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性与教育(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性与教育
主要内容: 1.中国的人性假设与教育 2.西方的人性假设与教育 3.我的人性假设与教育
讨论人性与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前提问题 • 究竟人性为何?先天之性?后天之性?先 后天之合性? • 探讨人性的维度有哪些?伦理道德之维? 认知之维? • 探讨人性为何?人性假设至于教育的意义 如何?(如教育起点、教育目的、教育方 式等)
2.人性本善。陆九渊坚持孟子的人性本善说, 而恶之所以产生,固有气质、气秉之缘故, 但更为重要的是外在因素的影响。“所以 蔽其本心干,愚不肖者之蔽在于物欲,贤 者智者之蔽在于意见,高下污洁虽不同, 其为蔽理溺心,不得其正则一也。”意即 导致心被蒙蔽的原因在于被物质、欲望所 诱惑或者是在思想上误入歧途。显然这是 后天因素造成的影响而非先天因素所致。
• 李翱:《复性说》 1.性情之说。性即本心,即人们生来即具有的天性。 人皆有性,圣人与凡人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 人除“性”外,还有“情”,即人的喜怒哀乐等种 种情绪和欲望。普通人往往以“情”蒙蔽“性”, 而圣人则可以排除各种欲望,此乃圣凡之别。 2.修行:普通人要以“心静”来克服欲望,修成圣 人。 从哲学上传承思孟学派,在社会根源与学术源流上 是宋明道学,特别是二程“理学”的先声。
• 荀子 1.人性论:性恶论。 人性本恶。何谓“人性”?“生之所以 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 。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 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 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 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 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 性 恶》“ “人之生也固小人。”
• 朱熹(理学之集大成者,唐宋以来对中国封建思 想道德体系影响最大的人,“孔孟之后第三人”, 完成了从经学到儒学的转变,后世多尊称朱子而 不直言其名) 1.详细阐明“理气论”。朱熹认为,“理”是宇宙 的本原,是一种没有形状并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 “理”的存在是绝对的,亦可称“太极”。在他 看来,“理”是外在于人心的,天下万物莫不有 理,道德修养首先是道德认知即“格物穷理”的 过程。
• 陆九渊(象山先生)——建立心学体系的人 1.心理说。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出发,认为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 理”和“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以及 “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人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 等道德观念也是人性固有的,不是外加的,学习 的目的在意“穷此理,尽此心” ——此“理”是道德的最终根源;程朱理学的 “理”指宇宙本源
• 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 1.宇宙论。在《太极图说》中,引入道家太极、阴 阳、五行等学说,取太极图而以颠倒的方式来阐 明天地万物的生成,作为宇宙论的一个图式。其 最基本概念是”无极而太极“,无极是世界的本 原,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五行,阴阳五行生 万物。——”有生于无“。 理气之说。“太极为理,而阴阳五行为气”。 (自此,理、气的观念是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周为提出这一概念的第一人,其意义到南宋朱熹 予以详解。)
一、中国古代的人性假设与教育
(一)先秦时期的人性假设与教育 • 老子 1. 人性论:人性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 在人性的认识上,老子认为: 有私是伪,无私是真 2.修身方式: “无为”。“为学日益,为 道日损” 克欲、虚静、归根、复命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 孔子:《论语》 1.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2.教育主张 教育目的:培养贤人和君子(“仁且智”)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在“理”之下,万物由“气”聚合所构成,由于 “理”的绝对存在,万物构成的同时“理”便存 于其中,此所谓“理在气之先而在物之中”。 2.人性本善。人和万物一样是“理”与“气”的统 一体,人性来源于理,故人性本善。但人由气聚 合而成,气有清浊之分,清气——圣人;浊气— —愚人。人的本性就是天理,本性受到私欲的蒙 蔽而不能体现,故要“灭人欲,存天理”。该主 张对中国封建王朝后期社会伦理影响深远。 3.在修养方面,要做到“灭人欲,存天理”,则首 先要“格物穷理”。
• 孟子 1.人性论:性善论。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 不下”——《孟子· 告子上》 • 人性之所以善,在于人生来就有先验的、超功利 的“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 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孟 子· 公孙丑》 • 善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学而能”的“良能”和 不学而知的“良知”。 “仁、义、礼、智,非有外铄于我也,我固 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 告子上》
