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梦》中小人物的悲剧命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红楼梦》中小人物的悲剧命运

摘要:曹雪芹所作之《红楼梦》,已经成为当今文学研究中最红最深的一门着作。而其书中的诸多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红楼梦》中主角。而如贾雨村、贾环、香菱、晴雯、鸳鸯、尤三姐等这些相对于主角的配角小人物,他们的命运也同主角一样充满了悲剧色彩。他们在陪衬主角的同时也折射出封建社会政治、地主阶级、氏族、文化道德、礼教的顽固腐化、衰败与陨落。并且,这些角色的悲剧命运也反映出封建制度对于社会各色人等的摧残与迫害。

关键字:《红楼梦》;小人物;悲剧;意义

一、小人物悲剧命运

《红楼梦》这部巨著产生于明清这一历史背景与时代环境之中。明清,作为我国的最后两代封建王朝,虽然经历了如“康乾盛世”这样的繁荣光景,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其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透露着深重的盛世悲音和末世挽歌。《红楼梦》中的贾府,便是存在于这种末世之下的一个封建世家大族。这一封建末世的大家族,仗着先祖的功勋,显赫一方。但就其本身而言,却仍是透露着沉重的悲剧色彩。有“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样的歌谣来从侧面显示这群封建大家族的表面兴盛,却仍然阻挡不住其根本的衰败没落。《红楼梦》写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悲剧故事。这正表明了封建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这个大家族悲剧的成因在于后继无人的趋势与对这种趋势的力挽狂澜的企图以及最终的徒劳无益,这个家族的悲剧的阴影笼罩着《红楼梦》里所有的悲剧。[1](p489)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秦可卿托梦王熙凤,锦衣卫查抄宁国府等等,无不在述说着这一封建世家大族的悲剧结局。而生活在贾府中的主角大人物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则是不可避免的将这种悲剧继续在他们自己的身上延续下去。身为贾府中心人物的贾宝玉,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又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却又无法摆脱封建家族的束缚,这是他的悲剧。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富有着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却最终丢下一句“宝玉,你好……”而结束悲剧的一生。作为封建社会标准淑女的薛宝钗,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这更是一个无可厚非的悲剧者。

书中的主角如此,那些起着配角作用的小人物的命运更是无法避免的走上了一条悲剧之道。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围绕在贾府周围的人也跟着享受起了这封建世家大族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无论是家族内的公子小姐,依靠家族巨大势力坐稳官场的友人,还是在贾府内

打杂使唤的丫头佣人,他们的命运与贾府的兴衰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如此,决定了他们的悲剧命运。而必然衰落的贾府,也决定了生于封建社会下不断衰落的封建世家大族内的一干人等的悲剧必将无法避免。

二、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意义

1. 贾雨村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封建官场政治的腐败与堕落

贾雨村原为葫芦庙旁的一个穷儒生,要去科举考试的时候,囊中羞涩,没有盘缠,幸得甄士隐慷慨地赠予他银两供他赶考。后来谋了一官,后却被罢官。又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机会,借林如海的推荐,贾政的帮忙,官复原职。接着便出了一章“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在这件案子里,他草菅人命,放走了打死人的薛霸王,全然不顾恩人之女英莲;为给贾赦买几把古扇逼迫石呆子家破人亡;在对他有大恩的贾府被查抄之时,他却落井下石。种种行径,可看出贾雨村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是一个道貌岸然的贪官,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伪君子。他为了自己的官位,无所不用其极,其行为被人唾弃。但是,贾雨村就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吗?原本是出于诗书仕宦之家,家族衰败后便只剩他一人,无处容身的他只有寄居在一个破庙中。“千金难买少年穷”,贾雨村可谓生于贫寒长于贫寒。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却从未放弃,坚持依靠读书来求取所谓的正道功名,可见贾雨村是一个迎难而上拥有坚强性格及远大抱负的人。结交甄士隐、林如海、贾政都获得了对方的认可,说明其确有真才实学。从他并没推辞甄士隐的赠银并且拒绝荐书等,又可知道贾雨村是一个直率且正直的人。他临走时还让小和尚转告甄士隐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然而,就是曾经那么优秀的布衣才子,到最后竟然变成一个腐败奸险、道貌岸然的贪官。这到底是为什幺?我们可以肯定,贾雨村的蜕变是有一个过程的,而发生这种蜕变的关键时期便是贾雨村第一次为官到被罢官之间。《红楼梦》中,写到他被参的原因是“虽有些才干,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做成一本,参他……”[4](p15)从这句话来看,我们大可以猜测贾雨村被罢免的原因出于其与上司之间的关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这种情况下上司寻了个空隙将他赶走,顺理成章。在这种官场政治斗争的严酷险恶下,贾雨村的心变了,变得黑暗,变得阴险。他学会了在书中无法学得的为官为人之道,懂得了运用阴谋诡计来为自己前途铺路。在这种腐败与堕落的官场中生存下去,只有变得更加的腐败堕落。

