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韩服饰文化
中韩文化比较论文
![中韩文化比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65dc06aef8941ea66e0567.png)
目录一.中韩饮食文化1.1 韩国饮食文化 (3)1.2 中国饮食文化 (4)二.中韩服饰文化2.1 韩国服饰文化 (4)2.2 中国服饰文化 (5)三.中韩礼仪文化3.1 韩国礼仪文化 (6)3.2 中国礼仪文化 (6)摘要:大韩民国历史上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
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饮食、服饰、礼仪等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对两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程度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饮食,服饰,礼仪大韩民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面积 9.9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
全国人口均为单一朝鲜民族,通用朝鲜语。
历史上受我唐代文化影响很大。
国旗为太极旗,白地中央为红、蓝两色太极图案,周围有四组八卦符号。
白色代表土地,太极图和八卦由我国传人,象征宇宙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反映我国"易经”代表的东方哲理。
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居民多信奉佛教、基督教和儒教,首都汉城文庙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孔大典。
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居亚洲前列,外向型经济较发达。
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本篇主要就中韩文化进行了对比,,既比较了相同之处,又比较了不同之处。
一、中韩饮食文化中国人和韩国人都说饮食文化,可见饮食与文化的关系密切。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XX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1.1 韩国饮食文化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是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味觉以凉辣为主。
韩国的食品以辣为一大特色,它的辣和中国XX的麻辣不同,属于只辣不麻的类型,且常多"冷辣”。
即使是冬天,饭店里冷面的生意也还是相当好。
韩国人喜欢吃面条、牛肉、鸡肉和狗肉,不喜欢吃馒头、羊肉和鸭肉。
韩国食品的另一特色是少油。
韩国人自古以来把米饭当做主食。
韩国米饭白而且香软,很有黏性,吃的时候如果包上一X撒盐的紫菜,饭本身的黏性会把紫菜包紧,吃起来又香又糯,十分可口。
中韩两国文化比较的分析
![中韩两国文化比较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898d668e9951e79a89270f.png)
中韩两国文化比较的分析中韩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韩两国地理相邻、文化相近,民间交流在两国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两国的饮食,礼仪,服装文化既有同又有异。
中韩两国文化饮食文化服装文化一、中韩两国饮食文化比较(一)中国饮食文化1、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
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
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
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
因此古代有称在位者为“肉食者”。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
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
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
”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
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
史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2、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
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
这种聚食古俗,一直至后世。
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二)韩国饮食文化韩国人日常饮食中以大米为主食,韩国人的日常饮食是米饭、泡菜、大酱、辣椒酱、咸菜、八珍菜和大酱汤,并以肉类、豆类、海产品、泡菜、汤等为辅食。
其中,汤和泡菜在日常饮食中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辅食的味道往往因烹调者不同而异,尽管用的可能是同样的原料。
韩国人特别喜欢吃辣椒,辣椒面、辣椒酱是平时不可缺少的调味料。
中韩服饰研讨会发言稿范文
![中韩服饰研讨会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521d5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9.png)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参加中韩服饰研讨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中韩服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在此,我谨代表全体与会人员,向组织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文化渊源深厚。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韩服饰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挖掘中韩服饰文化的内涵,推动两国服饰产业的繁荣发展。
首先,我想谈谈中韩服饰文化的渊源。
自古以来,中韩两国在服饰文化方面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早在唐代,我国服饰文化就传入朝鲜半岛,对朝鲜半岛的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朝鲜半岛的服饰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服饰风格。
例如,韩国的韩服,以其简洁、优雅、实用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其次,中韩服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两国服饰产业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经贸往来的不断加深,两国服饰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下是我对中韩服饰产业发展的几点看法:一、加强中韩服饰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举办服饰展览、学术研讨等活动,促进两国服饰文化的相互了解和借鉴,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和动力。
二、提升中韩服饰产品的设计水平。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两国设计师的创意优势,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中韩服饰品牌。
三、加强中韩服饰产业的产业链协同。
通过优化产业链布局,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拓展中韩服饰市场。
充分利用两国市场的优势,扩大中韩服饰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市场份额。
五、注重人才培养。
