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级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设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和涉外法律人才两个专业方向。

1.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专业方向: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强调厚基础、宽口径,法律技能的“专业典范”与职业伦理的“公义精神”结合,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和实务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培养具有强烈的政治使命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优秀的职业素养、健全的人格,娴熟的法律职业技能和开阔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

2.涉外法律人才专业方向:秉承“中国立场、国际视野、专业典范、协同创新”的理念,培养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涉外法律职业技能和健全的人格,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并凸显卓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毕业要求
1.应用型复合型职业法律人才的培养坚持专业法学知识和综合素质并重培养的模式,要求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系统掌握法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法律实践能力,具有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

毕业生应当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并且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①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职业素养,具备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②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形成合理的整体性知识结构,并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③掌握法学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我国法律制度和政策,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国内外发展动态。

④掌握法律实务的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法学和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⑤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和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⑥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2.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坚持以中国立场和国际视野为主线,要求学生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拥有深厚的职业意识、高尚的职业伦理,具有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毕业生应当获得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并且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①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职业素养,具备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②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形成合理的整体性知识结构,并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了解外国文化。

③掌握法学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我国法律制度和政策,掌握国际、地区及主要发达国家经贸投资相关法律制度,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国内外发展动态。

④掌握法律实务的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法学和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涉外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⑤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和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⑥精通一门外语。

专业主干课程
法理学 经济法 民法总论 宪法学 行政法
推荐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6+8 授予学位 法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 法学类
交叉学习:
辅修:29学分,修读以下课程。

双专业:56学分,在辅修课程的基础上修读标注“**”的课程。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2120370刑事诉讼法 3.0 3.0-0.0二(春夏)
02120720物权法 3.0 3.0-0.0二(秋冬)
02120760债权法总论 2.0 2.0-0.0二(秋冬)
02120771刑法分论与实务 3.0 2.0-2.0二(秋冬)
02120801刑法总论与实务 3.0 2.0-2.0一(春夏)
02120810行政法 3.0 2.0-2.0二(秋冬)
021A0011法理学 3.0 2.0-2.0一(春夏)
021A0020经济法 3.0 3.0-0.0二(春夏)
021A0030民法总论 3.0 3.0-0.0一(春夏)
021A0040宪法学 3.0 3.0-0.0一(春夏)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43.5+6学分
(1)思政类 14+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371E0010形势与政策Ⅰ+1.00.0-2.0一(秋冬)+一(春夏) 55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2.0-2.0一(秋冬)
55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0 3.0-0.0一(秋冬)
551E003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0 3.0-0.0二(秋冬)/二(春夏) 551E004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0 4.0-2.0三(秋冬)/三(春夏) 371E0020形势与政策Ⅱ+1.00.0-2.0四(春夏)
(2)军体类 5.5+3学分
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

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三、四年级合计+1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3110021军训+2.0+2一(秋)
031E0020体育Ⅰ 1.00.0-2.0一(秋冬)
031E0030体育Ⅱ 1.00.0-2.0一(春夏)
031E0010军事理论 1.5 1.0-1.0二(秋冬)/二(春夏) 031E0040体育Ⅲ 1.00.0-2.0二(秋冬)
031E0050体育Ⅳ 1.00.0-2.0二(春夏)
03110080体质测试Ⅰ+0.50.0-1.0三(秋冬)/三(春夏)
03110090体质测试Ⅱ+0.50.0-1.0四(秋冬)/四(春夏)
(3)外语类 6+1学分
外语类课程最低修读要求为6+1学分,其中6学分为外语类课程选修学分,+1为“英语水平测试”或小语种水平测试必修学分。

学校建议一年级学生的课程修读计划是“大学英语Ⅲ”和“大学英语Ⅳ”,并根据新生入学分级考试或高考英语成绩预置相应级别的“大学英语”课程,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修读其他外语类课程(课程号带“F”的课程);二年级起学生可申请学校“英语水平测试”或小语种水平测试。

