶液温度控制在60℃时,CuCl产率能达到94%,当温度高于65℃时,CuCl产率会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
(6)以碳棒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也可得到CuCl,写出电解时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比鲁卡胺(分子结构见合成线路)是有抗癌活性,其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
(2)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
(3)反应④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__、__。
(4)写出⑤的反应方程式__。
(5)F的分子式为__。
(6)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
①所含官能团类别与E相同;②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1:1:6
(7)参考比鲁卡胺合成的相关信息,完成如图合成线路(其他试剂任选)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有机物G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常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并可用作乳胶漆等。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合成:
已知有机物A 中含有C、H、O、Cl四种元素且同一个碳原子上不直接连接两个官能团,E是乙醇的同系物,F的分子式为C4H6O2。
完成下列填空:
(1)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或_________,反应③的反应类型________。
(2)写出反应⑤和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⑥_____________。
(3)写出两种与F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4)试设计一条以为原料合成的合成路线。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19.(6分)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清洁能源,研究乙烯的制备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制备:工业上常利用反应C 2H6(g)C2H4(g)+H2(g)△H制备乙烯。
已知:Ⅰ.C2H4(g)+3O2(g)=2CO2(g)+2H2O(l)△H1=-1556.8kJ·mol-1;
Ⅱ.H2(g)+1
2
O2(g)=H2O(1)△H2=-285.5kJ·mol-1;
Ⅲ.C2H6(g)+7
2
O2(g)=2CO2(g)+3H2O(l)△H3=-1559.9kJ·mol-1。
则△H=___kJ·mol-1。
(2)乙烯可用于制备乙醇:C 2H4(g)+H2O(g)C2H5OH(g)。
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C2H4(g)和 a mol H2O(g),测得C2H4(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为____热反应(填“吸”或“放”),理由为____。
②A点时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____。
已知分压=总压×气体物质的量分数,用气体分压替代浓度计
算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K P),测得300℃时,反应达到平衡时该容器内的压强为b MPa,则A点对应温度下的K P=____MPa-1(用含b的分数表示)。
③已知:C 2H4(g)+H2O(g)C2H5OH(g)的反应速率表达式为v正=k正c(C2H4)·c(H2O),v逆=k逆c (C2H5OH),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则在温度从250℃升高到340℃的过程中,下列推断合理的是___(填选项字母)。
A.k正增大,k逆减小B.k正减小,k逆增大
C.k正增大的倍数大于k逆D.k正增大的倍数小于k逆
④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改为恒压密闭容器,则300℃时,C2H4(g)的平衡转化率__10%(填“>”“<”或“=”)。
(3)乙烯可以被氧化为乙醛(CH3CHO),电解乙醛的酸性水溶液可以制备出乙醇和乙酸,则生成乙酸的电极为_____极(填“阴”或“阳”),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详解】
A.液态的金属汞,受热易变成汞蒸气,汞属于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有毒物质,但常温下,能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从而防止其变成汞气体,黄芽指呈淡黄色的硫磺,故A正确;
B.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意思为煮熟的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分离豆豉与豆汁,实际是分离固体与液体,应选择过滤的方法,故B正确;
C.鉴别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灼烧时焰色反应不同,分别为紫色、黄色,可鉴别,故C正确;D.FeSO4⋅7H2O电离生成二价铁离子、硫酸根离子,不能电离产生氢离子,硫酸亚铁为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D错误;
答案选D。
