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合集下载

《题西林壁》古诗

《题西林壁》古诗

《题西林壁》古诗《题西林壁》古诗导语:《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它不仅写出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古诗,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原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题西林壁》原文及译文

《题西林壁》原文及译文

《题西林壁》原文及译文《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首诗写得那叫一个妙啊!原文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先来说说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他老人家啊,就在那庐山里头溜达,从横着的方向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呢,就变成了高耸入云的山峰。

往远了瞧、往近了瞅、从高往下看、从低往上望,这庐山的模样啊,那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

我想起有一次我去爬山,那山虽说没有庐山这么有名,可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感觉。

一开始在山脚下,我抬头看,觉得这山也不怎么高嘛。

可等我开始往上爬,越爬越觉得累,回头一看,哇塞,原来已经爬了这么高,山下的人和景都变得小小的。

再往上爬,到了半山腰,往远处眺望,看到的风景和在山脚下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等终于爬到了山顶,那视野就更开阔了,周围的山峰、远处的村庄、流淌的小溪,全都尽收眼底。

这不就跟苏轼说的一样嘛,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色就是不同。

接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感慨啊,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自己就在庐山之中。

这话说得太有哲理啦!咱们有时候看问题,不也是这样吗?就好比我那次爬山,在山里的时候,我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小段路,周围的树木啊石头啊挡住了我的视线,我没法看到山的全貌。

只有等我下山了,站在远处回望,才能看清这座山的整体轮廓。

这整首诗啊,不仅仅是在写庐山,更是在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事物。

在译文方面,常见的是这样: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咱们来细细品味这译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直白地描述了庐山不同角度的不同形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是很清晰地解释了为啥看不清庐山,因为身处其中呗。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赏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苏轼古诗《题西林壁》赏析

苏轼古诗《题西林壁》赏析

苏轼古诗《题西林壁》赏析苏轼古诗《题西林壁》赏析诗人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词。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诗人苏轼古诗词《题西林壁》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因为。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游记。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词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因为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古诗解释

题西林壁古诗解释

题西林壁古诗解释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1.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 侧:侧面。

4. 各不同:各不相同。

5.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古诗《题西林壁》课件(完美版)

古诗《题西林壁》课件(完美版)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放飞想象: 横着看,庐山 侧着看,庐山 从远处望,庐山 从近处看,庐山 从高处俯视,庐山 从低处仰望,庐山
; ; ; ; ; ……
千姿百态 变化万千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01
因为
02
意思是: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
主要内容和人生哲理:
当堂小测
比一比,再 组词。
缘(

绿(

隐(

稳(

侧(

测(

峰(

锋(

• 一、读《题西林壁》,按要求填空。
•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 、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 _______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书写
01
题西林壁: 书写在西林寺墙
壁上的一首诗
西林寺
02
单击此处添加正 文,文字是您思 想的提炼,请尽 量言简意赅地阐
述观点。
墙壁
解诗题
03
单击此处添加正 文,文字是您思 想的提炼,请尽 量言简意赅地阐
述观点。
知诗人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 宋字代子 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 士”,世称“ 苏东”坡。汉族, 眉州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 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 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 主要代表。诗文有《东坡七集》 等。

《题西林壁》全文及分析

《题西林壁》全文及分析

《题西林壁》全文及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题西林壁》。

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而这首《题西林壁》更是其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庐山的样子。

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庐山又成了高耸入云的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

这两句诗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千姿百态,也反映出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为什么不能认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说庐山,更是在借庐山的形象来表达一种人生哲理。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因为身处某个环境或情境之中,而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就像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如果只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很可能会被局限住,看不到问题的全貌。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它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庐山的形象既是具体的,又是富有象征意义的。

对于庐山来说,我们要想真正了解它,就需要跳出它的范围,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

而对于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诗歌的艺术手法上来看,诗人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

通过“横”与“侧”、“远”与“近”、“高”与“低”的对比,突出了庐山的多变姿态。

同时,庐山又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复杂事物,让读者在欣赏庐山美景的同时,也能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而产生深刻的思考。

在诗歌的结构上,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明理。

景与情、理之间过渡自然,毫无突兀之感。

这种先描述现象,再揭示本质的结构,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

再从诗歌的语言来看,整首诗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但又韵味无穷。

古诗《题西林壁》注释赏析

古诗《题西林壁》注释赏析

古诗《题西林壁》注释赏析一、《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三、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四、词语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五、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苏轼《题西林壁》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苏轼《题西林壁》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题西林壁苏轼宋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题西林壁 译文

题西林壁 译文

题西林壁译文一、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二、《题西林壁》原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四、赏析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它应当以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饱满丰富的感情感染人、教育人。