所以贾雨村最终只能在悲剧中失去自我,变得一无所有,成为被唾弃的对象。这既是自身操守不够,意志不够坚定,容易妥协的性格所导致,同时这也是时代所照成的悲剧。是这一时代下的官场政治黑暗的逼迫导致了这种结果的产生。要想在这种时代里为官却还想保持自我的秉性,那就不要为官。在时代造成贾雨村这悲剧的同时,贾雨村的形象无疑也折射出这一时期官场政治的腐败与堕落的严重,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悲剧。

2. 贾环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对人的残害以及封建大家族势力的衰败

贾环,是贾政和赵姨娘所生,和宝玉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虽然是贾政的儿子,贾宝玉的弟弟,可是庶出的身份已足够决定他悲剧的命运。在封建大家族的宗法规矩,长幼有别,嫡庶

差异,正室偏房的严格等级制度下,贾环是一个没有地位,不得人心,不被人尊重的主子。这种悲剧的生活使他的性格朝着畸形发展。在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的禁锢之中,即使他是庶出,即使地位不及宝玉,却仍敢公开与宝玉争强,最后不仅未能达到愿望,反而更引起了贾府更深的厌恶和排挤,造就出更深的悲剧后果。贾政作为一个父亲对待宝玉、贾环二人都是极尽严酷和冷漠,他对自己的儿子们似乎是没有感情的。在《红楼梦》中,贾政对宝玉至少有怒其不争之意,而对贾环,让人感觉根本就没有父爱,贾政一点也不喜欢他。试问,同是自己的儿子,两人之间的待遇却因何如此?看《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这一回里贾政听到贾赦对贾环的评价:“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我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慌得贾政急忙劝住:“不过他胡诌如此,那里就论到后事了”。[4](p673)由此可见,在贾政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给贾环这个庶出的儿子一点机会。有可能的是,不管贾环有多出色,宝玉有多么的迂腐无用,将来的世袭爵位、家族大权都不会落到贾环手中,而只可能是宝玉。事实说明,即便此时的贾环有点上进之心、真才实学,也被贾政这样的话给击溃了。到这里,我们可以确信,贾环是悲剧的,以这样的庶出身份在贾府不可能会有出头之日,只会永远的被宝玉,被森严的等级制度压着,无法翻身。贾环从小在几乎没有父爱没有母爱的环境里成长,又受到来自贾府各种势力的打击,接触到的尽是冷漠和虚伪人情,以至于性格朝着畸形方向发展。这种悲剧原因不能简单的归咎于其自身的发展。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贾环之所以这样的发展,贾政绝对难辞其咎。而另一面更主要的应该考虑到,在无孔不入的封建制度牢不可破时代里,人分三六九等的等级制度所给与贾环内心以及精神上的巨大打击和压迫,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贾环,不可避免的只能朝着不断堕落,阴险,狠辣,卑劣的畸形人格发展。贾环悲剧的一方面正是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乃至于整个封建社会制度对于人精神与心理的残害与压迫。贾环悲剧的另一面则是反映封建大家族的衰败。

不管怎样,贾环仍然是贾府的子孙,仍然是作为一个贾府的人而存在的。他的一言一行也能够或多或少的代表贾府的形象。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一个家庭的盛衰荣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男子的立身处事决定的。[2](p25)他个人的兴衰也或多或少可以反映出贾府整个家族势力的兴衰。暂不去论这《红楼梦》后四十回是否是高鹗所续,而非曹雪芹本来的意思。只说这完整的《红楼梦》一百二十回里,贾环的结局并非是有翻身之日的,甚至会是更加的堕落。他的堕落虽然与他的自身脱不了干系,同样也与整个贾府的衰败脱不了干系。本来,作为一个大家族的子嗣,该是风光无限、大放光彩,可却一步一步的沦落。这不得不让人想到起身后家族势力的衰败已成事实。

3. 晴雯、鸳鸯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

晴雯,是宝玉的丫鬟。从小就被卖给贾府的奴仆赖大家为奴。赖嬷嬷到贾府去时经常带着她,贾母见了喜欢,赖嬷嬷就将晴雯孝敬了贾母。

可以说,晴雯是《红楼梦》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她蔑视王夫人为笼络小丫头而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是“哈巴狗儿”;抄检大观园时,唯有她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还当众把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她的反抗,却只能遭到残酷的报复。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当天晚上宝玉偷偷的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便绞下自己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脱去了一件贴身穿的旧红绫小袄儿赠给他。这天夜里,睛雯悲惨地死去。宝玉深感哀伤,作了《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我们的艺术巨匠在他生花之笔下,塑造出这样完整的人物形象来,永远活在人心里,使得千千万万人为之堕泪。[3](p27)晴雯是悲剧的,这悲剧在于她身上的反抗性。她的反抗性突出表现在她与贾宝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