2.C
【解析】
【分析】
a点时,只有AgNO3溶液,由pAg可求出c(AgNO3);c点时pAg=6,则c(Ag+)=10-6mol/L,可近似认为Ag+不存在,则此时Ag+与SCN-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呈中性,由此可求出V1;d点时,KSCN过量,SCN-
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
【详解】
A. a点时,只有AgNO3溶液,由pAg=1,可求出c(AgNO3)=0.1mol/L,A正确;
B. c点时,Ag+与SCN-刚好完全反应,20.00mL×0.1mol/L= V1×0.1mol/L,从而求出V1= 20.00mL,B 正确;
C. c点时,Ag+与SCN-刚好完全反应,水的电离不受影响,d点时,KSCN过量,SCN-水解而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则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d,C错误;
D. 若V3=60mL,c(SCN-)=0.1mol/L60mL-0.1mol/L20mL
80mL
⨯⨯
=0.05mol/L,则
c(Ag+)=
12
10
0.05
-
=2×10-11mol/L,反应后溶液中的pAg=-lgc(Ag+)=11-lg2,D正确;
故选C。
3.A
【解析】
【分析】
①用试管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有无色气体放出,可知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一定含CO32-,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可知,溶液中一定含AlO2-,由离子共存的条件可知,一定不含H+、Mg2+、Cu2+;
②在一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见明显现象,则溶液中不含NH4+;
③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显橙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Br-,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为K+,不能确定是否含Cl-、SO42-。
【详解】
A项、由实验现象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K+、Br-、CO32-、AlO2-,故A正确;
B项、由实验操作可知,一定不含NH4+、H+、Mg2+、Cu2+,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Cl-,故B错误;
C项、溶液中一定含K+,不能确定是否含Cl-、SO42-,故C错误;
D项、由于溶液事先已经加入盐酸,往第3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无法确认是否有Cl-,故D 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试题信息量较大,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把握离子的反应、现象与结论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
4.C
【解析】 【详解】
A. 常温下,pH=9的CH 3COONa 溶液,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是-5110mol/L ⨯,1 L pH=9的CH 3COONa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5N A ,故A 错误;
B. 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的聚集体,常温下,10 mL 5.6 mol/L FeC13溶液滴到100 mL 沸水中,生成胶粒数小于0.056N A ,故B 错误;
C. -22222Na O +2H O=4NaOH+O 2e ~~,由方程式可知过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质量增大,固体增加4g
转移2mol 电子,向Na 2O 2通入足量的水蒸气,固体质量增加bg ,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Λ
bN 2
,故C 正确; D. KHSO 4固体含有K +、HSO 4-, 6.8 g KHSO 4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A 6.8g
2136g/mol
N ⨯⨯= 0.1 N A ,故D 错
误; 选C 。
5.D 【解析】 【分析】
已知室温时水的电离常数为1⨯10-14,则根据曲线得Q 点时溶液中pH=pOH=7,Q 点时溶液显中性,溶质为NH 4Cl 和NH 3·H 2O ;Q 点左侧溶液为碱性,Q 点右侧溶液为酸性。
【详解】
A 项,根据电荷守恒得c(H +)+c(NH 4+)=c(OH -)+ c(Cl -),而M 点加的盐酸比Q 点少,溶液为碱性,即c(H +)<c(OH -),则c(NH 4+)>c(Cl -),故A 项错误;
B 项,根据电荷守恒得c(H +)+c(NH 4+)=c(OH -)+ c(Cl -),而N 点加的盐酸比Q 点多,溶液为酸性,即c(H +)>c(OH -),则c(NH 4+)<c(Cl -),故B 项错误;
C 项,根据分析,Q 点时溶液显中性,溶质为NH 4Cl 和NH 3·H 2O ,则消耗的盐酸体积小于氨水的体积,故C 项错误;
D 项,M 点溶液为碱性,而pH=a ,则水电离出的c(H +)=10-a mol/L ,N 点溶液为酸性,pOH=a ,则水电离出的c(OH -)=10-a mol/L ,,而水电离出的H +和OH -始终相等,即M 点和N 点均满足水电离出的c(H +)= c(OH -)=10-a mol/L ,即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故D 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
