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基础过关复习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第3课时基本作图课件新人教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全章课件

底面是两个相同
侧面是一个
底面是一个多边形(三
的多边形(三角
扇 形,底
角形),侧面都是
形),侧面都是
面是一个圆
三角 形
长方 形
注意:同一个立体图形按照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是不一样的.
知识点三 由表面展开图描述多面体
一个多面体的底面通常有一个或两个,而侧面却有 很多.根据此特点,从判断多面体的底面入手,再分 析侧面,就能确定多面体的形状.
(2)把直角三角形以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 图形又是什么?以斜边所在直线为轴呢?你能画出示意图吗?
解:(2)把直角三角形以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 得到圆锥,以斜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两个圆 锥的组合体. 如图所示.
图4-1-22
解:(1)把长方形以长方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 到的立体图形是圆柱.有两种情形,如图所示.
(2) 图中有几条线段,怎样表示它们?
(3) 射线 AB 和射线 AC 是同一条射线吗?
(4) 图中有几条射线?写出以点B为端点的射线.
AA
BB
CC
解:(1) 1条,直线AB或直线AC或直线BC;
(2) 3条,线段AB,线段BC,线段AC;
(3) 是;
(4) 6条.以B为端点的射线有射线BC、射线BA.
随堂演练
1.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该几何体是 ( C )
A.正方体 C.三棱柱
B.长方体 D.四棱锥
2.下列各图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 C )
3.下列投影是平行投影的是 ( A )
A.太阳光下窗户的影子
B.台灯下书本的影子
C.在手电筒照射下纸片的影子
D.路灯下行人的影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4.1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ppr优秀课件

(8)如图,有_____条线段,有___条射线 ,有条______直B 线.
E
(9)如图,已知线段CD,延长CD到B,
A
D
使DB=2CD,延长DC到A,使AC= CB,若AB1=10,则 C
CD= ______
2
A
C
D
B
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点, 用二个大写字母表示线,
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
∠ADB= ∠ADC-∠_____ BDC
3.如图,小于平角的角有______个. 15
D A
B
4.如图: ∠ DAB 是∠BAC与∠ DAC的_____ ∠BCA 是∠BCD
∠ACD的____.
差
A
D
E
DC
B
C
O
5.OB是∠AOC的平分线,OD是∠COE的平分线, ∠AOC=80
∠COE=50°则∠BOD= _____ .
B C
2. 图中∠AOC 、 ∠BOD都是直角, A ∠COD=38°则∠AOB=_______.
O
142°
D
C
A
B O
3.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点E、F分别在边AB、CD 连接EF.将∠BEF对折,点B落在直线EF上的点B‘处,得 EM;将∠AEF对折,点A落在直线EF上的点A’处,得折痕 求∠NEM的度数. ( P149 )
注意!
结论: 同角(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
例:已知∠α和∠β互为补角,并且∠β的一半比∠α小 求∠α、∠β.
解:设∠α=x,则∠β=180-x . 根据题意 ∠β= 2 (∠α - 30°) ,
得 180- x=2(x-30°) , 解得 x= 8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新)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复习课件(17张PPT) (共17张PPT)

• 复习目标:
• 1、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本章知识框架, 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 复习
•
2、过程与方法:经历相关内容的归纳、总 结,巩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探索学习空间 与图形的方法;通过操作,提高对图形的认 识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索知识之间的相 互联系及应用过程中,体验推理的意义,获取 学习的经验
运用 总结
思考
•
一、知识框架(整体把握,系统归纳)
1.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 2.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转化为平面图形 转化为平面图形
几何图形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直线、射线 线段
平面图形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角的度量 2.角 角的大小比较 余角和补角 等角的余角相等 角的平分线 等角的补角相等
5、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几条直线?
答:一条直线 AD
(2)图中有几条射线?
答:共8条射线
(3)图中有几条线段? 如果在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呢 答:共6条线段 ; n(n-1) ÷2
6、计算:
(1)计算:①27°42′30″+ 73°56′45″ ②63°36′-36.36°。
①解:27°42′30″+ 73°56′45″ = 100°98′75″ = 101°39′15″ ②解: 63°36′-36.36° = 63°36′- 36°21′36 ″ = 63°35′60 ″- 36°21′36 ″ = 27°14′24 ″
32°
45° 77° 62°23′ x°
85 ° 58 ° 45 ° 13 ° 27 ° 37 ′ 90 ° — x°
175 ° 148 ° 135 ° 103 ° 117°37 ′ 180°—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课件

3.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木 板上,用手拔木条,木条能转动,这表 明 ___________ ; 用两个钉子 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把 细木条钉在木板上 , 就能固定细木条 ,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B
·
15
A
·
有关距离问题
1.如图,在一条笔直的公路a两侧,分别有A、B 两个村庄,现要在公路a上建一个汽车站C,使 汽车站到A、B两村距离之和最小,问汽车站 C的位置应该如何确定? A
C
F 如图2
26
认真解一解
1、如图、线段AB=14cm,C是AB上一点,且 AC=9cm,O是AB的中点,求线段OC的长度。
解:∵点O是线段 AB 的中点, AB=1 4 ㎝ 1 ∴AO= 2 AB=7㎝ ∴OC=AC-AO =9㎝-7㎝ =2㎝
27
2、如图,已知∠AOB=90°,∠AOC是60°, OD平分∠BOC,OE平分∠AOC。求∠DOE。
·
B
a
16
·
2.平原上有A、B、C、D四个村庄,如图所示, 为解决当地缺水问题,政府准备投资修建一 个蓄水池,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你画图确定蓄 水池H的位置,使它与四个村庄的距离之和 最小.
