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梦》中小人物的悲剧命运
浅析《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浅析《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巨作,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作品中表现出了浓厚的悲剧意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命运不可掌控
在《红楼梦》中,作家对命运的描写几乎贯穿始终。
小说中的人物都承担着使命和责任,然而,他们的命运都是不可预知的、充满了变数的。
比如薛宝钗曾经是高雅、睿智的女子,但是由于父亲的一场丑闻而被强嫁给曹雪芹,最终沦为了病弱、消沉的妇人;贾宝玉虽然是贵族之后,却承受了家族的衰败和贫困,而他对林黛玉的爱情也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实现。
这些例子都表明了作家深刻的命运观。
二、虚幻与现实交错
小说中的世界既是美丽、华丽的虚幻世界,又是严酷、残酷的现实世界。
作品通过虚幻与现实的交错,表现出人生中无法抵御命运巨轮带来的挫折和苦痛。
例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曾经经历过美好的童年和青春期,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开始面对社会艰苦的现实和自己身体和心灵的痛苦。
三、生死与离别
小说中频繁地出现生死和离别的情节,这也是作品深刻的悲剧意识的体现之一。
作家通过人物的死亡和离别,展现出失去和
绝望的悲哀。
例如,贾母、贾琏、林黛玉和薛宝钗等人的死亡,以及园内园外许多亲情友情的离别,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和痛苦。
综上所述,悲剧意识是《红楼梦》的一个重要主题,它不仅使小说形成了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矛盾和无奈的思考。
浅谈《红楼梦》中的命运悲剧之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命运安排
浅谈《红楼梦》中的命运悲剧之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命运安排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之一,他们的命运安排在小说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命运悲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家族背景的束缚、情感矛盾的发展以及命运的不公正安排。
首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家族背景成为了他们命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贾府的公子,贾宝玉从小就被家族的期望和责任所压迫。
他被束缚在繁重的家族利益中,无法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而林黛玉则是贾府的贫贱堂姐,她的身份地位注定了她和贾宝玉之间的不平等。
这种家族背景的差异使得他们之间的爱情命运注定是悲剧的。
其次,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情感矛盾也促成了他们命运的悲剧。
贾宝玉虽然深爱林黛玉,但由于他的放荡不羁和花心本性,他无法全心全意地对待林黛玉。
而林黛玉一方面深爱贾宝玉,另一方面又对他的游戏感到伤心和失望。
这种情感矛盾逐渐加深,最终导致了两人的不幸结局。
他们的情感矛盾使得他们无法在一起幸福地生活,命运安排了他们的悲剧结局。
最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命运不公正的安排也是造成他们命运悲剧的原因之一。
《红楼梦》中的命运安排极其复杂,存在着命中注定的力量。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结局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命运的安排所致。
他们遭受了家族的背叛、荒淫无度的贾府环境的侵蚀以及各种不幸的事件的缠绕,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悲剧命运。
总之,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命运安排在《红楼梦》中展现了命运的无情和人之无力。
家族背景的束缚、情感矛盾的发展以及命运的不公正安排共同构成了他们的命运悲剧。
通过对他们的命运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红楼梦》中的命运主题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红楼梦之贾宝玉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之贾宝玉的悲剧命运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展现了一个精致庞大的社会世界和充满悲情的人生命运。
其中,贾宝玉作为主人公之一,身世高贵却命运坎坷,其悲剧命运令人唏嘘。
本文将对贾宝玉的悲剧命运进行深入剖析。
贾宝玉出生在一个世家望族——贾府。
从小,他身世高贵,备受宠爱。
然而,这种优越的身份却给他带来了许多不幸。
首先,他是林黛玉与贾母共同所爱着的孩子。
然而,他却因为父辈的丧偶而变得没有亲生父母的呵护,这一点成为他悲剧命运的起点。
在整个贾府中,贾宝玉一直都是一个孤独的存在。
他没有真正的朋友,无法找到可以倾诉的对象。
这使得他内心的痛苦和孤独更加深了。
其次,贾宝玉的身世一直被众人夸大其辞的宠溺所笼罩。
在贾府中,他被视为“宝贝”,得到了众多人的倾慕和宠爱。
然而,这种特殊的地位却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压力和束缚。
他无法自由地展现自己的真实情感,被琐事所困扰,甚至丧失了自我。
他渴望自由,渴望追逐自己的梦想,但这一切都被他的命运所限制。
贾宝玉的最大悲剧命运之一便是他与林黛玉的爱情。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心灵相通,情投意合。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始终不能圆满。
贾府的封建礼教束缚了他们的爱情,使得他们无法在一起。
而林黛玉的早逝更是给贾宝玉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他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也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
他的悲剧命运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除了爱情的悲剧,贾宝玉还经历了其他一系列的挫折和伤害。
他被迫娶了贾母所选的妻子,这与他内心真挚的感情背道而驰。
他身边的亲友相继离世,让他陷入更深的绝望。
他被贾府的权力斗争所牵连,被迫离开自己最熟悉的环境。
他的一生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他始终无法得到自己真正渴望的幸福。
纵观贾宝玉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悲剧命运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封建社会的束缚和偏见。
贾宝玉作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被阻碍在了封建礼教的枷锁之中,无法追寻自由和幸福。
这也给我们启示,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珍惜自由和平等,不要让偏见和社会制度束缚我们的命运。
红楼梦晴雯艺术形象及悲剧命运分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红楼梦》晴雯艺术形象及悲剧命运分析摘要:晴雯风流灵巧,心比天高,出身低贱却渴望着自由平等,但在这个充满奴役的黑暗封建社会,这种想法只能是“空中楼阁”,华丽而又不切合实际。