6.C 【解析】 【详解】
A 、I 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Cl 2不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故A 错误;
B、向稀溴水中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苯萃取溴水中的溴,苯与溴水不反应,故B错误;
C、银镜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先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硫酸,然后加入银氨溶液,加热,才能判断蔗糖是否水解,故C正确;
D、向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偏铝酸钠,不能证明
K sp[Fe(OH)3]<K sp[Al(OH)3],故D错误。
7.B
【解析】
【分析】
比较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角度判断,而与得失电子数没有必然关系。
【详解】
A.X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说明X单质的氧化性比硫强,则说明X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X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氧化性强弱与得失电子数没有必然关系,故B符合题意;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X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说明X的非金属性较强,故C不符合题意;
D.X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于硫酸的酸性,说明X的非金属性较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8.B
【解析】
【详解】
A.碳酸钠可与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在实验室中可用于制备NaOH溶液,故A正确;
B.CO2和HCl都能与饱和碳酸钠反应,无法达到提纯的目的,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HCl,故B错误;C.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可溶乙醇于水,可起到分离物质的作用,故C正确;
D.热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可除去油污,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CO2和SO2都会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到达除杂效果,A项错误;
B. AlCl3为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和氯化氢,直接蒸干AlCl3饱和溶液,氯化氢挥发,导致水解平衡右移,使水解趋于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得到无水AlCl3,B项错误;
C. 加热NH4Cl固体分解为NH3和HCl,两者遇冷又会生成NH4Cl,堵住导管,存安全隐患,C项错误;
D. 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有机层在上层,水层在下层,与图中装置分层现象相符,D项正确;
答案选D。
10.C
【解析】
【详解】
A.由图示可知CO2和CH4在Ni催化作用下,最终生成CO和H2,故A正确;B.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构成反应物的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键的形成,由图示可知①→②过程中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故B正确;C.①的能量总和大于②的能量总和,则①→②的过程放出能量,故C错误;D.由图示可知CO2和CH4催化重整生成CO和H2的过程中Ni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则Ni为催化剂,故D正确;故答案为C。
11.B
【解析】
【详解】
A. 14CO2分子中含有24个中子,88.0 g14CO2的物质的量为88.0 g ÷46 g/mol=1.91 mol,所以其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1.91×24N A=45.9N A;14N2O的分子中含有22个中子,88.0 g14N2O的物质的量等于2 mol,所以其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44 N A,所以88.0 g14CO2与14N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大于44 N A,A错误;
B. 在该中性溶液中n(CH3COO-)=n(Na+),由于CH3COONa的物质的量是1 mol,所以该溶液中CH3COO-数目为N A,B正确;
C. 17.4 g MnO2的物质的量n(MnO2)=17.4 g÷87 g/mol=0.2 mol,n(HCl)=10 mol/L×0.04 L=0.4 mol,根据方程式中物质反应关系MnO2过量,应该以HCl为标准计算,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溶液浓度变小,所以0.4 mol HCl不能完全反应,所以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小于0.2N A,C错误;