·· ··
A B C D
17
1 度量法
2 叠合法
用尺规法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3 线段中点的定义和简单作法。
19
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点, 用二个大写字母表示线, 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
A B C
o
1
ABC
o
1
20
角度的转化: 1°=60′ 1′=60 〞 1°=3600 〞 角度的加减: 1.同种形式相加减; 2.度加(减)度;分加(减)分; 秒加(减)秒 3.超60进一;减一成60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章节复习(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配套教学课件(人教版)

″
=17°+6.6′
6.6
°
60
=17+
=5719′12″
【点睛】按1°=60′,1′=60″,先把度化成分,再把分化成秒.
(小数化整
=17.11.
数)
1
1
【点睛】按1″= ′,1′= °先把秒化成分,再把分化成度.
60
60
(整数化小数)
2
2
∴MN=CM+CN=4+3=7(cm).
A
M
C
N
B
(2)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满足AC+CB=acm,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
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1
猜想:MN= acm.
2
A
M
C
N
B
证明:同(1)可得
11CM= AC,C= BC,22
1
1
1
1
∴MN=CM+CN= AC+ BC= (AC+BC)= a(cm).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2.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3.基本作图
(1)作一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利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的和、差.
4.线段的中点
C是线段AB的中点,
1
AC=BC= AB,
2
AB=2AC=2BC.
A
C
B
5. 有关线段的基本事实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6.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5
的中点,求DE的长.
3
解:∵AC=15cm,CB= AC,
5
3
∴CB= ×15=9cm,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课件-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一)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重点:识别简单的几何体;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一、温故知新同学们,你仔细观察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吗?从城市宏伟的建筑到乡村简朴的住宅,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化的城市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包含着形态各异的图形.图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就让我们走进图形的世界去看看吧.二、自主学习1.几何图形(1)仔细观察图4.1-1,让同学们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2)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同学们观察图4.1-2,回答问题: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我们见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注意:当我们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时,得出了几何图形,它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物体的颜色、质量、材料等则是其他学科所关注的.2.立体图形观察P115,并出示实物(如茶叶盒、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它们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思考:课本P115图4.1-4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3.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的概念: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它们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思考:课本P116图4.1-5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长方形、圆、正方形、三角形……思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联系?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而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1.课本P116练习.1.现实物体――→ 看外形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2.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而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二)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2.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掌握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正方体及简单组合体的平面图形,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体会一个立体图形按照不同方式展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一、温故知新多媒体演示庐山景观,请学生背诵苏东坡《题西林壁》,并说说诗中意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是什么意思呢? 二、自主学习(一)从三个方向看立体图形1.说一说: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乒乓球、粉笔盒、茶叶盒,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出示实物)2.画一画:长方体、圆锥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各能得到什么图形?试着画一画.(出示实物)这样,我们将立体图形转化成了平面图形.3.探究活动1: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你能画出来吗?小组合作学习,动手画一画,并进行展示.探究: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课本P117图4.1-7这个图形,分别画出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1.试一试:在你想象的基础上,请将准备好的长方体、圆柱、圆锥和三棱柱的纸盒剪开展平,看看与下面的展开图一样吗?圆柱圆锥三棱柱长方体思考:请你指出上面展开图各部分与几何体的哪一部分相对应?2.剪一剪、画一画:动手把一个正方体的包装盒沿一边剪开,铺平,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你有什么体会?再将所有的展开图画出来.以上画出了部分展开图,除此之外还有5种,共有11种,请你画出其余5种.(三)立体图形的折叠探究:下图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用它们能围成怎样的立体图形?凭想象回答,回答不出来的,就把它画在纸片上,剪下来折叠.正方体圆柱四棱柱三棱柱圆锥做一做:下面是一些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你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体的名字吗?四棱锥四棱柱正方体三棱柱课本P118练习题.1.我知道了什么?2.我学会了什么?3.我发现了什么?4.1.2点、线、面、体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2.