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策略和方法
椎间孔镜BEIS技术
![椎间孔镜BEIS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a7a5d304b73f242336c5f1a.png)
椎间孔镜BEIS技术---脊柱微创全面解决方案
第三代脊柱内镜微创技术BEIS技术即全面神经根松解减压技术,该技术全面改良了YESS和THESSYS技术,跳出以疝出物为手术目标的传统思维而创新性提出全面神经根和硬膜囊减压的理念,并对于整个手术操作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标准和规范。
我院自2015年起开展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该技术主要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包括单一或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他出现之前,传统开放手术是治疗严重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的唯一有效手段。
随着近年来医学术的不断发展,BEIS技术已成为微创内镜手术的重要技术。
适应症:主要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包括单一或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优势:1、手术效果好,术中减压范围超过或达到开放手术范围,且术中镜下放大50-100倍,等同于显微镜下操作。
2、手术创伤小,无需破坏椎旁肌、韧带,无需咬除椎板,不影响脊柱稳定性。
最为广大骨科医生所认可的是:该技术能清楚观察到椎管和神经,但不会对其造成干扰;不会在后方重要结构处形成瘢痕,完全不影响失败后的补救手术;手术创口仅0.8cm,符合美学观点。
3、手术安全性高,局部麻醉即可,术中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和血管,出血极少,视野清晰,可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4、无需内置物,术后护理简
单、成本低、时间短,无需其它内置物,是老年患者的福音。
且术后即刻可以下地活动,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痛苦及负担。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https://img.taocdn.com/s3/m/d683d7f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6.png)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赵祥;何升华;丁浩;方俊【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10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间盘造影证实12个椎间盘后方纤维环均撕裂,行PELD治疗。
比较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和术前、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手术时间30~60(42±15.5)min。
住院时间5~7(5.6±0.7)d。
10例均获随访,时间12~20(15.4±3.3)个月。
术中未发生脑脊液漏、脊髓神经损伤。
VAS术前为6~9(7.5±0.8)分,术后为0~3(1.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ODI术前为40.0%~82.9%(74.6%±13.1%),末次随访时为8.6%~14.3%(1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2例,良7例,可1例。
结论 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疗效较好。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 PELD) for young patient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failing to conservative treatment. Methods 10 young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failing to conservative treatment were treated. Discography showed positive response, fluoroscopy con-firmed annulus fibrosus tears of posterior intervertebral disc in 12 discs. PELD was performed.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and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were evaluated before operation and after operation. The clinical out-come was determined by modified Macnab criteria at the final follow-up.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was 30 ~60 (42 ± 15. 5) minutes,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5~7 (5. 6 ± 0. 7)days. 10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12~20 (15. 4 ± 3. 3) months. There was no ruptured meninges and nerve damage. VAS score before operation, after opera-tion were 6~9(7. 5 ± 0. 8) and 0 ~3(1. 4 ± 0. 8)scores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score ( P<0. 01 ) . ODI before operation, at the final follow-up were 40. 0% ~82. 9%(74. 6% ± 13. 1%) and 8. 6% ~14. 3%(12. 0% ± 3. 2%) respectivel y, indicating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scores (P<0. 01). According to the modified Macnab criteria, 2 cases were graded as excellent, 7 as good, 1 as fair. Conclusions PELD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young patient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failing to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trauma,quick recovery and less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t is a truly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505-507)【关键词】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造影【作者】赵祥;何升华;丁浩;方俊【作者单位】芜湖市中医医院骨科,安徽芜湖 241000;芜湖市中医医院骨科,安徽芜湖 241000; 深圳市中医院骨科,广东深圳 518033;芜湖市中医医院骨科,安徽芜湖 241000;芜湖市中医医院骨科,安徽芜湖 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R687.3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较低、较易漏诊,故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报道较少。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4f6c03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7f.png)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1年第19卷第11期•临床医学・43表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组别例数宫颈残端出血[例(%)]宫颈粘连[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例)]术后1年内病情的复发率[%(例)]LEEP组601(1.67)0(0) 1.67(1) 1.67(1)CKC组605(8.33)3(5)13.33(8)16.67(10)X,值 5.67210.185P值0.0170.0012.3对比术后两组患者切缘的阳性率术后,LEEP组患者与CKC组患者切缘的阳性率分别为8.33%(5/60)与6.67%(4/60),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3讨论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女性宫颈原位癌的高发年龄为30~35岁,宫颈浸润癌的高发年龄为45~55岁。
