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预拌混凝土规范标准
最新预拌混凝土规范标准
![最新预拌混凝土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bce222327d3240c8547ef07.png)
预拌混凝土本标准代替GB 14902-1994《预拌混凝土》。
本标准与GB 14902-1994相比主要变化有:1.在适用围中取消了不适用于轻集料混凝土,明确了不包括运送到交货地点后的浇筑、振捣及养护。
2. 通用品中的最大强度等级由C40改为C50,坍落度由150mm改为180mm。
3. 修改了固定式搅拌机搅拌混凝土的最短搅拌时间。
4. 根据目前社会对环保的要求及混凝土生产的具体情况,增加了对混凝土生产企业及其产品的环保要求。
5. 增加了用混凝土工程实际量对混凝土实际供货量进行复核的允许偏差。
6. 增加了有抗渗、抗冻要求的预拌混凝土的取样检验频率。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国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混凝土分公司、北京市建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安托山混凝土公司、上海嘉华混凝土公司、华威建材有限公司、北京望京谊合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建宏福混凝土有限公司、北京市昌平区建设委员会、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田华和众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信强混凝土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金建科技有限公司等。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许鹤力、韩素芳、路来军、功轩、王章夫、一鸣、梁锡武、旭晨、越、韩芳贤、康伟、朱建华、高金枝、于明、倪清、尧亮、双群。
本标准1994年首次发布。
本标准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预拌混凝土1 围本标准规定了预拌混凝土的定义、分类、标记、技术要求、供货量、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订货与交货。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搅拌站生产的预拌混凝土。
本标准不包括运送到交货地点后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养护。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最新GB14902-94预拌混凝土
![最新GB14902-94预拌混凝土](https://img.taocdn.com/s3/m/98eb9852998fcc22bdd10d84.png)
G B14902-94预拌混凝土GB14902-94预拌混凝土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预拌混凝土的定义、分类、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订货与交货。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搅拌站(厂)生产并销售的混凝土拌合物,不适用于轻集料混凝土。
注:集中搅拌站生产自用的混凝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引用标准GB17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9142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GB10172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GBJ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28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3术语3.1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系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集中搅拌站(厂)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3.2通用品通用品系指强度等级不超过C40、坍落度不大于150mm、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并无特殊要求的预拌混凝土。
3.3特制品特制品系指超出通用品规定范围或有特殊要求的预拌混凝土。
3.4供方与需方供方与需方系指签订合同的双方,供方是提供预拌混凝土的一方;需方是接收预拌混凝土的一方。
3.5交货地点交货地点系指供需双方根据合同商定的交接预拌混凝土的地点。
3.6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系指集中搅拌站(厂)在预拌混凝土出站(厂)前对其质量进行的检验。
3.7交货检验交货检验系指在交货地点对预拌混凝土质量进行的检验。
预拌砼技术要求(更新版)
![预拌砼技术要求(更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a073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a.png)
预拌混凝土技术技术质量要求为了规范和完美预拌混凝土买卖过程中对技术合同的编制内容及技术质量要求,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指导建议,合用于企业承建范围内各新开及在施工程项目。
第一条依照的规范、标准、规程1、《预拌混凝土》(GB/T14092-2003)2、《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204-2011)3、《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程》DBJ01-82-20044、《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DB11/385-2011)5、《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6、《一般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查验方法标准》(JGJ52-2006)7、《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8、《一般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9、《一般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1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1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13、《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14、《高强混凝土构造技术规程》(CECS104:99)15、《混凝土强度查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6、《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17、《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18、《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 GB50010-2010)1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20、《建设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T104-2011)2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11/T695-2009) 2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208-2011)2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4、《预防混凝土构造工程碱集料反响规程》(DBJ01-95-200525、《大概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26、《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DBJ/T01-64-2002)27、《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28、其余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预拌混凝土技术要求的规范、标准、规程。
预拌混凝土技术要求
![预拌混凝土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fe759b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3.png)
预拌混凝土技术要求第一条预拌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及性能要求2.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第二条预拌混凝土应执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甲乙双方应以如下有关规范、规程、标准为一切工作的准则,但不限于此内容。
木协议涉及有关规范、标准有变化,按最新、最高标准执行。