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重点: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难点: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一、温故知新1.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2.回答问题: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面与面相交成了几条线?线与线相交成几个点?二、自主学习1.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在小组讨论中,评价并修正自己的结论.(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指导,教师对学生公布的答案作鼓励性评价) 2.几何体的概念(1)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还学过哪些几何体?(2)观察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这些面有什么区别?3.面的分类通过对上面问题的解决,得出面的分类:__平__面和__曲__面.面与面相交成线,线有__直__线和__曲__线;线与线相交成__点__.4.点、线、面、体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P119~P120内容,观察图片能发现什么结论?点、线、面、体的关系:点动成__线__,线动成__面__,面动成__体__.请你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5.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关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20内容,总结出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的关系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__点__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课本P120练习1,2.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2.本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4.2直线、射线、线段(一)1.能在现实情境中,经历画图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直线的性质,能用几何语言描述直线性质;2.会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线段,会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重点:理解并掌握直线性质;难点:会用字母表示图形和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一、温故知新1.在小学已经学过了直线、射线、线段.请你画出一条直线、一条射线、一条线段?直线射线线段2.填写下列表格:二、自主学习1.直线的性质(1)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操作一下,试试看.答:至少需2个钉子.(2)经过一个已知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请画图说明.O·答:无数条.(3)经过两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请画图试试.··A B答:有且只有一条.猜想:如果将细木条抽象成直线,将钉子抽象为点,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__一__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举例说明直线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在挂窗帘时,只要在两边钉两颗钉子扯上线即可,这是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建筑工人在砌墙时拉参照线,木工师傅锯木板时,用墨盒弹墨线,都是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你还能从生活中举出应用直线的基本性质的例子吗?试试看:如:栽树时先把两端栽好,再拉上线沿着线栽.2.直线有两种表示方法:①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②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平面上一个点与一条直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①点在直线上;②点在直线外.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3.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方法,如图:显然,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图①中的线段记作线段AB或线段a;图②中的射线记作射线OA或射线m.注意: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射线时,表示端点的字母一定要写在前面.思考: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下列表示线段正确的是(B)A.线段M B.线段mC.线段Mm D.线段mn2.如图,若射线AB上有一点C,下列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的是(B)A.射线BA B.射线ACC.射线BC D.射线CB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有(C)①直线MN与直线NM是同一条直线;②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③线段PQ 与线段QP是同一条线段;④直线上一点把这条直线分成的两部分都是射线.A.1个B.2个C.3个D.4个4.课本P126练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4.2直线、射线、线段(二)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3.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重点:线段的中点概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难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一、温故知新1.过A,B,C三点作直线,小明说有三条,小颖说有一条,小林说不是一条就是三条,你认为__小林的说法是对的.二、自主学习问题:现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长?上面的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下面的数学问题: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现在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作法:(1)作射线AM;(2)在AM上截取AB=a.则线段AB即为所求.应用: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a+b.解:(1)作射线AM;(2)在AM上顺次截取AC=a,CB=b.则AB=a+b即为所求.做一做:作线段AB=a-b.2.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两条线段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那么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我们先来回答下面的问题.怎样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一是用尺子测量;二是站在一起比(脚在同一高度).如果把两个同学看成两条线段,那么比较两条线段就有两种方法:(1)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从而进行比较.(2)叠合法: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使一端对齐,从而进行比较.(如图)AB<CD AB>CD AB=CD3.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如图(1),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记作AM=MB或AM=MB=12AB或2AM=2MB=AB.如图(2),点M,N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三段AM,MN,NB,点M,N叫做线段AB的三等分点.类似地,还有四等分点,等等.4.线段的性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28的思考.