2.教育:德主刑辅、先教后刑、阳德阴刑。 孔孟学说认为教化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自信, 完善个人的道德,人与天的关联体现在道 德心性的不断拓展之中。,天人关系中的 主体是人,在于人,而天只是一种终极的 象征而已。 董仲舒则把教化的权力转移到统治者手中, 并将其定为天意,其最终意图在于为统治 的合理性建立了人性的依据。
2.性伪之分。“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 分也。” 性和情是天生的,人不可干涉,也不应该干涉。但 人的后天选择、思考、学习、行事,却完全取决 于人,应该由人自己承当 。 3.化性起伪。伪(为)是建立仁义、消化性情的关 健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积 善成德,圣心备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 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 终乎为圣人。” 4.性伪合一。 “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 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 也。”
• 张载 “气理”之说与“天人合一” 1.宇宙本原的“气理”之说。在宇宙本原与万物发 生问题上,其以《易经》为出发点,利用太极、 阴阳学等提出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学说。 该说学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看得 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太虚,二者皆由 “气”构成。“气”以凝聚与消散两种方式存在: 凝聚时极为万物,通过色光显形体,人可见;消 散则成为太虚,无光无色。凝聚时暂时状态,故 称“客”。
韩愈 《原道》、《原性》 1.“道统之说”(孔孟的“仁义之说”)韩愈 明确提出儒家有一个始终一贯的异于佛老 学说的“道”。 “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其所谓道即是“博爱谓之仁,行而宜之谓 之义,由是而之焉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 谓之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且任命决于天命,即所谓人命悬于“天”。 2.教化之用,在于“恢复道统”。
• “心就是理,格物致知的要旨和圣人之道就在我心 中,我天赋已经足够,又何必向外求取?”至此, 王阳明的心学脱茧而出,得以大成。 2.心学体系(传承于发展陆九渊的心学,集心学之 大成)。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 外无善。”一切事物搜产生于人心,是人心发生 意念活动的结果,没有心就没有客观事物,心事 宇宙的本体,是第一位的,从而形成主观唯心的 宇宙观与心学体系。其心学体系主要包括“心即 理”说、“知行合一”说、与“致良知”说。
2.教育方法:内发说。尽心、知性、存心养性、寡 欲、求放心、自反(反求诸己)、养气 3.教育目的:理想人格。“据天下之广居,立天下 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 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滕文公下》 舍生取义:“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 身殉道”————《孟子· 尽心上》 ——典型的内发说
张载在气之外,又引入“理”。所谓 理即是万物生成时必须遵守的规律,据此 宇宙间普遍存在如下现象:1)万物生于虚 无最后归于虚无;2)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 一种事物,必然有一种与其相反的事物;3) 宇宙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4)万事万物 循环不息。
• 圣人观。强调“天人合一”,天与人本质上是相 同的,主张消除宇宙语个体的界限合二为一。修 养途径有二:克欲与苦学 • 程颢 1.在天理方面,理是一种自然趋势,不能离开物体 而独自存在,主张“人与天地一物也”,理与人 的生命合而为一。人具有理,万物皆有理。不同 在于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扩充此理,而一般的物 则没有这个能力,于此,其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 性。
• 以阴阳五行来解释人的本性,即人性善恶问题。 他认为,人性来源于太极,太极至善,故人性本 善。 • 那么,恶何以生?因为太极生阴阳,阴阳失调就 会产生恶,善是本质,恶是现象。但善往往不能 持久,因为善恶界限非常模糊,稍有不慎就会造 成以恶为善的后果。 2.修行:要达到仁义做人标准,一靠自身气质,更 需刻苦修养,方可明白是非。 修养的路径:一是传承于”圣贤“之道:“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内圣外王)二是 改过:羞耻心。 周敦颐将太极、阴阳统人类社会联系起来的思想为 后来的理学家所借重,成为理学的开山祖师。
2.性气善恶问题 在性与气上,性由上天赋予,故人性本善,而气是 人的生存所必须依附的,自然存在于人体之中, 气可以影响到人的本性。 对于善恶,程颢认为善和恶斗自然地存在于天地之 间,这就是天理,所以世间万物,必然有恶也有 善。 3.修养:人与世界本是一体,但是人认识不到此理而 执着于自我的概念才与世界分开,修养的目的在 于破除这一界限而重新与世界合二为一。