本协议执行标准如下: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202《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173《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20141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161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1913《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1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15《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16《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17《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18《混凝土泵送剂》JG/T377-201219《混凝土防冻剂》JC475-200420《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T474-2008第三条预拌混凝土的技术要求1.混凝土原材料要求预拌混凝土使用的一切材料必须符合第二条中相应的规范、规程、标准的规定,同时满足以下要求:(1)水泥品种、强度等级①混凝土应采用与其性能要求相适应的水泥品种。
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应选用含碱量低于0∙6%的低碱水泥。
大体积混凝土优先选用低水化热水泥。
②冬期施工时,优先选用早强型水泥(大体积混凝土除外),强度等级42.5MPa或52.5MPa o③水泥各项指标均须满足标准GB175-2007规定的要求。
预拌混凝土规范
![预拌混凝土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96faa6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0.png)
预拌混凝土规范预拌混凝土规范1. 范围本规范合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
2. 材料2.1 水泥2.1.1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必须在使用前进行检测。
2.1.2 水泥的贮存和运输应符合相关要求,避免潮湿和结块。
2.1.3 水泥应按批次进行试验,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
2.2 骨料2.2.1 骨料应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包括粒径、含水率等指标。
2.2.2 骨料应进行筛分,确保其合适的颗粒大小。
2.2.3 骨料应进行试验,检测其物理和力学性能。
3. 混合比设计3.1 混合比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进行合理设计。
3.2 混合比中的水灰比、骨料用量、外加剂等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4. 设备和设施4.1 生产预拌混凝土的设备应具备必要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
4.2 设备应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4.3 设备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5. 生产过程控制5.1 输送和储存5.1.1 预拌混凝土的输送和储存设施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5.1.2 预拌混凝土的储存时间不应过长,避免水灰分离和凝结。
5.2 搅拌5.2.1 预拌混凝土应采用强制搅拌方式,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
5.2.2 搅拌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搅拌速度和时间应进行记录。
5.3 运输5.3.1 预拌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离析和凝结。
5.3.2 运输车辆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保持清洁和密封性。
6. 施工与使用6.1 预拌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应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执行。
6.2 预拌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杂物和污染物的混入。
7. 质量控制7.1 对预拌混凝土的成品和原材料应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7.2 对预拌混凝土的强度、水灰比、骨料用量等指标应进行定期检测和记录。
7.3 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和施工现场应进行监督和检查。
附件:1. 预拌混凝土抽样检验记录表2. 预拌混凝土混合比设计表3. 预拌混凝土生产设备检查记录法律名词及注释:1.国家标准:指由国家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标准。
预拌混凝土执行标准
![预拌混凝土执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22ce6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1.png)
预拌混凝土执行标准预拌混凝土是指在搅拌站或混凝土搅拌车上按照一定配合比,事先配制好的混凝土,其生产和使用需要符合一定的执行标准。
预拌混凝土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要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下面将对预拌混凝土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预拌混凝土的执行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预拌混凝土及预拌混凝土制品质量控制标准》(GB/T 50411-2007)、《混凝土拌合料技术规范》(GB/T 50119-2019)等。
在生产预拌混凝土时,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变形等性能符合要求。
其次,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求也是执行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泥、骨料、粉煤灰、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原材料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也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避免原材料的污染和变质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此外,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也是执行标准的重要内容。
搅拌站的布置、设备的选用、搅拌工艺、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都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同时,搅拌站的管理和维护也应按照标准进行,保证搅拌站的正常运行和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
最后,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执行标准的关键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应进行原材料的检测、配合比的调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收缩性等性能的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在运输、浇筑和养护过程中,也应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外界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总之,预拌混凝土的执行标准涉及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要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希望生产和使用预拌混凝土的单位和个人能够重视执行标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新混凝土标准
![新混凝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4a9e93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8.png)
√
41 JGJ/T281-2012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土强度试验方法
√
43 JGJ/T322-2013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 √
44 JG/T377-2012 混凝土防冻泵送剂
√
备注
混凝土标准查新表
日期: 2026年12月15日
序号
标准号
√
21
GB/T 50082-2009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 验方法标准
√
22 GB/T 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
备注
混凝土标准查新表