本文试从晴雯的身世、性格以及与红楼其他人物的对比中,分析晴雯的艺术形象及她的悲剧命运。
晴雯的美与叛逆性格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黑暗的封建制度则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纯洁美丽、风流灵巧、大胆叛逆、反奴性“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①这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给作品中贾宝玉的大丫环晴雯的判词。
“霁”意为雨、雪停止,天放晴;“雯”意为成花纹的云彩。
“晴雯”这个名字由此提炼而成,就像那芙蓉本是出污泥而不染之物,自是高贵不凡,用来比喻晴雯最是恰当不过了。
在《红楼梦》400多位人物当中,有爱博而心劳的贾宝玉,有博雅多思的林黛玉与儒雅时尚的薛宝钗,有看似慈爱宽容、内心冷酷无情的封建卫道士的贾母与王夫人,还有隐忍顺从、遵守封建道德的袭人等等,人物千姿百态,而又性格迥异。
在《红楼梦》中,晴雯自第8回出场到第77回病亡,作者用极富精炼的文字把一位独具风采与个性魅力的小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她美丽纯洁、热情率真、大胆叛逆,虽然只是一个卑微的奴婢,却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敢于反抗封建统治阶级。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出身背景,连亲身父母是谁都不知道的丫环,作者却让她位居“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由此可见曹雪芹对她的评价之高,对她的喜爱之极。
一、晴雯的身世以及基本人物形象晴雯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一生,她的身世可怜,临死也是含恨而亡。
在判词中,作者曹雪芹就已经提到了“身为下贱”这样的字眼。
晴雯十岁时被贾府的奴仆赖大买来,变成了奴隶下的奴隶,因为“贾母见了喜欢”,就被做为一件小玩艺儿“孝敬了贾母”。
后来因为晴雯长得乖巧,手工又好,被贾母派到怡红院服待贾宝玉。
直到第77回被诬陷被逐,病亡时的年纪也不过是二十出头。
红楼梦悲惨结局读后感
红楼梦悲惨结局读后感
这书里的人物啊,一个个都没个好下场,真让人揪心。
先说那林黛玉,多好的一个姑娘啊,就像一朵娇弱又美丽的花。
她和贾宝玉那感情,就像是被命运这个调皮捣蛋的小鬼捉弄了似的。
本以为他们能有个美满的结局,结果呢?林黛玉泪尽而亡,她就那么孤零零地去了,只留下宝玉在那儿傻愣愣地,还被蒙在鼓里,这可把我气得直跺脚,心里直喊:“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呀!”
贾宝玉也是个可怜的娃。
他本是个心地善良、对女孩子温柔体贴的公子哥,可最后呢?家也败了,爱的人也没了,还被人骗着去参加科举考试。
考完试后就跟着一僧一道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我就寻思,这贾宝玉的命运怎么就像坐过山车似的,一下子从云端跌入了谷底呢?
还有薛宝钗,虽然她有时候显得有点世故,但她也没做错啥呀。
嫁给了贾宝玉,可这宝玉心里装的是林黛玉,她这一辈子就守着个不爱自己的人,空有个名分,就像守着个空壳子一样,想想就觉得她的日子过得没滋没味的。
再看这贾府,曾经是多么的辉煌,那是钟鸣鼎食之家,那场面就像烟花一样绚烂。
可到最后呢?树倒猢狲散,家破人亡。
那些个丫鬟小厮们,要么被卖掉,要么就流落街头,曾经热闹非凡的大观园变得冷冷清清,就像鬼屋一样。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就感觉像自己亲眼看着一座大厦轰然倒塌,那灰尘迷得眼睛都睁不开,心里满是凄凉。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早逝命运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早逝命运《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是林黛玉。
林黛玉作为贾府四大女角之一,其个性鲜明,才情出众,但遭遇了早逝的命运。
本文将探究林黛玉的早逝命运并思考其影响。
林黛玉是贾府中的贵族女子,兼具美貌和高尚的品质。
她聪慧敏锐,情感细腻,文学才华出众。
然而,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中,林黛玉的命运却异常坎坷。
她生来命苦,被贾母端详过后即被视为倒霉星宿,被命名为黛玉,象征着命中不幸。
林黛玉误解自己命中注定的悲剧命运,她对自己的遭遇心生愤怒与抗争。
林黛玉与贾宝玉一起成长,两人相依为命,情感纠葛复杂。
林黛玉对贾宝玉有着深深的爱意,但与他们相爱相杀的是封建礼教与家族利益的束缚。
林黛玉才情高绝,敏感多情,但却无法与贾宝玉共度美好时光。
她逐渐发现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渐渐式微,贾府的世俗利益和宗法制度成为了她与贾宝玉相守的障碍。
林黛玉的身体状况也日益恶化,心灵与肉体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她病弱而多病,身体的虚弱与命运的无情悲剧相互呼应。
小说中,林黛玉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她情绪的波动以及行为的表现。
她的痛苦常常体现在诗词之中,表现了她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贾府现实的厌倦。
她的早逝命运不仅仅是身体的逐渐衰弱,更是心灵的压抑与折磨。
林黛玉在小说中的早逝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悲恸与思考。
她是一个纯粹而脆弱的灵魂,她对命运的嘲讽和对封建礼教的蔑视既是她独立人格的展示,也是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
她的离世是对封建道德伦理的反抗,是对女性命运的哀悼。
林黛玉早逝的命运给现实社会带来了对生命的反思和对性别不平等的思考。
她的死使得人们警醒,引起对女性地位、社会道德以及命运的讨论。
尽管林黛玉早逝,但她的人物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她被赋予了象征女性独立、纯洁与艺术才情的意义。
她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爱情的执着,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她的形象被广泛崇拜,成为无数女性的榜样与追求。
《红楼梦》中的悲剧命运:林黛玉的心碎情伤
《红楼梦》中的悲剧命运:林黛玉的心碎情伤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作者曹雪芹倾注了大量心血,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故事展开了对封建社会道德沦丧与男权制度约束下女性命运的揭示。
其中,林黛玉可谓是最令人动容和痛惜的角色之一。
她身世多舛,天赋聪颖,才情出众,却因缺乏家庭地位和社会声望而备受压抑。
她深爱着贾宝玉,但最终却遭受了连续打击和伤害,最终以自杀收场。
本文将详细探讨《红楼梦》中林黛玉所面对的悲剧命运以及她那颗被情伤碎裂的心。
林黛玉生活背景与命运林黛玉是贾府贾母养育的外孙女,她出生在一个富有但不幸福的家庭。
由于母亲王熙凤被贾政妻子薛宝钗所排挤,林黛玉从小就饱受家庭纷争和心理创伤的困扰。
与其它贾府成员相比,林黛玉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同。
她备受排挤和忽略,在家庭中往往被当做棋子、工具来利用。
这种缺乏关爱与温暖的环境为她日后经历悲剧埋下了伏笔。
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情感林黛玉与贾宝玉是《红楼梦》中最引人瞩目、动人心弦的一对情侣。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亲密关系。
然而,他们之间面临着无法逾越的阶级隔阂和封建道德约束。
尽管林黛玉对贾宝玉抱有最真挚的爱意,但命运却将他们拆散。