• “知行合一”。从“心即理”出发,提出“知行合 一”。他认为,“知”是指“良知”的自我体认, “行”是指“良知”的发用流行,所谓“知行合 一”就是“良知”的体用合一。“良知”在发用 流行中实际上知与行是合一而不分的,就能保持 良知本体的本来面目;如若被私欲隔断了,或者 没有去认真践行良知,两只本体即会晦暗不明。 王的“知行合一”实质就是强调人要讲“良 知”。这在道德论上是指作为本体的“良知”在 付诸客观的过程中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关系, 在认识论上,则是讲认识与行为的关系,知与行,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3.修养路径:“发明本心”。 既然理居于心,心即是理,故不必心外求知, 道德修养首先要“发明本心”。所谓本心, 即是德性,也就是先天的道德良知。主张 内求,反求诸己。 但是,在与程朱理学的争论中,陆九渊的心 学始终处于下风,直到明朝中叶的王阳明 横空出世,这一局面才彻底改变。
• 陈亮的(永康学派)事功主义与叶适(永嘉学 派):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气理心性。 • 王阳明(王守仁)——创立心学 1. 悟道经历。早年专著程朱理学,立志成圣成贤, 熟读朱熹著作,践行朱熹的“众物必有表里精细, 一草一木皆函至理”的“格物致知穷理学说。曾 对官署庭院面竹七天进行 “格物”实验,实验结 果是灾难性的:非但没有“格”出什么“理”来, 反而大病一场。 • ——开始怀疑朱熹的理论,决定另图新路,转向 佛老之说,未果,甚是精神痛苦。 • 穷——变。经典故事:“龙场悟道”。
(二)秦汉以来的人性假设与教育
• 韩非子: 1.性恶。人人追求自身的利益,人与人之间 都是利害关系 君臣、君民关系是都是利害关系:“主卖官 爵,臣卖智力”;“君上之于民也;有难, 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常人之间也是利害关系:车工望人富、棺公 望人死 2.教育。重刑罚而轻教化(刑主德辅)
• 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人性论:天人之说。(借用先秦阴阳 家思想,与传统儒家学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合,创 造出一套以天人之说为基础的思想体 系。其核心在于人的一切都是天定, 都是天在主宰。但其儒学却又与传统 的孔孟儒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而这种 不同具体体现在关于教化的思想方面。
• “心即理”。继承陆九渊“心即理”的观点,认为 主体(心)等同于认识客体(物理),人心不仅 是人身的主宰,而且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万 物是心的“发用流行”。于是,精神实体的“心” 即成了宇宙的最高本体,成为宇宙万物的创造主, 从而得出上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以及“物理不外乎吾心, 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的结论。 • ——以“吾心”而不是以“经典”作为判断是非 善恶的标准。
主要内容: 1.中国的人性假设与教育 2.西方的人性假设与教育 3.我的人性假设与教育
讨论人性与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前提问题 • 究竟人性为何?先天之性?后天之性?先 后天之合性? • 探讨人性的维度有哪些?伦理道德之维? 认知之维? • 探讨人性为何?人性假设至于教育的意义 如何?(如教育起点、教育目的、教育方 式等)
2.人性本善。陆九渊坚持孟子的人性本善说, 而恶之所以产生,固有气质、气秉之缘故, 但更为重要的是外在因素的影响。“所以 蔽其本心干,愚不肖者之蔽在于物欲,贤 者智者之蔽在于意见,高下污洁虽不同, 其为蔽理溺心,不得其正则一也。”意即 导致心被蒙蔽的原因在于被物质、欲望所 诱惑或者是在思想上误入歧途。显然这是 后天因素造成的影响而非先天因素所致。
• 李翱:《复性说》 1.性情之说。性即本心,即人们生来即具有的天性。 人皆有性,圣人与凡人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 人除“性”外,还有“情”,即人的喜怒哀乐等种 种情绪和欲望。普通人往往以“情”蒙蔽“性”, 而圣人则可以排除各种欲望,此乃圣凡之别。 2.修行:普通人要以“心静”来克服欲望,修成圣 人。 从哲学上传承思孟学派,在社会根源与学术源流上 是宋明道学,特别是二程“理学”的先声。
• 荀子 1.人性论:性恶论。 人性本恶。何谓“人性”?“生之所以 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 。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 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 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 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 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 性 恶》“ “人之生也固小人。”
• 朱熹(理学之集大成者,唐宋以来对中国封建思 想道德体系影响最大的人,“孔孟之后第三人”, 完成了从经学到儒学的转变,后世多尊称朱子而 不直言其名) 1.详细阐明“理气论”。朱熹认为,“理”是宇宙 的本原,是一种没有形状并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 “理”的存在是绝对的,亦可称“太极”。在他 看来,“理”是外在于人心的,天下万物莫不有 理,道德修养首先是道德认知即“格物穷理”的 过程。