日期: 2026年12月15日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23 GB18588-2001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
是否现行有效 更新后标准号
是否 √
05 GB/T 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
√
06 GB/T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
√
07 G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
08 GB/T 14684-2022 建设用砂
√
09 GB/T 14685-2022 建设用卵石、碎石
√
10 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 法标准
√
55 DBJ41/T048-2016 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
按照标准查新程 序对55本标准进
查验人:
备注
24 GB 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
25 GB 50119-201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
26 GB/T50146-2014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预拌混凝土规范
![预拌混凝土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8a1875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4.png)
预拌混凝土规范预拌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减少现场施工所需时间和劳动力。
但是,预拌混凝土有其自身的规范和要求,以下是预拌混凝土规范的相关内容。
原材料选择和贮存水泥1.水泥应采用现场生产的袋装水泥或散装水泥。
2.水泥的生产厂家应在国家水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备案,其产品应符合国家现行规定的水泥标准及相关规定要求。
3.水泥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贮存期不得超过3个月。
骨料1.骨料应选用够强度、够坚实、无脆性和含泥土、泥块、碎石等杂质的碎石或砂石。
2.骨料的级配应符合国家标准。
3.骨料应在干燥、通风的货场或仓库内贮存,不得和泥浆直接接触,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2m。
混合料1.混合料应选用常用的散装粉状材料和预包装混合料。
2.混合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适用的国家标准或规范。
3.混合料应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贮存,不得长时间露天堆放。
施工操作配合比1.预拌混凝土应按设计要求计算配合比。
2.配合比的计算和调整应由负责认可的技术负责人进行,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配制和搅拌1.配制和搅拌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2.混凝土搅拌时间应保证混凝土均匀,且不得少于90s。
3.混凝土搅拌机的清洗应定期进行,保持混凝土搅拌机内壁的干净,以避免混凝土的污染。
运输和卸料1.混凝土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混凝土运输车辆前、后和侧面应标明“混凝土运输车”、“预拌混凝土”等字样。
3.卸料时,应先在地面上铺设合适的坑槽,并将其土贴紧,妥善保护管线、工具和人员。
浇筑和养护1.浇筑时,混凝土应平整、密实,连续性好,不得有空鼓、夹砂、夹渣、表面凹凸不平等情况。
2.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在早期脱水、龟裂、开裂等。
3.养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质量要求1.预拌混凝土应符合适用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2.混凝土组织结构属于密实、无气孔、无夹杂的均匀结构,且牢固、耐久、无开裂。
预拌混凝土规范
![预拌混凝土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bdb953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7.png)
预拌混凝土规范预拌混凝土规范是为了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规范施工过程,提高工程质量而制定的技术标准。
下面就预拌混凝土的规范进行详细说明。
1. 材料选择预拌混凝土由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组成,按照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骨料和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外加剂可以按照工程需要选用。
2. 设备和工具预拌混凝土生产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和工具,确保生产过程平稳、高效。
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转。
3. 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试验数据,进行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设计要满足强度、耐久性和变形要求,确保混凝土性能符合要求。
4. 水灰比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控制预拌混凝土的水灰比。
水灰比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过低则会导致混凝土难以施工。
水灰比的控制要在合理范围内进行。
5. 混凝土搅拌工艺混凝土搅拌的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方式要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控制。
搅拌要均匀,避免渣滓积聚或骨料分离现象。
搅拌时间要足够,确保混凝土的均质性和粘稠性。
6. 运输与倒料预拌混凝土运输要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确保混凝土不受外界影响。
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减少混凝土的振动和剧烈摇动,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
倒料时要注意方式和角度,避免混凝土流淌不均匀。
7. 施工浇筑预拌混凝土的浇筑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粘稠性。
施工时要避免混凝土的流淌,可以采用隔离板或支架等方式进行控制。
8. 养护保养混凝土浇筑后要进行养护保养,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要避免混凝土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适当控制养护水的用量,定期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保养工作。
以上就是预拌混凝土规范的一些内容,通过遵循规范,可以保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果,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调整。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54a775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3.png)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一、前言预拌商品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搅拌站或工地现场按照一定比例、一定时间内搅拌制成的混凝土,由于其工艺先进、质量稳定、施工方便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之一。
为了保证预拌商品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二、材料要求1. 水泥(1)水泥应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或《复合硅酸盐水泥》(GB/T 208-2017)的要求。
(2)水泥应在保质期内使用,保质期以出厂日期为准,超过保质期的水泥不得使用。
(3)水泥应按照规定进行存储,避免受潮、受热、受冻。
2. 骨料(1)骨料应符合《建筑用石料》(GB/T 14685-2011)的要求。
(2)骨料应清洗干净,不得混杂泥土、浮土等杂质。
(3)骨料的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过细或过粗的情况。
3. 砂(1)砂应符合《建筑用细集料》(GB/T 14684-2011)的要求。
(2)砂应清洗干净,不得混杂泥土、浮土等杂质。
(3)砂的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过细或过粗的情况。
4. 水(1)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GB/T 50123-2019)的要求。
(2)水应清洁无污染,不得混杂化学药品、油类等杂质。
(3)水的用量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三、配合比控制1. 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随意更改。
