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集成自动化简介 PPT课件
自动化概论PPT课件(38页)精选全文
![自动化概论PPT课件(38页)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35873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4.png)
自动控制理论的经典著作
控制系统的一种自然模型
控制器(计算机) 大脑 控制理论 思想、智能 传感器 感觉器官 执行器 肌肉 能量 食物
更好的执行器 提供更好的体能
更好的传感器 提供更好的视觉
更好的控制 使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组合以更智能的方式提供更灵巧 的作用
自然模型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检测、计算、通信、执行和复杂性技术成本/性能曲线
机械化(应用机器系统) 电气化(加入电机、网络) 自动化(加入自动控制器) 数字化(应用数字计算机) 网络化(实现计算机网络) 先进自动化(系统、管理) 智能化(引入智能) 知识化(处理知识)
工业化 信息化 知识化
社 会 总 发 展
嫦娥一号 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
北京现代汽车车身车间焊接机器人
清华大学提出的电力系统的混成控制
离散逻辑控制指令~连续动态
底层(动态电力系统) 电厂、变电站&FACTS设备
电力 系统 混成 控制
中间处理与操作层 Processing & Operating
最高决策与指挥层 Decision–making & Commanding
小结
自动化是一个发展充分、工程概念强、内容丰富、应用领域广泛的技术学科,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现代化的标志。 自动化是信息化的必然,是智能化的基础,是人类体能和智力扩展的关键技术,是从信息社会迈向知识社会的必经之路。 自动化专业培育高素质的控制、管理、决策人才,要求:理论与实践(抽象思维与动手,数学方程与物理概念)、硬件与软件、强电与弱电并重
中间层信息
控制指令 (事件驱动)
Data
底层设备的反馈控制
操作命令
底层信息
智能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集成(BAS)(共28张PPT)(共27张PPT)
![智能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集成(BAS)(共28张PPT)(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7aecf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61.png)
三、Lon局部网络技术(jìshù)控制系统特点 1、指定哪些信息是通过网络传递的,也就是定义网络变量。
2、指定信息传递的发起者和接收者,即做Binding(网络变量捆 绑)。
开发技术体现特点:
1). 硬件、软件和网络设计可以(kěyǐ)是彼此独立的三个任务, 这意味着一个节点的功能描述和编程完全不用考虑这个节点 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网络中工作,增、减节点不必改变网络的 物理结构,这也是Lon网络开发技术的最大特点;
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一、集中式控制(kòngzhì)和集散式控制(kòngzhì)方式对比
计算机
A/D D/A 数字I/D
变
换 及 驱 动 电
••••••
路
典型的集中控制系统示意图
空调 照明 电梯 给排水 防盗 防火
现场
计算机
LON网络 适配器
节点控制器1
节点控制器2
••••••
节点控制器N
分布式控制系统示意图
自动监测系统 自动排烟系统 自动灭火系统
收费管理 财务管理 信息管理 报表管理 统计分析
第六页,共二十七页。
一、传感器概述 传感器、变送器是工业自动化控制及信息检测技术中不可缺少
的控制元件。它可以把诸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位置等模拟 量或开关量转变成电信号,再由自动化控制仪表(yíbiǎo)或计算机进行 控制处理和调节。
(4) 对现场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对比,并对异常状态进行报警处 理。
(5) 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执行预定的控制算法(连续调节和顺 序(shùnxù)逻辑控制的运算)而获得控制数据。
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6) 通过预定控制程序完成各种控制功能,包括比例控制、比例加积
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课件
![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bf925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6.png)
Remote
011001010011101..
远方数据采集
XXXXXXXXXXXXXXXXXX
测量表
RTU …
数位输入
4-20mA
仪表
合/开
寄存器
电流
电压
27
模拟屏 驱动器
RTU
操作员工作站
复视服务器
通信前置机
3.8 SCADA系统数据采集图示
后台处理机
XXXXXXXXXXXXXXXXXX
遥信
24
v供电系统涉及的主要遥信量如下: 遥控对象位置信号进线有压/失压、自投投入/撤除信号牵引变压器的各类故障及预告信号(含保护动作信号)馈线的各类故障及预告信号(含保护动作信号)各开关操作机构的工作状态信号(含控制回路断线、控制方 式)其它一次设备的故障、预告及动作信号(含自动装置动作、 压互回路断线等)其它智能设备故障及预告信号(含交、直流盘等)远动装置、远动通道运行状态安全监控信号、环境监控信号
远动SCADA系统:即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 ,利用远程通信 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实现对远方设备的监视和控制.