结论: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你能举出这条性质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吗?两点的距离的定义: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注意:距离是用“数”来衡量的,它是线段的长度,而不是线段本身.1.课本P128练习1,2,3.2.在直线上顺次取A,B,C三点,使AB=4 cm,BC=3 cm,点O是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OB的长度是(C)A.2 cm B.1.5 cm C.0.5 cm D.3.5 cm3.已知线段AB=5 cm,C是直线AB上一点,若BC=2 cm,则线段AC的长为7_cm 或3_cm.1.画一条线段等于一条已知线段.2.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3.线段的性质是什么?4.什么是两点的距离?4.3.1角1.在现实情景中,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表示方法;2.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学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角度的计算.重点:角的表示和角度的计算;难点:有关角度的计算.一、温故知新观察课本P132图4.3-1,思考问题:如图,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棱锥相交的两条棱,直尺相交的两条边,给我们什么平面图形的形象?二、自主学习1.角的定义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2.角的表示:①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AOB;②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O;③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a;④用一个阿拉伯数学表示:∠1.思考: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图中的每个角:(1)∠B或∠ABC(2)∠AOB,∠BOC,∠AOC.(不能用∠O表示)演示:把一条射线由OA的位置绕点O旋转到OB的位置,如图(1)射线开始的位置OA 与旋转后的位置OB组成了什么图形?3.角的定义2: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如图(2),当射线旋转到起始位置OA与终止位置OB在一条直线上时,形成__平__角;如图(3),继续旋转,OB与OA重合时,又形成__周__角.思考:平角是一条直线吗?周角是一条射线吗?为什么?4.角的度量阅读课本P133,填空:1周角=__360__°,1平角=__180__°,1°=__60__′,1′=__60__′′.如∠a的度数是48度56分37秒,记作∠a=48°56′37′′.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注意:角的度、分、秒与时间的时、分、秒一样,都是60进制,计算时,借1当成60,满60进1.例计算:(1)53°28′+47°35′;解:原式=100°63′=101°3′;(2)17°27′+3°50′.(学生自己完成)解:原式=20°77′=21°17′.课本P134练习1,2题.1.什么是角、平角、周角?2.怎么表示角?3.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它们是如何换算的?4.3.2角的比较与运算1.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能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2.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画角的平分线.重点:角的大小比较和角平分线的概念;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一、温故知新回顾线段大小的比较,怎样比较图中线段AB,BC,CA的长短?(1)度量法;(2)叠合法.AB<AC<BC那么怎样比较∠A,∠B,∠C的大小呢?二、自主学习1.比较角的大小(1)度量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2)叠合法:把两个角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教师演示:(1)∠AOB <∠AOB ′;(2)∠AOB =∠AOB ′;(3)∠AOB >∠AOB ′. 2.认识角的和差思考:如图,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图中共有3个角:∠AOB ,∠AOC ,∠BOC .它们的关系是: ∠AOC =∠AOB +∠BOC ; ∠BOC =∠AOC -∠AOB ; ∠AOB =∠AOC -∠BOC . 3.用三角板拼角探究:借助三角尺画出15°,75°的角. 一副三角板的各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90°,60°,30°,45°学生尝试画角. 你还能画出哪些角?有什么规律吗? 还能画出120°,105°,150°等规律是:凡是__15__的倍数的角都能画出. 4.角平分线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角并剪下,将这个角对折,使其两边重合.想想看,折痕与角两边所成的两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如图(1)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地,还有角的三等分线等.如图(2)中的OB ,OC .OB 是∠AOC 的角平分线,可以记作:∠AOC =2∠AOB =2∠BOC 或∠AOB =∠BOC =12∠AOC .5.例题学习例1 如图,O 是直线AB 上一点,∠AOC =53°17′,求∠BOC 的度数. ∠BOC =180°-53°17′=126°43′.例2 把一个周角7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精确到分) 解:360°÷7=51°+3°÷7 =51°+180′÷7 ≈51°26′. 答:每份是51°26′的角.课本P 136练习1,2,3.1.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和角的和差关系;2.用一副三角板画角;3.角的平分线及表示.4.3.3余角和补角1.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认识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2.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3.了解方位角,能确定具体物体的方位.重点: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难点:正确求出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一、温故知新思考:(1)在一副三角板中,同一块三角板的两个锐角和等于多少度?(2)如图1,已知∠1=61°,∠2=29°,那么∠1+∠2=__90°__.(3)如图2,已知点A,O,B在一直线上,∠COD=90°,那么∠1+∠2=__90°__.二、自主学习1.互为余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思考:(1)如图3,已知∠1=62°,∠2=118°,那么∠1+∠2=180°.(2)如图4,A,O,B在同一直线上,∠1+∠2=180°.2.互为补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问题1:以上定义中的“互为”是什么意思?问题2:若∠1+∠2 +∠3 =180°,那么∠1,∠2,∠3互为补角吗?三、新知应用例1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角的4倍,求这个角的度数.解:设这个角为x°,则它的余角为(90-x)°,补角为(180-x)°.180-x=4(90-x),3x=180x=60.答:这个角的度数为60°.例2如图,∠AOC=∠COB=90°,∠DOE=90°,A,O,B三点在一直线上.(1)写出∠COE的余角,∠AOE的补角;(2)找出图中一对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解:(1)∠COE的余角为∠COD,∠BOE;∠AOE的补角为∠BOE,∠COD.(2)∠AOD=∠COE,∠DOC=∠BOE.一、师生合作1.探究补角的性质:例3如图,∠1与∠2互补,∠3与∠4互补,∠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分析:(1)∠1与∠2互补,∠2等于什么?∠2=180-__∠1__,∠3与∠4互补,∠4等于什么?∠4=180°-__∠3__.(2)当∠1=∠3时,∠2与∠4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4(等量减等量,差相等).上面的结论,用文字怎么叙述?补角的性质:同角(等角)的__补角__相等.2.