贾府内部权力斗争、家族利益的博弈以及贾宝玉身不由己的订婚等因素,都导致了两人的情感无法得到真正认可和实现。
这种矛盾与冲突使林黛玉深陷爱情的痛苦之中。
林黛玉心灵受创:遭受连续打击作为一个敏感善良的女性,林黛玉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巨大反应。
在《红楼梦》中,她经历了一系列打击和伤害,对她的内心造成了沉重的创伤。
首先是贾宝玉与薛宝钗结合的事实,这对她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失望和心碎。
其次,贾政要求林黛玉剪发、出家修道,这是对她个人自由和幸福追求的严重限制。
最后,林黛玉自身体弱多病,在生活中经常受到被忽视、遭遇不公平待遇等。
这些连续打击使林黛玉逐渐崩溃,并最终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苦闷、无望的生活。
红楼梦女性命运的悲剧
红楼梦女性命运的悲剧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杰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描绘了众多女性角色的命运起伏,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呈现出了一幅悲剧般的画卷。
一、女性地位的被动在封建社会中,男权制度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女性处于被动地位。
红楼梦中的女性角色大多被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所束缚,无法自主决策。
比如黛玉,原本是一个有才情、独立思考的女子,却在家族和父亲的安排下,被迫成为荣府的住持,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轨迹。
她的自由被剥夺,终使她陷入悲剧的命运。
二、婚姻的惨状封建社会的女性婚姻观念着重于门当户对、妇德妇言,强调家族的利益,而忽视个人感情和幸福。
女性被迫嫁入豪门,成为政治联姻的工具。
如贾迎春,她被迫嫁给和她没有感情的贾家,最终导致了她的生活悲剧。
婚姻的不幸福使得许多女性在红楼梦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压力。
三、命运的无情红楼梦中的女性角色命运多舛、无情。
她们的悲剧纷纷展开,如迎春、探春、黛玉等人都成为了命运的牺牲品。
她们备受煎熬,最终无法逃脱遭遇的悲剧。
其中,黛玉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她从小就被命运注定为悲情的存在,她的爱情和友情都以悲剧收场,最终权谋之争将她命丧黄泉。
四、对女性命运的思考红楼梦反映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命运悲剧,使人不禁思考女性地位的重要性。
女性在封建社会中被束缚,失去了自由和平等的权利,这是对于女性的残酷剥夺。
究其原因,是封建制度下的观念所致,需要真正的改革与进步。
总结:红楼梦是一部以描绘女性命运的悲剧为主线的古典文学巨著。
通过对女性地位的被动、婚姻的惨状、命运的无情的描述,使人对封建社会下女性命运的无奈深感触动。
这部作品引发了人们对女性地位和权益的思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红楼梦小人物深度剖析
在《红楼梦》中,有许多小人物,他们虽然出场时间较短,但他们的性格和命运却令人深思。
以下是对其中两位小人物的深度剖析:1. 小红小红是贾府二管家林之孝的女儿,本名“红玉”,因为“玉”字犯了宝玉名讳,便改名为“小红”。
她初为宝玉房中的三等丫头,每日只做一些烧水喂雀的工作,不得近身服侍宝玉。
她不论容貌还是能力都不差,可是夹在一群伶牙俐齿的丫头中,似乎永无出头之日。
然而,小红并没有放弃。
当她有机会接触宝玉时,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口才成功引起了宝玉的注意。
在宝玉与她交谈的过程中,小红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还展现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和反抗精神。
小红的命运虽然坎坷,但她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信心和勇气,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
2. 晴雯晴雯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被誉为“黛玉的影子”。
她是大观园中公认的美人儿,长着“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林妹妹”。
然而,也正是因为她的美丽,使她自恃过高,得意忘形地忘了自己的身份。
晴雯的性格也颇受争议。
她言语尖刻,掐尖要强,但这也事出有因。
她在面对不公和不平时,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她的灵巧也是众所周知的,多少能工巧匠都无法织补的雀金裘,她在病中就从容地补好了。
连贾母都说“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她”,甚至于百般厌恶她的王夫人都不得不承认“他比人强”。
然而,晴雯的命运却是悲惨的。
她因为自己的美丽和才华而自恃过高,追求着一种不切实际的平等。
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荣国府中,她的这种反叛精神必将遭到统治阶级的镇压。
晴雯最终被逐出了大观园,不久就病死在姑舅表哥家。
她的命运虽然令人惋惜,但也提醒我们,在追求自由和平等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向。
总之,《红楼梦》中的小红和晴雯虽然都是小人物,但他们的故事却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小红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而晴雯则提醒我们要追求自由和平等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向。
红楼梦之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心灵创伤
红楼梦之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心灵创伤红楼梦被尊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而其中的女主角林黛玉也是备受瞩目的人物之一。
她以其独特的性格和悲剧的命运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本文将探讨林黛玉所承受的悲剧命运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灵创伤。
林黛玉是贾府的三宝之一,她聪明、敏感、聪颖,但也因此使得她在这个虚伪和世俗的社会中显得与众不同。
她与贾宝玉有着纯真的友谊,她们彼此倾诉心声,探讨人生哲理,但却常常受到他人的误解和排斥。
她那敏感的心灵常常被伤害,导致她的身心健康逐渐恶化。
首先,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主要源于她不被接纳的身份。
作为贾府的庶出女,她在家族中地位低下,常常被人看不起,被排挤在一旁。
尽管她有着才情过人和美丽动人的外貌,但这一切却无法改变她的命运。
她渴望得到家人和他人的认可和关爱,却被迫面对偏见和歧视。
这种长时间的被边缘化和不被接纳的经历让她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和无助感,使她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创伤。
其次,林黛玉的悲剧命运还与她的感情经历密不可分。
她与贾宝玉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情感纠葛,但却被外部的力量所阻碍。
贾府内部盘根错节的婚姻关系,尤其是宝玉与宝钗的婚事,使得宝黛之间的感情无法得以发展。
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深爱,以及她长久以来对爱情的期待被打破,对她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创伤。