加强中韩服饰产业的人才培养,提高产业整体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中韩服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两国服饰产业的繁荣,更是中韩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推动中韩服饰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中韩传统服饰对比研究报告
![中韩传统服饰对比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5d9f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9.png)
中韩传统服饰对比研究报告中韩传统服饰对比研究报告在中国和韩国这两个亚洲文化发源地,有着悠久的传统服饰文化。
在这篇研究报告中,我们将对中国和韩国的传统服饰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中国的传统服饰主要有汉服、唐装和旗袍等。
汉服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之一,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它通常由褶裙、褡裳、赞裙、朝袍和长袍等组成,采用对襟式和交领式设计,注重线条的流畅和优雅。
唐装则源于唐朝的宫廷服饰,与汉服相比,设计更为简约、大方,袍子的袍边通常点缀有金线和珠饰,体现了唐朝的繁荣和奢华。
而旗袍则是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志性服饰,以修身的剪裁和高领、盘扣为特点,展现了女性的婀娜和秀美。
而韩国的传统服饰则以韩服为主,其代表性服饰是韩妆和光服。
韩妆是韩国传统女性的礼服,通常由上衣、裙子和短裤等组成,袖口和裙摆上通常点缀有华丽的图案和刺绣。
韩妆的特点是流线型的剪裁和打褶设计,给人一种端庄与优雅的感觉。
光服则是韩国传统男性的礼服,由上衣、裤子和宽松的外袍等组成,完备的褶纹和大袖子体现了男性的庄重和威严。
在对比研究中,我们发现中韩传统服饰在设计理念和剪裁上有一些相似之处。
例如,中韩传统服饰都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曲线美,都采用了裙摆和袖口的打褶设计。
同时,在材料的选择上,中韩传统服饰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中韩传统服饰都偏爱采用天然纤维素布料,如丝绸、麻和棉花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方文化对自然和朴实的追求。
然而,中韩传统服饰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颜色的运用上,中韩传统服饰有所不同。
中国的传统服饰颜色丰富多样,可以使用各种鲜艳的颜色,例如红色、黄色和蓝色等,而韩国传统服饰则更加偏爱素色,如白色、灰色和蓝色等。
其次,在图案和刺绣的运用上,中韩传统服饰也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服饰通常使用龙、凤、云纹等吉祥图案,并采用金线和珠饰进行点缀,而韩国传统服饰则更加注重图案的简约和几何感。
综上所述,中国和韩国的传统服饰在设计理念、剪裁和材料选择等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韩国服饰文化特点解析
![韩国服饰文化特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0be6e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14.png)
韩国服饰文化特点解析一.韩国服饰的起源韩国服饰最初主要是受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
对此,史书中就有记载:“服制礼仪,生活起居,奚同中国”。
唐代时,新罗与唐朝交往非常密切,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
韩服的个性发展开始于李氏朝鲜中期。
从那以后,韩服特别是女装,逐渐向高腰、襦裙发展,同中国服饰的区别逐渐增大。
但官服、朝服等重要礼服,仍一直延续着较多的中国特色。
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西式服装进入韩国。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觉得韩服太过繁琐,穿着不便,因而使用者大为减少。
但是,韩服爱好者一直积极推销韩服,并设计出了合乎时代、容易穿着的式样,使韩服重新恢复了活力。
二.韩国服饰的文化韩国服饰文化包括传统韩国服装和现代韩国服装。
(一)韩国服装,即韩服。
1.韩国服饰文化特点(1)韩国服饰是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韩民族的传统服装,优雅且有品位,是韩国的传统服装,也是韩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
一般来说韩服的线条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尤其是女式韩服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
男性以裤子, 短上衣, 背心, 马甲显出独特的品位。
白色为基本色, 根据季节, 身份, 材料和色彩都不同。
韩服的特征是色彩, 纹路, 装饰等很随意。
使用两种以上颜色, 超越单纯色彩的范围, 受阴阳五行思想影响。
花纹, 衣边装饰也增添了韩服的美。
韩服的美可以从外观的线条, 布料的色彩及装饰的变化中看出。
强调女性颈部柔和线条的短衣, 内外边V字型领或自然柔和的袖口曲线, 突出温和感。
从短衣到裙子, 垂直下垂的线条都体现端庄, 贤淑。
裙子从上到下渐渐扩散细纹增加优雅之美。
线条的美在男性的服装中也一样。
(2)韩国服饰还可掩饰体形上的不足,使体形较矮的人看上去较高,较瘦的人看上去则较丰满,增添女性之美。
如今,大部分国民是已习惯穿着洋装西服,但是在春节(农历正月初一)、除夕(中秋节)等节庆日,或行婚礼时,仍有许多人喜爱穿传统的民族服装。
中韩服饰文化比较
![中韩服饰文化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5fbf0264b73f242336c5f90.png)
中韩服饰文化比较摘要:本文由中韩传统服饰文化,中韩现代服饰文化,及总结三大部分组成,运用事实论证、引论等方法,分析比较了中韩服饰文化的综合情况。
着眼于两国传统服饰文化和现代服饰文化的共同点和异同点,从中得到启示,中韩两国应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特有的服饰文化,加强两国合作关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韩国服饰文化传统服饰现代服饰1 中韩传统服饰文化1.1 中国服饰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历史时期各种服装在款式和装饰上各有千秋,也各自不同,但在颜色运用和装饰图案上仍是一脉相承。
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服饰风格受儒家美学影响,隐藏形体,以飘扬高贵的直线条为含蓄美,避免形体曲线之美来诱惑人的肉欲,而以脱俗朴素之精神美怡人情操,这种审美心理主导着中国传统服装。
(1)中国传统女子服饰。
妇女服装,王后及贵妇的礼服多为深衣型,如《礼记》上列举先秦的揄狄、阙翟、鞠衣、展衣、素纱都属深衣类。
揄狄、阙翟为祭礼服,上绘五色翟形图画。
鞠衣色黄,为告桑之服;展衣白色,为宾礼服;素纱是穿在里面的衬服,汉以后王后及贵妇礼服皆承袭先秦制度,但又发展出半臂、披帛、霞帔、褙子、披风、围腰、抱腰、垂袖等服饰或服装附件。
一般的妇女日常服装则多为上衣下裳分开的裙服,也有外穿上衣下裤不系裙的。
(2)中国传统男子服饰。
裙服之中,以帝王衮冕最为华丽。
先秦衮冕之制,分上衣与下裳。
衣多黑色,以象天;裳多黄色,以象地,也有浅绛色的。
玄衣广袖,上面用朱、白、苍、黄、玄五彩丝绘出日、月、星辰、山、龙、花虫等图画,裳画也用五彩丝绣出宗彝、藻、火等图案,这些图画和图案的花样合称为12章纹。
裳前有皮制的芾,朱色。
上面绘龙、火、山三章,系于腰间革带,蔽之于裳面膝前。
裳旁佩玉,裳后系组绶,腰间还用大带系束。
1.2 韩国服饰传统文化韩服是从古代演变到现代的韩民族的传统服装。
韩服最初主要是受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
对此,史书中就有记载:“服制礼仪,生活起居,奚同中国”。
中韩传统服饰论文开题报告
![中韩传统服饰论文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e067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9.png)