探究余角的性质:如图,∠1与∠2互余,∠3与∠4互余,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余角性质:同角(等角)的__余角__相等.二、跟踪练习课本P139练习1,2,3,4.6.方位角:(1)认识方位:正东、正南、正西、正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2)找方位角:乙地对甲地的方位角;甲地对乙地的方位角例4如图,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南偏东60°的方向上.同时,在它北偏东40°、南偏西10°、西北(即北偏西45°)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货轮C和海岛D方向的射线.(师生共同完成)1.∠α和∠β都是∠AOB的补角,则∠α__=__∠β.2.如果∠1+∠2=90°,∠1+∠3=90°,则∠2与∠3的关系是相等,理由是同角的余角相等.3.A看B的方向是北偏东21°,那么B看A的方向(D)A.南偏东69°B.南偏西69°C.南偏东21°D.南偏西21°4.在点O的北偏西60°的某处有一点A,在点O的南偏西20°的某处有一点B,则∠AOB 的度数是(A)A.100°B.70°C.180°D.140°1.余角、补角的定义;2.余角的性质,补角的性质;3.方位角的画法.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1.直观认识立体图形,掌握平面图形(线段、射线、直线)的基本知识;2.掌握角的基本概念,能利用角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性质和运用;难点:角的运算与应用、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发展、几何语言的认识与运用.一、知识结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展开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线段长短的比较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角⎩⎪⎨⎪⎧角的度量角的比较与运算——角的平分线余角和补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二、回顾与思考1.下面是我们学习过的一些数学名词,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简短地描述它们吗?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展开图 两点间的距离 余角 补角2.与以前相比,你对直线、射线、线段和角有什么新的认识? 3.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线段的性质和两点间的距离(1)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5.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的意义(1)若点C 把线段AB 分为相等的两条线段AC 和BC ,则点C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 角的概念1.角的定义和表示(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是从静止的角度来定义的.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叫做角.这是从运动的角度来定义的. (2)角的表示:①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②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③用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表示. 2.角的度量 1°=60′;1′=60′′. 3.角的比较比较角的方法:度量法和叠合法.4.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表示为∠AOC =∠COB 或∠AOC =∠COB =12∠AOB 或2∠AOC =2∠COB =∠AOB5.余角和补角(1)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_90°__,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__180°__,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注意:余角和补角是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只与数量有关,而与位置无关.(2)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 6.方位角 三、例题导引1.如右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2.(1)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 =8 cm ,CB =6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MN =7 cm.(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CB =a cm ,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MN =12a .(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 =b cm ,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MN =12b .3.如图,∠AOB 是直角,∠AOC =50°,ON 是∠AOC 的平分线,OM 是∠BOC 的平分线.(1)求∠MON 的大小;(2)当∠AOC =α时,∠MON 等于多少度?(3)当锐角∠AOC 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 的大小也会发生改变吗?为什么? 解:(1)∠MON =45°.(2)∠MON =45°.(3)不发生变化,∠MON =12∠AOB =45°.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射线AB与射线BA表示同一条射线B.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C.平角是一条直线D.若∠1+∠2=90°,∠1+∠3=90°,则∠2=∠32.5点整时,时钟上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是(C)A.210°B.30°C.150°D.60°3.如图,射线OA表示(B)A.南偏东70°B.北偏东30°C.南偏东30°D.北偏东70°4.下列图形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C)5.若∠A=20°18′,∠B=20°15′30″,∠C=20.25°,则(A)A.∠A>∠B>∠C B.∠B>∠A>∠CC.∠A>∠C>∠B D.∠C>∠A>∠B二、填空题6.38°41′的余角等于51°19′,123°59′的补角等于56°1′.7.根据下列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填写多面体的名称.(1)长方体(2)三棱柱(3)三棱锥8.互为余角的两个角之差为35°,则较大角的补角是117.5°.9.45°52′48″=45.88°,126.31°=126°18′36″;25°18′÷3=8°26′.10.如图,已知CB=4,DB=7,D是AC的中点,求AC的长度.解:AC=6.11.如图,直线l表示一条笔直的公路,在公路两旁有两个村庄A和B,要在公路边修建一个车站C,使车站C到村庄A和B的距离之和最小,请找出村庄C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解:连接AB交l于C,点C即为所求,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课件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点 方向角
在指南针发明以前,方位不可能划分得很细. 只能用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 西北八个大方位来描述方向和方位.有了方向角 后就可以更准确地表示方向了.
知识点 线段
(1)线段的延长线:如图(1)所示,延长线段 AB是指按由A到B的方向延长;如图(2)所示,延 长线段BA是指按由B到A的方向延长(也可以 说成反向延长AB).注意延长线画成虚线.
(2)中点必须在线段上,中点将线段分成的 两部分一定相等,但两条线段相等不一定会有 中点.
知识点 线段
(1)河道取直问题;
(2)修建隧道.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3 角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
形状的包装纸盒(略)
知识点 角的概念、表示方法及换算
如图所示,两条铁路交会处形成 一个角,把向远处延伸的铁轨看 成是射线,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 线组成一个角.
如图所示,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 形成一个角,时针和分针的转动 给我们动态的角的形象.