• 陆九渊(象山先生)——建立心学体系的人 1.心理说。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出发,认为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 理”和“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以及 “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人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 等道德观念也是人性固有的,不是外加的,学习 的目的在意“穷此理,尽此心” ——此“理”是道德的最终根源;程朱理学的 “理”指宇宙本源
• 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 1.宇宙论。在《太极图说》中,引入道家太极、阴 阳、五行等学说,取太极图而以颠倒的方式来阐 明天地万物的生成,作为宇宙论的一个图式。其 最基本概念是”无极而太极“,无极是世界的本 原,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五行,阴阳五行生 万物。——”有生于无“。 理气之说。“太极为理,而阴阳五行为气”。 (自此,理、气的观念是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周为提出这一概念的第一人,其意义到南宋朱熹 予以详解。)
一、中国古代的人性假设与教育
(一)先秦时期的人性假设与教育 • 老子 1. 人性论:人性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 在人性的认识上,老子认为: 有私是伪,无私是真 2.修身方式: “无为”。“为学日益,为 道日损” 克欲、虚静、归根、复命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 孔子:《论语》 1.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2.教育主张 教育目的:培养贤人和君子(“仁且智”)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在“理”之下,万物由“气”聚合所构成,由于 “理”的绝对存在,万物构成的同时“理”便存 于其中,此所谓“理在气之先而在物之中”。 2.人性本善。人和万物一样是“理”与“气”的统 一体,人性来源于理,故人性本善。但人由气聚 合而成,气有清浊之分,清气——圣人;浊气— —愚人。人的本性就是天理,本性受到私欲的蒙 蔽而不能体现,故要“灭人欲,存天理”。该主 张对中国封建王朝后期社会伦理影响深远。 3.在修养方面,要做到“灭人欲,存天理”,则首 先要“格物穷理”。
• 孟子 1.人性论:性善论。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 不下”——《孟子· 告子上》 • 人性之所以善,在于人生来就有先验的、超功利 的“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 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孟 子· 公孙丑》 • 善是与生俱来的,是“不学而能”的“良能”和 不学而知的“良知”。 “仁、义、礼、智,非有外铄于我也,我固 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 告子上》
2.教育:德主刑辅、先教后刑、阳德阴刑。 孔孟学说认为教化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自信, 完善个人的道德,人与天的关联体现在道 德心性的不断拓展之中。,天人关系中的 主体是人,在于人,而天只是一种终极的 象征而已。 董仲舒则把教化的权力转移到统治者手中, 并将其定为天意,其最终意图在于为统治 的合理性建立了人性的依据。
2.性伪之分。“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 分也。” 性和情是天生的,人不可干涉,也不应该干涉。但 人的后天选择、思考、学习、行事,却完全取决 于人,应该由人自己承当 。 3.化性起伪。伪(为)是建立仁义、消化性情的关 健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积 善成德,圣心备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 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 终乎为圣人。” 4.性伪合一。 “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 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 也。”
• 张载 “气理”之说与“天人合一” 1.宇宙本原的“气理”之说。在宇宙本原与万物发 生问题上,其以《易经》为出发点,利用太极、 阴阳学等提出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学说。 该说学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看得 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太虚,二者皆由 “气”构成。“气”以凝聚与消散两种方式存在: 凝聚时极为万物,通过色光显形体,人可见;消 散则成为太虚,无光无色。凝聚时暂时状态,故 称“客”。
韩愈 《原道》、《原性》 1.“道统之说”(孔孟的“仁义之说”)韩愈 明确提出儒家有一个始终一贯的异于佛老 学说的“道”。 “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其所谓道即是“博爱谓之仁,行而宜之谓 之义,由是而之焉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 谓之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且任命决于天命,即所谓人命悬于“天”。 2.教化之用,在于“恢复道统”。
• “心就是理,格物致知的要旨和圣人之道就在我心 中,我天赋已经足够,又何必向外求取?”至此, 王阳明的心学脱茧而出,得以大成。 2.心学体系(传承于发展陆九渊的心学,集心学之 大成)。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 外无善。”一切事物搜产生于人心,是人心发生 意念活动的结果,没有心就没有客观事物,心事 宇宙的本体,是第一位的,从而形成主观唯心的 宇宙观与心学体系。其心学体系主要包括“心即 理”说、“知行合一”说、与“致良知”说。