3.1 SCADA系统基本概念
XXXXXXXXXXXXXXXXXX
14
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Acquisition)系统
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
人机联系子系统 统
信息输出设备
设备输入信息
打印机
控制台
信息传输子系统
调度端
调节器
XXXXXXXXXXXXXXXXXX
信 道
通 信 接 口 设 备
17
、 、
(1)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在变电所收集各种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并根据运行需要向调度端提供各 种监视、分析和控制牵引供电系统所需要的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电压、电 流、功率,开关状态等),温度、湿度等(2) 信息传输子系统电力载波通讯、数字微波通讯、光纤通讯,光纤通信为主,数字微波通讯为辅是电 力通信主干网的发展方向。 SCADA信息的传输(3)信息处理子系统实时信息处理实时信息处理,存储,打印并在调度员工作站以友好的人机界面显示, (4)人机联系子系统通过人机联系子系统,为调度员提供完整的牵引供电系统设备运行实时状态及分 析,完成远方操作。模拟盘(大屏幕显示器),图形显示器,控制台,音像报警系 统,打印绘图系统
全集成自动化简介(2023最新版)
![全集成自动化简介(2023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fdc33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7.png)
全集成自动化简介全集成自动化简介⒈概述全集成自动化是一种自动化系统,旨在将各个独立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中,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和协同工作。
全集成自动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⒉自动化设备⑴系统系统是全集成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如工业、协作等,可以实现生产流程中的自动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⑵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全集成自动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安装和使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如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可以实时监测和检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实现自动化控制和反馈。
⑶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全集成自动化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控制器和软件,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等,可以对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
⒊全集成自动化的优势⑴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全集成自动化,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和流程优化,节省人工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⑵降低成本全集成自动化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和生产过程中的人为错误,降低生产成本和损失,并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⑶增强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通过全集成自动化,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整,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提高生产过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⒋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读者参考:- 示例图片:展示全集成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组成部分。
- 部署指南:说明如何部署全集成自动化系统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 成本分析表:列出了全集成自动化系统的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预计回报等信息。
⒌法律名词及注释- 自动化:指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智能设备来控制和操作机械、电子或其他设备的过程。
- :指能够执行一系列预定任务并具有一定程度智能的机械设备。
- 传感器:指能够感知和测量某种物理量并将其转化为可用信号的设备。
-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用于控制生产过程和机器操作的数字计算机。
全集成自动化简介 PPT课件
![全集成自动化简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d15170ee06eff9aef8075b.png)
2
图:工业领域与控制系统
3
TIA的应用
• 1997, TIA在不连续生产和过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 1999,TIA覆盖驱动和低压控制系统. • 2000,TIA应用于MES(Manufacturing Executuring
11
(3)系统中集成的路由器功能 TIA中的各种网络可以进行互联。TIA中集成的路由
器功能可以方便地实现跨网络的下载、诊断等,使整个系 统的安装调试更加容易。 (4)集成的系统诊断和报告功能
TIA系统集成了自动诊断和错误报告功能,诊断和故 障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自动发送的相关设备而不需要编程。
12
3 TIA的开放性
Internet技术使在任意位置对工厂进行远程操作和监 视成为可能。 例如:电力系统对风电场的远程监控。
14
3 对新型自动化结构开放 自动化领域当中的一个明显的技术趋势就是系统
