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羡碑》 《孔羡碑》为魏初著 名碑刻之一。 名碑刻之一。碑书风 遒劲淳古, 遒劲淳古,气势凌厉 而磅礴,为魏隶代表。 而磅礴,为魏隶代表。 与汉末以方笔取胜的 鲜于璜碑》 《鲜于璜碑》、《张 迁碑》等一脉相承。 迁碑》等一脉相承。 此碑以方正板实胜, 此碑以方正板实胜, 略不满者, 略不满者,稍带寒俭 气,六代人分楷多宗 此种, 此种,惟北齐少似之 者。ຫໍສະໝຸດ 汉隶代表作3、魏隶
魏隶:汉末曹魏时期兴盛的隶书。 魏隶:汉末曹魏时期兴盛的隶书。这种隶书基本上 承袭汉隶,但在结构上有一定变化, 承袭汉隶,但在结构上有一定变化,其特点是较汉 隶方严规整,结体、运笔都比汉隶矜持滞重, 隶方严规整,结体、运笔都比汉隶矜持滞重,缺乏 汉隶那种古雅雄逸的自然风韵。 汉隶那种古雅雄逸的自然风韵。 代表作品: 又称《魏鲁孔子庙碑》 代表作品:《孔羡碑 》,又称《魏鲁孔子庙碑》、 孔羡修孔庙碑》 隶书,三国·魏黄初元年(220 《孔羡修孔庙碑》,隶书,三国·魏黄初元年(220 22行 40字 篆书“鲁孔子庙之碑” 年)立。22行,行40字,额篆书“鲁孔子庙之碑”6 碑在山东曲阜孔庙同文门内。 字。碑在山东曲阜孔庙同文门内。碑文记魏文帝曹 丕称帝后之黄初元年, 丕称帝后之黄初元年,诏封孔子二十一世孙孔羡为 宗圣侯,以奉孔子之祀,并命扩修旧庙, 宗圣侯,以奉孔子之祀,并命扩修旧庙,设吏卒以 守卫之事。 守卫之事。
4、魏晋以后的隶书
魏晋以后的书法,草书、行书、楷书迅速形成和发展, 魏晋以后的书法,草书、行书、楷书迅速形成和发展,隶书虽然没有 迅速形成和发展 被废弃,但变化不多而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沉寂期。 被废弃,但变化不多而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沉寂期。 三国、西晋时期的隶书:隶书经过东汉时期发展到高峰后, (1)三国、西晋时期的隶书:隶书经过东汉时期发展到高峰后,到三 国魏晋以后就逐步起变化,这时的楷行草书以逐渐成熟。 国魏晋以后就逐步起变化,这时的楷行草书以逐渐成熟。特别是行草 在使用中已逐渐取代了隶书。 书,在使用中已逐渐取代了隶书。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隶书:这时期的行、草书已高度成熟, (2)东晋、南北朝时期的隶书:这时期的行、草书已高度成熟,楷书 也日益成熟,如出现王羲之、王献之为首的东晋书家群体。 也日益成熟,如出现王羲之、王献之为首的东晋书家群体。如果说这 时期还有隶书的话,就只有那种说是隶书又不是原来的那种隶书, 时期还有隶书的话,就只有那种说是隶书又不是原来的那种隶书,说 是楷书又是带有隶意的不成熟的楷书。 是楷书又是带有隶意的不成熟的楷书。 隋唐时期的隶书:隋唐时期隶书已是强弩之末, (3)隋唐时期的隶书:隋唐时期隶书已是强弩之末,虽然墓志当中沿 袭传统写隶书,但很著名的隶书碑则为稀有。唐代更是楷书, 袭传统写隶书,但很著名的隶书碑则为稀有。唐代更是楷书,甚至行 书入碑的多,但也有一些专长隶书的专家, 书入碑的多,但也有一些专长隶书的专家,不过书体已无汉隶那样正 更少雄强和多变的时代气息。 宗,更少雄强和多变的时代气息。 宋元明时期的隶书:五代时间短,且战乱不止,政局动荡, (4)宋元明时期的隶书:五代时间短,且战乱不止,政局动荡,书家 中除杨凝式,无可称者。宋元明三代,包括辽金, 中除杨凝式,无可称者。宋元明三代,包括辽金,书家大都重楷行草 有的也写隶书,但少有专长。 书,有的也写隶书,但少有专长。
秦 隶 : 云 梦 秦 简
2:隶书第一次高峰:汉隶
西汉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 西汉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 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 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 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 西汉中期以来,隶书的脱去篆体(包括结构、笔画的写法) 西汉中期以来,隶书的脱去篆体(包括结构、笔画的写法) 而独立的形式,已经完全形成。 而独立的形式,已经完全形成。所见有代表性的例如本世 纪出现于西陲流沙中的西汉宣帝五凤元年( 57)、 )、成帝 纪出现于西陲流沙中的西汉宣帝五凤元年(前57)、成帝 河平元年( 28)、新莽始建国天凤元年(14) )、新莽始建国天凤元年 河平元年(前28)、新莽始建国天凤元年(14)的书简等 不但结构全变,从字形来讲也全成方形或扁方形, 等,不但结构全变,从字形来讲也全成方形或扁方形,笔 势则长波更自然横出,和接近篆体的直垂形大大不同了。 势则长波更自然横出,和接近篆体的直垂形大大不同了。 东汉是隶书的高峰期,东汉的隶书主要为碑刻。东汉的隶 东汉是隶书的高峰期,东汉的隶书主要为碑刻。 书风格丰富多彩。有的秀丽多姿,有的粗犷厚重。 书风格丰富多彩。有的秀丽多姿,有的粗犷厚重。著名的 碑刻有桓帝延熹八年 165) 桓帝延熹八年( 华山庙碑》 碑刻有桓帝延熹八年(165)的《华山庙碑》、灵帝建宁 二年(169) 史晨碑》 中平二年(185) 二年(169)的《史晨碑》、中平二年(185)的(曹全 )、又三年 186) 又三年( 张迁碑)等等, 碑)、又三年(186)的(张迁碑)等等,其他不再一一 例举了。 例举了。
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隶书