但是,诗歌又十分讲究立意和造境,讲究通过饱含感情的艺术形象表现深刻而明确的思想。

因此,好的诗并不排斥议论和说理。

宋人多“以议论为诗”,明代的何大复说:“宋诗言理”(《汉魏诗序》),清代的吴乔说:“宋诗主于议论”(《围炉诗话》),在宋代诗歌中,确实出现了不少味同嚼蜡的作品,但也有不少议论精辟、充满理趣的佳作。

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以理语入诗,写得既有情趣,又有理趣。

元丰九年(1084)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改任汝州刺史,他特地过江登临庐山,游山十余日,并在西林寺写下这首题壁诗。

诗人从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受出发,勾画出庐山的千姿百态,秀美迷人。

但是,这不是一首纯粹讴歌壮丽山河的写景诗,作者在措写景物中,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然只是粗略的勾画,没有细致具体的描绘,但是却从人们正视、侧看、俯瞰、仰视、遥望、近察中,从人们立足点、观察点的不断变换中,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采,神奇莫测。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诗人在观察中得到的启示。

苏轼向生活的深处开掘,把观感和哲理结合起来,从而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从不同的方面了解事物,既深入它的内部细察精神实质,又站到事物之上,总观它的全貌,才能给事物以正确的认识。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分析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分析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分析关键信息1、诗名:《题西林壁》2、作者:苏轼3、原文内容4、翻译内容5、诗句分析11 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11 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112 诗句分析1121 视角与形象描绘诗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不同的形态。

从横面看,庐山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险峻的山峰。

而且,无论从远处、近处、高处还是低处观察,庐山所展现出的景象都各不相同。

这两句揭示了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它不仅仅是在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观,更是在暗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会因观察角度的变化而产生差异。

1122 哲理揭示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

诗人指出,人们之所以不能看清庐山的真实全貌,就是因为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这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会受到自身所处环境、立场和经验的限制,从而无法全面、客观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问题和思考事物时,要有超越自身局限的意识,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

1123 艺术特色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却富有韵味。

通过对庐山形象的生动描绘,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在表现手法上,以景寓理,将庐山的景色与人生的感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受到启发和教育。

1124 文化价值《题西林壁》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它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生智慧的追求。

这首诗不仅在文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苏轼的《题西林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的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四年级古诗两首题西林壁知识点

四年级古诗两首题西林壁知识点

四年级古诗两首题西林壁知识点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题西林壁》,这可是一首很有深意的诗呢!先来说说作者苏轼。

苏轼是北宋时期一位非常有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的诗词文章都写得特别好,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原文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咱们一句一句来理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这告诉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就更有深意啦!为什么不能认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只因为自己就在这座山里面呀。

这其实是在说,我们在看待问题、认识事物的时候,常常会受到自身所处位置和局限的影响,导致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

再来讲讲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苏轼游览庐山,被庐山的美景所吸引,同时也对庐山的形态变化产生了思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从这首诗里,咱们能学到不少东西呢。

首先,它教会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就像我们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有时候换一种解题思路,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其次,它也提醒我们,在评价和判断事物的时候,要尽量跳出自己的局限,更全面、客观地去看待,这样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接下来,咱们说说这首诗在语言上的特点。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没有生僻的字词,但是却把道理说得很清楚。

苏轼用生动形象的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庐山不同角度的样子。

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大家还要注意诗词的朗诵。

要读出节奏和韵律,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样读起来就更有韵味啦。

关于这首诗的考点,老师也给大家总结一下。

一般会考察诗句的默写、诗句的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等等。

大家一定要把这些知识点牢记在心哦。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咱们再来看几个和它相关的例子。

四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两首

四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两首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 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 立场上,来观察分析事物。正所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背一背:
背古诗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
侧 , 各不同。 不识 真面目, 身在 。
测一测:
悟诗情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 句诗启示人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欣赏了完了这首诗,同学们能不能 用诗中的一句话来赞美一下山西村 的景美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还能不能用一句诗来赞美 山西村的人更美呢?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诗中哪句话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它的理解吗?
诗句的意思是: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无路可走。 突然发现柳荫深深,鲜花明艳,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这个村庄的风光更给了他深刻的启示: 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出现坦途。 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以无望,忽而绝处逢生, 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当陆游行走在重重叠叠的山峦中,踏 过弯弯的水道后,心情如何?你是从 哪里看出来的?
3想意境,悟诗情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 山重水复疑无路, 正怀疑无路可走。 突然发现柳荫深深,鲜花明艳, 柳暗花明又一村。 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当陆游面对突然出现柳树成荫,鲜花 簇簇时,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你是从 哪里看出来?
在山西村游玩。
理解词义
山西村:村庄名,在今浙江绍兴。 腊酒:这里指腊月酿的酒。古人有腊月 酿酒的风俗。 豚:猪。 疑:以为,怀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要笑话农家人的腊酒浑 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 人,菜肴足够丰盛。