她在爱情与婚姻的现实与理想之间挣扎,最终导致她的精神崩溃。
再次,林黛玉的自我情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冲突也加重了她的心灵创伤。
她深知世俗和现实的残酷,但她内心淳朴而纯粹。
她对纯真和理想的向往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也让她感到孤独和无奈。
尽管她努力保护自己的感情和内心,但她仍无法逃脱现实的伤害。
她生活的环境与她内心追求的理想之间的巨大冲突不断折磨着她,让她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煎熬。
综上所述,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心灵创伤紧密相连。
她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面对偏见和排挤;她长期受到感情的困扰和伤害;她的纯真与现实的冲突让她的心灵备受伤害。
林黛玉的命运注定了她的悲剧,而她的心灵创伤也让她成为红楼梦中最为令人心疼和难忘的人物之一。
红楼梦之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心理
红楼梦之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心理林黛玉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的命运和心理描写是该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本文将从林黛玉的悲剧命运和心理两个方面来探讨她在《红楼梦》中的角色定位。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源于她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
她出生在贵族世家,父亲是贵为宁国府的贾政,母亲为贾母的亲妹妹王夫人,因此她具有较高的地位。
然而,她的父亲因为得罪权臣而被贬官,家族被迫离开京城重返贾府。
这一事件使得她从小失去了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并在贾府中受到排斥和歧视。
贾府是一个庞大的大家族,充斥着争斗和政治斗争,林黛玉的家族地位不再高贵,她的亲人们常常忽略她的存在,甚至对她心生嫉妒与敌意。
这种家庭和社会的不公平待遇,使得林黛玉在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她渴望得到爱和尊重,但却始终无法摆脱孤独和无助的命运。
心理上,林黛玉是一个敏感、才情出众、独立思考的女子。
她具有独特的艺术才华,擅长文学和音乐,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世事深刻的洞察力。
然而,她内心深处却常常感到无力和沮丧。
她对于现实世界的不公正和虚伪感到愤怒和绝望,这使得她的心灵逐渐受到侵蚀。
她对贾府中虚华的生活态度持怀疑态度,并与荣府中的宝玉形成了独特的羁绊。
然而,她在与宝玉的感情纠葛和命运抉择中陷入了无法解脱的痛苦之中。
她内心对于纯真爱情的追求与现实的冲突让她备受煎熬,逐渐导致她心理崩溃。
她开始产生了自卑、不自信、自责的情绪,进而引发了她的悲剧命运。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和心理刻画在《红楼梦》中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她代表着那些在封建社会中遭受命运嘲弄的女性形象,她的悲剧命运和心理拷问反映了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以及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她所经历的痛苦和挣扎,使她成为了广大读者心中的英雄与受难者。
综上所述,林黛玉作为《红楼梦》中的重要角色,她的悲剧命运和心理描写是对封建社会下女性命运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刻画。
她的故事令人动容,引人深思,对于读者来说,她的悲剧命运和内心的痛苦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
《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分析-毕业论文
《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分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中塑造了众多丰富的人物形象,其中晴雯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晴雯的出现,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她的悲剧命运也引起了读者的深深同情。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晴雯的人物形象以及她的悲剧命运进行分析。
一、晴雯的人物形象晴雯是贾府的瑞宝,是黛玉的丫鬟,她的名字象征着清净、晴朗的天空。
晴雯从小孤苦无依,性格坚强,机智过人,懂得察言观色,善于察颜观色。
她聪明伶俐,口才出众,尤其是在与贾府里的人打交道时,能够运用巧妙的言辞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她对待工作也非常认真,勤奋努力,得到了黛玉的赏识和信任。
晴雯的美貌也是她的骄傲所在,她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张白皙红润的小脸,让人无法抗拒地被她的风采所吸引。
在贾府中,她的美貌也引起了其他男性人物的注意,比如宝玉和探春的表弟可卿等人。
二、晴雯的悲剧命运晴雯的命运可谓是悲剧的。
她作为黛玉的丫鬟,一直以来都对黛玉忠心耿耿,默默地为她付出。
然而,她的命运却在一个意外之中发生了改变,当黛玉因为一场意外病倒之后,晴雯遭到了贾府里其他人的冷落和排挤。
晴雯的悲剧从此开始,她失去了黛玉的关爱和呵护,也失去了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
她变得孤独、无助,甚至受到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虐待。
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帮助她,她只能独自面对困境。
最后,晴雯的悲剧命运达到了顶点。
在黛玉病逝后,她心灰意冷,绝望地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她的死让整个贾府陷入了沉重的悲伤之中,也使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了她悲剧命运的无奈和绝望。
三、晴雯形象的意义和启示晴雯这一悲剧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首先,晴雯的形象展现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剥削和压迫,她作为一个丫鬟,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没有自主权力,受到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折磨。
她的悲剧命运也反映出封建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不公。
其次,晴雯的悲剧让人深刻地反思了人性的冷漠和无情。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林黛玉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角色,她的悲剧命运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林黛玉悲剧命运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启示。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首先源于家族的衰落和命运的捉弄。