详细修读办法参见《浙江大学本科生“外语类”课程修读管理办法》(2018 年4 月修订)(浙大本发〔2018〕14 号)。

1)必修课程 +1.0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
051F0600英语水平测试+1.00.0-2.0
2)选修课程 6学分
或其他外语类课程(课程号带“F”的课程)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
051F0020大学英语Ⅲ 3.0 2.0-2.0一(秋冬)
051F0030大学英语Ⅳ 3.0 2.0-2.0一(秋冬)/一(春夏)
(4)计算机类 2学分
学校对计算机类通识课程实施分层教学。

本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以下计算机类通识课程中选择修读: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
211G0230计算机科学基础 2.0 2.0-0.0一(秋冬)
211G0200Python程序设计 3.0 2.0-2.0一(春夏)
211G0220Java程序设计 3.0 2.0-2.0一(春夏)
211G0280C程序设计基础 3.0 2.0-2.0一(春夏)
(5)自然科学通识类 4学分
学校对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实施分层教学。

本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修读如下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
以下课程二选一: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
821T0100高等数学 4.0 4.0-0.0一(秋冬)
821T0110应用统计学 4.0 3.0-2.0一(秋冬)
(6)创新创业类 1.5学分
在创新创业类课程中任选一门修读。

(7)通识选修课程 10.5学分
通识选修课程下设 “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文艺审美”“科技创新”“生命探索”及 “博雅技艺”等6+1类。

每一类均包含通识核心课程和普通通识选修课程。

通识选修课程修读要求为:
1)至少修读1门通识核心课程;
2)至少修读1门“博雅技艺”类课程;
3)人文社科学生在“科技创新”“生命探索”两类中至少修读2门;
4)在通识选修课程中自行选择修读其余学分;
5)若上述1)项所修课程同时也属于上述第2)或3)项,则该课程也可同时满足第2)或3)项要求。