D. 只有离子浓度,缺少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微粒的数目,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2.C
【解析】
【分析】
既然铍与铝的性质相似,我们就可把铍看成是铝,铝具有的性质,铍也有,铝没有的性质,铍也没有。
【详解】
A. 铝遇冷水不反应,则铍遇冷水也不反应,错误;
B. 铍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显+2价,则氧化铍的化学式为BeO,错误;
C. 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氢氧化铍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正确;
D. 氯化铝水溶液显酸性,则氯化铍水溶液也显酸性,错误。
故选C。
1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球棍模型中不一定由C、H两种元素组成,所以不一定为丙烯,A不合题意;
B.C3H6可能为丙烯,也可能为环丙烷,所以不一定为丙烯,B不合题意;
C.中少了1个H原子,丙烯的电子式为:,C不合题意;
D.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D符合题意;
故选D。
1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则C3N4晶体是原子晶体,故A错误;
B. 因N的原子半径比C原子半径小,则C3N4晶体中,C−N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C−C键的键长要短,故B 错误;
C. 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则C3N4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4个N原子,而每个N原子连接3个C原子,所以晶体中C、N原子个数之比为3:4,故C错误;
D. C3N4晶体中构成微粒为原子,微粒间通过共价键相结合,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且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则为原子晶体,每个C原子周围有4个N 原子,每个N原子周围有3个C原子,形成空间网状结构,C-N键为共价键,比C-C键短。
15.A
【解析】
【详解】
A.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羟基、羧基,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不能用钠检验M分子中存在羟基,故A错误;
B.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羟基、羧基能发生酯化,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
C.根据结构简式,M的分子式为C8H8O4,故C正确;
D.M的苯环上一硝基代物有2种(),故D正确;
故选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3Cu+2NO3-+8H+=3Cu2++2NO↑+4H2O 2Cu2++SO32-+2Cl-+ H2O=2CuCl↓+SO42-+2H+加快乙醇和水的挥发,防止CuCl在潮湿的空气中水解氧化 4 CuCl+O2+ 4H2O=2Cu2(OH)3Cl+2HCl 温度过高,一是促进了CuCl的水解,二是促进了CuCl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Cu2++e-+Cl-=CuCl↓
【解析】
【分析】
(1)Cu与N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NO气体和水;
(2)SO32-和Cu2+之间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铜沉淀;
(3)乙醇和水易挥发,CuCl具有还原性,可以被空气氧化;
(4)由题给信息可知,CuCl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成绿色的碱式氯化铜[Cu2(OH)3Cl];
(5)因在60℃时CuCl产率最大,根据信息可知,随温度升高,促进了CuCl的水解,CuCl被氧化的速度加快;
(6)电解时,阴极上Cu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详解】
(1)溶解过程中,Cu与N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Cu+2NO3-+8H+=3Cu2++2NO↑+4H2O,
故答案为3Cu+2NO3-+8H+=3Cu2++2NO↑+4H2O;
(2)还原过程中,溶液中的Cu2+被还原为CuCl,离子方程式为:2Cu2++SO32-+2Cl-+ H2O=2CuCl↓+SO42-+2H+,故答案为2Cu2++SO32-+2Cl-+ H2O=2CuCl↓+SO42-+2H+;
(3)真空干燥可以加快乙醇和水的挥发,密封包装可以防止CuCl在潮湿空气中水解、氧化,
故答案为加快乙醇和水的挥发,防止CuCl在潮湿的空气中水解氧化;
(4)由题给信息可知,CuCl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成绿色的碱式氯化铜[Cu2(OH)3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写出生成物并配平,化学方程式为:4CuCl+O2+ 4H2O=2Cu2(OH)3Cl+2HCl,
故答案为4CuCl+O2+ 4H2O=2Cu2(OH)3Cl+2HCl;
(5)因在60℃时CuCl产率最大,根据信息可知,随温度升高,促进了CuCl的水解,CuCl被氧化的速度加快,
故答案为温度过高,一是促进了CuCl的水解,二是促进了CuCl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
(6)电解时,阴极上Cu2+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u2++e-+Cl-=CuCl↓,