中韩传统服饰论文开题报告中韩传统服饰论文开题报告一、引言中韩传统服饰作为两个东亚国家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论文旨在探讨中韩传统服饰的演变和影响,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对比研究中韩两国传统服饰的异同,可以更好地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二、中韩传统服饰的起源与发展1. 中韩传统服饰的起源中韩传统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中国古代的服饰以汉服为代表,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具有丰富的款式和独特的特点。
而韩国的传统服饰则以韩服为主,韩服以其简约、雅致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2. 中韩传统服饰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韩传统服饰逐渐发生了演变。
在中国,汉服的款式和风格也随着朝代的更替而有所改变。
而在韩国,韩服的设计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例如中国的汉服和日本的和服。
三、中韩传统服饰的异同点1. 设计风格的差异中韩传统服饰在设计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的汉服注重的是华丽和庄重,其款式多样,色彩丰富。
而韩国的韩服则更加注重简约和朴素,色彩较为素雅。
2. 材质和制作工艺的差异中韩传统服饰在材质和制作工艺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汉服多采用丝绸等高档面料,并采用精细的绣花和刺绣工艺。
而韩国的韩服则多采用棉布等天然面料,并注重手工的细节处理。
3. 礼仪和文化含义的差异中韩传统服饰在礼仪和文化含义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汉服在古代被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不同的服饰款式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
而韩国的韩服则更多地与传统节日和婚礼等特殊场合相关,并具有家族和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
四、中韩传统服饰的传承和发展1. 传统服饰的传承在现代社会中,中韩传统服饰的传承面临一定的挑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国际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对传统服饰的兴趣逐渐减少。
因此,传统服饰的传承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等方式来推动。
2. 传统服饰的发展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中韩传统服饰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一些设计师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服饰款式和风格,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中韩服饰研讨交流发言稿范文
![中韩服饰研讨交流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d1a99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e.png)
中韩服饰研讨交流发言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
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参与中韩服饰研讨交流。
中韩两国在服饰文化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这次交流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与交流机会。
我相信,在这次研讨会上,我们一定能够取得非常有意义的成果,为中韩服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贡献我们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首先,中韩服饰文化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比如都强调色彩的搭配和面料的选用。
同时,在服饰的设计风格和款式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地方。
正是因为有这些共同之处,我们才有更多的机会去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以及从对方身上汲取灵感和经验。
同时,中韩服饰文化也各具特色,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中式服饰注重的是典雅与古朴,而韩式服饰则更加偏向于时尚与个性。
这种差异既体现了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借鉴的机会。
在未来的交流中,我们应当加强两国服饰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中韩服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为中韩服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最后,我希望这次研讨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也期待通过这次交流,我们能够携手共同开创中韩服饰文化交流与发展的美好
未来!
谢谢大家!。
中韩服饰研讨交流发言稿范文
![中韩服饰研讨交流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872cc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6.png)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韩服饰研讨交流会,共同探讨中韩服饰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我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我国服饰行业发表一些看法。
首先,我想谈谈中韩服饰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韩两国相邻,文化底蕴深厚,服饰文化在两国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自古以来,中韩服饰交流就十分频繁。
从唐代起,我国丝绸、刺绣等技艺传入韩国,成为韩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韩国的服饰文化也传入我国,如韩服、韩装等,在我国历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中韩服饰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 创新融合。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中韩服饰文化注重创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服饰风格。
如韩流文化中的时尚服饰,将韩服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2. 产业升级。
中韩服饰产业在交流中实现了产业升级。
我国服饰产业从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注重品牌建设;韩国服饰产业则从传统产业向创意产业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
3. 消费升级。
随着两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饰的需求逐渐从基本生活需求向品质、个性、时尚等方向发展。
中韩服饰市场潜力巨大,为两国服饰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交流与合作方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强文化交流。
通过举办服饰展览、学术研讨等活动,增进两国人民对彼此服饰文化的了解,促进中韩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 推动产业合作。
中韩两国服饰产业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例如,我国可以借鉴韩国服饰产业的先进经验,提升我国服饰产业的竞争力。
3. 人才培养。