的模块化程度大大提高,即由带有智能功能的技术模 块组成的自动化结构。这些模块可以预先进行组态、 启动和测试。这样,实现整个工厂的投运要快得多, 更改系统也不会影响到生产运行。
在SIMATIC中,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采用统一 的组态,当网络连接发生改变时,可以方便地进行修改。 (2)基于PROFIBUS的分布式I/O
基于PROFIBUS的分布式I/O与本地I/O的组态采用 了统一的方式,因此,用户在编程时无需分辨I/O类型, 可以像使用本地I/O一样方便地使用分布式I/O。
用户可以在SIMATIC Manager的统一界面下工作,在STEP7中直接 调用其他软件。这种界面的统一性和集成性大大方便了对整个TIA系 统的编程和组态。 (2)面向对象的“块”概念
全集成自动化简介
![全集成自动化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3b9072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1.png)
全集成自动化简介全集成自动化简介1:引言全集成自动化(Fully Integrated Automation)是指将各种自动化技术和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自动化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
它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提供高效、可靠、智能化的生产和管理模式。
2:自动化系统的分类2.1 控制系统2.1.1 传感器与执行机构2.1.2 控制器2.1.3 控制算法2.1.4 人机交互界面2.2 电气系统2.2.1 电气传输与配电系统2.2.2 电气设备与元件2.2.3 电气安全与保护系统2.3 机械系统2.3.1 机械传动系统2.3.2 机械传动元件2.3.3 机械设备与装置2.4 信息系统2.4.1 数据采集与处理2.4.2 数据通信与网络2.4.3 数据存储与管理3:全集成自动化的特点3.1 高度集成化3.2 高效性与灵活性3.3 可靠性与安全性3.4 智能化与自适应性4:全集成自动化的应用领域4.1 制造业4.1.1 工艺生产4.1.2 产品组装4.1.3 生产调度与优化4.1.4 质量控制4.2 工业设备4.2.1 机床自动化4.2.2 应用4.2.3 物流与仓储4.3 建筑与基础设施4.3.1 楼宇自动化4.3.2 市政工程4.3.3 交通运输4.4 其他领域4.4.1 农业与食品加工4.4.2 医疗与健康4.4.3 能源与环保5:全集成自动化的优势与挑战5.1 优势5.1.1 生产效率提升5.1.2 资源利用优化5.1.3 产品质量提高5.1.4 管理决策支持5.2 挑战5.2.1 技术难题5.2.2 投资与成本5.2.3 人才培养5.2.4 安全与隐私6: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示意图、数据表格、软件代码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添加和修改。
7: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7.1 集成自动化集成自动化是指将多个自动化技术和系统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自动化系统,实现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集成电路应用》课件
![《集成电路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20971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1.png)
集成电路的技术创新
新材料的应用
采用新型材料,如碳纳米管、二维材料等,提高 集成电路的性能和降低功耗。
制程技术的进步
不断缩小芯片制程尺寸,提高芯片性能和集成度 。
封装技术的创新
采用先进的封装技术,如晶圆级封装、3D封装等 ,提高集成效率和可靠性。
集成电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
物联网
集成电路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硬件基础, 将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芯片、边缘计算等 领域。
集成电路的工作流程
集成电路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输入信号 的处理、信号的传输、信号的处理和输 出信号的处理等步骤。
在输出信号处理阶段,集成电路将处理 后的信号转换回适合外部应用的信号, 并将其输出。
在信号处理阶段,集成电路对接收到的 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放大、运算、 比较等。
在输入信号处理阶段,集成电路接收外 部输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适合内部 处理的信号。
集成电路的应用领域
总结词
集成电路应用广泛,涉及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医疗电子等多个领域。
详细描述
集成电路应用广泛,涉及通信领域的手机、基站、路由器等;计算机领域的个人电脑、 服务器等;工业控制领域的智能仪表、工业控制系统等;消费电子领域的电视、音响、 游戏机等;医疗电子领域的医疗设备、远程诊疗系统等。集成电路作为现代电子系统的
感谢您的观看
医疗设备中的集成电路
医疗设备是现代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而集成电路在医疗设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医疗设备中的集成电路主要用于信号处理、控 制、监测等功能,如心电图机、监护仪、超声 波诊断仪等设备中都有集成电路的存在。
集成电路的应用使得医疗设备更加精准、可靠 ,提高了医疗诊断和治疗的水平,为人们的健 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自动化概论PPT课件(38页)
![自动化概论PPT课件(38页)](https://img.taocdn.com/s3/m/88db08172af90242a995e515.png)
课程基本情况
学时:27 作业:(无) 成绩评定:
平时(考勤)30% 期末考查(开卷笔试)70%
专业的前身
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 (简称工企专业 )
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 工业自动化专业
生产过程自动化 仪表自动化
自动化概论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自动化的概念和发展简史 2.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和组成 3.基本的控制方法 4.控制和自动化的应用范畴 5.控制和自动化的展望 6.自动化专业概览
教材与参考书