作为贾家府邸中贾母的外孙女,林黛玉的出生本应具有显赫的身份和荣耀。
然而,不幸的是,贾府的衰落开始于贾母的年岁渐长和贾赦的不作为。
因此,林黛玉从小就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尊荣,反而陷入了纷争和痛苦中。
这种家族的衰落和不幸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
其次,林黛玉自身的性格和遭遇也是导致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林黛玉聪明敏感,对于人生的琐碎和世俗的喧嚣充满了疑虑和反感。
她痴迷于文艺和诗词,对于自由和浪漫的追求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底。
然而,她的美丽和才华却成了她的不幸。
众所周知,她被视为荣府中的“钗头凤”,但却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
她与宝玉之间的深厚感情又无法得到真正的认同和实现。
所有的这一切使她深陷于思考、痛苦和无奈之中,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
最后,社会环境和封建礼教对于林黛玉的影响不可忽视。
红楼梦所描绘的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而林黛玉无疑是作品中最受封建礼教束缚的角色之一。
她作为一个女性,受到了封建观念的束缚和限制。
她的命运本应该由她自己决定,而不是被他人所左右。
然而,在封建家族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她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变得微不足道。
她被迫接受结婚安排和家族利益的考量,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它让我们反思封建礼教对于个体自由的束缚和限制。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人生价值去追求幸福。
其次,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真挚的情感。
尽管林黛玉命运多舛,但她与宝玉之间的深情厚意是无法抹灭的。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人,对待感情要真诚,不要因为无谓的纠纷而伤害亲情和友情。
红楼梦之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心灵创伤之苦
红楼梦之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心灵创伤之苦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是贾母的外孙女,也是贾府的一员。
林黛玉的命运可谓是悲剧的,她在贾府中经历了许多的心灵创伤与苦痛。
贾府作为一个大家族,充斥着权力斗争、嫉妒心理以及家族之间的明争暗斗。
林黛玉就是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她的个性敏感多疑,内心深处总是充斥着悲伤的情绪。
首先,林黛玉因为自身的情感苦闷和对自我的要求过高,她经常感到自己是个失败者,心灵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在贾府中,她无法得到贾母的宠爱和重视,造成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感。
她对自己的美貌和才华过于自信,却无法获得他人的理解和认同,这种心理落差使她的心灵受到了创伤。
其次,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经历增加了她的心灵痛苦。
贾宝玉与林黛玉是表兄妹,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但这段爱情却受到了众多的阻碍和困扰。
贾府的家族规矩以及贾宝玉与其他女子的关系导致了他们的感情没有得到正当的认可和发展。
林黛玉对这段感情付出了很多,却最终只得到了痛苦和无奈。
她的心灵因此受到了重创,无法得到治愈。
此外,贾府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嫉妒心理也对林黛玉的命运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她身为贾府的成员,不得不置身于复杂的利益纷争之中。
众多的争斗让她深感痛苦与无助,她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的同时,也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与失败。
这种心理与情感上的创伤使她的命运愈发悲剧化。
最后,林黛玉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使她的心灵创伤更加深重。
她先后经历了多次的疾病,其中以她剪发碧云院的那次疾病最为致命。
她用自己的发丝负心脏,预象着自己即将逝去。
这种身体上的病痛加上心灵上的创伤,让她的命运变得更加悲凉。
综上所述,林黛玉在《红楼梦》中承受了巨大的命运压力与心灵创伤。
她的悲剧命运以及内心深处的痛苦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林黛玉的故事,我们也应该引起对他人内心的关注和尊重,在现实生活中给予他人更多的关爱与理解,以减少因心灵创伤所带来的痛苦。
红楼梦之林黛玉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之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林黛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她是贾府中的贾母之孙女,与贾宝玉有着深厚的感情。
然而,林黛玉的命运却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本文将探讨林黛玉为什么命运悲剧,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她是一个具有敏感情感和独特气质的女性。
她天生敏感而多愁善感,对于外界的变故常常会产生深深的触动。
她对美的追求和对真情的坚守,使得她无法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在贾府这个权贵家族中,她常常感到孤立和不被理解,这进一步加深了她内心的痛苦。
其次,林黛玉受到了命运的压制和操控。
在整个故事中,命运似乎是在捉弄着她。
她原本注定要和贾宝玉共度一生,但却因为宝玉的身世和贾府的种种问题而被迫与宝玉分离。
命运的捉弄不仅仅表现在感情上,还表现在她所面临的大规模家族纷争、贾府内斗等方方面面。
她所遭受的打击和困厄,使得她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和活力。
第三,林黛玉的命运悲剧也与她自身的个性和选择有关。
她往往把个人的情感和纠葛放在第一位,而不顾及社会的规则和道德。
她对于贾宝玉的深情厚意,使得她对于其他人的期望和要求变得苛刻。
她对自己的苦闷和无奈难以释放,最终导致自己的精神崩溃和身体的虚弱。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既有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命运的捉弄,也有自身个性和选择的影响。
这使得她在整个故事中表现得十分复杂和多面。
她是一个爱与痛并存的女性形象,她的悲剧命运也成为了人们思考命运和生命的窗口。
然而,尽管林黛玉的命运悲剧,她所表现出的坚强和独立的性格,以及对美的追求和真情的坚守,使得她成为了红楼梦中最被人喜爱的角色之一。
她的悲剧命运既令人感伤,又令人赞叹,成为了红楼梦这部巨著中的经典形象。
总结起来,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她敏感的情感和独特的气质、命运的压制和操控以及自身的个性和选择都有关。