2.专业课程 107学分
(1)学科基础课程 15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2120550中国法制史** 3.0 3.0-0.0一(春夏) 02120801刑法总论与实务 3.0 2.0-2.0一(春夏) 021A0011法理学 3.0 2.0-2.0一(春夏) 021A0030民法总论 3.0 3.0-0.0一(春夏) 021A0040宪法学 3.0 3.0-0.0一(春夏)
(2)专业必修课程 54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2120720物权法 3.0 3.0-0.0二(秋冬) 02120742法律方法论 3.0 2.0-2.0二(秋冬) 02120760债权法总论 2.0 2.0-0.0二(秋冬) 02120771刑法分论与实务 3.0 2.0-2.0二(秋冬) 02120810行政法 3.0 2.0-2.0二(秋冬) 02120370刑事诉讼法 3.0 3.0-0.0二(春夏) 02120730商法总论与公司法** 3.0 3.0-0.0二(春夏) 02120781合同法理论与实务** 3.0 2.0-2.0二(春夏) 02191020亲属与继承法 2.0 2.0-0.0二(春夏) 021A0020经济法 3.0 3.0-0.0二(春夏) 02120240民事诉讼法 3.0 3.0-0.0三(秋冬) 02120411行政诉讼法 3.0 3.0-0.0三(秋冬) 02120530知识产权法** 3.0 3.0-0.0三(秋冬) 02120710国际法** 3.0 3.0-0.0三(秋冬) 0219105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3.0 3.0-0.0三(秋冬) 02192350侵权责任法 2.0 2.0-0.0三(秋冬) 02120120国际私法** 3.0 3.0-0.0三(春)
02120150环境资源法** 3.0 3.0-0.0三(春)
02120791国际经济法理论与实务** 3.0 2.0-2.0四(秋冬)
(3)专业方向课程 10学分
1)涉外法律人才方向 10学分
A.全英文授课模块 6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2191110比较企业法 2.0 2.0-0.0三(秋冬) 02192430国际投资法 2.0 2.0-0.0三(秋冬) 02191180世界贸易组织法 2.0 2.0-0.0三(春)
02192440国际争端解决 2.0 2.0-0.0三(春)
B.涉外法律模块 4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2120820在线法庭 2.5 2.0-1.0三(秋冬) 02191130票据法 2.0 2.0-0.0三(秋冬) 02191170保险法 2.0 2.0-0.0三(秋冬) 02192460国际金融法 2.0 2.0-0.0三(秋冬) 02192470国际税法 2.0 2.0-0.0三(秋冬) 02192290证券法 2.0 2.0-0.0三(春)
02191140海商法 2.0 2.0-0.0四(秋冬)
2)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方向 10学分
A.理论法学模块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2191030外国法制史 3.0 3.0-0.0二(秋冬) 02191010中国法律思想史 2.0 2.0-0.0二(春夏) 02191080西方法律思想史 2.0 2.0-0.0三(秋冬) 02191100法理学专题研究 2.0 2.0-0.0三(春)
B.部门法学模块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2191190犯罪学 2.0 2.0-0.0二(春夏) 02120670国家赔偿法 2.0 2.0-0.0三(秋冬) 02191130票据法 2.0 2.0-0.0三(秋冬) 02191170保险法 2.0 2.0-0.0三(秋冬) 02192300房地产法 2.0 2.0-0.0三(秋冬) 02192340破产法 2.0 2.0-0.0三(秋冬)
02192580证据法学 2.0 2.0-0.0三(秋冬) 02191150金融法 2.0 2.0-0.0三(春)
02192290证券法 2.0 2.0-0.0三(春)
02191140海商法 2.0 2.0-0.0四(秋冬) 02191230罗马法 2.0 2.0-0.0四(秋冬) 02192420文献检索与文书写作 2.0 2.0-0.0四(秋冬)
C.全英文授课模块(应用复合型)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2191110比较企业法 2.0 2.0-0.0三(秋冬) 02191180世界贸易组织法 2.0 2.0-0.0三(春)
02192330法律经济学 2.0 2.0-0.0三(春)
02120620比较刑事司法 2.0 2.0-0.0四(秋冬) 02191160比较行政法 2.0 2.0-0.0四(秋冬)
(4)专业选修课程 1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2120820在线法庭 2.5 2.0-1.0三(秋冬) 02192590民事案例研习 2.5 2.5-0.0三(秋冬) 02192370行政法案例研习 2.5 2.5-0.0三(春)
02192390民事诉讼法案例研习 2.5 2.5-0.0三(春)
02192360刑事案例研习 2.5 2.5-0.0四(秋冬) 02192400知识产权法案例研习 2.5 2.5-0.0四(秋冬) 02192410经济法案例研习 2.5 2.5-0.0四(秋冬) 02192600商事案例研习 2.5 2.0-0.0四(秋冬)
(5)实践教学环节 8学分
1)必修课程 6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2188010社会调查 2.0+3二(短)
02189030司法实习 4.0+4三(夏)
2)选修课程 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2192310法律诊所 2.5 2.0-1.0四(秋冬)
02192490法律谈判 2.0+2四(秋冬)
(6)毕业论文(设计) 8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2189010毕业论文8.0+10四(春夏)
3.个性课程 9.5学分
个性课程学分是学校为学生设置的自主发展学分。

学生可利用个性课程学分,自主选择修读感兴趣的本科课程或用于转换境内、外交流学习的多余课程学分。

本专业学生的个性课程修读还需满足以下要求:
(1)通识选修课程认定不得多于2学分;
(2)需修读其他专业的专业课程至少1门;
(3)本专业推荐修读以下课程:
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建议学年学期041A9180逻辑学导论 2.0 2.0-0.0一(秋冬)
201A0020管理学 3.0 3.0-0.0一(秋冬)
011A0041微观经济学(甲) 3.0 3.0-0.0一(春夏)
041A0040社会学 2.0 2.0-0.0二(秋)
011A0011宏观经济学(甲) 3.0 3.0-0.0二(秋冬)
201A0030会计学 3.0 3.0-0.0二(秋冬)
241A0010公共政策学 3.0 3.0-0.0二(秋冬)
4.第二课堂 +4学分
5.第三课堂 +2学分
6.第四课堂 +2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