甲、乙两个同学比较他们手中折扇张开角度的大小. 甲:我的折扇长一些,所以我的折扇的角也大一些. 乙:我的折扇张开大一些,所以我的折扇的角也大一 些.我们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边张开 的大小有关,边张开大则角大,边张开小则角小.
知识点 余角和补角
比萨斜塔建造于1173年8月,是意大利比 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 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由于地基不均 匀和土层松软而向南倾斜3.99°,这个度数就是 塔身与地面所成夹角的余角.
知识点 直线
对直线的性质理解应注意其中的“有”“并且只 有”这两个关键词,“有”表示存在,“只有”表示唯一, 即过两点一定能画出直线,而且这样的直线只有一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几何图形认识初步复习课件ppr优秀课件

[答案] 8.192×1010
第一章期末复习
针对第32题训练 已知|a|=3,|b|=5,且ab<0,那么a+b的值等于( ) A.8 B.-2 C.8或-8 D.2或-2
[答案] D
第一章期末复习
针对第33题训练 点M在数轴上距原点4个单位长度,若将M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至N点,
第4章 |复习
第4章 |复习
例6 如图FX4-7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C=90°,∠ 122°,OD平分∠BOF,求∠AOF的度数.
[解析] ∠AOF=180°-∠BOD-∠DOF,故需求 ∠BOD,∠DOF.
第4章 |复习
解:因为∠EOC=90°,所以∠EOD=90°.又因为∠EOF=122°, 所以∠DOF=∠EOF-∠EOD=122°-90°=32°. 又因为OD平分∠BOF,所以∠BOD=∠DOF=32°, 所以∠AOF=180°-∠BOD-∠DOF =180°-32°-32°=116°.
第三章期末复习
第三章期末复习
试卷讲练
第三章期末复习
针对第16题训练 练习本比水性笔的单价少2元,小刚买了5本练习本和3枝水性笔正好
元.如果设水性笔的单价为x元,那么下列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5(x-2)+3x=14 B.5(x+2)+3x=14 C.5x+3(x+2)=14 D.5x+3(x-2)=14
第4章 几何图形认识复习
第4章 |复习
知识归类
1.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____条直线. 一
线段公理:两点之间,_________最短线.段
[点拨] 两个点之间连线有很多条,但只有线段最短,把这条线段的长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全章】》精品PPT优质课件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4.2 直线、射线、线段 第1课时 直线、射线、线段
R·七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我们在小学就已经学过线段、射线和直 线,你能形象地说出它们的意义吗?你还 能说说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吗?这节课我们 就开始进一步对它们的意义、表示法及联 系进行研究.
三棱柱
六棱柱
四棱锥
做一做 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接起来. 正方体 球 六棱柱 圆锥 长方体 四棱锥
观察 下面这些几何图形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 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 它们是平面图形.
思考 下面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长方形、圆、三角形、正方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全章】》
精品PPT优质课件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第1课时 认识几何图形 R·七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从古老简朴的青砖黛瓦到恢宏大气的现 代建筑。
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 标志。
从传统的艺术剪纸到异域的城市建筑,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几何图形的奥秘.
小结:线动成面.
问题 当面运动时又会形成什么图形? 如何验证你的猜想?
小结:面动成体.
电视屏幕上的画面,大型团体操的背景图案, 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的.
小结: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 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强化练习
1.下面的例子不是点动成线的是( D). A.用笔在纸上写字 B.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 C.节日美丽的焰火 D.汽车的雨刷的运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课件

直线、射线、线段的比较
名称
线段
射线
直线
图形
表示法
a
A
BO C
线段AB 、线 射线OC、 段BA、线段a 射线l
l
l
AB
直线AB、直
线BA、直线l
延伸性 端点个数 作图叙述
无
2 连接AB
沿OC方向 向两方无限
延伸
延伸
1
0
以点O为端 过A、B两点 点作射线OC 作直线AB
下面的知识点你掌握了吗?
知识点1:线段 (1)线段的概念:它是直线的一部分,它的长度
板上,用手拔木条,木条能转动,这表
明过一__点_有_无__数_条__直_线_ 把
;用两个钉子
细这说木明条钉__两在__点木_确_板_定_上一_条_,就_直_能线__固_定_。细木条,
4.如图所示,一只蚂蚁要从
·B
圆柱体A点沿表面尽可能
地爬到B点,因为那里有它
的食物,而它饿得快不行 了,怎么爬行路线最短?