2.教育方法:内发说。尽心、知性、存心养性、寡 欲、求放心、自反(反求诸己)、养气 3.教育目的:理想人格。“据天下之广居,立天下 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 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滕文公下》 舍生取义:“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 身殉道”————《孟子· 尽心上》 ——典型的内发说
张载在气之外,又引入“理”。所谓 理即是万物生成时必须遵守的规律,据此 宇宙间普遍存在如下现象:1)万物生于虚 无最后归于虚无;2)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 一种事物,必然有一种与其相反的事物;3) 宇宙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4)万事万物 循环不息。
• 圣人观。强调“天人合一”,天与人本质上是相 同的,主张消除宇宙语个体的界限合二为一。修 养途径有二:克欲与苦学 • 程颢 1.在天理方面,理是一种自然趋势,不能离开物体 而独自存在,主张“人与天地一物也”,理与人 的生命合而为一。人具有理,万物皆有理。不同 在于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扩充此理,而一般的物 则没有这个能力,于此,其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 性。
• 以阴阳五行来解释人的本性,即人性善恶问题。 他认为,人性来源于太极,太极至善,故人性本 善。 • 那么,恶何以生?因为太极生阴阳,阴阳失调就 会产生恶,善是本质,恶是现象。但善往往不能 持久,因为善恶界限非常模糊,稍有不慎就会造 成以恶为善的后果。 2.修行:要达到仁义做人标准,一靠自身气质,更 需刻苦修养,方可明白是非。 修养的路径:一是传承于”圣贤“之道:“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内圣外王)二是 改过:羞耻心。 周敦颐将太极、阴阳统人类社会联系起来的思想为 后来的理学家所借重,成为理学的开山祖师。
2.性气善恶问题 在性与气上,性由上天赋予,故人性本善,而气是 人的生存所必须依附的,自然存在于人体之中, 气可以影响到人的本性。 对于善恶,程颢认为善和恶斗自然地存在于天地之 间,这就是天理,所以世间万物,必然有恶也有 善。 3.修养:人与世界本是一体,但是人认识不到此理而 执着于自我的概念才与世界分开,修养的目的在 于破除这一界限而重新与世界合二为一。
• “知行合一”。从“心即理”出发,提出“知行合 一”。他认为,“知”是指“良知”的自我体认, “行”是指“良知”的发用流行,所谓“知行合 一”就是“良知”的体用合一。“良知”在发用 流行中实际上知与行是合一而不分的,就能保持 良知本体的本来面目;如若被私欲隔断了,或者 没有去认真践行良知,两只本体即会晦暗不明。 王的“知行合一”实质就是强调人要讲“良 知”。这在道德论上是指作为本体的“良知”在 付诸客观的过程中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关系, 在认识论上,则是讲认识与行为的关系,知与行,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3.修养路径:“发明本心”。 既然理居于心,心即是理,故不必心外求知, 道德修养首先要“发明本心”。所谓本心, 即是德性,也就是先天的道德良知。主张 内求,反求诸己。 但是,在与程朱理学的争论中,陆九渊的心 学始终处于下风,直到明朝中叶的王阳明 横空出世,这一局面才彻底改变。
• 陈亮的(永康学派)事功主义与叶适(永嘉学 派):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气理心性。 • 王阳明(王守仁)——创立心学 1. 悟道经历。早年专著程朱理学,立志成圣成贤, 熟读朱熹著作,践行朱熹的“众物必有表里精细, 一草一木皆函至理”的“格物致知穷理学说。曾 对官署庭院面竹七天进行 “格物”实验,实验结 果是灾难性的:非但没有“格”出什么“理”来, 反而大病一场。 • ——开始怀疑朱熹的理论,决定另图新路,转向 佛老之说,未果,甚是精神痛苦。 • 穷——变。经典故事:“龙场悟道”。
(二)秦汉以来的人性假设与教育
• 韩非子: 1.性恶。人人追求自身的利益,人与人之间 都是利害关系 君臣、君民关系是都是利害关系:“主卖官 爵,臣卖智力”;“君上之于民也;有难, 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常人之间也是利害关系:车工望人富、棺公 望人死 2.教育。重刑罚而轻教化(刑主德辅)
• 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人性论:天人之说。(借用先秦阴阳 家思想,与传统儒家学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合,创 造出一套以天人之说为基础的思想体 系。其核心在于人的一切都是天定, 都是天在主宰。但其儒学却又与传统 的孔孟儒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而这种 不同具体体现在关于教化的思想方面。
• “心即理”。继承陆九渊“心即理”的观点,认为 主体(心)等同于认识客体(物理),人心不仅 是人身的主宰,而且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万 物是心的“发用流行”。于是,精神实体的“心” 即成了宇宙的最高本体,成为宇宙万物的创造主, 从而得出上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以及“物理不外乎吾心, 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的结论。 • ——以“吾心”而不是以“经典”作为判断是非 善恶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