[1] 西安交大万百五主编《自动化(专业)概论》(第二版),武 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2] 电子书《信息爆炸时代的控制》——关于控制、动力学和系统 未来方向的专家小组报告,2003年。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检测、计算、通信、执行和复杂性技术成本/性能曲线
自动化与工业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关系社 会来自机械化(应用机器系统)
电气化(加入电机、网络)
工业化
自动化(加入自动控制器)
总
数字化(应用数字计算机) 网络化(实现计算机网络)
信息化
发 先进自动化(系统、管理)
展 智能化(引入智能) 知识化(处理知识)
先进自动化(综合集成了系统、管理)
实现先进自动化,就完成(工业)信息化 先进自动化是信息化的最重要标志
(国内总体,数字化、网络化已有一定规模)
(基础)自动化(核心是控制) 是工业化完成与否的标志
自动化技术是工业化的核心技术
先进自动化(核心是信息、控制、系统) 是信息化完成与否的标志
先进自动化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
《自动化讲解》课件
![《自动化讲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4e9b5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3.png)
提高会议效率: 通过自动化讲解 PPT课件,可以 快速、准确地传 达会议内容,提 高会议效率。
增强展览效果: 在展览中,自动 化讲解PPT课件 可以生动、形象 地展示展览内容, 吸引观众注意力, 增强展览效果。
节省人力成本: 自动化讲解PPT 课件可以替代人 工讲解,节省人 力成本。
提高观众参与度: 自动化讲解PPT 课件可以提供互 动功能,让观众 参与其中,提高 观众参与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PPT课件逐 渐向个性化和定制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的PPT课件可以根据用 户的喜好和需求,自动生成个
性化的内容
定制化的PPT课件可以更好地 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的
满意度和体验感
跨平台:PPT课件可以在多个操作 系统和平台上运行,如Windows、 Mac、Linux等
云服务:PPT课件可以通过云服务 进行存储和共享,方便用户随时随 地访问和编辑
增强互动性:通过互动 功能,增加师生之间的 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和参与度。
方便复习:学生可 以通过课件进行课 后复习,提高学习 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 课件的演示,教师可 以更好地展示教学内 容,提高教学质量。
优点:直观、生动、易于理解,可以展示丰富的内容,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缺点:制作过程复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 优点:可以重复使用,便于修改和更新,可以方便地分享给他人。 缺点: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如电脑、投影仪等,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能。
,
汇报人:
CONTENTS
PART ONE
PPT课件是一种多媒体教学工具,用于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
PPT课件可以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全集成自动化简介
![全集成自动化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0ceba8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c.png)
全集成自动化简介全集成自动化(Fully Integrated Automation)是一种综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将生产、运营和管理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的方法。
它旨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全集成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全集成自动化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计算机集成制造(CIM)和自动化制造系统(AMS)。
此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集成自动化被广泛运用于制造业、物流领域和服务行业等各个领域。
全集成自动化的核心理念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模块化”。
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传感器、计算机、网络、数据和控制系统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数据的实时监控。
同时,对于不同领域的全集成自动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全集成自动化的应用领域1. 制造业:全集成自动化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全集成自动化还可以实现生产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分析,帮助企业进行生产计划和资源调配,并提供决策支持。
2. 物流领域:全集成自动化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它可以通过智能化的仓储系统、自动导航设备、物流管理软件等手段,实现货物的快速、高效、准确地流转。
同时,全集成自动化还可以提供物流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帮助企业进行物流优化和成本控制。
3. 服务行业: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全集成自动化在服务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在酒店业中,可以通过自动化的预订系统、智能化的房间控制系统和自动化的餐饮系统,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效率。