故答案为Cu2++e-+Cl-=CuCl↓。
【点睛】
本题以实验形式考查金属铜以及化合物的性质,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得失电子守恒方法的熟练使用。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丙酮碳碳双键、羧基甲醇浓硫酸、加热
+CH3OH C12H9N2OF3
【解析】
【分析】
A和HCN加成得到B,-H加在O原子上,-CN加C原子上,B发生消去反应得到C,C水解得到D,E和甲醇酯化反应得到E,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F发生加成、氧化反应生成G,G氧化成比鲁卡胺。
【详解】
(1)由A的结构简式可知,A的分子式为:C3H6O,故答案为:C3H6O;
(2)由D的结构简式可知,D中含碳碳双键、羧基,故答案为:碳碳双键、羧基;
(3)D和甲醇酯化反应生成E,酯化反应的条件为浓硫酸、加热,故答案为:甲醇;浓硫酸、加热;(4)由图可知,E中的烷氧基被取代生成F,烷氧基和H原子生成了甲醇,所以发生的反应为:
+CH3OH,故答案为:
+CH3OH;
(5)数就行了,F的分子式为:C12H9N2OF3,故答案为:C12H9N2OF3;
(6)所含官能团类别与E相同,则一定含碳碳双键、酯基,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1:1:6,则必有2个甲基,所以先确定局部结构含C-C=C,在此基础上,酯基中的羰基只可能出现在3号碳上,那么甲基只可能连在一号碳上,所以符合条件的只有一种,故答案为:
;
(7)结合本题进行逆合成分析:参照第⑤步可知,可由和合
成,由和甲醇合成,由水解而来,由消去而来,由和HCN加成而来,综上所述,故答案为:。
【点睛】
复杂流程题,要抓住目标产物、原料和流程中物质的相似性,本题中的目标产物明显有个酰胺基,这就和F对上了,问题自然应迎刃而解。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ClCH2CH2CH2OH CH3CHClCH2OH 消去反应
CH2=CHCOOH+CH3OH CH2=CHCOOCH3+H2O nCH2=CHCOOCH3
CH2=CHCH2OOCH、CH3CH=CHOOCH CH2=CHOOCCH3、CH2=C(CH3)OOCH
【解析】
(1).根据转化关系图,A可实现连续两步氧化,可知A分子中含有-CH2OH,根据F的分子式C4H6O2,且E 是乙醇的同系物,推知E为CH3OH,A中含有3个C原子,又因A中的-OH、-Cl不能连接在同一个C原子上,故A为ClCH2CH2CH2OH或CH3CHClCH2OH;A被催化氧化生成B,B为ClCH2CH2CHO(或CH3CHClCHO),B被银氨溶液氧化生成C,C为ClCH2CH2COOH(或CH3CHClCOOH),C在NaOH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后进行酸化处理得到D为CH2=CHCOOH;
(2).反应⑤为CH2=CHCOOH与CH3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CH2=CHCOOCH3,方程式为:
CH2=CHCOOH+CH3OH CH2=CHCOOCH3+H2O;反应⑥为CH2=CHCOOCH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G:,方程式为:nCH2=CHCOOCH3;
(3).结构中保留C=C和酯基,可得CH2=CHCH2OOCH、CH3CH=CHOOCH;
(4).首先将中羟基氧化为羧基,生成物在NaOH溶液中水解,再用酸酸化,生成
,流程为:。
19.+282.4 放 温度越高,乙烯的平衡转化率越低 1.9amol
1981b
D > 阳 CH 3CHO-2e -+H 2O=CH 3COOH+2H +
【解析】
【详解】 (1)由盖斯定律Ⅲ-Ⅱ-Ⅰ可知,△H=(-1559.9kJ.mol -1)-(-285.5kJ.mol -1)-(-1556.8kJ.mol -1)=+282.4kJ·mol -1。
(2)①由图可知,温度越高,乙烯的平衡转化率越低,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放,温度越高,乙烯的平衡转化率越低。
②由图可知,A 点时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为10%,则平衡时C 2H 4(g )、H 2O (g )、C 2H 5OH (g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9a mol 、0.9a mol 、 mol ,总的物质的量为1.9amol 。
平衡时A 点对应容器的总压强为b MPa ,故C 2H 4(g )、H 2O (g )、C 2H 5OH (g )的分压分别为0.9b MPa 1.9、0.9b MPa 1.9、0.1b MPa 1.9,则-1P 0.1b MPa 191.9K ==MPa 0.9b 0.9b 81b MPa MPa 1.9 1.9
⨯。
故答案为:1.9amol ,】1981b 。
③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25242c C H OH k K==c C H c H O k ⋅正逆。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即k 正和k 逆均增大,但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K 减小,故k 正增大的倍数小于k 逆。
故选D 。
④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平衡时,与恒容容器相比,恒压密闭容器压强更大,反应正向进行程度更大,C 2H 4(g )的平衡转化率更高。
故答案为:>。
(3)乙醛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电极反应式为CH 3CHO-2e -+H 2O===CH 3COOH+2H +。
故答案为:阳,CH 3CHO-2e -+H 2O===CH 3COOH+2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