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同步配套练习: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 作业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

B.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

D.土壤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

答案::C

解析::荒漠化是在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一些半湿润地区也会出现||,土壤盐渍化也属于土地荒漠化||。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据此完成第2~3题||。

2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距海远近不同

B.大风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C.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主要在于干旱的自然环境

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由东向西||,植被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是()

A.水分差异

B.热量差异

C.地形差异

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

答案::2.B 3.A

解析::第2题||,干旱是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第3题||,由于距海里程的增加||,西北地区的降水由东向西递减||,植被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因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5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答案::4.D 5.C

解析::第4题||,草原地区为满足牲畜饮水而打水井||,使水井周围因过度利用和践踏而退化成沙地||。第5题||,绿洲萎缩即出现荒漠化迹象||,其表现是地表反射率上升||,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紧实度增加||,土壤盐碱度升高||,生物生产能力下降||。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完成第6~7题||。

6图中反映出()

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7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

C.设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综合治理

答案::6.B7.B

解析:: 在图中作一条竖线可看出||,同一风速下植被覆盖率越高||,输沙率相对越小||,说明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因此||,在荒漠化防治中||,保护和恢复植被是有效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据此完成第8~9题||。

8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农作区——减少水井数量

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C.干旱地区——减少水井数量

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渍化

9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护、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答案::8.D9.A

解析::第8题||,农作区应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渍化;草原牧区应减少水井数量;干旱地区应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第9题||,绿洲前沿地带应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绿洲内部应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缺水地区应设置沙障||。

10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应因地制宜||。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陡坡应封山育林||,缓坡可开辟梯田||,种植果树、茶树等||。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若灌溉措施不当||,极易造成土地次生盐渍化||。

11地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因地

制宜的原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经专家对植被综合研究||,将造林树种分为四类:①高耗水、高水分利用率的树种||,如杨树、刺槐等;②高耗水、低水分利用率、抗旱性很强的树种||,如柠条等;③低耗水、高水分利用率的树种||,如沙拐枣等;④低耗水、低水分利用率的树种||,如油松、侧柏、狼牙刺等||。

(1)分析聚落B与A相比具备的区位优势||。

(2)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计划选用柠条作为绿化树种||,试评价其生态意义||。

(3)A、B两处附近地区为该地主要的农牧业区||。该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经过调研发现||,该地农牧业区范围近年来大幅缩减||。如果你是该地理兴趣小组的一名成员||,你该对当地农牧民的农牧业生产给予哪些科学指导以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

答案::(1)B处为两条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水资源相对丰富||。

(2)有利影响:柠条抗旱性强||,固沙效果好||。

不利影响: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而柠条这种树种耗水高||,生态效益低||。

(3)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生态退耕;合理放牧||,控制牲畜数量||,保护草场||,发展适应当地干旱环境的特色农业||。

解析::第(1)题||,B处是两条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水资源相对丰富||。第(2)题||,柠条作为绿化树种的生态意义的评价要注意从利与弊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3)题||,注意从农牧业生产角度考虑荒漠化防治措施||。

12读“三北”地区沙漠、沙地与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