隶变:隶书的发展变化 隶变:
何谓隶书?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 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 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 形状,讲究“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 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她是在篆书基础上, 篆书基础上 她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 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 小篆匀 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 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小篆和隶书标志着汉字发展的两大阶段。 小篆和隶书标志着汉字发展的两大阶段。小 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是改象形为 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 古文字的结束 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 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
隶书的发展
概述: 概述: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 到顶峰,魏晋以后的书法,草书、行书、楷书迅速 到顶峰,魏晋以后的书法,草书、行书、楷书迅速 形成和发展,隶书虽然没有被废弃,但变化不多, 形成和发展,隶书虽然没有被废弃,但变化不多, 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沉寂期。 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沉寂期。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 以楷书笔法;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 徐浩等书家 以楷书笔法;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宋元明三 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直至清朝。 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直至清朝。汉隶才得 清代, 碑学复兴浪潮中隶书再度 以复苏。到了清代 以复苏。到了清代,在碑学复兴浪潮中隶书再度 受到重视,出现了郑燮、金农、邓石如等著名书法 受到重视,出现了郑燮、金农、 郑燮 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家,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出现了隶书的 第二次高峰。 第二次高峰。
1、隶书的起源:秦隶
秦始皇在 书同文”的过程中,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 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 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 程邈整理的隶书。汉朝的许慎在 程邈整理的隶书。汉朝的许慎在 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 《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 ……秦烧经书 涤荡旧典, 秦烧经书, “……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 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 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 初为隶书,以趋约易。 初为隶书,以趋约易。”隶书相 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 程邈在狱中所整理 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 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 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 改曲为直。 连笔” 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 从线条向笔划, 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 写。 作为初创的秦隶, 作为初创的秦隶, 仍留有许多 篆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