在所有妇科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致死率居第三位。
相关的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致死率有所下降,这可能与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关戶一役①N属于宫颈癌前病变。
CIN的发生主要与女性感染HPV、长期服用避孕药、吸烟、有多个性伴侣等有关。
有报道称,CIN患者HPV感染的发生率高达80%~90%。
对CIN患者的病情进行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其发生宫颈癌的重要手段[7T。
CKC与LEEP均是临床上治疗CIN的常用术式。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LEEP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除术后切缘的阳性率外)均优于CKC组患者。
这与相关文献[10-13]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
用LEEP治疗CIN时,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可产生高热效应,能达到切割与止血的双重目的。
综上所述,与用CKC治疗CIN相比,用LEEP治疗此病的效果更好,能更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和术后切口愈合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
参考文献[1]肖娟,罗建秀,魏荷花.宫颈环形电切术及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II~m级患者中的疗效[J].医疗装备,2020,33(17):87-88.[2]闫德慧,蒋晶,李佩玲.系统回顾: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原位腺癌的对比[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16):2909—2912.[3]郝俊荣,张慧艳.CKC和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4):123—124.[4]汪裕,陈琳,胡娟.比较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2):88—89.[5]杨云,黄进.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及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皿级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6):188—189.[6]蒋红梅.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6):29—31.[7]张谊北.三种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6):32—34.[8]易丽蓉.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2):151—152.[9]李维芝.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15):48—50.[10]方晓霞.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对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48—49.[11]黄雪芳,陈艳,庞燕,等.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2018,38(11):17—19.[12]李铭芬,章林燕,斯小芳.对比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形电锥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2):310—311.[13]蓝洁珍,华海红.宫颈环形电切术及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n~rn级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2):1737—1739.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石鹏,徐敏,唐福宇(柳州市中医医院,广西柳州545000)[摘要]目的:分析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 tion,LDH。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巧与体会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巧与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20410544431b90d6c85c761.png)
曲靖市麒麟区人民医院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祝国华刘文炜赵采花念吉文李自文何春良2015年9月22日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巧与体会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一、1975年Hijikata 等率先采用经皮穿刺经安全三角区进椎间盘内髓核切除,非直视下间接神经根减压(盘内减压技术)。
二、1997年yeung 等研制出了脊柱内镜手术系统,形成了YESS 技术,真正实现了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l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 )。
此技术入路经由安全三角区进入椎间盘,因不经硬膜外腔,所以、操作相对安全、简单,自椎间盘内向外切除椎间盘组织(inside –out 由内向外技术)。
此技术由于受上关节突关节遮挡,不能对受压神经根进行直接减压。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三、2003年德国Hoogland 教授等针对YESS 技术的不足,并在YESS 技术基础上发明THESSYS 系统/技术(Thomas Hoogland Endoscopic Spinal System ,TESS 技术),通过切除部分关节突关节进入硬膜外腔,自硬膜外腔向椎间盘内依次切除椎间盘组织(outside –in 由外向内技术)。
此技术切除关节突后不受关节突关节遮挡,可对受压的神经根直接进行减压,因此、更适于巨大突出、脱出、游离者,疗效也更加确切。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姚本礼疗效:国外文献报告术后31个月随访,优良率81.4%。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9f0f09a6529647d2628520e.png)
1.2.1 饮食量化:采用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健康管理系统软件以每位患者的身高、体重为计算依据,开出营养均衡的个性化饮食处方,其中包括:每日总摄入量、每日餐数以及三餐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采用能量监测仪(北京耀华康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监测患者的执行情况,判断三餐搭配是否科学合理、总热量是否超标等[2]。