2. 配合比中各材料的比例应按照一定的精度进行控制,不得超出规定的误差范围。
3. 配合比应及时调整,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流动性等性能符合要求。
四、搅拌质量控制1. 搅拌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过短或过长。
2. 搅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搅拌机的转速和搅拌时间,防止过度搅拌或不足搅拌。
3. 搅拌过程中应注意加水量的控制,避免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4. 搅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搅拌机和车辆,保证下一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五、运输质量控制1. 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车辆的载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标准规定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标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4691d9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7.png)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标准规定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标准规定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预拌商品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种具有优越性能和方便施工特点的建筑材料,预拌商品混凝土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工程和房屋建筑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为确保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和可靠性,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规定,以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技术要求。
一、预拌商品混凝土的通用质量标准1. 成分比例:预拌商品混凝土应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生产。
其中水泥、骨料、矿粉、特种胶凝材料和外加剂等成分应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以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2. 抗压强度: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衡量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标准规范中,要求预拌商品混凝土在制备后一定时间内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通常以28天抗压强度来评估混凝土的品质。
3. 可塑性和坍落度:可塑性和坍落度是衡量预拌商品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指标。
标准规定了混凝土的坍落度范围,以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流动和浇筑。
4. 密度和孔隙率:预拌商品混凝土应具有一定的密度和较低的孔隙率,以确保其结构的紧密性和抗渗性能。
5. 抗渗性能:预拌商品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其抗渗性能对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准要求预拌商品混凝土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
二、不同用途下的特殊质量标准1. 地下建筑:对于地下建筑工程,预拌商品混凝土需要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较低的渗透性和优异的耐久性。
标准规定了地下建筑中采用的预拌商品混凝土应符合相关要求。
2. 桥梁工程: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材料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
预拌商品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包括抗压强度、耐久性、抗震性能等。
3. 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标准规定了高层建筑中使用的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裂性能、抗渗性能等指标,以确保结构的安全稳定。
预拌混凝土国家标准
![预拌混凝土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29edb0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e.png)
预拌混凝土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是指在搅拌站进行预先配制好的混凝土,它是一种高效、节约、环保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为了规范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以确保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预拌混凝土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广大建筑从业者和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守。
首先,预拌混凝土国家标准对原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
在生产预拌混凝土时,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且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这样可以确保预拌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
其次,预拌混凝土国家标准对生产工艺和设备也有详细规定。
搅拌站的布置、设备的选型、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都在国家标准中有所规定,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预拌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和养护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质量问题。
另外,预拌混凝土国家标准还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提出了严格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频繁的取样和试验,以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等质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施工现场也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抽检和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总的来说,预拌混凝土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保障工程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建筑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生产和使用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国家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综上所述,预拌混凝土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全社会各界人士都能认识到国家标准的重要性,共同遵守和执行,为建设一个安全、高质量的建筑环境做出贡献。
预拌混凝土最新标准
![预拌混凝土最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e4f869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a.png)
预拌混凝土最新标准预拌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搅拌站或搅拌车上按照一定配合比例、在搅拌站或搅拌车上进行搅拌制备好的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的使用在建筑施工中非常普遍,因为它具有质量稳定、施工方便、节约时间和劳动力的优点。
为了确保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国家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首先,预拌混凝土的最新标准包括了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搅拌和浇筑工艺、质量检验等方面。