三、全集成自动化的挑战与前景全集成自动化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全集成自动化的实施需要巨大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特别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难以承担的负担。
其次,全集成自动化还面临一些技术难题,如系统的可靠性、数据的安全性等。
自动化专业介绍ppt课件(18页)
![自动化专业介绍ppt课件(18页)](https://img.taocdn.com/s3/m/a395fb4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0.png)
薪资水平
自动化专业人才在就业市 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薪资水平相对较高。
主要就业方向介绍
工业控制方向
从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 自动化控制、工艺流程 设计、设备维护等工作
。
智能家居方向
从事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开发、调试和维护等
工作。
机器人方向
从事机器人研发、设计 、应用和推广等工作。
电力系统方向
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 继电保护、电气传动等
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03
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03
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1 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指标 等。
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讲解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方法。
3
控制系统设计
介绍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优化 控制策略。
现代控制工程
工作。
职业规划与发展建议
明确职业目标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 向,并制定相应的职业目标。
积累实践经验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和项目经验,积累实践经验和 项目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ABCD
提升技能水平
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自己的技 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加强团队协作
在工作中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与同事保持良好 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项目的进展和成果。
随着人们对智能家居的需求增加,家 居自动化市场将逐渐扩大,相关的自 动化专业人才需求也将增加。
技术挑战与创新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自动化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自动化专业 相结合,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全集成自动化简介
![全集成自动化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a7c25f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1.png)
全集成自动化简介全集成自动化简介⒈引言全集成自动化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的技术系统,通过将不同的自动化设备、系统以及相关软件进行无缝连接和整合,实现自动化的控制、监控和管理。
该技术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⒉自动化设备⑴传感器传感器是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检测和感知物理量或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供自动化控制系统处理的电信号。
⑵执行器执行器是自动化系统中用于执行控制指令的装置,根据控制信号进行动作,实现自动化过程中的机械动作和操作。
⑶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负责对传感器和执行器进行逻辑控制,实现对自动化过程的控制和调节。
⒊自动化系统⑴ PLC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计算机技术,通过编程软件给PLC设定逻辑控制规则,实现对自动化系统中的设备和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控。
⑵ SCADA系统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SCADA)是一种用于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分布式自动化系统的软件系统。
它可以实时显示设备状态、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实现对自动化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⑶ DCS系统分散控制系统(DCS)是一种用于实时控制和管理连续工业过程的计算机系统。
它通过分布式控制器和操作站点实现对过程设备和参数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的生产过程。
⒋自动化软件⑴ 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是一种用于优化和管理制造过程的软件系统。
它可以实现对生产计划的编排、生产任务的分派、生产过程的跟踪和监测,以及产品质量的检验和记录。
⑵ 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一种全面集成和管理企业各部门和功能的软件系统。
它可以实现对企业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包括供应链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与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可以实现生产计划与资源的有效协调。
⒌应用领域⑴制造业全集成自动化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调度、库存管理的优化、生产过程的追溯和质量控制等。