1.2.2 运动量化:根据每位患者的血压情况,采用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健康管理系统软件设计科学的运动方案,包括:运动方式、运动频次、运动时间及运动强度等,使用能量监测仪监测患者每天运动的总消耗量,指导患者每日的运动量达到设定值,使其每日的总消耗量与总摄入量保持相对平衡,对于肥胖者应确保其保持负平衡,以控制体重[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3个月的饮食、运动量化干预,膳食结构和运动量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等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对比(x±s,n=80)指标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体重指数(kg/m2)26.3±3.126.2±2.923.8±2.1△26.0±2.6倡收缩压(mmHg)145.5±13.8144.9±13.6128.6±11.3△139.4±12.7倡舒张压(mmHg)92.4±6.292.3±6.077.9±4.6△88.5±5.8倡胆固醇(mmol/L)5.9±1.35.8±1.25.5±0.9△5.7±1.0甘油三酯(mmol/L)2.1±1.62.0±1.71.7±0.8△1.9±0.9高密度脂蛋白(mmol/L)1.1±0.41.1±0.50.9±0.3△1.0±0.4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观察组相比,倡P<0.05。
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8ce49a38910ef12d2bf9e728.png)
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术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
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疗效,仅有2例患者出现L4神经根支配区痛觉过敏现象,在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得以好转,未出现复发。
同时,患者出院时、末次随访中的腰痛及下肢痛评分改善情况显著,相比较术前更低P<0.05。
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术治疗,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029-03【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puncture technique targeting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March -2017 year period were treated 62 case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to puncture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target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ll patients achieved good curative effect, only 2 patients had L4 nerve root innervation area hyperalgesia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symptoms can be improved, no recurrence.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the last follow-up of low back pain and leg pain score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lower P < 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to puncture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target i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tients, not only can achieve good effect, and it is conducive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high safety, wid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Percutaneous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puncture technology;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linical effect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其发病率较高,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同时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
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技术要点(全文)
![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技术要点(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21d876284ac850ac0242bb.png)
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技术要点(全文)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的主要疾病之一,经皮侧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被认为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一项微创手术技术,大量的临床报道和文献表明该手术方式是安全、有效的;然而,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椎间盘摘除术仍有一系列的临床并发症,因此我们对其并发症及其预防策略进行如下归纳总结。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椎间孔入路经皮侧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percutaneoustransforaminalendoscopicdiscectomy)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地技术之一[1,2];在尽量保留腰椎后路组织结构的同时,能获得与开放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随着器械及技术的改进,由最初的YESS氏技术通过处理间盘内髓核的“inside-outside”间接减压到摘除脱出髓核(outside-inside)的TESSYS技术直接减压理念的转变[3],从而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组织,避免了因医源性干预而引起的间盘退变和不稳。
随着PTED逐步开展,各种各样的不良事件及并发症时有发生。
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对PTED的并发症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减少并发症的技术要点,从而提高该手术的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神经感觉异常是最常见的并发症[4],包括椎间孔区域出行神经根、背根神经节及分叉神经的相关刺激或损伤。
该类并发症主要由术中穿刺及置管过程中刺激神经所引起,可引起疼痛、严重时可影响手术操作甚至终止手术;与开放手术神经损伤不同的是PTED术后的神经感觉异常是该技术的特殊并发症[5],穿刺针偏离轨道、扩张管及套管置入时刺激、局部压力增高、椎间孔发育异常及神经根变异均可导致;严重时亦可导致硬膜囊损伤,原因有二:一是手术器械的机械性牵拉或盲目钳夹等粗暴操作;二是射频刀头所导致的热损伤。
术中硬膜损伤未及时发现或处理,其术后神经后遗症会逐步发展,造成不良的术后治疗效果[6];术后出现下肢痹痛可复查腰椎MRI了解有无髓核遗漏,使用激素、营养神经类药物及理疗针对性治疗。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https://img.taocdn.com/s3/m/47730d284b35eefdc8d333aa.png)
i n t h i s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 . T h e v i s u a l a n a l o g u e s c a l e ( V A S ) , O s w e s t r y d i s a b i l i t y i n d e x ( O D I ) a n d mo d i i f e d Ma c N a b c i r t e r i a w e r e e m p l o y e d t o m e a s re u t h e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 e . R e s u l t s T h e p r e o p e r a t i v e m e n a V A S o f l o w b a c k a n d l e g p a i n d e c r e a s e d f r o m( 7 . 6 7  ̄ 0 . 8 2 ) p o i n t s t o( 4 . 3 3  ̄ 0 . 5 2 ) a t 1 s t d a y nd a ( 1 . 8 3  ̄ 0 . 7 5 ) p o n i t s a t 3 r d mo n t h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l y . T h e p r e o p e r a t i v e O D I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d e c r e a s e d f r o m( 7 0 . 6 7 ± 9 . 6 1 ) %t o ( 2 0 . 6 7  ̄ 6 . 1 5 ) %a t 3 r d mo n t h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l y . he T