加强中韩两国服饰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两国服饰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 技术创新。
中韩两国服饰企业可以共同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总之,中韩服饰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为两国人民带来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深化中韩服饰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国服饰产业共同发展,为世界服饰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浅谈中韩服饰文化
![浅谈中韩服饰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1721d29ed630b1c59eeb598.png)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浅谈中韩服饰文化***名:***所在系、专业:经济贸易与应用外语系、应用韩语班级:韩语5081***师:***日期:2010年5月31日摘要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
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服饰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联系极其密切,不同的国家或民族对服饰文化有不同的理解,本文从中韩服饰构成上的区别出发,论述了中韩服饰的相通之处及中韩服饰文化相互之间的影响与交流。
关键词:服饰服饰文化传统服饰现代服饰要旨드레스인류에게노동의과일, 그것은재료의모두결정뿐만아니라, 영적인의미입니다독특한입니다. 무지를통해인간의사회, 문명을야만, 천천히몇십만년를이동.우리의조상이자료를생성하고, 그시절을계산하는마지막쉼터시체를따뜻한이해하고, 문명의문턱에단계로어려움을겪고어려운빗속에서헤매고, 동물의가죽과나뭇잎과배치후다른유인원과위상에고개를숙이고문명. 그러나아름다움의추구는부처의황금같은사람입고인간의본성, 그리고그것의역할뿐만아니라쉼터따뜻한몸에더조경기능입니다하루의복의기원거의에서, 사람들이되고, 그들의생활습관, 미학맛, 색상환경설정및문화심리학, 종교적인아이디어가모든종류의했다영적문명의의복문화내포되어건설,의류에보관되고있습니다.의류및국가또는국가의매우가까운접촉되어다른나라또는국민드레스, 중국과한국의차이의구성에서이드레스, 중국과한국의의류및의상과중국과한국의문화사이의유사점을설명하는서로다른이해를가지고상호및교환의영향.키워드: 복장제복전통복장현대복장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韩服的构成文化(一篇)
![韩服的构成文化(一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a7939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a.png)
韩服的构成文化(一篇)韩服的构成文化 1韩服的构成文化1 外套――指男士在短衣和裤子之外穿的衣服,通常在外出时穿着。
2 裤子――指男性所穿的下衣。
3 短衣――相当于上衣,男女服装各有差异。
男装以线条组、平坦为主,女服以装饰美丽、曲线短而优美为特点。
4 领沿――指领子白色部位。
5 长带――为便于扣好短上衣,在两个前衣襟上各缝有长带。
6 袖口――指短衣的袖子下方。
7 裙子――为女性的下衣,呈褶皱状与背心相连,分为单裙、衬裙、套裙,优雅的'纹路、线条和色彩突显韩服华丽的风格。
8 足套――白色的袜子,男性所穿的为短袜,女性为轻薄透气的白色丝制长筒袜。
头饰男性和女性都会在头上扎辫子,直至成年或结婚为止。
成年或已婚男子会把头发结成发髻在头顶(戴乌纱帽或戴代表道学的程子冠),白丁则只能扎头巾与戴草笠,成年未婚的少数女性和一般宫女则把辫子盘在脑后并以称为唐只的带束起。
已婚女性、高级女官(尚宫、尚仪、尚服等)会戴上加�(假髻),后来发展成“加�”样式。
加�是身份、财富的象征,__、贵族妇女和妓生喜欢在加�上加上各种饰物,有些妇女,尤其是贵族妇女,加�甚至超过三圈,宫中甚至发展出“木头假髻”,平民及家境一般的妇女则只有一圈。
王族妇女礼服的加�正面正上方有玉板一个,左右各有花簪作为头饰,通称为“凤首”,这也是牒纸的一种,代表身分与地位,有严格规定。
王族妇女、尚宫会于加�和头顶之间放一“子供枕”。
后来妇女的加�越来越大,形成奢侈风气,时有妇女因加�过重折断颈项至死,宫中才禁止已婚王族妇女及女官于日常佩戴加�,但仍然会在重大日子佩戴。
后来已婚妇女就改为只把辫子盘成发髻并插上发簪而不戴加�。
裙(/Chima)赤古里背心裙是单层或者双层的高腰裙。
这种裙子由�r(/白色肩带)、裙带面(/裙带)、幅(/裙面)和裙带抹基()所组成。
裙子的形状有矩形裙和抹基裙两种[参见韩国博物馆文物图片]。
朝鲜民族在古代因为民俗尚白,多穿原色衣,因此被称为“白衣民族”。
解析中国与韩国大学生服饰的差别
![解析中国与韩国大学生服饰的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af03f5fa551810a6f524861b.png)
解析中国与韩国大学生服饰的差别吴晓玲中国和韩国同处亚洲东部,邻近太平洋,隔海相望,两国交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然而,由于两国的具体国情和受西方文化影响程度的不同,中韩两国服饰文化存在一定差异性,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性可以从当代大学生服饰上得到部分体现。
目前,中国大学中韩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穿着打扮比较个性、时尚、炫酷,富有表现力,带有浓浓的 韩流味道。
而中国大学生的服装比较沉稳、内敛,有一种简约的质朴美感。
下面,本文从品牌喜好、时尚态度、着装目的、款式特点、色彩选择、服饰搭配、打扮与学业等七个方面分析两国大学生服饰现状的不同,剖析造成他们服饰差别的原因。
1 推崇名牌与适合自己韩国大学生买衣服时非常讲究服装的牌子是什么,比如很多学生喜欢美国品牌I V Y LOOK,崇尚它天然材质,正统中带点叛逆,精致中带点休闲的风貌。
他们习惯先选牌子,再挑款式。
而大部分中国学生认为服装的牌子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服装的款式是否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样式比牌子更重要。
在中国,名牌服装的价格很贵,大部分中国学生没有能力购买,因此很难扩大学生对高品质服装的体验范围。
没有购买和穿着经验,对名牌服装当然有陌生感。
在韩国,市场上名牌服装很多,大学生可以比较潇洒地购买和穿着各种品牌的服装,在体验中形成自己的品牌爱好和品牌忠诚。
2 闻风而动与波澜不惊在韩国,流行时尚的先驱主体是大学生,时尚是他们生活的兴奋剂,年轻人对每个季节的时尚动态特别敏感,紧跟流行。
比如某种服装款式流行的话,很多人都去购买,闻风而动。
韩国年轻人通常以大众媒体传播的时尚信息为着装的参考依据,以媒体上歌星、影星、名人的服饰为模仿样本。
韩国影视作品中主人公的穿着方式对大学生影响很大,比如电视剧!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中,女二号把牛仔裤口往上翻的穿法,立刻成为当季的主打穿法。
另外,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用因特网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全球时尚信息,服装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在交流中,韩国大学生很容易接受欧美和日本服装时尚,尤其青睐日本时装,认为 日流适合表现年轻人的个性主张。
韩国服饰文化1
![韩国服饰文化1](https://img.taocdn.com/s3/m/b220f8d4ce2f0066f533222a.png)
(三)韩国现代服饰主要品牌
1、韩国TOSYQ运动品牌
2、韩国EXR运动品牌
3、BEANPOLE
4、THURSDAY ISLAND
5、 Galaxy 6、ESPRESSO 7、BASIC HOUSE
五、现代韩国服饰对周 边国家服饰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韩国服饰设计追求的境 界说到底是风格的定位和设计, 服装风格表现了设计师独特的创 作思想,艺术追求,也反映了鲜 明的时代特色。而且现代韩国服 饰的特点出位设计标新立异,韩 国服饰目前已得到大多数国家的 认可,韩国服饰符合大多数国家 的审美风格,体现了潮流和时代 性,因此得到大多数国家,特别 是青年男女的喜爱。韩国服饰的 流行,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对 韩款的模仿制造,带动了周边国 家特别是亚洲国家服装制造业的 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服装 消费体制!