她所面临的荣华富贵与悲痛失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个角色独特的魅力。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红楼梦第六章解析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红楼梦第六章解析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红楼梦第六章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巨著之一,它以丰富的描写和复杂的情节吸引了广大读者。
其中,林黛玉作为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扮演了悲剧命运的角色。
本文将对红楼梦第六章中林黛玉的命运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悲剧的原因。
第六章是林黛玉遭遇命运变故的开始。
小说中,林黛玉原本是贾府贾母宝贝最小的孙女,她聪明机智、才情出众,被赞誉为"才子佳人"。
然而,她的命运却开始逐渐转变。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首先体现在她的身世之上。
根据小说的设定,林黛玉原本应该是贾府的主要继承人,但是她的父亲林黛玉却因为一次意外而离世,从而使得她失去了继承权。
这一身世因素注定了她从小就处于一种被动的境地,她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倒霉孩子"。
其次,林黛玉的悲剧命运还表现在她的个性特点上。
林黛玉敏感脆弱,情感丰富,但却缺乏世故和权谋。
她对待人际关系较为认真,常常在纠结和矛盾中挣扎。
与其他贾府的人不同,她对权势和财富的追求并不强烈,追求真理、善良和正义成为了她生命的追求。
然而,在这个世俗的贾府中,这样的追求注定了她会受到挫折和伤害。
再者,在林黛玉的命运变故中,贾宝玉的角色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情感纠葛。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由于红楼梦中众多复杂的关系和权谋斗争,贾宝玉最终成为了宝黛之间的分水岭。
贾宝玉的婚姻变故以及他与其他女子的纠缠使得林黛玉感受到了巨大的伤害,这使她的悲剧命运更加不可挽回。
最后,林黛玉的心理压力也是导致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由于红楼梦中家族和社会的压力,林黛玉不得不在纠结和痛苦中挣扎。
她需要面对贾府权力斗争的心理压力,需要面对自己爱情的痛苦纠葛,需要面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
这些心理压力的积累最终使得她无法承受,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
总而言之,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她的身世、个性特点以及心理压力都共同作用,使她走向了不幸的结局。
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两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
他们都是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他们的悲剧命运与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境遇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遭遇和命运三个方面来探讨他们的悲剧命运。
首先,贾宝玉是贾府的才子佳人,他天生聪明绝顶,却也颇具矛盾性格。
一方面,他具备文才和美貌,深受众人喜爱。
然而,他内心纵情欢娱,缺乏责任感,不愿担当家族的重任。
他沉迷于红楼梦的世界,无视规矩和传统,形成了自我放纵的生活态度。
另一方面,他对家族和亲情有着一种无法抹灭的情感,他不愿看到家族的衰败和亲人的离世,但他却无能为力。
贾府的富贵繁华只是幻象,一切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林黛玉则是一个充满忧郁和叛逆的女子。
她天生聪慧,有着独立的思想和坚守的原则。
然而,她出身于贾府贫寒的分支,被贾府的后妈妒忌,遭受了尽情打压和羞辱。
她热爱自由,不愿受到世俗的束缚,但命运总是不公。
她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也充满了痛苦和悲哀,他们无法在一起生活,只能默默地守护着彼此。
最终,她无法承受种种痛苦和压力,最终悲剧地离世。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命运是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身处红楼梦的虚幻世界中。
虽然红楼梦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美好,但这也成为了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源。
在红楼梦的世界里,他们逐渐迷失自我,沉浸在享乐和梦幻中,失去了真实的生活。
他们对于现实和人生的态度越来越消极,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也受到了社会环境和宿命论的制约。
贾宝玉作为贵族子弟,他所处的家族和社会体制决定了他无法违背命运的安排。
贾府的衰败和家族的命运已经注定,他无法逃脱这个宿命。
而林黛玉则是一个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女子,她注定要受到世俗的限制和压迫。
无论她多么坚强和独立,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各种限制最终让她走向了悲剧的命运。
综上所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他们的性格特点、所经历的遭遇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他们的命运受到了红楼梦的虚幻世界和宿命论的制约,他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红楼梦中的人物命运解析
红楼梦中的人物命运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错综复杂的命运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本文将通过对几位主要角色的解析,探讨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如何被塑造和展现。
1. 贾宝玉 - 命中注定的悲剧英雄贾宝玉作为红楼梦的核心人物之一,被描绘为一个有着良好感悟力和敏感情感的青年。
然而,他的命运却是悲剧的。
从他出生时就注定了他与红楼的联系,预示了他的人生注定将是痛苦的。
他的家族腐败衰落,贾府的崩溃也影响了他的命运。
他的爱情经历复杂而痛苦,最终导致了他的精神崩溃和早逝。
2. 林黛玉 - 命运的牺牲品林黛玉是红楼梦中备受喜爱的角色之一,她聪明才智、才情出众,但她的命运也是悲惨的。
她身世显赫,却受到了父母的漠视和压迫。
她不属于贾府,也不属于宝玉,她孤单地被命运抛弃。
她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痛苦,最终她因为命运的无情摧残而病倒,最终离开了人世。
3. 薛宝钗 - 命运的幸运者与宝玉和黛玉的悲剧命运相比,薛宝钗似乎是命运的幸运儿。
她出生在尊贵的家族,有着优越的条件。
她性格温和,聪明伶俐,深得贾府里的人们的喜爱。
她没有经历太多的挫折和痛苦,最终成为了宝玉的妻子。
虽然她的婚姻并没有给她带来过多的快乐,但至少她没有经历林黛玉那样的命运。
4. 贾母 - 命运的操控者贾母是红楼梦中的重要角色,她是贾府的掌控者和决策者。
然而,她并非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
她处于一个尊贵的地位,掌握着贾府的权力,但她也受到了家族命运的限制。
她为了维护贾府的荣誉和尊严做出了重要的决策,但最终还是无法阻挡贾府的衰落。
5. 王熙凤 - 命运的掌控者王熙凤是一个聪明而强大的角色,她可以说是命运的掌控者。
她一开始被描绘为一个坚强而有野心的女性,通过聪明才智和手段掌握了贾府的一切。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她发现自己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