苏轼《题西林壁》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

苏轼《题西林壁》古诗赏析及注释翻译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直译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假设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
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识别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关键信息:1、诗歌原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歌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翻译版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赏析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诗歌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诗歌原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11 作者此诗作者为宋代文学家苏轼。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112 诗歌体裁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形式严谨,语言精练。

12 翻译版本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121 翻译要点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准确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意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绘了庐山不同角度的形态变化,翻译时要注重体现这种多样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翻译时要保留其韵味和内涵。

13 赏析角度131 写景艺术诗人通过从不同角度对庐山的描绘,展现了庐山多姿多彩的风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庐山的千变万化呈现在读者眼前,体现了高超的写景技巧。

132 哲理蕴含诗的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整首诗的精髓所在。

它不仅仅是在说庐山,更是在隐喻人们在看待事物和人生时,往往由于自身的局限和所处的环境,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发了人们的深思。

133 语言风格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却又富有韵味。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原文、全诗简单意思翻译译文、注释及鉴赏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原文、全诗简单意思翻译译文、注释及鉴赏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原文、全诗简单意思翻译译文、注释及鉴赏《题西林壁》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由宋代诗人苏轼所著。

以下精心整理了《题西林壁》古诗的原文、全诗简单意思翻译、词语注释及鉴赏,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词语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2.题:书写,题写。

3.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4.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5.侧:侧面。

6.各不同:各不相同。

7.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8.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9.缘:因为;由于。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人。

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

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创作背景】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鉴赏】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1诗意: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全文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2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及注释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题西林壁的全诗诗意

题西林壁的全诗诗意

题西林壁的全诗诗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诗意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 解析:这两句诗描述了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横、侧、远、近、高、低)去看庐山时,所得到的不同视觉感受。

它通过对庐山不同视角下的景象描写,展现出庐山的雄伟多姿,同时也为后面的哲理感悟做铺垫。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诗意: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自己就在庐山之中。

- 解析: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会受到自身所处位置(主观因素)的限制,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全貌。

就像在山中看山,由于视野受限,不能看到山的整体形状一样。

二、练习题(20题)(一)理解性默写- 解析:这两句诗直接描绘了庐山从不同角度看呈现出不同景色的特点,是对庐山景色的直观描写,所以在考查描写庐山景色的诗句时,应填这两句。

- 解析:这两句诗通过对在山中难以看清庐山全貌的现象,引申出人们认识事物时受自身局限的哲理,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相符。

(二)字词解释3. “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A. 题目B. 书写,题写C. 问题- 答案:B- 解析:“题西林壁”的意思是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在这里是书写、题写的意思。

4. “横看成岭侧成峰”中“岭”的意思是()A. 高大的山脉B. 山峰C. 小山丘- 答案:A- 解析:“岭”在这里指连绵的高山,与“峰”(高耸的山峰)相对,从诗句中“横看”的视觉效果来看,是连绵起伏的样子,所以是高大的山脉。

5. “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缘”的意思是()A. 缘分B. 因为C. 沿着- 答案:B- 解析:“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只是因为自己在这座山里面,所以“缘”在这里是“因为”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一测: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句诗启示人们: (俗语) 。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主要内容: 作者抓住庐山姿态 谈游山感受。
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庐山 雄奇壮观、千姿百态 景象的赞美。




欣赏了刚才几组 庐山的图片,同学 们认为庐山怎样? 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 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 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 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 嶂;所见的形状、姿态 各不相同。
诗中哪句话揭示在此山中
你能用自己的 话说说对它的理解 吗? 同桌互相讨论, 交流。
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 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 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 局部。
想一想:
1、怎样才能够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从这首
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1、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 庐山的全貌了。 2、人生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 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5.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题意 2释诗句,明诗意 3想意境,悟诗情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知诗人,解题意
题西林壁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苏轼
谁能说出苏轼是什么朝代 的什么人?
北宋 文学家、书画家。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 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 面堪称全才。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 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 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 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 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 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 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3想意境,悟诗情

诗人在庐山漫游,觉 得峰回路转,目不暇 接。横着看,山峦起 伏,连绵不断;从侧 面看,奇峰陡峭;
题西林壁
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释诗句,明诗意
自学提示:
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 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 幅画。
注释:
横:正面看 不识:看不清、认不清 面目:面貌 ,全貌。这里指庐山的风景 缘:因为 身:自己 此: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