根据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应当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并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用和使用。
搅拌和浇筑工艺应当符合相关的规定,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此外,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也有详细的规定,包括抗压强度、抗渗性、收缩性等指标的检测方法和要求。
其次,预拌混凝土的最新标准还规定了混凝土的使用和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要求。
在施工现场,应当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使用和施工质量。
此外,对于特殊工程和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国家标准也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最后,预拌混凝土的最新标准还包括了对混凝土生产企业和施工单位的管理要求。
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能力,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生产和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总的来说,预拌混凝土的最新标准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搅拌和浇筑工艺、质量检验、使用和施工过程中的要求,以及生产企业和施工单位的管理要求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提高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生产和施工中,生产企业和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确保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也应当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生产和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保障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预拌混凝土的最新标准对于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要求,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建筑用预拌混凝土-2023标准
![地下建筑用预拌混凝土-2023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5d504b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2.png)
目 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使用环境 (2)5原材料及配比 (3)6质量要求 (5)7制备 (7)8试验方法 (9)9试验规则 (10)10订货与交货 (12)地下建筑用预拌混凝土本文件规定了地下建筑用预拌混凝土的术语和定义,使用环境,原材料及配合比,质量要求,制备,试验方法,试验规则,订货与交货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搅拌站(楼)生产的地下建筑用预拌混凝土。
本文件不包括交货后的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GB/T 9142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机GB/T 10171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站(楼)GB/T 13693道路硅酸盐水泥GB/T 14902预拌混凝土GB/T 18046用于水泥、砂浆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73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 204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 23439混凝土膨胀剂GB/T 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混凝土物理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HJ/T 412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预拌混凝土JC 475混凝土防冻剂JG/T 317混凝土用粒化电炉磷渣粉JG/T 351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JG/T 5094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J 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3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JGJ/T193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221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GB/T14902、GB5010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预拌混凝土规范
![预拌混凝土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3ab694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03.png)
预拌混凝土规范1. 总则为了保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施工和验收。
2. 术语和定义2.1 预拌混凝土指在混凝土搅拌站按照一定比例将水泥、矿物掺合料、粗细骨料、水和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均匀搅拌而成的商品混凝土。
2.2 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的等级,用符号C表示,如C30、C40等。
2.3 坍落度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作用下的下沉程度,用毫米表示。
3. 原材料要求3.1 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水泥品种,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3.2 矿物掺合料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3.3 粗细骨料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天然砂、碎石等。
3.4 外加剂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外加剂,如减水剂、早强剂等。
4. 生产工艺要求4.1 搅拌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类型、混凝土配合比和坍落度要求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4.2 养护混凝土应在拌合后及时运输至施工现场,并进行适当的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发展。
5. 运输要求5.1 运输工具应使用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搅拌车进行运输。
5.2 运输时间混凝土运输时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
6. 施工要求6.1 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杂物,确保混凝土密实。
6.2 振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振捣方法,确保混凝土密实、无气泡。
6.3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充分的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发展。
7. 验收要求7.1 强度检验混凝土强度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检验,确保满足工程需求。
7.2 质量评定混凝土质量应根据强度检验结果进行评定,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8. 安全与环保8.1 生产、运输、施工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环保法律法规,确保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8.2 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生产、运输、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废水等污染。
dbjt 13-42-2023《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dbjt 13-42-2023《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bc2b6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0.png)
