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识别区的由来与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空识别区的由来与现状
防空识别区指的是一国基于空防需要,单方面所划定的空域。

目的在于为军方及早发现、识别和实施空军拦截行动提供条件。

防空识别区以该国的预警机和预警雷达所能覆盖的最远端作为“防空识别区”的界限,它比领空和专属经济区的范围要大得多,不属于国际法中的主权范畴。

一般来说,设置“防空识别区”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属性不明的飞机或航空器侵犯主权国领空,提示或警告进入“防空识别区”的他国航空器不要误入或闯入主权国领空。

设立防空识别区的国家不在少数,通常在宣布防空识别区的同时,有关国家会制定一整套防空识别区的各种规定……比如开启应答机二次雷达之类,还有如何查证,如何警告等等。

为了获得更长的预警时间,更好地掌握空情。

防空识别区最初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太平洋总部制定,用于规范美国及其盟国之间的对空防御作战,此种划界只针对美国的盟国,非盟国则未划界。

世界上第一个防空识别区是北美防空识别区。

上世纪50年代,来自苏联的战略轰炸机对北美大陆的威胁与日俱增。

于是,美国和加拿大围绕北美大陆创立了由5个区域组成的防空识别区。

最初防空识别区主要关注来自苏联方向的飞机,但是1971年10月26日,一架古巴飞机在完全未被察觉的情况下飞越美国领空降落在新奥尔良。

于是在重压之下,美国空军建立了东南防空段并且公布了一个沿着海湾海岸的雷达网络。

后来,由于洲际导弹的异军突起以及苏联解体,北美防空识别区的地位显著降低,但随着“9·11”事件的出现,防空识别区在近十年再次获得了重视。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的北美防空识别区是一片环绕北美大陆大部分(也就是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空域,由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航空管制部门和军方在北美防空司令部的支持下共同管理,在这个空域内对大陆或者海洋上空的民用飞机进行预先识别、定位和控制。

通常,任何未被授权在这些区域上空飞行的航空器都可以被识别为威胁,并作为敌方飞行器处置,并可能由战斗机进行拦截。

按照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说法,进入防空识别区的飞行器必须用无线电向航空管制员通报其飞行计划、目的等飞行细节。

同时,这架飞行器也必须装备有应答装置。

不过,美国海军指挥官的手册上认为防空识别区只适用于打算进入美国领空的商用飞机。

在实际操作中,美国并不打算让穿越其识别区但无意进入其领土的国外军用飞机服从其管理。

加拿大防空识别区法规定不但要求打算进入加拿大的飞机报告此类信息,而且要求途中经过其防空识别区但飞往其他地方的飞机也报告此类信息。

除了北美防空识别区以外,目前美国还拥有阿拉斯加防空识别区、夏威夷防空识别区和关岛防空识别区。

华盛顿特区防空识别区是在“9·11”袭击事件发生后建立的。

在美国和加拿大首创防空识别区的概念后,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印度等20多个国家也相继设立了本国的防空识别区。

据中国军事专家介绍,划设防空识别区的区域国际上没有统一规定,主要是看自身需求和能力。

从需求上看,当然是越远越好,以便于为防空识别留有更多的时间。

但也要看自己的能力。

否则划得很远,结果自己没有办法监控,或者即便能监视却无法有效控制,也就失去划设的意义。

上述国家防空识别区的范围就不尽相同。

美国防空识别区在有些地方从海岸线向外延伸至200海里,而大西洋上加拿大的防空识别区向外延伸的最大距离有时达到离海岸线250海里。

有的国家防空识别区距离本国领空800公里,有些防空识别区甚至都划到别国领空中去了。

50年代末,美国认为来自苏联的战略轰炸机对北美大陆构成威胁,遂和加拿大创立了由5个区域组成的防空识别区,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防空识别区。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的北美防空识别区是一片环绕北美大陆大部分(也就是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空域,由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航空管制部门和军方在北美防空司令部的支持下共同管理,在这个空域内对大陆或者海洋上空的民用飞机进行预先识别、定位和控制。