韩国服饰界“睛表雨”
东大门商业区现已经成 为首尔时装界的“晴雨 表”。走红影星的衣服一 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东大 门服饰设计师们就会熬夜 赶制出一模一样的时装。 第二天上午再去市场时, 衣服已经高高挂在各商场 最显眼的摊位上了。正因 为这种追赶潮流的速度, 东大门才得以兴旺发达。 有人说,东大门市场掌握 着韩国服装界的潮流,此 话不无道理。
( 二 ) 传 统 女 性 韩 服
( 三 ) 传 统 男 性 韩 服
(四)韩服的特点
韩服的特征是色彩, 纹 路, 装饰等很随意。 使用 两种以上颜色, 超越单纯色 彩的范围, 受阴阳五行思想 影响。 花纹, 衣边装饰也 增添了韩服的美。
(五)韩国传统服饰的种类
甲生中年 服活 龄 风用 韩 节俗途用服 日用上途可 服途的 根 据 区 材 周韩分 身 岁服最料份 服分有分 等为代类功 。婚表。能 礼性现 服。代性 根观别 花据点 , , , , , , ,
中韩传统文化差异解析从中韩春节饮食及服饰角度
![中韩传统文化差异解析从中韩春节饮食及服饰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30e7ae4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b.png)
目录
01 引言
03
分析:造成中韩传统 文化差异的原因
02
对比:中韩春节饮食 及服饰的差异
04 参考内容
中韩传统文化差异解析:从春节 饮食及服饰角度
引言
中国和韩国同为东亚文化圈的国家,在文化传承和价值观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 处。然而,在春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里,两国的习俗和传统文化却展现出独 特的差异。本次演示将从春节饮食和传统服饰两方面,对中韩传统文化差异进 行深入解析。
韩国人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篇章结构相对简单明了;而中国人 则更注重含蓄表达,篇章结构相对复杂。
五、结论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韩文化对比下的中韩语言差异主要体现在 词汇、语法和句式等语言形式方面,以及语义和语用等文化内涵方面。这些差 异反映了两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于语言 学习者来说,了解这些差异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技能,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 解和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环境,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对比:中韩春节饮食及服饰的差 异
在春节期间,中韩两国的餐桌上的美食以及传统服饰都各有特色。
1、春节饮食
中国春节期间的传统美食非常丰富,例如饺子、年糕、团圆饭等。在韩国,春 节期间会准备许多精致的韩国传统美食,如年糕、打糕、韩式拌饭等。虽然两 国的年糕做法类似,但口感和搭配的食物却有所不同。中国年糕多以糯米制成, 口感软糯;而韩国年糕则以大米制成,口感略带弹性。此外,两国在菜肴的口 味和搭配上也有明显的差异。中国以烹饪技巧和复杂的调味著称,而韩国则更 注重保留食物的原味。
启示:中韩传统文化差异的现实 意义及传承发扬
中韩传统文化差异不仅体现了两个国家的独特性,也展示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 富性。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彼此,促进跨文化交流。同 时,中韩两国都是亚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扬各自的传统文化对于 维护和促进亚洲文化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中韩服饰研讨交流发言稿
![中韩服饰研讨交流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a0addf2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9.png)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中韩服饰文化。
中韩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在服饰文化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言。
一、中韩服饰文化的渊源中韩服饰文化同根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和韩国的先民们就开始了服饰的创造。
在古代,中韩两国交往密切,服饰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例如,唐代时期,我国服饰文化对韩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国服饰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风格。
二、中韩服饰文化的特点1. 服饰造型独特:中韩服饰在造型上注重线条美、色彩美和装饰美。
如我国汉服的宽大袖口、韩国韩服的交领、斜襟等,都体现了各自民族的审美观念。
2. 服饰色彩丰富:中韩服饰色彩鲜艳,注重对比。
如我国汉服的色彩丰富多样,韩国韩服则善于运用对比色,使服饰更具视觉冲击力。
3. 服饰寓意深刻:中韩服饰在图案、纹饰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寓意。
如我国汉服的云纹、龙纹等,象征着吉祥、富贵;韩国韩服的纹饰则寓意着勤劳、勇敢。
4. 服饰礼仪规范:中韩服饰礼仪规范严格,体现了民族的风俗习惯。
如我国古代的冠服制度,韩国韩服的穿戴顺序等,都体现了服饰与礼仪的紧密关系。
三、中韩服饰文化的交流与传承1. 交流互鉴:中韩服饰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
如我国唐代的服饰对韩国的影响,韩国服饰又反过来影响了我国现代的服饰设计。
2. 传承创新:在现代社会,中韩服饰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任务。
一方面,我们要传承传统服饰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我们要结合现代审美,创新服饰设计,使中韩服饰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3. 民族品牌建设:中韩两国在服饰领域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潜力。
通过民族品牌建设,我们可以提升中韩服饰的国际竞争力,让世界了解和喜爱中韩服饰文化。
总之,中韩服饰文化是两国历史、文化、民俗的瑰宝。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入挖掘中韩服饰文化的内涵,推动两国服饰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为世界服饰文化的发展贡献中韩智慧。
中韩传统服饰
![中韩传统服饰](https://img.taocdn.com/s3/m/cd515fc8767f5acfa1c7cdcb.png)
汉服比甲 比甲是一种无袖、无 领的对襟两侧开叉及 至膝下的马甲.这种衣 服最初是宋朝的一种 汉服款式,无袖长罩 衫,又叫做“背心”。
褙子(배자/Paeja) 源自比甲。朝鲜褙子 通常指的是短褙子。
马褂
马褂(마고자)
属于胡服系统, 源自满足马褂, 最初是一种男 性衣装,后来 变成两性通用, 男性的马褂子 比女性的长; 因为防寒保暖 的功能很受朝 鲜族老百姓的 欢迎。
下面则配白色丝制长袜(솜버선)。
巴基 (바지/paji,pants) 朝鲜族男人的宽松裤子,适合 正坐。裤子收口处有系带。平 民男子的日常服是短衣、裤子, 没有冠帽。朝鲜男装白色居多, 爱穿"灯笼裤"。男子的上衣衣 短、斜襟、宽袖、右衽、无纽 扣。
叁 中韩传统服饰对比
此处添加标题
Please add your text subtitle, can modify the edit directly.