dbjt 13-42-2023《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1. 引言1.1 概述预拌混凝土是指在专门的搅拌站进行生产和加工后供应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材料。
预拌混凝土的应用技术标准对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推动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进行详细探讨和分析,以期更好地促进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健康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首先介绍预拌混凝土的定义和发展,并强调《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意义。
接下来,文章将重点探讨当前预拌混凝土领域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随后,将介绍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包括绿色环保型预拌混凝土技术、新型添加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以及高性能预拌混凝土技术与施工控制方面的进展。
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与应用效果评估,我们将展示预拌混凝土在住宅建筑和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实践,并探讨通过预制构件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控制的案例研究。
文章最后将给出结论总结,并对未来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分析《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深入探讨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同时,通过对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以及实际案例分析的研究,评估预拌混凝土在不同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最终,我们希望能够为预拌混凝土行业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预拌混凝土的定义和发展:预拌混凝土是指在搅拌站或混凝土工厂中将水泥、骨料、水和必要的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制成的混凝土,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使用的一种材料。
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具有优质、高效、便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中。
2.2 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的重要性: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对于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统一规范预拌混凝土生产与使用过程中的要求,可以有效地防止不合理掺配或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出现。
最新预拌混凝土规范标准
![最新预拌混凝土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d0d14a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d.png)
最新预拌混凝土规范标准预拌混凝土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建筑材料,其生产和使用过程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规范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最新预拌混凝土规范标准的主要内容:1. 原材料要求:- 骨料:应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砂、石等骨料,确保其粒径、级配和含泥量等指标符合规范。
- 水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确保其强度等级和化学成分满足混凝土设计要求。
- 外加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缓凝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
2. 配合比设计:- 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要求,合理确定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的用量比例。
- 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3. 生产工艺:-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应采用自动化生产线,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计量精度和搅拌时间。
4. 质量控制:- 定期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 对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进行抽检,检测其坍落度、强度等指标。
5. 运输与储存:- 预拌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雨、防晒措施,避免混凝土性能变化。
- 储存时应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防止混凝土硬化。
6. 施工要求:- 施工前应对预拌混凝土进行现场检验,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
- 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浇筑速度和振捣方式,防止混凝土离析和气泡产生。
7. 环境保护:- 预拌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噪音、粉尘和废水的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8. 安全管理:- 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程,确保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9. 验收标准:- 预拌混凝土工程完工后,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10. 持续改进:- 根据工程实践和反馈,不断优化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以上是最新预拌混凝土规范标准的简要概述,具体实施时应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详细操作。
预拌混凝土标准规范最新
![预拌混凝土标准规范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8c739b8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9.png)
预拌混凝土标准规范最新预拌混凝土是一种在工厂预先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好的混凝土,它具有质量稳定、施工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预拌混凝土标准规范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最新的预拌混凝土标准规范的概述:1. 引言预拌混凝土的标准化是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环境影响的重要措施。
本规范旨在指导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使用,确保其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需要。
2. 术语和定义- 预拌混凝土:在工厂或搅拌站预先按照设计要求混合好的混凝土。
- 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确定的等级。
-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中各组分(水泥、骨料、水等)的重量比例。
3. 材料要求- 水泥: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 骨料:包括细骨料(如砂)和粗骨料(如碎石或砾石),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 外加剂:用于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如减水剂、缓凝剂等,应符合相关标准。
4.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设计。
- 配合比设计应考虑原材料的特性,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和强度。
5. 生产过程控制-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应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