通常,任何未被授权在这些区域上空飞行的航空器都可以被识别为威胁,并作为敌方飞行器处置,并可能由战斗机进行拦截。

日本的防空识别圈基本上覆盖了日本所主张的专属经济区,且涵盖了钓鱼台列屿。

2010年6月,日本把与那国岛附近的防空识别圈向西方扩张,受到台湾方面的反对。

近年中国战机多次频繁进入日本防空识别区,日本外务省已多次向中方抗议。

至于中国,2013年11月23日,中国宣布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覆盖大部份东海海域,要求在区域内航行的航空器得向中国通报飞行计划,对不配合识别或拒不服从指令的航空器,中国武装力量“将采取防御性紧急处置措施”。

中国为对日本在2013年5月向中国方向扩张防空识别圈的应对。

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与部分日本、部份韩国的防空识别区有重叠,且涵盖了中韩争议的苏岩礁和中日争议的钓鱼岛。

中国空军同日派出两架大型侦察机到钓鱼岛附近上空巡逻。

中国为什么在现在设立防空识别区呢?日本在钓鱼岛上的作为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大的原因是中国空军和防空的发展。

设立防空识别区是要管用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不明飞机在这里通过,中国首先要能发现,其次要有飞机能及时赶到,这才谈得上甄别、拦截。

长期以来,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属于短航程的米格风格,适合于要地防空,但不适合远程的攻势制空。

中国的防空雷达体系也缺乏掌握海上空情的能力,空战组织指挥体系更是落后,盲目设立防空识别区不仅是徒然的,也要成为笑柄。

现在的情况不同了,不仅C4ISR能力达到要求,歼-10、歼-11战斗机也有足够的航程和速度,可以组织有效拦截。

(当然,实际的效果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东海ADIZ对东海局势有什么影响?首先要清楚的是,ADIZ不是领空,这本来就是“单方面”的,所以不存在“宣示主权”的问题。

但这依然是一个姿态。

ADIZ的惯例是不覆盖别国领土上空,否则在法理上说不通,在执行上也无法实现。

现在中国东海ADIZ覆盖了钓鱼岛,日本ADIZ当然也覆盖钓鱼岛,两者还有更大的重复,尤其是在日本主张的东海中间线和中国主张的大陆架边界线上空。

这当然是中日双方在东海EEZ、钓鱼岛问题上的继续角力,但也实际上暗示了一条出路:搁置争议!
一开始,双方都会显示立场,在重叠区里比翼齐飞会很常见,甚至可能会有事故。

但要避免中日在各自“单方面”宣布的ADZI里发生意外冲突,唯一现实的做法是双方默认重叠区为各自的军用飞机免入区,否则只有卷入不可控制的升级。

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的立场是既成事实。

不仅宣示管辖权(但是无人驻岛),还通过ADIZ来暗示主权。

中国一方面宣称主权,另一方面也把ADIZ覆盖钓鱼岛,反向造成既成事实。

但中日的东海争端实际上对南海也有作用。

中国如果对日本软弱,而对南海国家强硬,非常容易陷入道义上的困境。

通过逼日本搁置争议,也是间接逼南海国家搁置争议的办法。

海洋主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让这成为契机,由美国在背后组织反华统一战线。

在近期内,搁置争议是最现实的办法。

东海ADIZ看起来可能是中国强硬派的冒进之举,深究起来,这是一步不错的棋。

后面看日本怎么应对了。

顺便提一句,台湾的防空识别区不仅与日本有一些重合,更是向大陆方向延伸到江西。

现在当然不可能实行,而且也从大陆海岸线20公里退缩到海峡中线。

中国军事专家王亚男认为,想要确保能够识别进入自身划定识别区的航空器,首先要保证能看到。

而保证看到的技术手段可以通过陆基和海基雷达、侦察卫星、长航时无人机、平流层的大型飞艇,以及侦察机定期巡逻来实施。

王亚男认为,目前中国在东海方向划定的识别区,中国的海上巡逻机以及预警机完全有能力实现高频次的巡航。

岸基的大功率对海搜索雷达已基本可以实现远程搜索。

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派出像钻井平台一样的X波段雷达在海上进行更远距离的搜索,并辅以长航时无人机从空中进行侦察和识别。