&
中 汉
服
韩 韩
服
传 统 服근
옥
饰곤
目
肆
叁
贰
壹录
中
韩 한
국
中 중
국
韩
国 고
유 의
国 고
유 의
传
传 의
상
传 의
상
统
统
统
服
服
服
饰
饰
饰
对
比
壹
中国传统服饰
중국 고유의 의상
在未有考古实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汉服最早的出现应该是殷 商时期。
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 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黄帝的妻子 嫘祖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
韩国服装文化与中国服装文化差异
![韩国服装文化与中国服装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c3ae1a8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f.png)
-
引言 象征意义 历史背景
结论
目录
历史背景 总结
社会习俗 引言
款式和颜色 引言
纺织与染色技术 历史背景
引言
PART.1
引言
韩国和中国的服装文化都是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它们在历史、地理、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下,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色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两种服装文化的差异
结论
PART.10
结论
总的来说,韩 国和中国服装 文化虽然有许 多相似之处, 但也存在许多 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 体现在历史背 景、社会习俗 、纺织与染色 技术等方面
这些差异反映 了两个国家不 同的文化、传 统和审美观
然而,随着全 球化的推进和 文化交流的加 强,两个国家 的服装文化也 在相互影响和 学习
总结
PART.15
总结
➢ 总的来说,韩国和中国虽 然在地理位置上相近,但 在服装文化上却有着独特 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 现在历史背景、设计和款 式、材质和工艺等方面。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 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两国的 服装文化。同时,两国的 服装文化也在互相影响和 融合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 韩国服装文化与中国的服 装文化有着显著差异,这 些差异体现在设计理念、 色彩选择、图案和配饰等 方面。以下是对这些差异 的详细分析
中国服装文化
中国的传统服装同样具有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颜色和图案都有着特殊的含 义。例如,红色通常象征着好运和繁荣,而龙和凤凰则代表着权力和地位。此外,中 国的传统服装也常常被视为地域文化的象征,是庆祝节日和特殊场合的重要服饰
总结
PART.5
总结
尽管韩国服装文化和中国 服装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它们在历史背景、款式 和颜色以及象征意义等方
中韩服装文化对比
![中韩服装文化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c8ceafbe1a37f111f1855baf.png)
中韩服装文化鉴赏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化工10-1姓名:***学号:************摘要:服饰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联系极其密切,不同的国家或民族对服饰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人类各个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始终是服饰文化传播与接受的过程。
服饰文化具有民族区城性与区域相通性的特点,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韩国,其服饰文化也正是在广泛接受中国服饰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发展的,和中国的服饰文化存在着异同。
中韩服饰文化的比较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哲学和文化的层面,研究中韩服饰文化的根源和基础。
二是从服饰美学和服装设计的层面,研究服饰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的来源。
关键词:中国服饰韩国服饰中韩服饰中韩服饰文化对比一、韩国服饰的文化韩国民族服装已有上千年历史。
韩国服饰最初主要是受到了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
对此,史书中就有记载:“服制礼仪,生活起居,奚同中国”。
唐代时,新罗与唐朝交往非常密切,韩国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
韩服的个性发展开始于李氏朝鲜中期。
从那以后,韩服特别是女装,逐渐向高腰、襦裙发展,同中国服饰的区别逐渐增大。
但官服、朝服等重要礼服,仍一直延续着较多的中国特色。
朝鲜战争期间(1950—1953),西式服装进入韩国。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觉得韩服太过繁琐,穿着不便,因而使用者大为减少。
但是,韩服爱好者一直积极推销韩服,并设计出了合乎时代、容易穿着的式样,使韩服重新恢复了活力。
宽大飘逸,简洁素雅,是韩服鲜明的特色。
男装由宽袖短褂、长袍和肥大的裤子组成。
长袍在前右侧交叉,裤口有带子束在脚踝处。
女装自宽松短衫和高腰长裙组成。
短衫在前面交叉,由长带结成蝴蝶结系住,高腰长裙系在胸部,脚上穿白色袜子和船形鞋。
韩国人很喜爱单色处理,在服饰上,韩民族尚白,喜欢素色,只在领、袖、衣和裙边镶上颜色艳丽,图案精美的花边,起着装饰效果。
如今,韩国民族传统服装和新式流行服装并存。
在农村,不少老年人仍穿民族服装,少数老年人还头戴斗笠、身穿长袍。
中韩服饰研讨会发言稿范文
![中韩服饰研讨会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b3959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2.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参加中韩服饰研讨会,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此,我谨代表我国服饰行业,向中韩两国服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各位同仁表示诚挚的问候。
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中韩服饰文化的渊源。
自古以来,中韩两国就有着深厚的文化交流。