- 生产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等指标,确保产品质量。
6. 运输与储存- 预拌混凝土的运输应使用专用的搅拌运输车,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 储存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类型和环境条件确定,一般不超过规定的时间限制。
7. 施工与应用- 施工前应检查预拌混凝土的工作性,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
- 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方法,防止混凝土分层或离析。
8. 质量检验- 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应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
- 检验结果应记录并存档,以备追溯和分析。
9. 安全与环保-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预拌混凝土规范最新标准
![预拌混凝土规范最新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8ac637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9.png)
预拌混凝土规范最新标准预拌混凝土作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预拌混凝土的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最新的预拌混凝土规范标准概述:一、原材料要求1. 水泥: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 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应符合颗粒级配、粒形和清洁度的要求。
3. 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需满足相应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标准。
4. 外加剂: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选用,且应符合相关标准。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设计。
2. 应考虑水泥用量、水胶比、骨料用量等因素,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工作性。
三、生产过程控制1.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称量精度,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
2. 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类型和搅拌机的性能确定,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3. 应定期对搅拌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混凝土质量检验1. 混凝土出厂前应进行坍落度、凝结时间等性能检验。
2. 定期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确保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
3. 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评估,包括抗渗性、抗冻性等。
五、运输与施工1. 预拌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离析和过度振动。
2. 施工时应注意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六、环保与安全1. 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粉尘和噪音污染。
2. 应妥善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符合环保要求。
3.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生产人员的安全。
七、信息化管理1. 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和质量。
2. 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八、规范的更新与执行1. 规范应根据国家最新标准和行业发展趋势定期更新。
2. 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确保规范的正确执行。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预拌混凝土规范标准也在不断完善。
企业和施工单位应密切关注规范的更新,确保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满足工程需求,为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拌混凝土本标准代替GB 14902-1994《预拌混凝土》。
本标准与GB 14902-1994 相比主要变化有:1. 在适用围中取消了不适用于轻集料混凝土,明确了不包括运送到交货地点后的浇筑、振捣及养护。
2. 通用品中的最大强度等级由C40 改为C50,坍落度由150mm改为180mm。
3. 修改了固定式搅拌机搅拌混凝土的最短搅拌时间。
4. 根据目前社会对环保的要求及混凝土生产的具体情况,增加了对混凝土生产企业及其产品的环保要求。
5. 增加了用混凝土工程实际量对混凝土实际供货量进行复核的允许偏差。
6. 增加了有抗渗、抗冻要求的预拌混凝土的取样检验频率。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国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混凝土分公司、北京市建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安托山混凝土公司、上海嘉华混凝土公司、华威建材有限公司、北京望京谊合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建宏福混凝土有限公司、北京市昌平区建设委员会、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田华和众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信强混凝土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金建科技有限公司等。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许鹤力、韩素芳、路来军、功轩、王章夫、一鸣、梁锡武、旭晨、越、韩芳贤、康伟、朱建华、高金枝、于明、倪清、尧亮、双群。
本标准1994 年首次发布。
本标准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预拌混凝土1 围本标准规定了预拌混凝土的定义、分类、标记、技术要求、供货量、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订货与交货。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搅拌站生产的预拌混凝土。
本标准不包括运送到交货地点后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养护。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T9142 混凝土搅拌机GB/T1804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5011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GB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J 8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 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3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 112 天然沸石粉在混凝土与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
JG/T 5094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3 术语和定义下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预拌混凝土ready-mixed concrete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的时间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3.2 通用品normal concrete强度等级不大于C50、坍落度不大于180mm 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20mm 25mm 31.5mm或40mm,无其他特殊要求的预拌混凝土。
3.3 特制品special concrete 任一项指标超出通用品规定围或有特殊要求的预拌混凝土。
3.4 交货地点delivery place 供需双方在合同中确定的交接预拌混凝土的地点。
3.5 出厂检验inspection at manufacturer 在预拌混凝土出厂前对其质量进行的检验。
3.6 交货检验inspection at delivery place在交货地点对预拌混凝土质量进行的检验。
4 分类及标记4.1 分类预拌混凝土根据特性要求分为通用品和特制品。