⑵能源行业在能源行业中,全集成自动化可以实现电力系统、水处理系统、供暖系统等的自动化控制和运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自动化基础知识ppt课件
![自动化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9afa6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4.png)
电商物流行业
物流系统通过自动化仓储、智 能配送等技术,提高了电商物 流的运作效率和准确性。
食品加工行业
自动化生产线在食品加工中的 应用,如自动包装、检测等环 节,确保了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
医药行业
物流系统在医药流通领域的应 用,通过药品追溯、智能配送 等技术,确保了药品的安全和
有效性。
06
设计原则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设备配置、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 系统设计,确保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性。
实施步骤
包括系统规划、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系统测试 等步骤,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全程跟踪和服务。同时, 在系统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与建筑物其他系统的协调配 合,确保整体效果最佳。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传感器融合
系统融合多种传感器信息 ,如视觉、力觉、触觉等 ,提高机器人的感知能力 和自适应能力。
路径规划
根据任务需求,系统自动 规划机器人的运动路径, 确保机器人能够高效、准 确地完成任务。
05
自动化生产线与物流系统
自动化生产线的组成与特点
组成
自动化生产线由传送系统、控制 系统、执行系统、检测系统等组 成。
稳定性
系统受到扰动后,能够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 力。稳的误差大小。准确性高 的系统能够减小误差,提高控制精度。
快速性
系统对输入信号响应的快慢程度。快速性好的系 统能够迅速响应输入信号的变化。
鲁棒性
系统对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的敏感程度。鲁棒性 强的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参数摄动和外部 扰动的影响。
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01
控制系统分析
通过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和
自动化基础知识ppt课件
![自动化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f9977033687e21af45a9eb.png)
d、其它:实验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商业自动 化
2、按测控形式分
a、SCADA(Supervisor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
监测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它可以实时采集现 场数据,对工业现场进行本地或远程的自动控制 ,对工艺流程进行全面、实时的监视,并为生产 、调度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
自动化基础知识
刘艳艳
1
主要内容
1、自 动 控 制 2、计 算 机 3、计 算 机 网 络 4、可编程控制器(plc)
2
一、什么是自动化
1、自动化定义 自动化是指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 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
研究内容: 自动化是一门涉及学科较多﹑应用广泛的综合性科 学技术。数学、物理学、力学、电子学、生物学 等是该学科的重要基础 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有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两个方面 ﹐包括理论﹑方法﹑硬件和软件等。
2、什么是工业自动化技术
工业自动化技术是指综合运用控制理论、电子装备 、仪器仪表、计算机和相关工艺技术,对工业生 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 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节省能耗、降低 消耗、减少污染、确保安全等目的的一种综合性 技术。
3、自动控制
概念 所谓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 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 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 数(即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SCADA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本地和 远程控制、多种通讯介质联接、易于重新配置及 本地和远程诊断。
自动化专业介绍 PPT课件
![自动化专业介绍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da5405a8956bec0975e36e.png)
(3)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为20世纪60~70年代开 始的在控制系统广泛应用程序控制和逻辑控制以及应用数字计算机直接控制生产 过程,奠定了基础。目前小型计算机或单片计算机已成为复杂自动控制系统的一 个组成部分,以实现复杂的控制和算法。
7
4. 综合自动化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起至今)
(3)反馈控制和频率法:进入20世纪以后,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各种自动 调节装置,促进了对调节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通过在解决电子管放大器失 真问题上的研究,1927年美国电气工程师H。布莱克(Black)引入的反馈概念, 使人们对自动调节系统中反馈控制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后在拉普拉斯变 换的基础上,传递函数的观念被引入到分析自动调节系统或元件上,成为重要工 具。1932年美国电信工程师N。奈奎斯特提出著名的稳定判据,可以根据开环传 递函数判定闭环反馈系统的稳定性。以上标志着经典控制理论的诞生。