在服饰方面,两国服饰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从唐代的长袍、唐装,到现代的汉服、韩服,中韩服饰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在本次研讨会上,我想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韩服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韩两国服饰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
唐代时期,我国服饰文化对韩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韩国服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同时,韩国服饰文化也在我国传播,如韩服在我国一些地区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
如今,中韩两国服饰文化在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貌。
二、中韩服饰产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中韩两国服饰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服饰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和消费国,而韩国服饰产业则在时尚、设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中韩两国服饰产业的合作,有助于推动两国经济共同发展。
三、中韩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传承中韩服饰文化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创新。
一方面,要挖掘中韩服饰文化的内涵,使之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推陈出新,使中韩服饰文化更具吸引力。
四、中韩服饰文化的国际传播中韩服饰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文化交流。
我国应加大对韩服、汉服等传统服饰的宣传力度,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喜爱中韩服饰文化。
最后,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中韩服饰产业的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2. 深化中韩服饰文化的交流,促进两国人民友谊。
3. 支持中韩服饰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4. 加强对中韩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总之,中韩服饰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为两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让我们携手共进,推动中韩服饰文化的发展,为两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助力!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浅谈中韩服饰文化***名:***所在系、专业:经济贸易与应用外语系、应用韩语班级:韩语5081***师:***日期:2010年5月31日摘要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
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服饰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联系极其密切,不同的国家或民族对服饰文化有不同的理解,本文从中韩服饰构成上的区别出发,论述了中韩服饰的相通之处及中韩服饰文化相互之间的影响与交流。
关键词:服饰服饰文化传统服饰现代服饰要旨드레스인류에게노동의과일, 그것은재료의모두결정뿐만아니라, 영적인의미입니다독특한입니다. 무지를통해인간의사회, 문명을야만, 천천히몇십만년를이동.우리의조상이자료를생성하고, 그시절을계산하는마지막쉼터시체를따뜻한이해하고, 문명의문턱에단계로어려움을겪고어려운빗속에서헤매고, 동물의가죽과나뭇잎과배치후다른유인원과위상에고개를숙이고문명. 그러나아름다움의추구는부처의황금같은사람입고인간의본성, 그리고그것의역할뿐만아니라쉼터따뜻한몸에더조경기능입니다하루의복의기원거의에서, 사람들이되고, 그들의생활습관, 미학맛, 색상환경설정및문화심리학, 종교적인아이디어가모든종류의했다영적문명의의복문화내포되어건설,의류에보관되고있습니다.의류및국가또는국가의매우가까운접촉되어다른나라또는국민드레스, 중국과한국의차이의구성에서이드레스, 중국과한국의의류및의상과중국과한국의문화사이의유사점을설명하는서로다른이해를가지고상호및교환의영향.키워드: 복장제복전통복장현대복장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要旨 (2)目录 (3)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中韩服饰结构上的区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韩国服饰构成 (8)中国服饰构成 (8)2、中韩服饰文化的根源和基础的比较 (5)中韩传统文化的异同 (8)中韩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的异同 (8)3、中韩服饰文化表现形式和风格的比较 (6)中韩服饰在儒家美学上的类同 (8)中韩服饰在设计上的不同之处 (8)结束语 (8)4、致谢 (8)5、参考文献 (8)服饰作为与人类共存在的最为基本的要素之一,同与之相关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宗教文化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我们通过人们身着的服装样式的形态,色样,纹样,素材等特征,可以判断出着衣者的身份及审美意识。
从某个角度来说,人的服饰文化的传播与接受的过程就是人类社会服饰文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
同样的,服饰文化本身由于具有地域性和流行时尚性的特点,同一民族在不同时期其服饰文化的特点是各有不同的。
通过对人类的服饰文化发展与演变过程来认识不同民族地域服饰文化的形成于特点,促进民族间服饰文化的交流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中韩服饰结构上的区别韩国服饰构成传统的朝鲜服饰大体上由上衣,裤子,裙子,靴,冠帽,腰带,耳饰,项圈,戒指,腕饰等众多因素一起形成基本的结构,分为礼仪服和平常服。
礼仪服主要在婚事或者丧失等正式场合上所用的服饰,平常服则是在日常生活中所用。
此外,也有工作服。
平常服一般由上衣和裤子及简单的裙子等组成,具有朴实无华和简洁明快的民族审美特点。
在朝鲜民族的服饰基本形态中,具有典型特征的可以认定为上衣,朝鲜民族服饰的上衣从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在其设计中都有着非常严密的结构和名称,具体的分别为衣襟,衬领,飘带,下摆等。