她的婚姻并没有带来幸福,她的地位也逐渐被侵蚀,最终陷入了绝望。
红楼梦中的人物命运多样而精彩,通过对这些角色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命运对于个体的影响以及个体在塑造命运中的作用。
红楼梦贾宝玉的成长与悲剧命运
红楼梦贾宝玉的成长与悲剧命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之一,以贾宝玉为主人公,讲述了他的成长历程与悲剧命运。
贾宝玉是贾府的庶孙,在富贵荣华的背后,他却经历了种种痛苦和不幸。
本文将从他的成长经历和命运变迁两个方面来探讨他最终走向悲剧的原因。
一、成长经历贾宝玉自小生活在荣府,被众人溺爱,不受任何束缚。
他聪明灵动,天资聪颖,却由于家族遗传的软弱性格,缺乏自律能力。
在荣府中,他接受了私塾教育,广泛涉猎古今文学。
他身边的虞姬、袭人、晴雯等人也影响了他的成长。
然而,贾宝玉的成长环境和家族背景导致他过于放纵自己,习惯了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缺乏对现实的认知。
他沉迷于红楼梦中的幻想世界,对贾府的衰落毫无察觉。
同时,他对女性的情感纠缠不清,挣扎于纯真与情欲之间,逐渐沉迷于感情的迷雾之中。
二、命运变迁贾宝玉的命运转折点出现在他和林黛玉的相遇上。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两人从小就有着特殊的感情。
然而,由于众多原因和阻力,他们无法在一起。
这让贾宝玉陷入了无边的痛苦和挣扎。
贾宝玉的悲剧命运还体现在他与贾府的衰落之中。
贾府原本是世代富有的荣府,但随着家族争斗和权谋的不断加剧,贾府逐渐走向衰落。
整个贾府的繁华和富贵都成了过去。
贾宝玉无力扭转这一趋势,他只能无奈地目睹着家族的变迁和财富的流逝。
在贾府衰落的背后,贾宝玉身陷情感的困扰和过度追求纯真的欲望之中。
他的心境逐渐变得消沉和痛苦,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三、悲剧原因贾宝玉最终走向悲剧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他的成长环境与家族背景决定了他的性格和行为。
在被众人溺爱和放纵的环境中长大,缺乏必要的自律和对现实的认知。
他习惯了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无法面对贾府的衰落,陷入情感纠缠和痛苦之中。
其次,贾宝玉的悲剧命运也与他对女性情感的迷恋有关。
他对林黛玉和其他女性之间的纠缠不清,让他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情感困扰。
这种情感纠葛使他无法专注于现实生活,导致他的思维越来越消极和沉沦。
最后,贾宝玉对纯真和幻想的追求也是导致他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红楼梦》中小人物的悲剧命运摘要:曹雪芹所作之《红楼梦》,已经成为当今文学研究中最红最深的一门着作。
而其书中的诸多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红楼梦》中主角。
而如贾雨村、贾环、香菱、晴雯、鸳鸯、尤三姐等这些相对于主角的配角小人物,他们的命运也同主角一样充满了悲剧色彩。
他们在陪衬主角的同时也折射出封建社会政治、地主阶级、氏族、文化道德、礼教的顽固腐化、衰败与陨落。
并且,这些角色的悲剧命运也反映出封建制度对于社会各色人等的摧残与迫害。
关键字:《红楼梦》;小人物;悲剧;意义一、小人物悲剧命运《红楼梦》这部巨著产生于明清这一历史背景与时代环境之中。
明清,作为我国的最后两代封建王朝,虽然经历了如“康乾盛世”这样的繁荣光景,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其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透露着深重的盛世悲音和末世挽歌。
《红楼梦》中的贾府,便是存在于这种末世之下的一个封建世家大族。
这一封建末世的大家族,仗着先祖的功勋,显赫一方。
但就其本身而言,却仍是透露着沉重的悲剧色彩。
有“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样的歌谣来从侧面显示这群封建大家族的表面兴盛,却仍然阻挡不住其根本的衰败没落。
《红楼梦》写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悲剧故事。
这正表明了封建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这个大家族悲剧的成因在于后继无人的趋势与对这种趋势的力挽狂澜的企图以及最终的徒劳无益,这个家族的悲剧的阴影笼罩着《红楼梦》里所有的悲剧。
[1](p489)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秦可卿托梦王熙凤,锦衣卫查抄宁国府等等,无不在述说着这一封建世家大族的悲剧结局。
而生活在贾府中的主角大人物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则是不可避免的将这种悲剧继续在他们自己的身上延续下去。
身为贾府中心人物的贾宝玉,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
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
同时,他又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却又无法摆脱封建家族的束缚,这是他的悲剧。
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富有着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
却最终丢下一句“宝玉,你好……”而结束悲剧的一生。
作为封建社会标准淑女的薛宝钗,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这更是一个无可厚非的悲剧者。
书中的主角如此,那些起着配角作用的小人物的命运更是无法避免的走上了一条悲剧之道。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围绕在贾府周围的人也跟着享受起了这封建世家大族所带来的巨大利益。
无论是家族内的公子小姐,依靠家族巨大势力坐稳官场的友人,还是在贾府内打杂使唤的丫头佣人,他们的命运与贾府的兴衰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正是因为如此,决定了他们的悲剧命运。
而必然衰落的贾府,也决定了生于封建社会下不断衰落的封建世家大族内的一干人等的悲剧必将无法避免。
二、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意义1. 贾雨村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封建官场政治的腐败与堕落贾雨村原为葫芦庙旁的一个穷儒生,要去科举考试的时候,囊中羞涩,没有盘缠,幸得甄士隐慷慨地赠予他银两供他赶考。
后来谋了一官,后却被罢官。
又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机会,借林如海的推荐,贾政的帮忙,官复原职。
接着便出了一章“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在这件案子里,他草菅人命,放走了打死人的薛霸王,全然不顾恩人之女英莲;为给贾赦买几把古扇逼迫石呆子家破人亡;在对他有大恩的贾府被查抄之时,他却落井下石。
种种行径,可看出贾雨村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是一个道貌岸然的贪官,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伪君子。
他为了自己的官位,无所不用其极,其行为被人唾弃。
但是,贾雨村就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吗?原本是出于诗书仕宦之家,家族衰败后便只剩他一人,无处容身的他只有寄居在一个破庙中。
“千金难买少年穷”,贾雨村可谓生于贫寒长于贫寒。
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却从未放弃,坚持依靠读书来求取所谓的正道功名,可见贾雨村是一个迎难而上拥有坚强性格及远大抱负的人。
结交甄士隐、林如海、贾政都获得了对方的认可,说明其确有真才实学。
从他并没推辞甄士隐的赠银并且拒绝荐书等,又可知道贾雨村是一个直率且正直的人。