4.1.1 通用品通用品应在下列围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及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强度等级:不大于C50。
坍落度(mm):25,50,80,100,120,150,180 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 (mm):20、25、31.5 、40。
4.1.2 特制品特制品应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或其他特殊要求。
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和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除通用品规定的围外,还可在下列围选取:强度等级:C55,C60,C65,C70,C75,C80 。
坍落度:大于180mm。
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小于20mm、大于40mm。
.4.2 标记4.2.1 用于预拌混凝土标记的符号,应根据其分类及使用材料不同按下列规定选用:a) 通用品用A 表示,特制品用B 表示;b) 混凝土强度等级用C 和强度等级值表示;c) 坍落度用所选定以毫米为单位的混凝土坍落度值表示;d) 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用GD和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值表示;e) 水泥品种用其代号表示;f) 当有抗冻、抗渗及折强度要求时,应分别用F及抗冻等级值、P及抗渗等级值、Z 及抗折强度等级值表示。
抗冻、抗渗及抗折强度直接标记在强度等级之后。
4.2.2 预拌混凝土标记如下:X CXX XXX GDXX - P ·X水泥品种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坍落度强度等级,抗冻、抗渗或抗折等级预拌混凝土类别值(有要求时)示例1:预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坍落度为150mm,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20mm,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无其他特殊要求,其标记为:A C20-150-GD20-P· S示例2:预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坍落度为180mm,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25mm,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坑渗要求为P8,其标记为:B C30P8-180-GD25-P· 05 原材料及配合比5.1 水泥5.1.1 水泥应符合CB 50204的规定。
5.1.2 水泥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
水泥进场时进行复验的项目及复验批量的划分应按GB50204标准的规定执行。
5.2 集料5.2.1 集料应符合JGJ52或JGJ53 及其他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5.2.2 集料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
对进场集料应按JGJ52、JGJ53 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按批进行复验。
但对同一集料生产厂家能连续供应质量稳定的集料时,可一周至少检验一次。
在使用海砂以及对集料中氯离子含量有怀疑或有氯离子含量要求时,应按批检验氯离子含量。
5.3 拌合用水拌制混凝土用水应符合JGJ63规定。
混凝土搅拌及运输设备的冲洗水在经过试验证明对混凝土及钢筋性能无有害影响时方可作为混凝土部分拌合用水使用。
5.4 外加剂5.4.1 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GB8076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5.4.2 外加剂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
对进场外加剂应按批进行复验,复验项目应符合GB50119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5 矿物掺合料5.5.1 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天然沸石粉应分别符合GB1596、GB/T18046、JGJ/T112 的规定。
当采用其他品种矿物掺合料时,必须有充足的技术依据,并应在使用前进行试验验证。
5.5.2 矿物掺合料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复验,其掺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通过试验确定。
5.6 混凝土配合比5.6.1 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合同要求由供方按JGJ55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
5.6.2 按5.6.1 设计的配合比配制出的混凝土质量必须满足第6章的要求, 并应按第10 章的规定检验合格。
6 预拌混凝土质量要求6.1 强度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符合GBJ107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6.2 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实测值与合同规定的坍落度值之差应符合表1 的规定表1 坍落度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混凝土含气量与合同规定值之差不应超过± 1.5%6.4 离子总含量(表2)表2 氯离子总含沙射影的最高限值单位为百分数6.5 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比活度混凝土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比活度应满足GB6566标准的规定。
6.6 其他当需方对混凝土其他性能有要求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进行试验,无相应标准时应按合同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标准及合同要求。
7 制备7.1 材料贮存7.1.1 各种材料必须分仓贮存,并应有明显的标识。
7.1.2 水泥应按生产厂家、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分别贮存,同时应防止水泥受潮及污染。
7.1.3 集料的贮存应保证集料的均匀性,不使大小颗粒分离,同时应将不同品种、规格的集料分別贮存,避免混杂或污染。
集料的贮存地面应为能排水的硬质地面。
7.1.4 加剂应按生产厂家、品种分别贮存,并应具有防止其质量发生变化的措施。
7.1.5 矿物掺合料应按品种、级别分别贮存,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料混杂。
7.2 搅拌机7.2.1 搅拌机应采用符合GB/T9142标准规定的固定式搅拌机。
7.2.2 计量设备应按有关规定由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检定,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校准。
7.2.3 计量设备应能连续计量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各种材料,并应具有实际计量结果逐盘记录和贮存功能。
7.3 运输车7.3.1 运输车在运送时应能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
7.3.2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符合JG/T 5094 标准的规定。
翻斗车仅限用于运送坍落度小于80mm的混凝土拌合物,并应保证运送容器不漏浆,壁光滑平整,具有覆盖设施。
7.4 计算7.4.1 各种原料的计量均应按重量计,水和液体外加剂的计量可按体积计。
7.4.2 原材料的计量允许偏差不应超过表3 第1 项或第2 项规定的围。
表3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单位为百分数7.5 生产7.5.1 预拌混凝土应采用符合7.2.1 规定的搅拌机进行搅拌,并应严格按设备说明书的规定使用。
7.5.2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a) 当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时,其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并且每盘搅拌时间(从全部材料投完算起)不得低于30s, 在制备C50 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或采用引气剂、膨胀剂、防水剂时应相应增加搅拌时间。
b) 当采用翻斗车运送混凝土时,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7.5.3 预拌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搅拌站机房宜为封闭的建筑、所有粉料的运输及称量工序均应在密封状态下进行,并应有收尘装置。
砂石料场宜采取防止扬尘的措施。
7.5.4 搅拌站应严格控制生产用水的排放。
7.5.5 搅拌站应设置专门的运输车冲洗设施,运输车出厂前应将车外壁及壁料斗壁上的混凝土残浆清理干净。
7.6 运送7.6.1 预拌混凝土应采用7.3 规定的运输车运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