优 4例 ,良2 例 ,1 例惠者术后 出现小腿外侧麻木,经保守治疗 2 个 月后 ,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应 用经皮椎问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
经皮脊柱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方式
![经皮脊柱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165c471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f.png)
经皮脊柱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入路方式作者:来源:《青春期健康·下半月》2020年第06期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构成。
椎间盘承受躯干及上肢的重量,且仅有少量血液供应,易发生劳损及退变。
髓核的突出部分和破裂的纤维环突入椎管内,压迫相应的神经根、圆锥,产生严重症状。
LDH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较女性多见,青少年可偶发,老年人病情较为复杂。
近年LDH的发病率呈上升、年轻化趋势,LDH的主要治疗方法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上病程大于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等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有传统开放手术以及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治疗LDH疗效明确,但手术会剥离椎旁肌肉组织,切除椎板及部分关节,破坏脊柱后柱,增加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预后时间。
微创手术方法中经皮腰椎内镜手术直接摘除病变髓核组织,副损伤小,有术前准备时间短、局麻、血栓形成风险低、术中出血少、感染率低、疼痛轻微、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腰椎内镜手术具有软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脊柱功能恢复快等优势。
经皮腰椎内镜手术入路包括经腰椎侧后入路、椎板间入路、改良椎间孔入路(ITEA)、经髂骨入路等。
随着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改进,经皮脊柱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逐步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微创术式。
目前最常使用的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LD)包括经皮椎间孔镜系统(YESS)和脊柱内镜系统(TESSYS),两者均为以经腰椎侧后入路方式摘除腰椎间盘。
1999年,美国医生Anthony Yeung以椎间孔安全三角区为基础,研制出YESS,经椎间盘后外侧“安全三角”入路,将工作套管直接置于椎间盘内,在内镜直视下从内向外将椎间盘髓核摘除,起到减压作用,并报道了307例由YESS治疗的患者,术后患者手术满意度为 89.2%,手术并发症出现率为3.5%。
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
![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50e5a37a960590c69fc3768a.png)
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摘要】探讨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经皮椎间显微术治疗。
结果评估了视觉模拟量表(VAS)、Oswestry残疾指数(ODI)和Macnab腰痛评估标准。
结果随访3~18个月,平均6个月。
下肢神经痛的VAS评分(5.6+1.1)分为1周(2.0++0.5)和3个月(0.7+0.03)。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ODI评分为术前(63.5±13.3),术后1周(20.4±5.4)。
术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Macnab腰椎疼痛评估的标准结果为109例,27例良好,12例阳性,2例不良,最优率为90.7%。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方法。
【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治疗1前言腰椎椎间盘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引起的慢性腰痛,大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严格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传统开放手术手术创伤,术后出血更严重的疼痛,和腰背部肌肉,术中宽带钢的软组织损伤,研究表明,这种软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后慢性下腰痛患者的原因。
脊柱微创技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脊椎侧软组织损伤,术后疼痛,快速恢复等,微型内窥镜切除后向下的路代表脊椎腰椎盘一般承认微创技术的临床疗效,与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通过路径到椎间髓核香港挂腰椎椎间盘突出与切除,减少创伤,更安全、更快的恢复等。
2资料与方法2.1实验资料本组150例,男性79例,女性71例;11~82岁,平均年龄为44.9岁。
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腰4-581腰,腰5-骶骶,腰162,腰4-51,腰4-51,腰5-骶椎间盘突出1例。
病程为4个月~10年。
术前,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痛。
CT和MRI均在术前诊断,保守治疗2个月以上无效。
中药热敷联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中药热敷联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4301b9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0.png)
中药热敷联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办公室工作方式的普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等,但效果有限,且容易复发。
人们开始探索中药热敷联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中医药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失去弹性和水分,导致局部炎症和压迫神经根,出现腰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中药热敷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舒筋活络,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能够直接清除突出的腰椎间盘,减轻神经根的压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药热敷联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被认为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一、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医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中药热敷联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5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25-65岁,平均年龄45岁。