A B
·· ··
C
D
1 度量法 2 叠合法
用尺规法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3 线段中点的定义和简单作法。
●
●
●
A
C
B
1
ACCB AB
2
或 AB=2AC=2CB
(1)已知AC=8cm,CB=6cm,如果O是线段 AB的中点,求线段OC的长度。
A
OC
B
AOB
C
(2)已知AB=16cm,C是直线AB上一点, 且AC=10cm,D为AC的中点,E是BC的中 点,求线段DE的长。
F 如图2
认真解一解
1、如图、线段AB=14cm,C是AB上一点,且 AC=9cm,O是AB的中点,求线段OC的长度。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总复习《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共34张PPT)

考点3 平行线的判定
考点精讲 【例3】(2014汕尾)如图1-4-1-11,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
()
A. ∠C=∠ABE B. ∠A=∠EBD C. ∠C=∠ABC D. ∠A=∠ABE
思路点拨: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 它们是否是同位角或内错角,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找同位角 或内错角相等即可. 答案:D
考题再现
1. (2016长沙)下列各图中,∠1与∠2互为余角的是( B )
2. (2014佛山)若一个60°的角绕顶点旋转15°,则重叠部
分的角的大小是 A. 15° B. 30°
C. 45°
(C) D. 75°
3. (2015济南)如图1-4-1-1,OA⊥OB,∠1=35°,则∠2的
度数是
( C)
B. ∠AOC=∠AOD-∠COD
C. ∠AOC=∠AOB+∠BOD-∠BOC D. ∠AOC=∠AOD-∠BOD+∠BOC
4. 如图1-4-1-20,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
放在一个矩形的对边上,如果∠1=25°,那么∠2的度数是
A. 100°
B. 105°
( C) C. 115° D. 120°
55°,则∠1等于
A. 55°
B. 45°
C. 35°
( C) D. 25°
4. (2015广州)如图1-4-1-7,AB∥CD,直线l分别与AB,CD
相交,若∠1=50°,则∠2的度数为___5_0_°___.
考点演练
5. 如图1-4-1-8,直线l1,l2,l3交于一点,直线l4∥l1,若
∠1=124°,∠2=88°,则∠3的度数为
直线a平行直线b,可记作a∥b.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复习课课件(共32张PPT)

一方延伸 两个
A a B
能
l
O
A
向一方 无限延伸
向两方 无限延伸
一个 无
不能
l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
1.直线CD(或直线DC) 2.直线l
不能
12
链接中考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的计算关键是把握线段的和差关系,重 点掌握线段的中点的意义. 中考中该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单元考 查时,多以解答题形式出现.
重点:平面展开图 、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难点:角度的相关运算.
2
同学们,你们知道常说的一维、二维、三 维指的是什么吗?
3
4
一维实际上指的是一条线,在理解上即为左右一个方向, 也可理解为点动成线;二维即前后、左右两个方向,在一张纸 上的内容就可以看作是二维,即为一个平面;所谓三维,是指 在平面二维系中又加人了一个垂直的方向向量而构成的空间 系,就是我们认识的立体空间. 所以二维图形可以认为是平面图形,三维图形可以认为 是立体图形.接下来,我们复习一下本章中学习的
【归纳】利用方程可以解决有关角的问题,并且使 计算变得简便。
23
角的有关计算
归纳总结
解决余角和补角问题,关键要扣住余角和补 角中的数量关系,利用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 程,从而解决问题。
17
直线、射线、线段
互动探究
先独立完成导学案互动专题二,再同桌相互交流, 最后小组交流;
18
角的有关计算
方法
1、用三个大写 字母表示
图标
A O O 1 2 B
记法
∠AOB 或∠BOA
注意事项
表示顶点的字母写 在中间的位置上。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优质PPT公开课件

2、建筑工人在砌墙时,这样拉出的参照线就是直 的(如图所示);木工师傅用墨盒弹出的墨线也是 直的,你能用刚才学过的几何知识解释来他们这样 做的道理吗?
首页
3、射击的时候,你知道是如何瞄准目标的吗?
首页
探究点二 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你发现直线、射线、线段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A
B
A
B
A
B
首页
首页
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都可以近 似地看做线段。
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 成了射线。
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 成了直线。
首页
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可以作为直线、射线、 线段的原型?试举例说明.
线段:灯管、桌子的边沿……. 射线:把灯泡看成一点,光线射向远方…….. 直线:笔直的公路、数轴…….
b
AD B
b
a
ι AD=a-b
如图(1),点C 落在线段AB的延长线(即以A为端点,方向为A 到B的射线)上,设AB=a ,BC=b, 则线段AC就是线段a与线 段b的和,记做AC = a + c ;
如图(2)线段AD就是线段a与线段b的差,记做AD =a- b.
注意! 画出正确的展开图是关键.
首页
典例精析
例1.把相应的立体图形与它的平面展开图用线连起来.
首页
例2.(1)如图,右面哪一个图形是左面正方体的展开图?
答:选择—D——AD—
B
C
(2)如图,右面哪一个图形是左面正方体的展开图?