朝鲜民族服饰的上衣最为典型的特征是不论男女服饰,均利用右侧前襟与左侧前襟上的两个长飘带在右前胸系上一个非常明显的蝴蝶结,使左右两襟不用纽扣就可以自然的加以连接,在实际中起到了既美观又起着御寒和遮掩胸部的双重作用。
朝鲜民族服饰中的上衣在设计上在上领,下摆(前后),长袖等部分采用的是流畅而自然的曲线,使其穿着后在不同的运动状态及运动过程中都可以形成优美的造型,这种独特的设计方式还有能够让上衣坚挺同时可以通风等实用性功能。
朝鲜民族服饰的上衣的衬领,飘带和袖口的镶边采用恰当合理的色彩搭配,达到了在整体的设计上有着不可忽视的装饰作用。
朝鲜服饰中的上衣,随着年代的变化和不同氏族服饰的衣襟,衬领,飘带,镶边等的颜色和长度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的。
具体地讲在朝鲜时代的早期,女式服饰的上衣衣襟的长度约为六十六厘米;而到了后期,却逐渐缩为五十五厘米。
发展为基本与袖子的直线形成一致的状态。
与上衣相比,在朝鲜服饰中的裙子和衬裤的结构要单纯的多。
这种把腰带和裙子连接起来的简单的形态是通过一块大四角形的布来完成的,特征是色彩单纯,在视觉上与制作精巧的上衣形成对比,展示了朝鲜民族崇尚自然美和原始美的民族审美意识。
朝鲜服饰的裙子虽然均长至人的脚踩,可是上衣在设计中却较短,因此朝鲜女性在裙子的腰部系上一根白色的腰带,这根带子的加入,使得服饰在腰部以上的部位鼓出一部分,因为腰部以上的裙子如果提得太高便会让裙子里面的白色衬裤从膝盖以下露出来。
通过这样的穿法可以方便劳作,有些年轻女性或艺妓也通过这种穿着方式来突显身材。
中国服饰构成中国的传统服装结构与韩国服饰相比宽松飘逸,在外形上强调纵向感觉。
衣服从领口的部位开始下垂,在设计中不强调肩部,采用的是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简形的袍或裙的构成因素组成。
这种服饰使得人显得修长,特别对人的四肢有拔长感。
这种服装外形的设计弥补了东方民族矮小身材的脸部较为柔和的线条相搭配。
从中国服饰的构成因素来看,典型的中国服装的局部结构特征的斜交领,对开V领,直立领,衣服下摆两侧开权,清代箭袍前后左右开四权以及前开衣型的对襟,大襟,一字襟,琵琶襟等等。
在中国服饰的交领系统中,有右枉和左枉之分。
右枉指衣襟由左向右掩,是汉文化代表特点之一。
至于袖形属于平面结构,也被赋予了不同时代的特色如可分为汉代的琵琶修,隋唐的窄袖,宋代的大袖,清代的马蹄袖等等。
二,中韩服饰文化的根源和基础的比较中韩传统文化的异同中国哲学有其悠久的历史,有诸多的流派。
其中最具代表的有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教观念。
这三大流派在汉代以后相互碰撞,融会贯通,加上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长期统治,形成了高度发达的中华文化体系,而在这个文化体系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又占有主要地位。
韩国有比较悠长的哲学发展的历史,一是有自己本土的哲学思想,二是又受到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儒家思想在三国时期传入韩国,儒家的天命观影响了韩国哲学思想。
后宋代程朱理学的传入,使“天人合一”思想开始在韩国占主要位置。
中韩的传统哲学是儒家文化,这就奠定了中韩传统文化相同的基础。
但是,毕竟中韩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地域、环境、历史发展等的不同造成他们本土文化具有民族性,有着自己浓厚的民族风格,即便基础同是儒家文化,在不同国家、不同本土文化的熏陶下必会衍变,儒家文化中会显现出自身国家的观念,思想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因此还是具有差异性的。
中韩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的异同中国在1840年鸦片战争,封建帝国大门被打开后,西方文化开始进入。
直至改革开放,西方文化更是全方位的渗入。
中外文化交流带来的古今中外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冲突与汇合、交融为文化繁荣提供新的机遇,中国文化在传统中接受西方文化,发展具有传统和现代的新文化模式。
韩国则是受到美国、日本的殖民统治,日本人将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与武士道精神投射到韩国社会,其文化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韩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而美国对韩国的影响更主要。
美国在韩国光复后通过军政统治和对政府成立工作的参与,以后的三年战争和随之开始的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大规模的援助,其作用和影响已渗透到韩国社会的各个领域。
就这样,西方文化与韩国本土文化也开始冲突、融合、转化,形成了以儒家伦理为主、西方基督教伦理为辅的新儒家伦理。
可见,中韩文化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文化,具有相同性。
但中韩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程度还是有明显的差异性。
从西方哲学、文化及价值观对中韩文化形成冲击上看,韩国在这方面比中国更为突出。
主要因为美国对韩国的深刻影响,使韩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年轻一代身上更为明显。
任何的服饰文化,都应该是传统文化与时代性相结合的产物。
如果说时代性在这边可以用西方对其的影响来说明,那么,中韩的服饰文化既有相同性,又有差异性。
相同性差异性1.都有类似的儒家哲学思想与文化;2.都受西方文化影响1.中韩各自的本土文化形成各自传统文化的差异;2.西方文化对两国影响的程度不同,韩国更西化三,中韩服饰文化表现形式和风格的比较中韩服饰在儒家美学上的类同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和美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由此在中国传统美学中产生如“意境”、“意象”、“神韵”等体现“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概念。
中国传统服装在平面展开的结构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
中国传统服装的款式结构是平面的、宽松的外轮廓,自由、放松的直线型造型,充分体现出与宇宙、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观。
色彩运用中国传统的红、绿、兰、黄等色,与自然的色系相融合。
特别是中国传统服装中图案的运用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容性。
而传统织造工艺的发展,刺绣、滚边、镶嵌等方法使中国服饰的“装饰”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而韩服的特征是色彩,纹路,装饰等很随意。
它外轮廓线条自然、柔和、放松,布料的色彩及装饰变化协调。
它的美可以从款式结构的展开和对外空间的占有以及色彩、图案中看出与自然的融合及亲和力,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儒家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