1.2方法: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腰椎MRI等影像学检查。
术前均给予中药热敷治疗,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治疗时间为2周。
术后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手术后给予相应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指导。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ODI)、患肢疼痛状况和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一、结果2.1临床疗效评价:50例患者中,术后1个月腰痛VSA评分由术前的(5.6±1.2)分下降至(2.3±0.8)分,术后3个月进一步下降至(1.4±0.6)分,术后6个月维持在(1.3±0.5)分。
ODI评分术后1个月由术前的(45.6±9.8)分下降至(25.7±6.2)分,术后3个月进一步下降至(18.4±4.7)分,术后6个月维持在(17.3±4.2)分。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治疗与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治疗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056af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0b.png)
首先沿着脊突标记正中线,一般要旁开中线 10-12 cm。 第一步先标出棘突中线 第二步标出病变椎间盘
第三步如是L5-S1需要标出髂嵴最高点,当C型臂放在侧位时,用一个长的器械,如抓钳,帮助确定进针路线。当达到突出的髓核时,画一条进针路线。然后在水平距离线上再画交叉点。此点即为进针点。
交叉点就是局麻进针点 理想的进针位置是稍 微到达小关节突的头端 手术采用局麻,常用的参考配方如下(可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 针头插到关节突下缘
术前应训练患者在床上平卧位大小便。
尿色观察。因术中使用美兰作为显像剂,部分美兰被术中冲洗出来,部分经肾脏代谢,因此尿液颜色呈蓝绿色,患者尿液颜色多于术后 12小时 恢复正常,无须特殊处理。
术后24小时 之内尽量在床上大小便,如有不能配合者,可遵医嘱下床,坐马桶大小便,并带腰围。
如有便秘等情况不能强行排便,可使用缓泻剂或灌肠。
椎间孔镜技术的由来
椎间孔镜技术于1999 年由美国 Anthony Yeung 教授首创,2002 年德国脊柱外科学会主席 Thomas Hoog Land(汤姆.胡兰德)教授在杨式技术基础上予以发展,创新性的Thessys技术和相关的器械得到国际脊柱领域专家的广泛认同,已有超过千例手术的成功经验后才开始向全世界推广, 2007年进入中国。
椎间孔镜:外径 6.3mm, 30度,工作通道直径3.7mm 工作长度190mm ,注水及冲洗通道
1
2
3
4
5
内窥镜微创手术五大优点
手术入路选择
手术入路选择
1、经椎板间入路(后路)
2、经安全三角入路(侧路)
A
局麻
B
切小口,约0.5mm---0.7mm
C
穿刺针刺入椎间盘突出处并造影。
中药热敷联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中药热敷联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21f2a0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e.png)
中药热敷联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一、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症和优势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适应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根受压症状较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手术过程中,经皮椎间孔镜可以直接观察并摘除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组织,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对椎间盘及稳定结构的损伤,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为了观察中药热敷联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我们选取了一组近期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50例,均为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患者。
患者均采用中药热敷治疗,连续热敷1周后进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后进行适当的术后康复治疗。
观察指标包括手术前后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患肢痛视觉模拟评分、腰椎功能状态(ODI评分)等。
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降低,患肢痛视觉模拟评分亦明显改善,ODI评分也有所下降。
并发症方面,手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感染、神经损伤及畸形等问题。
中药热敷联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通过促进局部气血畅通、缓解患处疼痛、减轻患者症状的经皮椎间孔镜下手术又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的一些并发症,可望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本研究观察了中药热敷联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结果显示该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腰痛、下肢放射痛症状,并且在手术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临床研究对该疗法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入路选择
![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入路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e5239420915f804d2b16c1ef.png)
论
善 ・
J eRs e2 1 o4 N. d eD 1, 10 o2 M , c0 V . 1
经 皮 椎 间 孔 镜 下 治 疗 L 1腰 椎 间 盘 5 S
突 出症 的手 术 入 路选 择
习家智 林 欣 潘 海 涛 王 磊 崔 维 曾 峥
摘 要 目的 比较 在 椎 间孔 镜 下 后 方 腰椎 板 问 入 路 和 侧 后 方 椎 间 孔 入 路 治 疗 腰 椎 问 盘 突 出 症 的特 点 和 适 应 证 。方 法
to r r ae r n f r mi lmi re 0 c pi ic co y t e h q fi t ra n ra heta so a n la p o c in we e te t d byta so a na c o nd s 。 c ds e t my b het c niueo n e lmi a nd t r n f r mi a p r a h. Th ur es —
na p r a h wa mm e a ey r p a e h ae a p r a h i n a int ra p o c s i ditl e l c d by te l tr la p o c n o e p te .An te a inth d a r vso ir d s e tmy d e t n・ oh r p te a e iin m e o ie co u o i co p ee r mo a fdic fa m e tt r e d y ae fe he ta so a n la pr a h e do c pi u m lt e v lo s rg n h e a slt ra rt r n fr mi a p o c n s o c l mba s e t my C o l i n Ourpr ~ t rdic c o . ncuso e ln na e u t h w h ti i fe tv o h r ame fL5 d s r ito h e hnqu fi e lm ia n h r nso a n la if r r s ls s o ta t sefc ie frte te t nto i y S1 iche n ain by te tc i e o ntra n ra d te ta fr mi a p~ p o e nd s o i umba ic co ra he oc pcl r ds e t my.