(2)自动调节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自动调节器和被控制对象组成自动调节系 统,当时人们发现系统的被控制量忽高忽低,即发生振荡(不稳定),这使得一 些科学家从理论上来加以研究,公元1877年英国数学家E。劳斯、1895年德国数 学家A。胡尔维茨提出代数稳定判据,沿用到现在。公元1892年俄国数学家A。 李雅普诺夫提出稳定性的严格数学定义并发表了专著。他的稳定性理论至今还是 研究分析线性和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概述 1.2 TIA的统一性 1.3 TIA的开放性 视频:TIA 总览
1
1.1 概述
1 TIA 的发展史 1997年,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提出“全集成
自动化(Total Integrated Automation,TIA)”的 概念。这一崭概念囊括了“制造”与“过程”领域的 众多知识与经验,为生产线提供了一种优秀的解决方 案。
11
(3)系统中集成的路由器功能 TIA中的各种网络可以进行互联。TIA中集成的路由
器功能可以方便地实现跨网络的下载、诊断等,使整个系 统的安装调试更加容易。 (4)集成的系统诊断和报告功能
TIA系统集成了自动诊断和错误报告功能,诊断和故 障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自动发送的相关设备而不需要编程。
12
3 TIA的开放性
用户可以在SIMATIC Manager的统一界面下工作,在STEP7中直接 调用其他软件。这种界面的统一性和集成性大大方便了对整个TIA系 统的编程和组态。 (2)面向对象的“块”概念
SIMATIC软件中基于面向对象思想的“块”的概念,实现了统 一的项目结构,使用户程序的可重用性大大提高,从而避免了大量重 复的劳动。 (3)平台无关的编程
System). • 2001,TIA应用于分布智能。
4
2 TIA的系统结构图
5
图1-1 TIA系统结构图
3 TIA的实现及优点 从最初的规划与设计,工程与实施,到安装与调试,
运行与维护,以至于系统升级改造,TIA使企业在整个生 命周期中获得最高的生产力与产品质量,并显著降低项目 成本。此外,TIA还能大大缩短产品上市和系统投入运行 的时间,从而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7
(1)统一的符号表 无论使用SMATIC家族中的哪一个组态软件,都可
以通过全局数据库共享一个统一的符号表。 (2)变量名自动映射
SIMATIC HMI(人机界面)工具可以自动识别和 使用STEP7中定义的变量,并可以与STEP7中的变量的改 变自动同步。 (3)多用户功能
随着项目规模的增大,多用户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TIA可以方便地实现多用户在同一个项目下工作,同时还 可以保证项目的一致性。
视频7:轻松集成——开放性
13
2 对办公系统开放并支持Internet 以太网通过TCP/IP协议将TIA与办公自动化应用及
Internet/intranet世界相连接。 TIA采用OPC作为访问过程数据的标准接口,通过该
接口,可以很容易地建立所有基于PC的自动化系统与办公 应用之间的连接,而不论它们所处的物理位置如何。
对用户而言,在整个生产过程的生命周期中,以 S7系列PLC为核心的TIA技术有助于企业实现生产力 的最大化。
2
图:工业领域与控制系统
3
TIA的应用
• 1997, TIA在不连续生产和过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 1999,TIA覆盖驱动和低压控制系统. • 2000,TIA应用于MES(Manufacturing Executuring
视频6:生产透明度——统一的数据
8
2 统一的组态和编程
在TIA中,所有的SIMATIC工业软件都可以相互配 合,实现了高度集成,就好像是出自同一个模子的工具, 组态和编程工具也出自统一模式,只需要从全部列表中选 择相应的项;对控制器进行编程,组态HMI、定义通讯 连接或是实现动作控制等操作。
9
(1)统一的界面 SIMATIC工业软件家族具有统一、友好的界面。通过集成安装,
在SIMATIC中,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采用统一 的组态,当网络连接发生改变时,可以方便地进行修改。 (2)基于PROFIBUS的分布式I/O
基于PROFIBUS的分布式I/O与本地I/O的组态采用 了统一的方式,因此,用户在编程时无需分辨I/O类型, 可以像使用本地I/O一样方便地使用分布式I/O。
统一的编程还实现了平台的无关性,用户程序在基于PLC的控制 系统和基于PC的控制系统中都能运行,这给程序的移植带来了很大的 方便,也使得用户在选择解决方案时可以更加灵活。
10
3 统一的通讯
TIA实现了从控制级到现场级协调一致的通讯,采用 了不同功能的总线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应用,以太网和带 AS-Interface总线的PROFIBUS网络是安装和集成技术 的重要扩展,而EIB用于楼宇控制系统的集成。 (1)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统一的网络组态
通过PROFInet,TIA使用与厂商无关的通讯、自 动化和工程标准,使系统使用智能仪表非常容易,不 必管他们是否与PROபைடு நூலகம்IBUS或者以太网相连接,通过 新的工程工具,TIA实现了对这种结构的简单而集成 化的组态。
15
图: PCS7应用领域
Internet技术使在任意位置对工厂进行远程操作和监 视成为可能。 例如:电力系统对风电场的远程监控。
14
3 对新型自动化结构开放 自动化领域当中的一个明显的技术趋势就是系统
的模块化程度大大提高,即由带有智能功能的技术模 块组成的自动化结构。这些模块可以预先进行组态、 启动和测试。这样,实现整个工厂的投运要快得多, 更改系统也不会影响到生产运行。
通信 诊断 组态设计
集成安全性 信息安全 耐用性
视频2 轻松无忧TIA 6
1.2 TIA的统一性
通过全集成自动化,用户可以实现整个生产范围 的高度集成,其优异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统一的数据管理
TIA采用全局统一的数据库,SMATIC工业软件 家族都从一个全局共享的数据库中获取数据,不仅可 以减少输入阶段的费用,还可以降低出错率,提高系 统诊断效率,从而对工厂的平稳运行产生积极作用。
TIA是一个高度集成和统一的系统,同时它也是一 个具有高度开放性的系统。TIA的开放性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 对所有类型的现场设备开放
通过PROFIBUS,TIA对范围极广的现场设备开 放。目前,该总线已经实现了在防爆环境的应用和与 驱动设备同步。开关类产品和安装设备还可以通过 AS-Interface总线接入自动化系统,作为PROFIBUS 总线的扩展,楼宇自动化与生产自动化的连接也可以 通过instabus EIB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