他临走时还让小和尚转告甄士隐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
然而,就是曾经那么优秀的布衣才子,到最后竟然变成一个腐败奸险、道貌岸然的贪官。
这到底是为什幺?我们可以肯定,贾雨村的蜕变是有一个过程的,而发生这种蜕变的关键时期便是贾雨村第一次为官到被罢官之间。
《红楼梦》中,写到他被参的原因是“虽有些才干,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做成一本,参他……”[4](p15)从这句话来看,我们大可以猜测贾雨村被罢免的原因出于其与上司之间的关系。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这种情况下上司寻了个空隙将他赶走,顺理成章。
在这种官场政治斗争的严酷险恶下,贾雨村的心变了,变得黑暗,变得阴险。
他学会了在书中无法学得的为官为人之道,懂得了运用阴谋诡计来为自己前途铺路。
在这种腐败与堕落的官场中生存下去,只有变得更加的腐败堕落。
所以贾雨村最终只能在悲剧中失去自我,变得一无所有,成为被唾弃的对象。
这既是自身操守不够,意志不够坚定,容易妥协的性格所导致,同时这也是时代所照成的悲剧。
是这一时代下的官场政治黑暗的逼迫导致了这种结果的产生。
要想在这种时代里为官却还想保持自我的秉性,那就不要为官。
在时代造成贾雨村这悲剧的同时,贾雨村的形象无疑也折射出这一时期官场政治的腐败与堕落的严重,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悲剧。
2. 贾环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对人的残害以及封建大家族势力的衰败贾环,是贾政和赵姨娘所生,和宝玉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虽然是贾政的儿子,贾宝玉的弟弟,可是庶出的身份已足够决定他悲剧的命运。
在封建大家族的宗法规矩,长幼有别,嫡庶差异,正室偏房的严格等级制度下,贾环是一个没有地位,不得人心,不被人尊重的主子。
这种悲剧的生活使他的性格朝着畸形发展。
在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的禁锢之中,即使他是庶出,即使地位不及宝玉,却仍敢公开与宝玉争强,最后不仅未能达到愿望,反而更引起了贾府更深的厌恶和排挤,造就出更深的悲剧后果。
贾政作为一个父亲对待宝玉、贾环二人都是极尽严酷和冷漠,他对自己的儿子们似乎是没有感情的。
在《红楼梦》中,贾政对宝玉至少有怒其不争之意,而对贾环,让人感觉根本就没有父爱,贾政一点也不喜欢他。
试问,同是自己的儿子,两人之间的待遇却因何如此?看《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这一回里贾政听到贾赦对贾环的评价:“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我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慌得贾政急忙劝住:“不过他胡诌如此,那里就论到后事了”。
[4](p673)由此可见,在贾政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给贾环这个庶出的儿子一点机会。
有可能的是,不管贾环有多出色,宝玉有多么的迂腐无用,将来的世袭爵位、家族大权都不会落到贾环手中,而只可能是宝玉。
事实说明,即便此时的贾环有点上进之心、真才实学,也被贾政这样的话给击溃了。
到这里,我们可以确信,贾环是悲剧的,以这样的庶出身份在贾府不可能会有出头之日,只会永远的被宝玉,被森严的等级制度压着,无法翻身。
贾环从小在几乎没有父爱没有母爱的环境里成长,又受到来自贾府各种势力的打击,接触到的尽是冷漠和虚伪人情,以至于性格朝着畸形方向发展。
这种悲剧原因不能简单的归咎于其自身的发展。
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贾环之所以这样的发展,贾政绝对难辞其咎。
而另一面更主要的应该考虑到,在无孔不入的封建制度牢不可破时代里,人分三六九等的等级制度所给与贾环内心以及精神上的巨大打击和压迫,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贾环,不可避免的只能朝着不断堕落,阴险,狠辣,卑劣的畸形人格发展。
贾环悲剧的一方面正是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乃至于整个封建社会制度对于人精神与心理的残害与压迫。
贾环悲剧的另一面则是反映封建大家族的衰败。
不管怎样,贾环仍然是贾府的子孙,仍然是作为一个贾府的人而存在的。
他的一言一行也能够或多或少的代表贾府的形象。
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一个家庭的盛衰荣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男子的立身处事决定的。
[2](p25)他个人的兴衰也或多或少可以反映出贾府整个家族势力的兴衰。
暂不去论这《红楼梦》后四十回是否是高鹗所续,而非曹雪芹本来的意思。
只说这完整的《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里,贾环的结局并非是有翻身之日的,甚至会是更加的堕落。
他的堕落虽然与他的自身脱不了干系,同样也与整个贾府的衰败脱不了干系。
本来,作为一个大家族的子嗣,该是风光无限、大放光彩,可却一步一步的沦落。
这不得不让人想到起身后家族势力的衰败已成事实。
3. 晴雯、鸳鸯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晴雯,是宝玉的丫鬟。
从小就被卖给贾府的奴仆赖大家为奴。
赖嬷嬷到贾府去时经常带着她,贾母见了喜欢,赖嬷嬷就将晴雯孝敬了贾母。
可以说,晴雯是《红楼梦》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
她蔑视王夫人为笼络小丫头而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是“哈巴狗儿”;抄检大观园时,唯有她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还当众把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
她的反抗,却只能遭到残酷的报复。
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
当天晚上宝玉偷偷的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便绞下自己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脱去了一件贴身穿的旧红绫小袄儿赠给他。
这天夜里,睛雯悲惨地死去。
宝玉深感哀伤,作了《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
我们的艺术巨匠在他生花之笔下,塑造出这样完整的人物形象来,永远活在人心里,使得千千万万人为之堕泪。
[3](p27)晴雯是悲剧的,这悲剧在于她身上的反抗性。
她的反抗性突出表现在她与贾宝玉的关系中。
在众多的贾府的丫鬟之中,晴雯是唯一一个敢与宝玉冲撞的。
《红楼梦》中,第三十一回,宝玉和晴雯的对话:“宝玉笑道:‘你爱砸就砸。
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有性情;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晴雯听了,笑道:‘既这幺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
我最喜欢听撕的声儿。
’宝玉听了,便笑着递给她。
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又听‘嗤’‘嗤’几声。
宝玉在旁笑着说:‘撕的好,再撕响些’……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给晴雯。
晴雯接了,也撕作几半子,二人都大笑起。
”[4](p274)在那种封建时代,那种封建礼教侵染下的封建大家族里,一个丫鬟敢于如此反抗,不可能会给她带来彻底解放,反而会给她带来无尽的灾祸。
如她这样的封建社会底层人民,无权无势。
为了生存,只能顺从于位高权重者。
然而,当她们的内心中产生哪怕一丁点的反抗,顷刻之间就会遭到封建势力的铁血镇压,被封建制度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