椎间孔镜手术操作方法
![椎间孔镜手术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83db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9.png)
椎间孔镜手术操作方法
椎间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病症。
它的操作方法如下:
1. 麻醉:患者局部麻醉。
2. 定位:利用X光透视或CT定位椎体及椎间隙,确定待手术的腰椎节段和进入点。
3. 切皮:在定位的外侧进入点进行皮肤消毒,并用手术刀切开皮肤及软组织,暴露出待手术的椎间孔。
4. 穿刺:用穿刺器穿刺到椎间孔,然后插入针管。
5. 探针:用锥形钻头扩孔,插入椎间孔,在探针的帮助下扩大椎间孔。
6. 镜片:插入小孔手术镜片,使手术者能清楚看到手术部位。
7. 手术器械:用手术器械摘除腰椎间盘突出物、切除增生骨等。
8. 结束:手术完成后,将手术器械取出,缝合伤口,覆盖敷料。
椎间孔镜手术操作方法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患者通常能够立即恢复日常活动。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60ff4f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3.png)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讨方淼;杜明奎;汤加柱;匡敬勇;刘静男;朱机;匡正达【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pre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由同一名医师完成的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的单节段LDH患者83例,其中L4-5 52例,L5-S1 31例,包容型64例,非包容型19例.观察术前、术后第一天及末次随访时患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83例均获6~15个月随访,术后第一天及末次随访VAS分别为(10.3±2.1),(9.6±1.4),均低于术前(75.8±2.3)分(P<0.01);末次随访ODI指数为(10.4±2.0)%,低于术前(68.8±14.6)% (P<0 01).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61例,良6例,可5例,差11例.术后复发10例,6例行二次开放TLIF手术治疗;1例发生脑脊液漏,加压包扎后痊愈.结论 PETD是LDH安全、有效、微创治疗方法,但手术医师术前应充分考虑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14(025)002【总页数】4页(P164-166,169)【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并发症【作者】方淼;杜明奎;汤加柱;匡敬勇;刘静男;朱机;匡正达【作者单位】121001锦州,辽宁医学院;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骨科;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骨科;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骨科;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骨科;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骨科;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椎间盘髓核从纤维环破裂处突出,压迫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手术治疗最为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29 .
标记为方向线。水平距离线和斜向的方向线在髂嵴线稍上 方的交叉点即为进针点 ( 图 2 )。 四、手术操作步骤 以 Jiomax 的 TESSYS 内镜系统为例,介绍具体的操作 步骤、规程和注意事项。 1. 穿刺和椎间盘造影:为诊断提供依据,对突出部 位进行靶向穿刺同时显示椎间盘形态和髓核染色。1% 利 多卡因进行皮肤和深层软组织局部麻醉,18G 穿刺针紧贴 上关节突尖端外侧进入椎间孔并抵达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 部位。在治疗普通旁中央型和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时,针 尖最终抵达的理想位置应在正位透视下位于中线,同时 在侧位透视下位于下位椎体后上角 ( 图 3 )。21G 针沿 18G 针插入到突出的椎间盘,注射约 2~3 ml 造影剂混合液 [ 造影剂如欧乃派克与靛蓝胭脂红 ( 美兰 ),按照 5∶1 混 合 ],到椎间盘内进行造影及染色,便于透视和内镜下观 察椎间盘形态和突出位置 ( 图 3 )。 2. 扩张通道建立:导丝置换穿刺针。用手术刀在穿刺 点做一切口,不超过 1 cm。将最小 I 号导棒 ( 绿色 ) 沿导丝 插入到小关节突并进入椎管内直至固定。L5,S1 节段可采 用特殊的 I 号导棒 ( 前端为弧形 )。将直径逐次增大的 I / II /