如果遇到外国军机进入识别区域,并且不予配合,那就要求有快速到达识别区域的能力,国际上一般采取两架战斗机出动伴飞,战机还可以进行拍照取证。

该防空识别区不仅和日本防卫厅“冲绳防空识别区”很大一部分重叠,且将钓鱼岛上空全部包含在内,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发日方强烈反应,日本外务省紧急召见中国驻日大使表示抗议,日本防卫厅等机构更将此举称为“破坏和平的行为”、“可能增加中国和日、美间擦枪走火的风险”;美国国务卿克里、国防部长哈格尔也表示,对中国在东海建立防空识别区“深感忧虑”,并将之称为“中国单方面改变东海现状的企图”,和“将增加该地区紧张局势并增加事件风险”的行为。

所谓“防空识别区”(ADIZ),指一国基于空防需要单方面划定的空中预警空域,目的是在该空域内对异国航空器迅速识别、定位和管制。

设置ADIZ的国家会要求外国在进入本国防空识别区时主动通报飞行计划,提供无线电信号和定位等,如果对方拒不执行,将采用个中国手段进行监视、识别和定位。

但防空识别区并非领空,在领空之外的防空识别区内,设置国无权对他国飞行器采取强制手段,否则将是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防空识别区并非国际法规定的概念,而是一国凭借实力所采取的单方面行为,其有效性和执行力,完全视乎设置国和目标国的国力、军力而定。

美国本身就是ADIZ概念的发明者和最先实施者(1950年),而此次大发雷霆的日本,则早在1972年5月10日便设立冲绳防空识别区,并将钓鱼岛等纳入其范畴,更在2010年6月将该识别区的界限一直移到台湾岛东部海岸一侧,其识别区西界限,离中国大陆海岸线不过130公里左右。

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空域,为中日两国争议范畴,而中国大陆沿海更是中国对外门户,如果说,划定ADIZ的行为属于“破坏和平”,孰先孰后,不言自明;美国虽多次表示在中日海洋权益争端中“不持立场”,强调“维持现状”,但克里和哈格尔的言论表面,其竭力维持的“现状”,就是争议海域由日本单方面控制、日本可以单方面在此“防空识别”而中方不可以的“现状”,这种“不持立场”的立场,实际上已经一清二楚。

对钓鱼岛及东海权益争端,中方曾长期遵循中日两国间“搁置争议”的默契,然而如今日方不仅不承认存在搁置争议的默契,甚至根本不承认存在争议本身,去年9月的“钓鱼岛国有化”风波,事实上已将问题变得既尖锐又简单:中国还要不要坚持自己在钓鱼岛主权和东海海洋权益上的立场与诉求?
争议可以搁置,主权诉求却是无法搁置的,一方搁置而另一方不予配合,其结果,便只能产生美方所言的“东海现状”。

既承认存在主权争议,又不承认争议双方都有权就此采取措施,是说不通的逻辑。

事实上,全球200个国家、地区中,设置防空识别区的不过1/10,而真正有效力的则更少,如前所述,防空识别区并非领空,设置国无权动武,也无权强迫别国接受识别,一旦别国不买账,为维护识别区效力和国家形象,就势必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装备进行巡逻、监控。

日本是在经济腾飞、防务实力快速提升阶段设置和扩大冲绳识别区的,而中国之所以“迟到”41年之久,关键就在于昔日实力不济,装备和训练存在短板。

如今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提出,正是以实力和行动,进一步明确“东海现状”,并提醒国际社会和相关各方尊重这一“现状”,而不是反复重申、并强迫中方接受其单边确认的“现状”。

划定防空识别区并非为了战争,恰相反,立足点应该是基于明确本方诉求,划定容忍范畴,从而更好地维护和平,避免战争。

对此,人们应有充分、清醒的认识。

13商务英语2班
陈睿瑢成斯施夏小歆周洁颖周锡萍朱涵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