A
B
答:选择——C——
C
D
首页
例3 .小壁虎的选择:
如图:一只圆桶的下方有一只壁虎,上方有一只蚊 子,壁虎要想尽快吃到蚊子,应该走哪条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练习
1.如图,点 C 在∠AOB 的 OB 边上,用尺规作出了 CN∥OA,
作图痕迹中,F︵G是
(D )
A.以点 C 为圆心,OD 长为半径的弧 B.以点 C 为圆心,DM 长为半径的弧 C.以点 E 为圆心,OD 长为半径的弧 D.以点 E 为圆心,DM 长为半径的弧
怎么考
焦 点 1 尺规作图及应用
样题 如图,已知在Rt△ABC中,∠ABC=90°,点D是BC边的中点,分
别以B、C为圆心,大于线段BC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直线
BC上方的交点为P,直线PD交AC于点E,连接BE则下列结论:
①ED⊥BC; ②∠A=∠EBA;
B ③EB平分∠AED;④ED=12AB中,一定正确的是( )
2BC,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D)
A.BG平分∠ABC B.BE=BF C.AD=CH D.CH=DH
3.(2017·钦州一模)如图,已知Rt△ABC,∠C=90°,AC≠BC. (1)请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①作∠B的角平分线,与AC相交于点D; ②以点B为圆心,BC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E,连接DE. (2)根据(1)所作的图形,写出一对全等三角形.
4.下面是“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尺 规作图过程: 已知:直线l和l外一点P.(如图1) 求作:直线l的垂线,使它经过点P. 作法:如图2. (1)在直线l上任取两点A,B;
(2)分别以点A,B为圆心,AP,BP长为半径作弧, 两弧相交于点Q; (3)作直线PQ. 所以直线PQ就是所求的垂线. 请回答:该作图的依据是 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上(A、B都在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上),两点确定一 条直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根据作图过程得到PB=PC,然后利用D为BC的中点,得到 PD垂直平分BC,从而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PB=CP,D为BC的中点, ∴PD垂直平分BC,∴①ED⊥BC正确. ∵∠ABC=90°,∴PD∥AB, ∴E为AC的中点, ∴EC=EA, ∵EB=EC, ∴②∠A=∠EBA正确;③EB平分∠AED错误;④ED=AB正确.故正确的有①②④.
则能说明∠AOC=∠BOC 的依据是
(A )
A.SSS B.ASA C.AAS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2.如图 28-9,小红在作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时,是
这样操作的:分别以点 A,B 为圆心,大于线段 AB 长度的
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 C,D,则直线 CD 即
为所求.连接 AC,BC,AD,BD,根据她的作图方法可知
变式训练 1.用直尺和圆规作Rt△ABC斜边ABB
3.如图,在Rt△ABC中,∠ACB=90°,BC=6,AC=8. 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线段AB长度一半的长为半 径作弧,相交于点E,F.过点E,F作直线EF,交AB于 点D,连接CD,则CD的长是 5 .
5.(2016·河池)如图,AE∥BF,AC平分∠BAE,交BF于C.
(1)尺规作图:过点B作AC的垂线,交AC于O,交AE于D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的图形中,找出 两条相等的线段,并予以证明.
解:(1)如图,BO为所求. (2)AB=AD=BC.
证明:∵AE∥BF,∴∠EAC=∠BCA.
第3课时 基本作图
中考考什么
1.(2017·北部湾)如图,△ABC中,AB>AC,∠CAD为 △ABC的外角,观察图中尺规作图中的痕迹,则下列结论
错误的是(D )
A.∠DAE=∠B B.∠EAC=∠C C.AE//BC D.∠DAE=∠EAC
2.(2017·北部湾模拟)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四边形 ADBC 一.定.是.
(B )
图 28-9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梯形
3.如图,已知△ABC(AC<BC),用尺规在 BC 上确定一 点 P , 使 PA + PC = BC , 则 符 合 要 求 的 作 图 痕 迹 是
(D )
4. 如图 ,在△ABC 中,先作∠BAC 的平分线 AD 交 BC 于点 D,再以 AC 边上的一点 O 为圆心,过 A,D 两点 作⊙O(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 迹用黑色签字笔加黑).
作法:(1)作一条线段 AB=___a_____; (2)分别以点___A_____,____B____为圆心,以___2_a____为半径 画弧,两弧交于点 C; (3)连接___A__C___,___B_C____,则△ABC 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1.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如图,请你作出△ABC 中 BC 边的垂直平分线(不写 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如图所示,直线 MN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
1.利用基本作图不可作出唯一等腰三角形的是( D ) A.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 B.已知底边上的高及腰 C.已知底边及顶角 D.已知两底角
2.如图所示,已知线段 a,用尺规作出△ABC,使 AB=a, BC=AC=2a.
核心考点解读
O 适当长
PQ长
射线OP 直线
适当长
画弧 MN
考考 点点33 根据基本尺规作图作三角形 (1)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 (3)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 (4)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5)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考 点 4 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 (1)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 (2)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考 点 5 作图题的一般步骤 (1)已知;(2)求作;(3)分析;(4)作法;(5)证明;(6)讨论. 其中步骤(5)(6)常不作要求,步骤(3)一般不要求,但作图 中一定要保留作图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