A B 图 4 环钻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术 A:不同直径和颜色的椎间孔 扩大环钻;B:椎间孔成形时一般不超过椎弓根内缘连线 Fig.4 The trephines are used in foramen expansion A: trephines of different diameters and colors; B: the continuous line passing inner walls of pedicles is the border when foramen expanded
III ( 绿色/黄色/红色 ) 3 级导管沿导棒插入至关节突后外侧。 3. 椎间孔扩大成形:所有的导棒、导管、一次性使用 的扩孔钻和扩孔钻推出器都根据交通信号灯原理:蓝-绿黄-红进行颜色编号 ( 图 4 )。不同类型的扩孔环锯对应不 同的导棒 ( I / II / III ) 配合,椎间孔扩大成形也遵循这一顺 序。扩孔钻锯齿设计为逆时针方向旋转深入时不损伤软组 织,植入后接触到骨性结构,即可顺时针旋转。 通过 I 号导棒 ( 绿色 ) 和 III 号扩张管 ( 红色 ) 间空隙 用穿刺针对小关节突进行浸润麻醉。沿 I 号导棒 ( 绿色 ) 和 I 号导管 ( 绿色 ) 将 I 号扩孔环钻 ( 绿色,直径 5 mm ) 旋 转插入,切除小关节突峡部骨质,切割方向指向突出的椎 间盘,扩大神经孔。
1 图 1 我科设计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穿刺定位软 件,协助入路设计和穿刺 图 2 进针点确认:器械钳于患者体侧行侧位 透视 , 方向应经过上关节突尖部进入抵达突 出椎间盘 , 用划线笔进行标记为方向线 。 水 平距离线和斜向的方向线在髂嵴线稍上方的 交叉点即为进针点 图 3 经椎间孔穿刺和椎间盘造影的正侧位透 视投射
域置入内镜行腰椎间盘切除和神经减压手术。1997 年, 研制出第3代脊柱内窥镜 YESS 系统,采用经皮
[3]
后外侧入路经 Kambin 三角进入椎间盘进行减压操作。 2005 年,Hoogland 在 YESS 技术基础上进行扩展,采用 经椎间孔入路内镜结合椎间孔成型技术,直视下直接到达 椎管内突出的椎间盘,理论上可以摘除任何部位的间盘突 出,并且能处理侧隐窝狭窄、椎管狭窄,对神经根进行 直视下直接减压,这一技术被称为 TESSYS 技术。相对于 YESS 技术,TESSYS 技术更强调偏向椎管内的通道放置和 直视下的直接神经根减压操作,但同时学习曲线更长,手 术风险更高,对术者的解剖知识、影像定位/匹配能力和 操作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脊柱内镜技术的优势 已经不断得到证实,经皮椎间孔内镜技术可以获得与传统 手术同样的疗效,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入路相关损伤,减 轻术后疼痛,优化手术结果。 TESSYS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采用经皮穿刺经椎间孔入 路,使用专利的扩孔钻和配套器械逐级扩大椎间孔,建立 通道,在内窥镜下摘除突出椎间盘组织,对椎间孔内、外 出口处神经根和椎管内的下行神经根都能进行充分减压和 松解。患者可以侧卧也可以俯卧,局麻手术,术中保持清 醒,可与术者交流,当触及神经根时患者能及时反馈给术 者,从而避免神经根受到损伤。手术安全有效,术后数小 时即可恢复基本日常生活活动,是目前最为微创的椎间盘 切除技术 。 一、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适应证选择 TESSYS 手术用于治疗因椎间盘突出和侧隐窝狭窄导
2
3
Fig.1 The puncture location software of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designed by our department, which assisted the approach plan and puncture Fig.2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puncture point: a forcep was placed in the lateral side of the patient`s body when X-ray examination, in the direction from the apical part of the facet joint to the herniated discs. A hatching pen was used to mark the direction line. The puncture point was the cross point of the horizontal distance line and oblique line slightly above the iliac crest line Fig.3 The antero-posterior and lateral X-ray show of transforaminal puncture and discogram
