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2015年修订版

思修2015年修订版
思修2015年修订版

思修2015年修订版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1、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P3

2、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学习理念 P4

3、思想道德与法律 P7 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P8

4、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P5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P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P11 (“四个方面”战略布局)

6、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P13

7、本课的学习内容 P15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尚信念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P17-18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P18

3、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P20-21

4、大学生的历史使命P22

5、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P23-24

6、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P25-27

7、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P28-31(艰苦奋斗)

8、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P32-33

9、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 P34-35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P37 (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

2、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P40

3、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P41

4、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P42-43

5、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P44-45 (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

一、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6、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P46-47

7、国的内涵 P44

8、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P48-50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拥

护祖国统一)

9、做忠诚的爱国者 P52-56 (国家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 P56)

10、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P57-63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体理解 P66

2、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总是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

P66

3、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P66

4、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P67-71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5、正确认识人生矛盾 P71-73

6、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P73-76 “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

的人,就能对人生目的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P75 特征P76)

7、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P77

8、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P78-79

9、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P79-80

10、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P81

11、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P83

☆※心理学(最后附上)

12、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P84-87

四个原则: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P87-88

1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P89-90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P92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P93-94

3、道德的历史发展 P95 “曲折上升”

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

4、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P96-97

5、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P97-100

6、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P100-101

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问题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复古论两种错误观点,这两种观点割断了道德的历史与发展的关系,否定道德的历史进步性。

7、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P102-105

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 P106-107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渊源之一”

8、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①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P108每段第一句话

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P109-112

③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P113-115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社会公德部分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P117-119 (特征)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P119-120

3、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P121

4、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P121-122

职业道德部分

5、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P123-124

6、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P125-127

7、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P127-128

家庭美德部分

8、恋爱、婚姻中的道德规范 P129-132

9、大学生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P132-135

10、弘扬家庭美德 P135-136

个人品德部分

11、个人品德的定义、特点及作用 P136-137

12、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P137-138

13、追求崇高道德境界 P139-140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1、法律的含义 P143

2、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P144-145

3、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P145-146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P147-148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P148-149

6、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P149-150

7、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P150-152 (“依法办事” P152)

8、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P153-154

9、我国宪法确立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和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P155

10、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 P156-157

11、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 P1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12、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诉讼法、非诉讼程序法) P162-163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及内容 P164-166

14、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P167-169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1、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P172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P174

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P175

4、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 P176-177 国家宪法日:12月4日

我国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宪政本质区别的体现四个方面 P177

5、依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四条)及其与人治思维的区别(四条) P178-179

6、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P179-182

7、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P183-184

8、最终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P185-186 基本要求 P187-188

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意义)

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1、法律权利及其特征 P191-192

2、法律权利的分类 P192-193

3、法律权利与人权相互关系 P193-194

4、法律义务:含义、履行的表现形式(两种) P194 特点(四点)P195

5、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P196-197

6、政治权利与义务(选举、表达、民主管理、监督) P198-203

7、人身权利与义务(生命健康、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安全、通信自由)

P205-207

8、财产权利与义务(私有财产、继承) P208

9、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劳动、休息、社会保障、物质帮助) P209-211

10、宗教信仰文化权利与义务(宗教信仰、文化教育) P212-214

11、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依法行使权力 P215-216

依法救济权利 P216-217 尊重他人权利 P218-219

依法履行义务 P220-221

12、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兵役 P221

13、未能依法履行义务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民事、行政、刑事) P222

结束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1、勤于学习、敏与求知,打下坚定的知识和理论功底;

2、崇德修身、砥砺品格,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3、明辨是非、坚定自励,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到择善固守、从容自信;

4、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

心理学

一、心理概述

1、心理的概念: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

2、心理的内容:①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

②个性心理:⑴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人生观等;

⑵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3、分类:①胆汁质:直率热情,果断勇敢;暴躁冲动,意感情用事;具有外倾

性;②多血质:活泼好动,喜欢交往;灵活易适应环境,兴趣容易转移,做事粗枝大叶,具有外倾性;③粘液质:安静沉稳,喜欢沉思,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动作迟缓,比较刻板,具有内倾性;④抑郁质:认真仔细,责任心强,注重内心世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敏感,具有内倾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对个体:事业成功,身体健康,人际和谐,快乐生活;

2、对社会: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个体的和谐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