[4]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3 年4月第2卷第4期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April 2013, Vol 2, No.4 路。我们设计了椎间孔镜入路设计软件系统协助术者进行 最优的入路选择 ( 图 1 ) 。 三、手术定位和准备 TESSYS 手术可以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患者侧卧于 可透 X 线手术床上,治疗侧向上。用圆形靠垫支撑腰部, 屈曲髋关节和腿部,使治疗侧椎间孔张开。俯卧位同样使 用腹垫张开椎间孔,俯卧消毒并铺设无菌巾。 麻醉:手术前给予口服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物,也可 于术前 15 min 给予帕瑞昔布钠 40 mg 溶于生理盐水静脉 推注。术中应用 1% 利多卡因逐层麻醉至关节突,但应避 免椎管内和邻近神经根部位的阻滞麻醉,术中若疼痛仍明 显,由麻醉师适量追加瑞芬太尼等药物进行麻醉强化。 术前定位:标记棘突线 ( 中心线 ) 和髂嵴线。通常情 况下,L2~3 和 L3~4 的椎间孔较大,约旁开 10 cm 即可。椎 间孔尺寸正常的 L4~5 和 L5,S1,通常旁开 12~14 cm。对 于肥胖或椎间孔狭窄的患者,旁开距离应该相应增大。一 般来说,尾侧移位椎间盘突出的入路点应该更靠近头侧和 外侧。术者可根据自身经验选择穿刺入点,也可侧位透视 下确定:放置一个长器械钳于患者体侧行侧位透视,方向 应经过上关节突尖部进入抵达突出椎间盘,用划线笔进行
[2] [1]
致神经根性和间隙性跛行等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病 症。理论上适用于绝大多数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5]。随着 手术医生技能提高和器械的不断改进,其适应证也在不断 扩大,目前采用镜下磨钻系统已经能处理过去认为不能完 成的钙化型椎间盘突出、骨性侧隐窝狭窄和椎管狭窄等特 殊情况
[6-8]
。对于以下情况初学者应谨慎选择该技术进行
. 230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3 年4月第2卷第4期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April 2013, Vol 2, No.4 一步从椎间盘内移除破口处松弛的椎间盘碎片。可曲性射 频电极止血、消融组织 ( 如瘢痕等 ) 以及纤维环成形术。 最后,用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冲洗椎间盘, 必要时 可在椎间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制剂 ( 得宝松 7 mg ),移除 工作套管。缝合皮肤切口。 五、术后处理 患者术后平卧 4~6 h 即可逐步下床活动并恢复基本 工作生活。术后佩戴硬性腰围保护 1~2 周。术后 3 个月 内避免负重和极限腰椎前屈、后伸、侧弯和选择活动。 六、经皮椎间孔镜的学习曲线和进阶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有别于脊柱外科医 师以往所熟悉的后方或前方脊柱入路,具有更陡峭的学习 曲线 [11]。术者需要着重于培养以下手术技能:逐步掌握和 熟悉靶向穿刺技能,熟悉影像学资料和术中透视下器械位 置的匹配,对镜下结构的准确辨识以及镜下器械的操控能 力。一般认为,初学者应当从简单旁中央型 L3~4 和 L4~5 软性椎间盘突出开始操作,逐步熟悉经皮椎间孔镜操作和 积累一定手术经验后,可逐步治疗较为困难的病例和处理 相对复杂的情况。例如,骨性的侧隐窝狭窄和钙化型椎间 盘可在椎间孔成形后,内镜直视下采用镜下磨钻和镜下环 锯进行扩大和切除。对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内 瘢痕可能导致神经根位置相对固定而缺乏移动度,置入环 锯或置入通道过深可能推移神经根而引起显著根性疼痛甚 至神经损伤,应当谨慎操作。必要时从椎间孔入口处逐步 切除突出物,逐步松解瘢痕组织进入椎管。双极射频电极 可有效协助松解瘢痕组织,减压神经周围瘢痕压迫和松解 粘连。对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常规后路和横突间入 路手术常需要切除较多骨质 [12],而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切 除则因其入路优势更易于企及;但手术穿刺入点则应更靠 内,手术通道摆放也应更为垂直 [13-14]。 七、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其处理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并发症 发生率小,文献报道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在 1%~3.5% 左 右 [5,15]。相关并发症报道主要如下。 1. 神经根损伤和背根神经节损伤:一过性神经根轻微 损伤是经皮椎间孔镜的常见并发症,表现为术后神经皮节 分布区麻木、疼痛和神经支配肌力下降,但多在短期内迅 速恢复。早期有报道其发生率甚至高达 25%,但持续性疼 痛和永久性神经损伤罕见